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到某权威电视台在节目中说了一句“轻伤不下火线”,感觉有点刺耳,必须发一番议论,才能厘清这个问题。
轻伤不下火线,可以说从小就听说这句话,起初,它表现的是一种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但后来这句话被有的人用歪了,用在了缺少人文关怀的地方,就与其初衷相悖了。
在特殊时期,在特殊的地方,轻伤不下火线是对的,甚至是应当提倡的。比如在抗震救灾的时刻,在抵抗“非典”的特殊时刻,在体育赛场上的关键比赛中,在进行重要的研究工作中,在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时,对这种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宣扬和表彰。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是要严格界定的。
在小范围内宣传特殊情况下的轻伤不下火线,是合适的,但是,要在大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去宣扬这种精神,就是欠考虑的。在和平年代,在日常工作中,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个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再提倡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就适得其反了。
在非特殊时期,如果鼓励和提倡轻伤不下火线,就会使员工的身体由小伤发展成大伤,由轻伤发展成重伤,由亚健康发展成不健康,甚至患上严重的疾病,由生命精神发展到非生命精神。最近去医院的次数多了,看到很多人都在亚健康状态下工作了很多年,到今天,不得不来看病、诊治。而且,在他们单位中,还有很多人在咬牙坚持着,耗着。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就业压力大,员工要是经常请病假,就有可能被辞退;二是工作竞争强,员工之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如果不拼命工作,就有可能落在别人后面,成为所谓的失败者;三是把拼命工作当做一种忍耐精神和无畏精神坚守;四是没有健康意识,压根不知道自己有小病;五是经济压力大,怕花钱,去看一次医生就像过年一样,轻易不舍得,也怕去;六是领导根本不同意你去治病,怕影响工作业绩;七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请假去治病,没有人顶替,就会耽误整体工作。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社会原因、单位原因和个人原因,可以发现社会各阶层中的许多人都在为轻伤不下火线添油加醋。
在我们愈加重视人文精神的今天,轻伤不下火线的鼓励越少越好,因为,个人的身体、生命、健康权利在一切事情之前,最重要。如果我们鼓励轻伤不下火线,就会让很多人由小病发展成大病,最后损害生命的尊严。
和平年代和文明社会,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我们怎么做,才对个体生命健康最有利呢?
作为个人,应该具有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多注意身体上的细微变化。个人最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哪些时候不舒服,哪些部位不舒服,都要多查询、治疗。现在的网络技术相当发达,搜索一下,就会大概了解病情,知道的多了,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也不鼓励走极端,动辄就说自己病得怎么怎么样了,放下更多的社会责任。
作为单位领导,应该把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单位是要争取工作业绩的前进、突破,但这要是和员工的生命健康权利相比就逊色多了,相反,你要是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就会赢得员工的拥护,激发其内在的工作动力。如果反其道行之,把员工请病假当作是淘汰他、轻视他、厌恶他的理由,那就会让员工从内心里反感,有的甚至感到屈辱,在如此心情下的员工能提高工作效率吗?消极怠工是其次,毁誉单位文化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很多人都感觉到这种氛围的压抑性,那就会严重损害这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和凝聚力。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也是无根的,没有延续性的,更是非人性的。
作为社会,应该把人的生命权利和健康权利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那种轻伤不下火线的宣传越少越好,因为多数人在当下的环境下还会用歪。对个人的生命权利,应该有一种真切的认识,每个人都轻伤不下火线,最终的成果谁来享受呢?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理安·艾斯勒在《国家的真正财富:创建关怀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国家真正的财富,是人和自然环境,最宝贵的资本是“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为此,她倡导包括关怀人的经济活动和关怀自然环境的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并认为当代社会的“新经济图”,应该包括六大经济部门:家庭经济、无报酬社区经济、市场经济、非法经济、政府经济、自然经济。她的无法量化计算的代价(受蹂躏生命的经济与人力代价)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我呼吁,轻伤不下火线,要看在什么时候,在一般的情况下,多数的情况下,都应该越少越好,越少越人性,越少越以人为本,越少越有利于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