杨增新
杨增新
杨增新(1859年-1928年),字鼎臣,清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八日(1864年3月6日)生,云南蒙自期路白乡莫别村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进士。初署甘肃中卫知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任河州知府,百姓称其为“杨大老爷”。
一、河州知府
“办善后”
杨增新初任河州知府时,正值蔓延河州、西宁等地的“河湟事变”刚被镇压。董福祥在河州、西宁一带正在“办善后”,捕抓、屠杀参与起义的人民,河州人民正在饱受战争创伤,民不聊生。
据《临夏回族自治州志》记载,杨增新上任后,一面接受清军移交反清义军士兵,‘就地正法’,一面采取应急措施,请大户人家紧急放赈,招流落难民回乡,发放建房款,贷给籽种。治安渐定,生活逐步恢复。
减免赋税
他还减免百姓税赋。河州旧赋税以制钱2700文折银1两完纳。杨增新体恤百姓疾苦,申报批准,免去制钱400文,永成定例。河州东北乡不产青稞,而旧例赋税只征青稞,百姓不便。杨增新改以小麦5升抵交青稞1斗,上不允,增新毅然改之。为民度荒,增新在河州城西北建社仓,仓粮从军粮中拨给,春贷秋收,定息1分。每逢荒月,他亲自督赈,州境内遂不见饿殍。以往柴米油盐等品,均有商号供给,增新全部蠲免;以往百姓向官府缴纳赋税,地方官吏多要加征十分之三,增新令各级督查,革除积弊。百姓一有诉讼,立即审理,秉公推断。州内常有犯人贿赂权势者说清,杨增新不畏权势,断然拒绝。他常单骑入乡,询问民间疾苦,发现有鱼肉百姓者,依法惩处。外逃难民,听说新任知州为政清廉,地方渐定,遂归故里。当时河州天花流行,婴儿多有夭折,杨增新捐款在河州城内设牛痘局,专事治疗,后又在莲花堡、太子寺、循化等地推广,控制了天花蔓延。
兴办书院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杨增新为促进河州教育,重修废于战火的凤林书院(今临夏市凤林小学),聘请山长(校长),奖励优等学生,酌发杂麦以助学生学业。杨增新从董福祥办理河州善后所拨白银、田地、房产中提白银5500两,自捐500两,供凤林书院费用;又拨东川水地27石、北塬旱地5石5斗,在河州大十字西街修楼房铺面6间,在文庙街口修铺面2间,作为学产,收入用于书院开支。
杨增新还创办龙泉书院,规模近似凤林书院,自捐白银1000两,发商生息,做教员工资;堡内地基变价出售得钱1200文,补助学生伙食。后又在各地办义学28所,其中由州署拨发薪水的24所。杨增新考选优等生入署衙,亲自教授。庚子(1900年)、辛丑(1901年)恩正科考中举人9人,两科解元均出自河州,成为全省之冠。
裁革门宦
据《甘宁青史略》记载,光绪二十三年三月(1897年4月),新任知州杨增新根据当时河州伊斯兰教内部门宦教派争斗激烈的实际情况,呈请裁革门宦制度:
“增新任职后,办理善后事宜,考查历朝兵祸,始于河州。羌虏猖狂,由于争教;非争教,争门宦耳。老教、新教各有门宦,日思扩充其势力,巩固其地盘,久之,第三者出于新教之外,创为新新教。未几又有一人出于新新教之外,复创为崭崭新教。即有创教之人,必有多数回民崇拜而遵行之。于是争端起,兵衅开,祸患中于国家,良善坠于涂炭,及军务平定,而门宦依然,将使地方无蹂躏之虑。必以天经为统一之本,所有回教各门宦,拟请一律取消,别行更正名称。俾彼族尊重天经,则根脚正,定不为歧妄所动摇矣。……请裁革门宦,专崇旧教,以清其源;专重天经,俾之诵习,以正其本。其余邪说一概禁绝,实为切要之图。但闻旧教、新教均各良莠不齐,上年从逆为乱之回固为旧教,肃肇迨攻城破残杀汉民抗拒官兵则旧教。新教皆有其人,第形诡秘,难以调查,且习俗难移,一旦强令舍其旧教而新,是图更恐不逞之徒藉此鼓惑同类别酿事端,不可不深长思也。……乾隆四十六年……上谕:内载逆回煽惑愚民,妄言祸福,甚至设立掌教之名,以至无知回民被其愚惑入教,指挥听令。着李侍尧办理撒拉尔善后事宜,宜将掌教之名令其裁去,并各省有五似此等回。”
这里杨增新提出的观点主要有:(1)革除门宦,专崇旧教;(2)以天经为统一之本,用《古兰经》统一各教派;(3)革去掌教之名,实行乡约制。但是,不久,杨增新被调离河州,他的计划没有得到实现,此计划后来由马安良进行实施。
立德政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杨增新调任甘肃提学使兼武备学堂总办。杨增新调离河州时,百姓夹道相送,遂立“德政碑”,记其功德。民国四年(1915年)又在凤林书院(今临夏市凤林小学)东北隅为杨增新建生祠,称“杨公祠”。
二、新疆总督
进疆任职
杨增新调离河州后,先是任甘肃提学使兼陆军武备学堂总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新疆陆军学堂总办,次年经新疆巡抚联魁保荐入京,陛见慈清太后和光绪皇帝,被调任新疆阿克苏道尹。辛亥革命前夕,又调任镇迪道尹兼新疆提法使。
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新疆伊犁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杀死伊犁将军志锐,宣布独立。杨眼看清朝廷覆灭,即以保卫省城,维持治安为由,向新疆巡抚袁大化建议,由他出面招募军队。袁准其求,杨急招募骑兵五个营,自任统领。2月,袁世凯代行临时大总统,委袁大化任新疆都督。袁不受,保荐喀什道尹袁鸿佑出任。杨极为不满,于5月7日暗中收买哥老会员魏得喜等将袁鸿佑杀害。6月30日,已受抚的革命军蔡乐善营反水,袁又保荐杨任新疆都督。杨上任即举兵镇压蔡乐善。此间,革命党人冯特民因在武昌宣传革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通缉逃往伊犁,建立新伊军政府。冯看中杨手握兵符,力荐杨为军都督,随即新疆都督府与新伊军政府合建。袁世凯为把杨增新收为羽翼,委他任新疆都督兼布政使,密令他严防革命党人活动。
坚守疆土
杨执政初期,新疆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外有沙俄帝国主义煽动和支持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独立”,脱离中国,并派兵侵扰新疆边境、侵占科布多。国民政府指令新疆、伊犁、阿尔泰出兵抵抗。内为境内哥老会频繁活动骚乱,革命党人四出活动反抗都督府,哈密铁木耳发动农民起义……。杨面对动乱情势,集中全力先攘外而后治内。首先倾竭省库经费,出兵支援与科布多相毗连的阿尔泰。沙俄见势叫嚷要出兵干涉。杨不畏威胁,遣军驻防托察汗通古。沙俄讹诈不成,又出兵伊犁、阿尔泰,逼杨撤军。杨巍然不动。次年10月,沙俄驻阿尔泰领事擅自现定新疆军队驻地不准前进;11月,袁世凯同沙俄驻华使馆签订<中俄声明文件>和《中俄声明另件》,将科布多割让“独立”的外蒙古;12月,帕勒塔与沙俄非法签订《中蒙军队停战协定》,要新疆军队从察汗通古撤回元湖。杨断然拒绝,坚守疆土。对内,杨则采取以柔克刚,各个击败。他一面进行收抚,一面又重兵镇压。他指派都司张廷彩招抚农民起义首领铁木耳,铁受抚率精兵130人赴迪化,杨封以定边马队第三营营长。后杨见铁已归顺,遂将铁绞死,其精兵也一同被处死。杨对革命党人先安置各道、县监视使用,后逐一免职,革命党人领袖喀什提督贺家栋,时任省民政司司长,杨用重金将他礼送出境。后革命党人群龙无首,杨遂命亲信进行杀害。不到两年,杨遂将革命党人和农民起义镇压下去。他在日记中写道:“纵一人生而千万人不免于死,是生者死之根;杀一人而千万人得遂其牛,是死者牛之根。故渠魁首所当诛,而无恶不宜轻纵。”
拥护共和
民国三年(1914年)6月3日,袁世凯废督裁军,杨表示拥护,被委以新疆巡按使加将军衔,督理新疆军务。民国四年(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称帝,杨受封一等伯爵。25日,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全国响应,杨急忙宣布拥护共和制度,表示不参加直、皖、奉三系军阀混战,在督军军署大堂上撰镌悬楹联:“共和实草昧初开,羞称五霸七雄,纷争莫问中原事;边庭有桃源胜境,扭率南回北准,浑噩长为太古民。”新疆局势基本稳定后,杨集中精力消除部下异己隐患,羁摩限制各王公贵族势力,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得到社会各界拥戴。
民国五年(1916年)2月14日,云南护国军派到新疆的杨壹,与杨同乡关系,在高级官员中秘密策划宣布独立,杨查悉后遂借宴送北京政府教育部视察员刘章楹之机,令卫兵在席间杀了具有革命思想的副官夏鼎和炮兵营长李寅,逮捕并杀害了杨壹和军装局总办杜国祯、警察厅长刘应福、矿务督办邬铭魁等。杨在日记中写道:“知其危害,则当于患之未发而先除之,无或姑息。”
杨执政期间,对各族人民实行羁縻与牵制政策,先分而治之,后统而治之。他常说:对部下应“趋之以事而观其行,临之以利而察其廉。”民国八年,北京政府企图派兵到新疆“屯垦”,西北军阀冯玉祥亦想趁机渗人。杨为试探北京政府态度和新疆王公对他的诚意,假意表示:“倦于政事,请求归隐林下”。各族王公即联名通电:拥护杨永镇西唾。北京政府见势遂表示绝无“换马”意图。杨十分警惕王公与外国的接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派调查组到新疆“调查”,杨密令各道台、县知事严加注意,以防范日本人在维、蒙、哈等族王公间播弄是非,进行阴谋活动,使日本魔爪末能伸人新疆。
围剿沙俄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企图插手新疆,日本在新疆“调查员”与沙俄驻新疆总领事迪雅柯夫相勾结,叫嚷日本可派遣一个师团分驻伊犁、塔城要地,帮助中国“镇守”边防,并怂恿杨出兵中亚。在此情况下,新疆多数高级官员担心苏联红军和沙俄军队可能人侵新疆。民国九年,沙俄军队少将阿连阔夫率残部窜人伊犁,企图在新疆建立反苏基地;2月,沙俄残军巴奇赤又率部11000余人窜侵塔城。杨临危不乱,令塔城汪步瑞会同团长张键率兵堵截,将沙俄军队驱赶出境。
民国十一年(1922年),阿连柯夫又率残部1500余人袭击奇台,杨令军务厅长张鸣远、师长蒋松林和外交特派员张绍伯等进行围剿和分化,迫使阿连柯夫缴械投降。杨增新将阿软禁起来,于两年后交苏联钭米省人民革命法庭处以极刑。5月17日,苏联七河省红军总参议兼外交代表拉兹多布列耶夫照会新疆当局,要求入中国境内歼灭沙俄逃军,杨表示赞同并供给苏军部分粮草。24日,苏军一个骑兵团从巴克图卡人境,杨派出军警引路,苏军分路包围塔城巴奇赤部,巴率残军七八十人向南逃窜,被中国守军阻击后窜至承化城,阿山道尹周务学军力不支自杀殉职,布尔津县知事鲁效祖违令败走,使巴部审踞承化、布尔津。9月6日,苏联红军4000余人将巴部包围,歼灭2500余人。下旬巴率残部窜逃外蒙古,被中国军队痛击。苏联红军在人境追开沙俄残军中,杨派员犒劳,月底苏军全部撤离。杨在围歼沙俄残军中,加深了对苏联的认识,认为新疆有必要与苏联发展友好关系。
民国十六年,张作霖在北京抄查苏联使馆,挑起反苏事端。杨没有改变同苏联的友好关系,仍和苏联友好相处,精心研究苏联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制度。但由于杨统治阶级的局限性,他怕苏联革命的影响会动摇他的统治地位,则一面告诫部属“修明政治”,不可过份搜刮地皮,贪赃枉法;一面又网罗密探监视有革命思想的“危险人物”。
民国十四年(1925年),苏联派遣贝斯特洛夫为驻新疆总领事,杨与他经常来往,建立了交情。次年,杨每周两次邀请领事翻译官金科维奇到督军公署帮助翻译马克思著作<资本论>,使他更加深了对苏联的认识。当列宁逝世的消息传到迫化时,杨赞叹说:“列宁真可称一个伟大人物,他首创的国家,改变了世界历史”。
逮捕马万福
民国四年(1915年)四月,马万福在河州无法立足,带着他的长子马遇真离开河州,前往新疆哈密。哈密王沙木索特听到马万福是甘肃有名的“阿林”(知识水平较高的阿訇),表示欢迎,把他安置在王府清真寺里讲经。他的宗教知识和运用阿文和波斯文的熟练程度,使王府寺的满拉们折服。但是,马万福在讲经中继续宣传伊赫瓦尼的主张,受到当地满拉们的欢迎,也波及到维吾尔族群众之中,却引起哈密王的顾忌和不满。遂向新疆都督兼省长杨增新报告,要求查办。
杨增新听到马万福在哈密传教的消息后,遂于民国六年腊月(公元1918年元月),下令哈密县县长逮捕了马万福。马万福的教徒闻讯后即向当时在杨增新处供职的河州人马令英求援。经马令英周旋,杨增新也怕因此而惹出事端,遂征求马安良的意见,如何处置?马安良未直接回答,但暗中密示儿子马廷勷和伊赫瓦尼头面人物马兴魁等,以大礼贿请甘肃总督张广建电请杨增新将马万福押回甘肃处置。杨增新也电呈北洋政府:“新疆省为蒙哈区域,无处不有回民,现在欧战尚未结束,国防吃紧,万不能令马果园久留新疆”,建议将马万福交给甘肃处理,还援引清代云南杜文秀出狱“复叛”之例,要求对马万福“不可轻释”。同时,临夏等地门宦的头人也强烈要求甘肃总督张广建追究马万福,惩办“策划造反的首恶”。这样,民国七年正月(公元1918年2月),杨增新下令将马万福装入木笼,置于囚车,押送兰州。
马万福在押解的路上,被青海马麒密令当时驻扎在青海享堂(今民和县境)的营长马为良(东乡池思拉吾人)设法营救。马为良派人化装成打柴、牧羊的农民,在平番(永登)沙沟埋伏。待马万福的囚车到来之后,将护送囚车的士兵打晕,把马万福从囚车取出,连夜护送到西宁。随后,也把家属接到了西宁,与马万福团聚。马万福到西宁后,被马麒安置在他的官邸后面白玉巷的一处民宅中,令其隐居,不要公开露面。约一年之后,马麒安排他到西宁县属的上五庄邦巴镇清真寺去开学,并在这里讲经传道,宣传伊赫瓦尼教义。
三、遇刺身亡
宴会遇刺
杨增新晚年由于在政治上实行铁腕政策,引起军务厅长兼交涉署长、迪化道尹樊耀南严重不满。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军横扫北洋军各系,阎锡山、冯玉祥等与蒋介石合流言好,建立南京政府。7月1日,杨召集金树仁、李溶等商议电报南京政府,表示承认。此事被樊耀南获悉,决心趁关内大乱刺杀杨。7月7日,樊趁杨举行俄文法政学校第一期学生毕业庆典设宴之机,率法政学校教务长张纯熙等人发动政变。
毕业典礼仪式完毕后,樊耀南、张纯熙在学校教室设宴,接待杨增新等人。为了便于下手,樊、张事先就把杨增新的副官们安排在东厢房,卫队则隔于外院,另设酒肉抓饭招待。他们又借天热,为饮酒方便,坚请副官、卫兵卸去武器。刺客扮作学生模样,殷勤接待。酒过数巡,樊耀南以向苏联领事举杯敬酒为号,扮着上菜模样的刺客刘锦臣首先向杨增新开枪。杨增新知道自己遇到刺客了,一边惊叫:“干什麼?”一边站起来。蓝衫侍者的刺客手枪又开火了,枪枪穿胸,杨增新连中七弹,终於摔倒在血泊之中而亡。
霎时间,厅内乱了,那些厅道长官有钻桌肚的,有狂喊乱叫的,有东躲西藏的,狼狈不堪。厅门外的许多蓝衫侍者一拥而入,各亮枪支逼住了这些人。杨增新的卫士正在吃抓饭,听见枪声,知道不好,急忙持枪往里冲,冷不防被几个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从背後击毙。厅内杨增新的几个卫士刚想拔枪,就被身边的蓝衫侍者扑倒,几分钟後就束手就擒。当场被击毙的有旅长杜发荣、卫队团长高连斗、副官张子文、王祗、冒维新等人,建设厅长阎毓善胳膊被击中一弹,趴在杨增新身边装死,免去一死。樊耀南镇定地指挥蓝衫侍者看住那些宾客,宣布杨增新独裁专制,顽固保守,予以处决。说著樊耀南从身边一名侍者手中接过枪,又向杨增新的屍体打了两枪,宣布开始进行国民革命。
随後,樊耀南带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中的学生三十多人冲向督军公署,击毙头们卫兵,直入三堂,又枪杀了副官马渭臣。一面倒东厢房,搜索印信、枪械和库款;一面下令召集各厅厅长到督署开会。正当樊耀南从监印官杨庆南手中接过印信还没来得及发号施令,就被杨增新的门生金树仁所指挥的军队包围在省府的衙署之内。
樊耀南(前排右一)
替杨复仇
原来,政务厅厅长金树仁借故离开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后,便至政务厅批阅公文。听到枪声后,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待卫兵陆续归署后,始知法校有变,立即召集军务科长张培元、讲武堂教官冯梁、旅长杜发荣的儿子杜国治等人,密商对策,作了部署。并在“替杨复仇”的旗号下,指挥张培元、黎海如、冯梁等,率卫兵突入三堂;杜国治率部分士兵包围了整个省署;随后,营长王大成、张毓秀等率部至署,听候命令。金树仁亲自到现场指挥督战。
樊耀南等初时,尚能对击,但寡不敌众,经过激烈战斗,午后七时,除战死者外,樊耀南等二十一人被俘。金树仁当即组织特别法庭,进行审理,并经军法会议火速议决,将樊耀南、何光兴、张纯熙、吕葆如、杨庆南等二十余人判处死刑。樊耀南不承认自己是主谋,但张纯熙、吕葆如等供认他为主谋。当晚,樊耀南被绑拴马桩,处以磔刑。先拔胡须、挖眼睛,再拴于马后拖死,最后尸体从督署东花园墻头抛出,其家属亦未幸免。第二天早晨,又捕杀了同党张纯熙、吕葆如等人;杨庆南因奉命请金树仁谈话而涉嫌,亦被枪杀,其尸体被扔到省署东花园外边。首先向杨增新开枪的刘锦臣,被焚香烙背后斩决。至此,樊耀南发动的“7.7政变”完全失败。此次政变,从发难至失败,只有4个小时左右。挫败这次政变,金树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7.7政变”被挫败以后,金树仁被公推为代理维持政事,在军政官吏的公推下,金树仁就任新疆省主席兼总司令之职,并电告南京政府批准。
追悼安葬
金树仁掌权后,于7月24日至30日,在迪化(乌鲁木齐)为杨增新举行追悼大会。实际上追悼大会进行了40天。7月8日,杨增新尸体在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入殓后移入上帝庙,请僧道、喇嘛分别超度,仪式十分隆重,招待也异常铺张。
杨增新被杀害时年66岁,其灵枢于民国十八年(1919年)假道西伯利亚东运,苏联政府为杨开祭致哀,并派专车和军警武装护送到北京安葬。墓室位于北京北郊昌平区沙河镇,八达岭高速旁。
杨增新墓
著作
杨增新对中国传统的道、儒、法、兵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有较深研究,尤对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等所校注的《阴符经》研究更精。他注重经世致用,讲究书法养性,从中吸取为政之道、用人之术、治军之策。杨一生著述丰硕。有《补过斋文读》正续编54卷、《补过斋日记》30卷、《读<易>笔记》6卷、《读(老子>笔记》7卷、《阴符经补注》7卷流传于世。
2013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