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藏 青藏线自驾游攻略

行走西藏

1.

一直想去西藏。事实上西藏一直排在我出行计划的前列。但是西藏高原只有内地一半的含氧量,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更可怕的是据说一不小心感冒了,会酿成肺水肿。总之,“高原反应”是一道高高的门槛。犹犹豫豫,一个小小的理由,就让我去西藏的念头一次次胎死腹中。

就这样,西藏,一方美丽的净土,一个神秘的地域,长期以来我都只能在低洼的盆地中央把它仰望。

最终促成我西藏之旅的是程绍武。他挂职援藏,相约金秋。于是,到西藏看望朋友,一个牵强的理由,成了让我下定决心走向西藏的“最后一根稻草”。

机翼下的青藏高原尽是连绵起伏的大山

进藏有多种选择。一是自驾。川藏线、青藏线都可以,尤其是318国道,那是大地上最壮观最迷人的风景线;二是火车。那些由乘客发到网上的沿途藏地的风光照,一直在撩拨我;三是飞机,条条航线通拉萨。可惜,对我而言,自驾没有时间,火车一票难求,剩下的飞机就别无选择了。遗憾,临近登机才知道,成都还有飞林芝的航班。林芝也是我的目的地之一,并且海拔只有两千多。如果第一站到林芝,由低到高,有利于适应,减缓高原反应。但是,木已成舟,并且成都飞林芝也是一票难求。无奈,在高原反应的阴影下,我一咬牙,豁出去了,不管不顾地一头扎进西藏。


机场高速路边,透过车窗拍到的镜头

2.

绍武坚持到机场接我,让我温暖。出机场大厅,远远地看见一个黝黑的面孔朝我微笑。直到近了,才认出是绍武。不到一年时间,高原的阳光已经给他的脸上了一层棕黑的釉色。加上他戴了墨镜,等于是换了脸,太像一个藏胞。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他魔术师一般不知从哪里掏出洁白的哈达,双手递了过来。这样,我成了一个真正的西藏的客人,开始了我的西藏之旅。


哲蚌寺旁的山,山体特别,别具美感

所谓的高原反应,我几乎没有遇到。当天晚上,绍武和自治区文联的吉米平阶常务副主席以及丹巴副主席热情地接待了我,一种青稞酒,清冽,甘爽,我喝了还想喝。第二天早晨起来,一切如常。我住的西藏宾馆的自助餐不免费,很贵。我和老婆就去了门口街边的一家普通餐馆。餐馆是四川人开的。后来才发现,拉萨(岂止是拉萨!)的餐馆几乎都是四川人所开。早饭无非是包子馒头花卷油条之类,当然也有炒菜,价钱也不是想象的贵。正吃饭,一个藏族少妇背着孩子进来乞讨。少妇干干净净,孩子也还可爱。我没有给钱,而是给她买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用碗递给她。她用手帕将食物包了,然后沿街走了。后来,我发现这里乞丐不少,但是他们并不像内地乞丐那么邋遢,看不出他们是生活陷入绝境的人。也许,这是藏地的特殊文化,是原始共产主义的残留?


哲蚌寺旁,巨石上彩绘的岩画

3.

我们首先去了哲蚌寺。这是藏区规模最大、僧众最多的寺庙,也是最负盛名的格鲁派寺庙。据说宗喀巴大师曾经亲自主持了它的开光仪式。这里距市区不过十分钟车程。在山门口泊车,过安检,步行至山腰,再进寺门。

西藏的狗多,拉萨更甚。刚刚下过雨,浑黄的流水在路边顺沟而下,冲激着金晃晃的转经筒旋转如飞。流水被转经筒略微阻挡了一下,漫了起来。一只狗就得了这便宜,凑近了喝水。差不多了,它慢慢离开。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我很后悔没有拍到。心想,它给我重新表演一下多好。于是,小小的奇迹出现了,已经走开的狗居然回来了,把刚才的情景重演了一遍,让我把照片拍了才满足地走了。当时我就想,佛门圣地,这狗是在执行佛的旨意吗?

寺庙建在斜坡上。一个个经堂,大大小小的佛像,各个时期各教各派的大师,拥挤着藏人、汉人和外国人。很多藏人都自带了酥油,有的还是原浆啤酒那样的罐子。他们是为了佛堂的长明灯长明不熄。他们也给功德箱捐钱。许多地方都堆放了零钞,供人们化整为零。

哲蚌寺最著名的是雪顿节嗮大佛,再就是中午的辩经。雪顿节早已过去,时值中午,也没有看见辩经的举行。不过,走到寺庙高处,见背后大山巨石上彩绘的岩画,色彩大红大绿,在阳光下特别艳丽。山上无树,只有浑圆的大大小小的石头,绒绒浅草艰难地在石缝里生存。


络绎不绝的信徒与游客,虔诚地在哲蚌寺各个经堂佛殿出入

灿烂阳光下的大昭寺金顶

大昭寺寺前广场,人们在排队等待

下午,与绍武分手,去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我多年前读过一本书,说大昭寺是在文成公主主导下修的。为了显示重视,松赞干布甚至还亲自爬上房顶,手执斧头同工匠们一起忙活。大昭寺主殿内容之丰富,供佛之众多,令人惊叹。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度母、无量寿佛,以及莲花生、宗喀巴、阿底峡等大师,还有赤松德赞、热巴金、松赞干布(当然也有文成公主)等法王。

大昭寺内部金碧辉煌,精美至极,我们简直舍不得离开,在里面转了两三圈才出来。

可惜,我对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了解不多,来前也没有做一下功课,所以哲蚌寺也好,大昭寺也好,事先一无所知,进去了,也只是在现场感觉一下氛围,看一看那些精美的艺术而已。

大昭寺前的转经道上,匍匐在地磕长头的信徒随时可见,我看见的最小者只有7岁

一个老尼朝大昭寺方向朝拜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封面,更是拉萨的封面。本来了解西藏就应该从它开始。但是,自因为它的地位特殊,为了看得更从容,就让它压轴。

布达拉宫位于红色山峰玛布日山上。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珍藏有数百佛像,近千佛塔,上万唐卡以及贝叶经等珍贵佛教经典。

在大昭寺金顶远眺布达拉宫

人们冒雨排队,准备进入布达拉宫内部

去布达拉宫那天大雨,与刚刚邂逅的大连作家周春生夫妇同行。

排队的时候,头上雨伞碰撞着雨伞。不一会儿,鞋子就湿透了。票是前两天就通过自治区文联定好的。严格的控票,更严格的安检,严格地按规定时段进场,人还在外面,就已经感觉到布达拉宫的非同寻常。

和大昭寺一样,布达拉宫也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相关。它最早是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称红山宫。但是,后来它随吐蕃王朝的瓦解而渐渐毁弃。直到17世纪,五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才在红山宫旧址上再修宫殿,称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此后,这里一直就作为达赖喇嘛的冬宫,成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人在远处就知道,布达拉所谓红宫和白宫,用外墙颜色及区分得一清二楚。红宫居中,白宫两则。红宫主宗教,存放着历任喇嘛的灵塔和各类经堂;白宫主世俗政治事务和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

稍微细心的游客可以发现,红宫里没有六世喇嘛的灵塔。

六世喇嘛是谁?他就是最为人所知的仓央嘉措。

可以说,仓央嘉措是西藏文学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文学家。他是天才,也贵为达赖喇嘛。但是,当仓央嘉措被选为转世灵童那一刻起,可能他的悲剧命运就已经确定。仓央嘉措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这个派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因此,14年的乡村尘世生活,形成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不羁的天性,也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而达赖所在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接近女色。因为职务身份背后的清规戒律,与仓央嘉措血液里流淌的人文主义情怀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我可以想象,他坐在这里,君临天下,但内心是痛苦的。最终,在各种政治势力的剧烈冲突中,他成为牺牲品,沦落为押解进京的囚徒。

故此,红宫里,没有他最后的归宿。

史料说,仓央嘉措死于押解途中。但是我更情愿相信野史:他得以脱逃,成为云游四方的高僧,64岁那年才寿终正寝。

仓央嘉措的爱情和诗歌,正是他的主要“罪证”。在红宫,我仰望高高在上的佛,香烟缭绕中,我总想到他的诗句: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我对佛说,佛啊,你既然给了仓央嘉措非凡的文学天赋和一颗多愁善感的心,为什么还让他去坐达赖喇嘛的宝座?



老外们无处不在,他们对什么都好奇

4.

因为仓央嘉措,我去了玛吉阿米酒吧。

玛吉阿米位于八廓街的转经道上,一座黄色小楼,很醒目。传说,仓央嘉措与他那美丽的“未嫁娇娘”的美丽邂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玛吉阿米的历史不太可能追溯到17世纪,这里故事发生的真实性存疑。但是,我还是宁可信其有。我是用意志力将仓央嘉措“安排”在这里。

进门很窄,楼梯很陡,还油腻腻的。上二楼,再到三楼,这里已经是屋顶,可以将八廓街转经道看个清清楚楚。只不过搭盖了一个顶棚,这里就是最热门的地方了。座无虚席。我知道,二楼门口,还有许多人拿着排号的纸条,在等待替补进场。

我在临街一面找到了座位。点了烤藏香猪排,店里自酿的青稞酒和酸奶。右边一个女孩捧一本《拉萨浮生》,深陷在情节里。对面一个尚年轻的绅士模样的男子,俊朗,白皙,自称上海人,拿一本藏纸的留言簿,与几个来自北京和广州的女孩侃侃而谈。他讲的全是自己的西藏经历,其中不乏传奇。后来,他也谈起了仓央嘉措。后来,姑娘们都走了,他端着酒杯,看着她们消失在楼梯口,怅然若失。我明白了,这不过是一个猎艳高手,仓央嘉措成了他的钓饵。

外面等的人太多,我们不好意思这里太久地消磨时间,离开,决定在有限的时间里,踏勘一遍这里的美食地图。

我们依次在冈拉梅朵吃了藏式牛肉饼,在光明甜茶馆喝了甜茶,在扎西凉粉店吃了藏式凉粉,在雪域餐厅尝了酥油炸羊排。

最后,我们挺着被食物撑得难受的肚子,到古修哪书店买了一本《藏地行旅》,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八廓街。


玛吉阿米,传说是仓央嘉措与情人幽会的地方


冈拉梅朵:拉萨最负盛名的小资人群聚集地


转经之后,藏胞们兴致勃勃地购物



这位老人具有最为经典的藏胞形象,我为他拍了这张照片


5.

羊卓雍湖不算远,大约三个小时车程。

先是走机场高速,再拐上去日喀则的省道。大部分路段很平坦,高大的杨树仪仗般排列,浓荫形成了绿色的长廊。路边的阡陌纵横。青稞已经收割,圆形的金色草垛在黑土地上,与藏式民居以及怪石堆积的远山组合成很美的画面。最后一段,开始上山了。山大,因此上山的路并不显得崎岖,只是漫长,细细的,缭绕着。一串串甲壳虫在上面,悄无声息地蠕动。到山顶,羊卓雍湖就现身了,一汪耀眼的蓝,依偎在群山之间,与头上同样耀眼的蓝PK。

当然要下山去。车子轻快地几旋就到了湖边。这时湖水变得深蓝,对岸有两三个寨子散落在山腰山脚。几块油菜金黄,流淌在湖边,成为这个大湖的点睛之笔。不经意抬头,浓云间的太阳形成了日晕,美丽而神秘。这样的奇观我是平生仅见。此时此刻此景,我情愿把它看做是一个吉祥的征兆。

羊湖700多平方公里,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因为它太大,我们看见的,只是它的一个小小的湖汊。


羊卓雍湖远眺



大美羊卓雍湖,我的抒情只是呐喊几声



将摄影家装进镜头,我得到的画面更美更生动


油菜花开,是羊卓雍湖的点睛之笔



去纳木错的路上,青稞还没有成熟呢

羊湖之旅不算高潮,纳木错之旅才是真正的激动人心。

因为日程紧,我几乎已经放弃了纳木错。是绍武的坚持,让我们的纳木错之行起死回生。

一上路,我就为自己先前的决策而惭愧。要说去羊湖沿途风景美,但是与去纳木错路上的风景比较,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太阳初升,村落静卧在高山和田园之间,格外明媚。村外正在煨桑,蓝色的轻烟清晰地飘过青山,明媚而生动。在高速行驶中,我一次次按下快门,事后,我发现每一张照片都值得收藏。当然,这些还只是无名风景。沿途还常常看见青藏铁路的火车在草原上飞驰而过,念青唐古拉山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都与我们同行。

到那根拉山口,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但是即使下雨,也没有改变蓝天白云的大格局。当翻越山脊,地势变得无限开阔,黄绿的草原肆无忌惮地摊开,帐篷星星点点,羊群白云般缓缓滚动,尤其是,纳木错,一条蓝色的光带,闪耀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挑动着我们已经亢奋的神经。



车窗外的镜头,处处皆可入画



大山和脚下的村落构成了雄浑苍莽的大美



地平线上的纳木错正在向我走来



雪山圣湖,美得让人心跳



登高望远,获得了更加辽阔的画面

我们直接开车去了扎西半岛。纳木错越来越近,湖水越来越展开。当我们泊了车,登上半岛之巅,我们得到了更加辽阔的视野。水天一色,云水相连。天上湖上,同样的蓝天白云。白云在蓝色的背景上纹丝不动,似乎伸手就可以捞一块挽在手上。最远处雪山皑皑,那是念青唐古拉山,有它的参与,雪山圣湖,越发美得让人心跳,让人感到远离尘世,美得很不真实。

下到湖边,才觉得人多。因为刚才在山上,天高地阔,人如蚂蚁,游客都被辽阔和苍茫所稀释。现在,“镜头”拉近了,月牙形的湖湾,纳木错的热点,聚集了太多的人气。

湖边人多,湖里鱼多。几个老阿妈在投食。尺长的鱼成群,成堆,在浅水里,像我们一样聚集,扎堆,过它们的节日。我感到圣湖里的鱼,它们是有几分神性的,在伸手可及的范围里,我只能向它们投以羡慕并且充满敬意的目光。



或许,这是纳木错的经典画面之一?



既然是圣湖,这样的经幡的海洋就不奇怪了

6.

林芝是我们西藏之旅的目的地之一。

从拉萨过去,400多公里的车程,却是很辛苦的旅行。出门就是大雨,昏天黑地中打车去车站,终于赶上头班车。即使这样,因为到处修路,无数次的检查,到林芝已经近黄昏。不过,翻过米拉山口就一直与尼洋河同行,天苍苍,野茫茫,辽阔大气的风景还不至于让行程枯燥无趣。尤其是车近林芝,我们从四五千米降到2000多米,尼洋河两岸是名不虚传的西藏江南,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





南伊沟里的洛巴人家

事先并不知道有一个南伊沟。我们去那里纯属客随主便而已。我开着当地朋友的车,却在米林县一个地方错过了拐上景区的路。天气半阴半晴,沥青路上车少人稀,似乎也没有明显的限速标志,心情大好,我忍不住一路狂奔。但是南辕北辙,越快,离开目的地越远。等意识到错误时,我们已经挥霍了大把的时间。但是,路上风光的确不错。风景,这时一成了让我误入歧途的推手。

进了南伊沟,才感到主人的安排的好意。风光美得让我们大感意外,高山,草甸,急流,原始森林,洛巴部落,让南伊沟处处皆可入画。最难忘的是那一个个大草甸,遍地野花,牦牛,藏猪,马匹,木刻楞洛巴民居,让人恍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当我们饥肠辘辘的时候,恰好一个景点上有几个女孩在卖烧烤。半尺长的鱼,就出自面前的河里,五块一条;烤藏香猪肉,五块钱一串;热腾腾的酥油茶一块钱一杯,再花两块钱买几个蒸熟的土豆,十几块钱让人吃得非常惬意,成为南伊沟里难忘的记忆。


置身于这样的地方,恍若来到了世外桃源

下午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其实,今天一直有雨,只是时断时续而已。出南伊沟,雨越下越大。真担心雨一直下下去,令我与南迦巴瓦无缘。我开着车,一边暗暗祈祷老天爷给我两个小时的晴天,让我不虚此行。

奇迹真还出现了。当我们走到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雨过天晴,翻云覆雨,变戏法一般。在派镇,上景区的旅游大巴,刚刚开进峡谷,人们就一阵惊呼。原来是南迦巴瓦峰在浓云里露出了银光闪闪的头颅。但是,在倏忽之间,它又重新钻进了浓云。这个名列“十大最美雪峰”之首的雪峰,据说大多数时间都躲在云雾里,要有运气的人才可以偶尔一见。今天,我就见识了它的骄矜和高傲,因为,在两三个小时的游程里,以后它再没有现身。惊鸿一瞥,像短暂的美梦,令人久久回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据说是世界之最。但是,大峡谷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峡”。大巴在四五个景点上上下下,感觉还不错,但就是激动人心的那一刻,始终没有到来。因为现在开发的景区这时很小的一部分。著名的大转弯还在墨脱方向,普通人难以抵达。

大约是我起先的祈愿只是在景区有一个好天气,所以离开派镇就下起了大雨,并且越下越大。当我把车子开到尼洋河口时,已经是电闪雷鸣,滂沱大雨始终追着我的车子。

一个整天,脑袋里装满了太多美丽的风景。并且,在前方的八一镇,我知道我的林芝朋友已经在桌子上摆了蘑菇宴。我似乎已经闻到了藏鸡、藏香猪和青稞酒的香味。因此,在林芝的一场平生很难见到的大雨,反而让我增加了快感,成为西藏之行美好的组成部分。


雅鲁藏布江边的村庄



终年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极其短暂地撩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让我拍下这张照片,幸运啊



不喜欢留影,但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是来一张吧



大峡谷底部的田园,让人产生在内地的感觉



大转弯去不了,据说最美的风景还在墨脱方向,但就这些,也让人激动不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0570.html

更多阅读

象山自驾游攻略 象山自驾旅游

象山自驾游攻略——简介地处宁波市域东南的象山县,北濒象山港,南临三门湾,三面环海,一路穿陆,海岸线长800多公里,岛礁608个。境内群山连绵,海域壮阔,千港百湾,岛礁众多,碧海金沙,绚丽多姿的海洋特色,仿佛是一座天然的海洋博物馆。象山有“东方

楠溪江自驾游攻略 上海 楠溪江自驾游攻略

楠溪江自驾游攻略——简介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它至今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

坝上草原自驾游攻略 十一自驾游路线推荐

坝上草原自驾游攻略——简介“坝上”是一地理名词,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原。坝上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麓的接壤地带。主要由北京以北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木兰围场县最北端、内

绵山自驾游攻略 绵山自驾游一日游攻略

绵山自驾游攻略绵山,又称介山,位于山西省介休市东南20公里处,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这里山势陡峭,山中多悬崖绝壁与苍松翠柏,还分布着各种岩洞和瀑布,以抱腹岩、蜂房泉、李姑岩、楞严会为主的大小岩洞一百余处,自然景色优美,人

江浙沪自驾游攻略 江浙沪自驾旅游攻略

江浙沪自驾游攻略——简介国庆快到了,给大家推荐——江浙泸自驾游,并附上攻略。江浙沪自驾游攻略——江浙沪自驾游攻略江浙沪自驾游攻略 1、第一天:上海建议去外滩玩,周边有城隍、小吃街、坐船过黄浦江还可以去东方明珠。详情可以参考

声明:《行走西藏 青藏线自驾游攻略》为网友初夏灬黄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