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文物档案证实李过最终归宿为出家 东方不败4之最终归宿

 大顺文物档案证实李过最终归宿为出家

第十四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李志强

【摘  要】李过,李自成亲侄子,大顺军后营制将军、都督,第二代统帅。他的结局与李自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自成的归宿暂为两论并存,一曰:“害死”,二曰:“禅隐”。而李过的归宿也同样有两种说法。一说:“病死”,二说:“出家”。究竟是病死还是出家,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定论。2008年,因一篇通讯报道引发,在江西省修水、湖南省平江、湖北省武宁、通城3省4县交界的幕屏山一带大顺军后裔手里,收集了大量的大顺文物档案,多达5600余件。在这些珍贵的文物档案中,发现了李过大量的文集、诗词、小说、杂录、书信等。许多杂录和书信之落款为:“大顺遗民李过,黄道真人李绣”,明确表明自己的身份是出家之人。笔者曾4次前往通城实地考察,通过分析比对,查验考证,请教专家,资料印证等方法,仔细研究分析,断定:李过不是病故,而是出家。

【关键词】李自成  李过 李绣  通城  出家 长峁山  联明抗清 大顺遗民  黄道真人

一、李过其人及有关历史记载

       李过,又名李锦、双喜、补之,李自成之兄李自立(李鸿名)之子。原籍陕西省米脂县李家站,久居长峁山(现横山)。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九月,与李自成同年生,小四个月(又说小1个月)。李自成的父亲李守忠“晚年添子、添孙,感到无限喜悦。老人给孙子起名叫‘双喜’,可能就含有纪念的意义。李双喜又名李过,混名一只虎;后来又改名叫李锦。他长的很像他的叔父,两人个子也差不多,无怪有人常误把他们当成兄弟俩。李双喜生后三个月,他的父亲李鸿名就生病死去;”①李守忠又嫌孙儿命硬“克死”儿子,认为孙儿有“过”,故改名为“过”。李过长大后知其原由,便自己取名“补之”,意为有过补之。兵败后,于永昌二年(1645)六月改名“李锦”。在南方实行“联明抗清”路线时,南明隆武皇帝为李过赐名为“赤心”。

李过三岁时母亲去世,由爷爷李守忠抚养。从此,李过便与叔父李自成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上私塾,做家务,干农活,同命相连,相依为命。少年时,一起习武,一起谋生,同甘共苦,形影不离。

李自成21岁时,因生活所迫,向当地财主艾同知借高利贷而无力偿还,被关进监狱,打入死牢,受尽凌辱和折磨。李过为了营救自己的叔父,到处借钱,托人上下行贿。但都不管用。李过协同狱卒救出叔父,一起出外逃亡,投奔宁夏、甘肃,投入甘肃巡抚梅之焕部下当兵。后因兵变脱离官军,参加农民军,投入王左桂部。崇祯四年(1631)五月,同叔父李自成一起参加高迎祥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威震四方。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封李过为大顺军五营之一后营制将军、都督、亳侯,是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的统帅。进入北京后,又封为太子、秦王。主要负责追赃助响;与刘宗敏一起陪同李自成赴山海关讨伐吴三桂;兵败失利后,撤出北京,与高一功组成集团军,经大同、府谷入陕,镇守陕北,阻挡清军南下;后由延安退至甘肃,经四川入湖北与李自成主力部队会合;由宜昌沿长江而下至武昌,经咸宁、崇阳进入通城。

永昌二年(1645)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在湖北省通城遇害或金蝉脱壳,李过改名李锦,继承帝位,号“奉天倡议大元帅”,统帅大顺军,实行“联明抗清”路线,继续坚持抗清斗争。②随后不久,便销声匿迹,无踪无影,扑朔迷离,各种说法不一。与李自成的归宿一样,有两种说法,一说:“病死”,二说:“出家”。

(一)关于李过“病死”在广西的依据资料来源。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记载:“李锦,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陕西米脂人。本名过,一名双喜,别号一只虎。李自成侄。在大顺军中以饶勇善战有名。任制将军。进京后加都督衔。永昌二年(1645年)李自成牺牲后,他与高一功等联明抗清,改名赤心,所部号为‘忠贞营’。率部转战两湖、广西等地。永历三年(1649年)在广西南宁病死。义子来亨代领其众,继续斗争。”

王夫之著《永历实录》(卷一大行皇帝纪)有三处记载李过病死。一是“顺治六年七月,赤心死于南宁”;二是(卷十三高李列传):“是年(顺治六年)冬,堵胤锡奉龙旗至浔州,调必正军出楚,赤心病,未有行意。未几,赤心死”;三是(卷七堵胤锡卷):“胤至浔州,日促忠贞营复出,会李赤心死,高必正以新丧大帅,器仗不给为辞”。

除此以外,记载李过病死的还有费密《荒书》、查继佐《罪惟录》、彭遵泗《蜀碧》、《梧州府志》等。“记载李过死的时间有顺治六年六月或六月前、七月、十月、十一月、冬、顺治七年春、顺治八年初等七种说法。死的地点有广西南宁、梧州、浔州。还有几种史书则连时间地点都没有,显系传闻。”③

(二)关于李过未死而出家的依据资料来源。
李过未死于广西的依据资料不是很多,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说明,只是在一些历史资料中提及到。一是《明史》和《清史稿》洪承畴传有一段:“顺治十年五月,上授承畴太保兼太保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承畴至军疏言:湖南驻重兵足备防剿,而各部鸟远,兵力所不及。郝摇旗、一只虎等窃伏湖北荆襄诸郡,尚南窥澧岳,则我腹背受敌……”。二是:清顺治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湖广辰常总兵徐勇所写的题本:“王、马、一只虎军尚漏天诛……”。三是《行在阳秋》卷上载:“永历四年(顺治七年)是冬,高李二将率众数千渡泸,自黎州出掠嘉眉;五月二十四日,兴国公李赤心擒永州清官李茂祖、余世忠,送行在诛之”。四是清朝八省总督洪承畴写于清顺治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的题本:“人皆知逆贼孙可旺等抗拒于湖南,而不知郝摇旗、姚黄、一只虎等众肆害于湖北……常德一府,前逼辰沅,后通澧州,苗蛮杂处,时常蠢动……”

从以上这些历史资料来看,记载李过死在广西的说法也不一,出现南宁、梧州、浔州三种说法。从死的时间上来看都是顺治六年,而顺治六年以后李过又有出现。虽然正史、野史没有明确记载,但一些零星片语的记载还是能够说明李过没有死在广西的可能。仅此资料,不足说明问题。因此,在李自成的归宿学术研究上,李过的归宿也成了重点研究的对象,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扑朔迷离,难以定论,似乎也形成两论并存的观点。

二、大顺文物档案的发现

2008年,湖北省通城县李自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物收藏家张毅强先生,从一则报纸通讯中得到线索:铁道部一铁路建设单位在江西省修水县修建贯通一隧道后,发现大山里有一村落很封闭,村民为李自成大顺遗民。至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几乎与世隔绝。张先生分析认为,只要是李自成大顺军后裔,很可能珍藏有大顺文物。于是便明察暗访、顺藤摸瓜,实地考察,认真研究。结果证实江西修水县、湖北省武宁县、通城县、湖南省平江县同为三省交界之处,隐居者有李守义、李守正、李过、高一功、牛金星、宋献策等大顺军高级将领之后裔,他们手里藏有大量的大顺文物档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物档案均传承珍藏在长子、长孙之手。利用三年多的时间,花费近百万元,至2011年6月末,共收集到了5600多件李自成大顺文档和文物,非常珍贵,实属罕见。而且这些文物档案还在陆续发现和收集。

这些珍贵的大顺文物档案主要分文物、档案、玉玺、兵器、石刻五大类。
大顺文物类主要有:“李自成藏”观音玉佩、李自成清玩笔筒、“李自成藏”木镇纸、自成清玩茶叶盒、高桂英梳妆盒、高桂英清玩、李过清玩、李过书对联、如意、大顺军令牌、李守义皮书盒、刘芳亮木座屏、刘宗敏藏研、宋献策木面积、贵妃银冠、木盆、铜壶、永昌二年银锭、玉笔筒、水烟壶、铜盆等。每件文物的落款均清晰地写有永昌年号。

(二)大顺玉玺类主要有:高迎祥印、李自成印、李闯玉玺、闯王玉玺(共5枚)、牛金星印、刘宗敏印、李过之印(共4枚)、高桂英印、田见秀印、张鼎印、李岩印、李延印、高一功印、高立功印、袁宗第印、李翠微印、李慧英印等。这些印章上也均有永昌年号。

(三)大顺兵器类主要有:“除暴安良”宝剑、“米脂李延”宝剑、弩、弓、箭、大刀、短刀、长矛、马刀、锏、螺号、西洋望远镜等。除宝剑外,兵器上也有永昌年号。

(四)大顺档案类主要分为:文书文告、信函收据、诗词杂录等。细分有:谕旨、诏书、敇封、塘报、密报、奏疏、告示、晓帖、檄文、典章、祭文、守则、军令状、协约、借据、信札、日记、大事记、试卷、判谳、诗赋、图册、宗教、杂录等,共计1454件。这些文档的落款均为“永昌年”和“顺治年”。

档案主要有:《大顺典章》、《登极诏》、《封高桂英圣谕》、《密谕》、《恩诏》、李自成书法《还我山河》、《军令状》、《李过祭李自成祭文》、《宋献策秋祭战场英烈文》、《宋献策倡卫神州正教论》、《牛金星祭江水德尊神文》、《牛金星启水神文》、《塘报》等,以及大顺军和清军发布张贴的文告;信函收据主要有:《致张献忠信》、《致贤侄李通信》、《李过致高一功信》、《吴汝义致李过信》等、以及大顺军军内与民间的收、借字据;诗词杂录有:李自成七言律诗、李过藏头诗、李过登山诗、牛金星迂回诗《李万岁驾临佛国》等。李过文集有《李过日记》、《永昌大事记》、《永昌遗恨录》、《长峁山记》、《传灯杂录》、《圣祖彝训》《龙山杂录》等。书信有《重文遗子书》,《大顺帝戒子侄书致李通》(李过抄录)、其中李过撰《皇城惊梦》约17万字,李过口述其子李继韬撰写《西楼寻梦》约10万字、《北楼寻梦》约3万字。详见附表1、2

表1最新发现大顺档案一览
年代 文件名称 数量撰写人   
永昌元年 《开国典章》1本    
永昌元年四月 《典章——定国十二策》4本    
永昌元年四月 《大顺典章刑法》4本    
永昌元年 《大顺礼典》21本    
永昌元年 《大顺礼典》52张    
永昌元年四月 《新朝大顺省府州县管辖名册》16本    
永昌元年三月 《圣驾入城节略》17张    
永昌元年正月 殿试第二名《论试剑》试卷3张    
永昌元年四月 《天下路程》7本    
崇祯十二年《李自成诗集》     
《戎机杂记》 2本顾君恩   
《星宗推义》 1本宋献策   
《步天警句》 1本宋献策   
《天星卦序》 16张宋献策   
《讨水文疏》 1本宋献策   
永昌二年三月 《审判殷塘谳》1本    
永昌二年 《刘二虎日记》 1本刘二虎   
永昌二年 《幕阜概记》 4张吴汝义   
永昌二年 《论政教之坏》 4张吴汝义   
顺治五年 《字藏序》 4张吴汝义   
永昌年 《诗歌散文字画》65张    
甲申年二月 《呈白广恩将军阅》 10张周遇际   
《大明天下中华各省府州县厅舆地全图》4张    
清顺治元年 清朝顺治元年至六年文告29张    
永昌年 凭据 64件  
注:本表资料由通城县李自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毅强先生提供

表2最新发现李过文集一览
年代 名称 数量撰写人   
永昌二年 《平江四十八寨图》 16本李过   
永昌二年 《永昌大事纪》 3本李过   
永昌二年 《李过日记》 5则李过   
永昌二年 《元帅诞生及黄龙立寨记》 1本李过   
永昌二年 《传薪录》 1本李过   
永昌二年二月 《消闲杂记》 1本李过   
永昌二年 李自成撰《读史随笔》 1本李过录   
永昌二年八月 《鹿鸣洞太极图说》 李过   
永昌四年八月 《追记李岩之死》 12张李过   
《闲闲随笔—主上征战年表》 1本李过   
《永昌遗恨录》 3本李过   
《九宫遗恨录》 1本李过   
《南源突围大事记》 6本李过   
《西楼雄梦》约10万字,子李继韬录。 55本李过述   
《皇城惊梦》约1.7万字 8本李过   
《圣祖公墓记》 1本李过   
大顺文物档案证实李过最终归宿为出家 东方不败4之最终归宿
崇祯十三年 《金仙问答》 1本李过   
顺治五年 《消闲杂记》 1本李过   
康熙四年八月 《北楼雄梦》约3万字,子李继韬录。 20本李过述   
康熙十二年 《传灯杂录》(长峁山记) 1本 李过 
注:本表资料由通城县李自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毅强先生提供

湖北省通城县张毅强先生收集的这些大量的大顺文物档案,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以及文物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通城县政府很重视,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考察鉴别,分析研究,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和档案进行物理检测和化学分析,尤其对档案的纸张进行年代鉴定和笔迹比对,认定这些文物大部分是来自皇宫。从材料上来讲都是真材实料,货真价实。从制作工艺上来讲,现代手工根本就达不到如此精湛的艺术程度。档案资料所用的纸张是手工产品,均为明末清初产物。最新发现的这批大顺文物档案是十分珍贵和罕见的,实为重大发现。它不仅填补了李自成大顺朝无有文献资料和文物档案的历史空白,而且对研究李自成以及大顺朝提供了有力而充分的物证和依据。它还原了历史,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让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也让世人重新审视和认识李自成和大顺政权。

三、李过真迹与实地考察

笔者曾4次前往湖北省通城县,实地考察观赏了这批珍贵而罕见的大顺文物档案。从难以置信、半信半疑到心服口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一个飞跃提高。尤其是2011年3月下旬和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组在发现文物档案的3省4县拍摄《李自成藏宝之谜》时,又一次系统细致地分析研究了这些大顺档案。

这批大顺文档中,大部分是李过抄录和撰写的,有20多种,近80万字。首次发现李过的手迹是8首七言律诗。这些律诗写在一个小本子上的尾部,每页写有两首。七言律诗书写方式与众不同,明显能看出有一定的隐蔽和寓意。字体排列顺序,其章法像年轮一样,由里向外,顺时针向外写。每首诗的第一个打头字写的最大,几乎大于其它字的5倍,位于七言律诗的中间,十分醒目。字体为王(羲之)体行书。8首诗的主要意思表达了诗人出家为僧那种清贫凄凉,孤独寂寞,不甘空门,思绪万千,怀念忘事的心情,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的怨气、霸气、傲气和英雄气概。尤其第2首七言律诗十分明确地袒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半阴半阳越蓬卢,遁向空门作隐居。避俗免教时论及,参禅远与世情疏。耳根懒听莲花漏,佛座常翻贝叶书。夜半老僧心入定,心中明月耀空虚。”从这首诗句中看出诗人作者是出家之人。笔者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收集这些大顺档案的张毅强先生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李过已经死在广西,不可能出家为僧。在李过的这8首诗发现不到三个月,张先生又发现收集到了《长峁山记》,才不得不赞同我的观点,承认李过的确是出家。

这8首七言律诗中的每首打头第一字为:南、半、坡、右、峰、石、有、寄,将这8个字连起来就是一句话:“南半坡右峰石有寄”。颇为明显,这句话有一定的隐讳和寓意,究竟何意,另题研究。

李过撰写之《传灯杂录》共有12页,写在小于32开对折的小本上,页面由红线印刷竖条格子,中间有一长条格将竖格分为上下两部分,类似民间礼单和账本。全文共412字,其中正文382字,落款30字。全文用毛笔书写,从右向左竖式书写。字体为王(羲之)式行书。标题:《长峁山记》,副标题:“李绣补录”。封面已经腐朽变质,字体难辨。正文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传灯杂录》,副标题是:“大顺遗民绣撰”,讲述三教论。最后第三部分为《襄公庙碑》。而《长峁山记》为第二部分抄录在中间,颇为神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长峁山记》正文:“吾祖五代昌盛,西夏侯国,镇夏、陕、蒙,辖地两国,祖拓拔思恭,辅唐数十载,平剿黄巢,东征西讨,屡见殊勋,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封夏国公,赐皇姓李氏,七代位之。相传,至吾祖继公,称夏国王,传两代至帝公昊时,国力盛壮,自即帝位,建国号西夏,传国二十四世,国柞衰退,西部蒙人峰盗日起,虎视我过久之,终被侵入,占我疆土,杀我同族。彼时,我已无抗争之力,撤回甘、陕边,聚族而居。其权其国灭,已为游牧之民,各安天命,自食其力。长峁山之分居,亦自此来,后来子孙繁衍。历数世,生子字鸿基,后自改名姓自成,投迎祥部,作战勇甚,继高迎祥之余,威号闯王,定陕西,攻北京,占皇城,称大顺皇帝,封国号永昌,叱咤风云,灭明朝,斗三桂,但终不敌金人诡计,退潼关,走西安,延黄下宜昌,崇通兵败,其壮志虽励,我之后族奈大气未助,终推之为乱寇枭雄,为子为侄,未能一佐其事业成功,更受先皇遗诏柬,再不能大申拳脚,大酬壮志。轰轰烈烈为一世英雄,草草伏居平邑乡间,延续我后裔繁衍万千。西人北移,历史变迁,恐我之后人未识其源流,草草笔录,以备后人观者,记之而毋失焉。”

落款:“大顺遗民李过,年六十八,棲山寺号黄龙真人李绣,行将就木之人,记以传后”(李过之印)。

从以上内容中明确看到,李过在以长峁山为记,是因为长峁山是他们的祖籍地。原归米脂县,现属横山县,长峁山现曰“常峁焉”。按其地理地形来看,曰长峁山更为确切。在给后人详细阐明自己祖根来源为西夏党项的同时,讲述了本家族从远祖拓跋思恭、李继迁、李元昊到李自成这一辉煌历史和磨难历程,表达了自己“为子为侄,未能一佐其事业成功,更受先皇遗诏柬”的惭愧心情。更为重要的是落款明确显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及名姓。

李过撰写的另一《龙山杂录》,其章法和动机与《传灯杂录》雷同,纸张、规格一样,也采用同样之手法。内容共四部分,前部分为《龙山杂录》,主要阐述道教理论,而重要敏感部分《大顺帝戒子侄书》(李过抄录)、《圣祖彝训》和《戒讼》在后。四个部分共118页,5000余字。第一部分:《龙山杂录》,副标题:“大顺遗民李绣记”;第二部分:《大顺帝戒子侄书》,副标题:“致李通”(李过抄录);第三部分:《圣祖彝训》,副标题:“实则写与诸侄子孙辈之书”;第四部分:,副标题:“书诸子侄辈”。从这四部分内容来看,除第一部分内容为道教理论外,其余三个部分均为写给子侄、孙辈的家训书信。

在李过写的这些文集杂录中,除永昌二年五月以前明确表明自己身份外,以后多用“大顺遗民李过”和“黄道真人李绣”之名。为证实李过隐居出家,仅以引用《传灯杂录》、《长峁山记》、《龙山杂录》、《大顺帝戒子侄书》、《圣祖彝训》和8首七律“南半坡右峰石有寄”来证实李过出家隐居,已经铁证如山,足以证明,其它文集书信在此就不再一一例举。

四、分析结论

(一)文档来源明确情节合理
这些大顺文物档案来源全部集中在湖北省武宁县、江西省修水县和湖南省平江县,通城县仅有一小部分。收藏者均为大顺军后裔,如李守义、李守正、李过、高一功、牛金星、李岩、刘宗敏、宋献策等。这些收藏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次。而且家训十分诡秘谨慎,要求代代相传,严守秘密,妥善保管。所收藏的文物档案是按种类组织安排保管。每一姓氏只收藏保管一种类型的文物档案,像李守义、李守正家族后裔主要收藏的是生活用品:李过家族后裔收藏的是文档资料:高一功家族后裔收藏的是宫廷玉玺及明、清文档;牛金星家族后裔收藏的是大顺将军印;宋献策、顾君恩、吴汝义、刘二虎等家族后裔收藏的较少,主要为生活用品、石刻和塘报等。收藏者统一口径“祖上留下的,要我们好好保管”。为何如此明确具体,则无从考证。但文物档案的来源明了清晰,符合历史,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二)档案文字书法为当时人所为
在这批大顺档案中,书写文字的工具都是毛笔墨汁和纸张,字体为隶书和楷书,这两种字体用于朝廷正规文书。而其他档案资料则多采用行书。目前发现的档案资料里有大顺帝李自成,李过、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李岩、高一功、李守义、吴汝义等大将之手迹,李过颇多。从李过的文集书稿来看,其字体和用笔均为一人所为,未见现代字,因此可以说明其真实性。从文字书写量来看,一般人难有空闲时间思考和写作,而出家之人不仅有时间,而且还有一个利于思考和写作的环境和场所。

(三)记叙事件、人物、情节与历史记载基本一致
大顺档案中所涉及到人物及事件均为大顺时期之真人真事,而且时间基本吻合。还未发现与历史记载的人物不相符。所记载的重大事件基本与历史记载一致,有的更为详细和具体,如:大顺军进京师时间、李自成登极时间、进军山海关路线、退出京师时间,以及撤出京师的路线和方案。最震撼的是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大顺朝的珍贵文献资料,充分证实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因为只要有真实的历史,才会有真实的历史记载。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有行为,就会有存在。发现只是迟早问题。另外,从发现的大顺文物档案的数量上和种类上来讲,内容丰富,品种齐全、面广,量大,如此之多的文物档案反映了那一段真实的历史,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这是现代人无法复制的。任何人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四)李自成、李过不是“目不识丁”之人
有历史资料记载,甚至有专家认为李自成、李过是“目不识丁”之人,没有一点文化。如果这样认为,李自成、李过的手迹就是假的,包括全部文档资料都有可能是假的。但历史事实并不是如此。“李自成与侄李过同入常峁焉私塾读书”④“李自成与侄李过继续读私塾于常峁焉,自成并为姬氏放牧羊群”⑤“李自成6岁时就开始识字,8岁时就和侄儿李过一同上了村塾”。⑥陕西米脂、横山县民间就有李自成会作诗的传说。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刘澜涛先生在《永昌演义》代前言(给《永昌演义》的一封信)中写到:“我年幼时常从祖母及长辈们那里听到有关李闯王的许多动人故事。他不仅会斗地主、会打仗、还会作诗。”有如此历史记载和传说,加上最新发现的李自成和李过的手迹便能得到印证,李自成、李过不仅仅知书达理,而且还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些文化知识是在他们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学习锻炼成的。真正提高他们文化知识的是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至八月这段时间。“据说他(李自成)白天常带着战士打猎,夜晚或挑灯读书、或观察星象,有时则给部下讲述汉高祖刘邦百战百败,最后一战成功而得天下的历史”。由此可见,李自成、李过还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最新发现的这批大顺文物档案虽然还没有全部进行技术鉴定,但国家和省、市一些文物部门、技术鉴定单位,以及文物专家和学者经过多次认真考察研究过后,基本认定这批文物档案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时期的产物。结合以上几点理论分析,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过最终结局不是“病死”,而是出家。

参考文献:
①谢承仁《李自成新传》第二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23页。
②最新发现大顺档案李自成《密谕》。
③《李自成终归何处》“野拂即李过考辩”夏铭镒文,西安,三秦出版社,1982年,313页。
④计六奇《明季北略》上册,李自成诞生,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9页。
⑤李登弟《李自成年谱》  北京,三秦出版社,第8页。
⑥谢承仁《李自成新传》第二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⑦谢承仁《李自成新传》第四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118页。

【作者简介】李志强,字文屏,男,深圳人。原籍陕西延安富县太平村,祖籍陕西榆林米脂。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米脂李自成研究会常委理事兼副秘书长、富县李自成纪念馆理事长兼馆长、李自成文化网站站长。

李自成文化网:站内新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0591.html

更多阅读

再过50年中国人将生不出孩子了 开刀生中国人孩子视频

钟南山说:残留农药不控制,再过50年中国人将生不出孩子了我国大规模使用农药已有20多年,中国蔬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标准比例为22.15%,部分地区超标比例为80%。92种以上农药可致癌,90%的杀虫剂可致癌。残留农药造成孕妇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

李自成侄子李过在平江并谱之因 湖南省副省长李自成

李自成侄子李过在平江并谱之因张毅强笔者收藏有晚清湖南平江县著名史学家李元度在光绪初年撰写的未刊手抄本遗稿《杂文摘录》170多本,约25万字,共有杂文100多篇,多为平江风情,通俗易懂,其中有“李过在平江并谱之因”一文,记载李自成侄子

李思思老公到底是不是魏文彬?图 魏文彬与李思思

李思思老公到底是不是魏文彬?这张结婚照,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吧?这些日子,李思思与魏文彬的话题已经成为春晚后大家茶如饭后的谈资。大了多了,亏了多少,其实幸福已经写在李思思的脸上,我们还杞人忧天干嘛呢?李思思的老公是不是魏文彬?目前

声明:《大顺文物档案证实李过最终归宿为出家 东方不败4之最终归宿》为网友孰轻孰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