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皮定均1976年坠机身亡妻子怀疑他被暗杀 皮定均是朱德什么人

开国中将皮定均1976年坠机身亡妻子怀疑他被暗杀

 1976年7月6日,敬爱的朱德元帅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中。作为朱德元帅的老部下,皮定均更是悲痛欲绝。   他恨不得立刻飞到北京,到老首长的灵前哭祭。可第二天(7月7日)就是大规模合成军事演习,命令已经发出,部队正在调动之中,作为福州军区司令员———这次演习的总指挥,在这节骨眼上,怎能擅自离开呢!皮定均决定,等指挥完这次演习后,晚上就赶往北京守灵。大儿子皮国宏为父亲的安全担心———皮定均刚刚做了几次眼科手术(青光眼),视力还没有恢复,所以他特意向领导请假,专程陪同父亲前往演习地。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在皮定均乘飞机到演习地区视察的途中,因气候恶劣,能见度低,轰隆一声巨响,飞机不幸撞上山壁!驰骋疆场半个世纪的一代名将皮定均,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同皮定均父子一起遇难的还有福州军区司令部战训部部长、作战部副部长、空军第八军副军长、陆军第31军战训处长以及漳州机场作战参谋、皮司令的保健护士和机组人员等,共14人。一次空难使这么多将领和重要军事人员丧生,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美国将此次空难作为世界级大事而载入了当年的国际大事记。

皮定均将军:四人帮要翻天上山打游击也和他们干

本文节选自《罗瑞卿第二次出任军委秘书长前后》 作者:舒云来源:中共党史网

1975年“八一”建军节招待会后,罗瑞卿和谭政、陈再道、陈士榘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顾问。这之前,中央军委派专机把罗瑞卿从福州接回北京,参加庆祝“八一”建军节活动。一天,刚从监狱放出来的空军原政委余立金,在招待所的小院子里看见一位老人在孩子的搀扶下正艰难地拄着拐杖练习走路。来来往往的人好像并没有谁去注意这位老人,情景显得很有些凄凉。余立金觉得此人面熟,但一时又认不出,就问儿子余小敏:那是谁?余小敏说是罗瑞卿。余立金大吃一惊。他原猜想可能是哪位受迫害的老同志,但无论如何没有想到是罗瑞卿。对罗瑞卿他是很熟的,高高大大,英俊挺拔。他怎么也不能把眼前这个老态龙钟、又矮又驼的残疾人和罗瑞卿联系起来。他激动地冲过去,叫了一声:罗总长!两位饱受摧残的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相对无言,痛哭了一场。

离开工作岗位近10年了,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在福州时,罗瑞卿就向福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冯征提出,希望把近10年来的文件送给他翻一翻。罗瑞卿一边看文件,一边开始了调查研究。他为60年代享誉全国的“民兵先进集体”大小嶝英雄岛正名,并驱车百里,调查福清县一个造反派头头的私藏武器案。

就在这时,罗瑞卿看到江青搞的评《水浒》的文章,便说,这里面有鬼,我看是反对周总理和小平同志的。当皮定均、李志民、廖志高等人来看他时,罗瑞卿一遍一遍地在手上画“三点水”,表示江青的“江”字。1975年11月下旬,“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已经传达,罗瑞卿说,要坚持下去,要沉得住气,不要动摇,他们(“四人帮”)肯定是短命鬼。还说,你们这一年的工作我亲眼所见,对小平同志的指示执行得很坚决。但是人家不甘心,斗争很尖锐,你们可不能麻痹。看来这场斗争还在继续,要准备斗争,经得起考验。皮定均说,你就在这住下去吧,将来他们要翻天,我们上山打游击也要和他们干,你腿不方便,我们就抬着你,你给我们出出主意就行了。罗瑞卿不服气地说,打起来,给我一辆吉普车,我一样打冲锋。

这时离“四人帮”覆灭只有几个月了。不幸的是,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罗瑞卿决定第二天返回北京。1月周恩来逝世后,罗瑞卿就返回北京参加了追悼活动。然而,就在他准备走的7月7日中午,因为意外飞行事故,皮定均殉职。罗瑞卿抚摸着覆盖着党旗的皮定均的骨灰盒,久久不肯离去。他决定推迟一天回北京,和郝治平联名给皮定均的夫人张烽写了一封唁函,说今天一早我们刚为朱老总离去而痛哭,中午听到这不幸的消息,又痛哭一场。坐在轮椅上的罗瑞卿,流着泪让警卫员推着他在走廊上不停地走,嘴里不住地说:他死得太可惜了!像他这样的一把手,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开国中将皮定均1976年坠机身亡妻子怀疑他被暗杀

核心提示:她托人从惠安石雕场购得一块上等雪青石墓碑,亲自撰下碑文:九死一生,将军闯过枪林弹雨,永留百世英名;人妖颠倒,亲人竟遭机毁人亡,谁解千古之谜。

本文摘自《红色婚缘:开国将帅与夫人的婚恋纪实》,作者:创民,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皮定均,中将。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在军事演习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生如闪电之耀亮,逝如流星之倏忽。一代将星在参加演习的途中,座机与山峰相撞。夫人张烽亲自为丈夫撰下碑文。

1976年7月1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以及有关省级报纸,突然把皮定均将军的照片镶上了黑框。东南天空一颗明亮的将星殒落了。皮定均是为了去参加东山岛三军军事演习,座机撞山而遇难的。

清晨,边散步边听新闻的皮定均突然喊大儿子皮国宏:“快回家让你妈妈打开收音机,朱老总去世了!”这天的早餐一家人吃得很沉闷,大儿子国宏为父亲的安全担心,说:“爸爸,让我跟你一起去吧。一是可以学习,二是我可以助你的警卫员小刘一臂之力。”

7月7日上午9时29分,皮定均乘伊尔-14从福州起飞,10点33分,到漳州机场,15分钟后,换乘米-8飞机去东山。

11点15分,将军在这一瞬间,化作了闽东山峰上的一声惊雷。

夫人张烽表现得镇定自若,她把丧事安排得井井有条,然而在人后,却止不住每每潸然泪下。

皮定均牺牲一年后,骨灰送往北京八宝山。15年后,应豫西老根据地群众的要求,部分骨灰安放在登封革命烈士陵园,另一部分,按照张烽的愿望,存放在毁机的灶山之巅。张烽别无他求,只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与丈夫和长子一起相伴在云霞缭绕的灶山之上。

她托人从惠安石雕场购得一块上等雪青石墓碑,亲自撰下碑文:

九死一生,将军闯过枪林弹雨,永留百世英名

人妖颠倒,亲人竟遭机毁人亡,谁解千古之谜

事隔多年,张烽回忆起丈夫的死,说:“有一次,他到医院探望一位患偏瘫的战友,回到家时对我说:‘我将来要是得了那种病,你给我点安眠药。我可不那样活着受罪。’我说,‘你不会得那样的病,你呀,要死,也就是一倒下就死了。’这话却应验了。”

那一场不成功的恋爱。“我很希望有一个我喜欢的爱人。我很愿意得到爱情。我很愿意爱一个人。我很愿意得到一个爱我的人给我的爱情。可是我不会说,我不会说,不敢说,说出来以后怕她不跟我,不爱我,这怎么办?”

1940年8月的一天,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正和涉县县长郑晶华研究工作,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姑娘。她十七八岁,中等个儿,瓜子脸儿,一双特别有神的眼睛。眼神里含着漂亮姑娘常有的拒小伙子于千里之外的厉害。皮定均心中的情弦,竟然一下子就被拨动了。姑娘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向县长汇报完工作,转身就飘走了。她不是不知道县长屋子里还有一个大活人,但是她一点也不好奇,她根本就不打算对一个军人感兴趣。

“哎,这是谁呀?”

“我们县的妇救会主任。”

“呃——怎么过去没见过?”

县长对这种微妙态度的流露是很敏感的,笑了。

“她叫什么名字?”

“张烽。”

“哪里人?”

“城关的。”

“多大了?”

“十七八岁。”

“她没嫁人吧?”

“那我可不知道。”郑县长实在忍不住了,哈哈地大笑起来。

“不知道?我给你说,我给你个任务怎么样,把这个姑娘给我介绍介绍,做我的老婆。”

郑县长觉得挺突兀,又觉得年轻的司令员惊人的爽快,便说:“那好,我去跟她说说,你等消息吧。”

郑县长找到张烽,如此这般一说,张烽当即顶了回去:“你看他好,你去么。”

郑县长哭笑不得:“我去干嘛?张烽,你听我说,人家……”

关于皮定均,张烽早有耳闻。在涉县城边上的河南店,一举消灭300鬼子,使他一夜之间成了人人传颂的英雄,她是敬重他的。但是,把他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她可从来没有想过。“我不愿意嫁给军人!”她一口回绝了。

郑晶华只好找皮定均交差:“皮司令,你给我的那个任务,嘿,我没完成。”

这件事被搁置起来了,但是皮定均并没有忘掉张烽。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1941年冬天,五分区来了一位女同志,她被分到宣传科任文教干事,教唱歌、教文化。人们很快得知,她是来自北平,参加过“一二·九”运动的学生。

而她,第一次听分区司令员做报告,就被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大大地“震了一下”。皮定均做报告,根本不用讲稿,讲起话来,手也动,脚也动,满脸都是表情,洋洋万言讲下来,一口水不喝,一句废话没有,他那爆发式的激情很快就把大家融化了、陶醉了。

散会了,她打听起皮定均的情况。

“这个司令员,以前做过文工团工作吗?”

“没有。”

“是个知识分子吧?”

被问的同志笑了:“他一天书也没念过,长征途中从战友的背包上学认生字,会签名,能看简单的电报,许多东西都是别人念给他听。”

“啊,是这样。”她真不敢想象,这会是个没念过一天书的人。

皮定均当然不知道,他的一次寻常的报告会在姑娘心中种下一颗珍贵的种子。但是,他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多才多艺的姑娘。

这一天,两极的电终于碰撞出了一朵小小的火花。

冬季反“扫荡”结束,天气转暖,皮定均从磁县回到分区机关驻地,快走到驻地的溪边,他老远就看见她在洗衣服,一双手在大石板上揉搓,好听的《游击队之歌》隔着小溪飘过来。

皮定均不由得心中一动,他吩咐马夫和警卫员先回去,自己径自走向溪边。

“是你啊,我们的宣传干事、教育干事!”他远远地喊她。

她站起来,她注意到,皮定均的脸上挂着反扫荡的辛苦,比第一次听他做报告时要瘦些,但精神依旧,眼睛圆圆的,亮亮的。

皮定均坐在一块被水冲刷得溜光的大青石上说:“你一个人在这里洗衣服,不怕狼吗?”

“哪有狼啊?不怕!”

“你是哪里人?”

“浙江省绍兴。”

“你们浙江出美人。”

“我的母亲是很漂亮。”

“你也很漂亮啊。”他笑起来。

她的脸微微红了。

“开个玩笑,姑娘们都喜欢人说漂亮。”他停顿了一下,“仗打完了,我最近可以休整一下,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在司令部。你明天可以到我那里去一趟吗?”

她点了点头。

“我想学文化,人家都说你是一个文化程度很高的同志,我想请你做我的老师。”

皮定均什么都想学,学写字、学数学、学写诗、学音乐……多亏了她是个学文科的大学生,样样都来的。

他先学会了背《孔雀东南飞》,又学会了《木兰辞》,皮定均十分聪明,一点就透。学完了“唧唧复唧唧”他还嫌不够,又要她连词带谱地教《秋水伊人》。

后来她开始给他上数学课。他像是一个聪明的可爱的又顽皮的孩子。

皮定均也觉得,自己在这个姑娘面前,心情总是特别的好。难道说,这就是爱情?

当他们的课讲到公倍数、公约数时,他兴奋极了,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我今天懂了,学文化不光是上识字课。你多好啊!你好好给我讲,我有决心学文化,这就是文化!”

她的两只手被他抓在一起,她觉得他的手非常有力。她向外瞟了一眼,小院的门前有人进进出出,她不愿被人家看到他这样攥着她的手,可是,她没有把手抽回来。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他的脑子里装进一大堆概念,也装进了美好的憧憬。他骑上他的青骡子,上前线去了。

战争中有火有血,但也有诗有爱。

皮定均的马夫和警卫员都发现,每当司令员回一次司令部的驻地西达城,他的心情就特别好。

又一次紧张的战斗之后,他又见到了自己的“教员”。

新的一堂文化课开始后他就问:“刘师长要求,司令员要亲自动笔写军事报告,我怎么能学会这个?”

“你从写日记做起吧。”她回答说。

为了鼓励他写日记,第二天上课时,她送给他一个装潢和纸张都很精致的本子,那是她从北平带到根据地的。她已经用过一部分,记的是太行山民谚。



皮定均的几件事
 
1992年7月27日,福州。皮定均将军故居。闹市中如入山林,排闼送青,临窗挂绿。将军楼青砖黑瓦,共三层,下层空架,存自行车等杂物。楼旁有一排房,三小间,一为警卫居,一为司机居,再为存农具之用。农具间均为将军生前所用之物:两个.桶、两个畚箕、一条扁担、四把锄头、一个铁耙、一个竹笆、一把大扫把、一把斧头、一把锤子,又有锹、镐、铣、拉钩等挖土种菜小农具十一种。是时,皮定均将军已作古十六年也。
1955年评衔时,皮定均按资历,原报少将衔。传说毛泽东主席有批示:“皮有功,少晋中。”又为:“定均有功,由少进中。”将军去世后,家人遍查档案,不见真迹。余曾问知情者,答此为当时总干部部领导作授衔报告时传达的毛泽东口头指示,非批示也。1955年,皮定均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时年41岁。
某日,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将军至甘肃张掖视察地形。见途中山穷水恶,颓垣破屋,心中不悦。吉普车进山,山民聚而围观,皆破衣烂衫,一十余岁女孩衣不蔽体,将军亦不悦。问地委书记:“何不着衣”曰:“此乃傻女。”将军下车进山民家,屋里数妇人盘腿坐炕上,无一起迎者。见将军到,遂用双手将衣襟拼命往下拉。炕上人均未穿裤子也。将军更不悦,怒问地委书记:“看到了没有,你们这里的女人没有裤子穿。”地委书记答曰:“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习惯。”将军大怒:“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习惯”书记讷讷无言以答。
是晚回家,将军翻箱倒柜,搜罗所有旧衣服,与国家配发的全家人布票,嘱夫人张烽全部捐给张掖山民。
某日,皮定均将军至平潭岛视察部队。某营营长报告后,将军问:“全营多少人 ”营长答之。问:“有多少炮 多少枪”俱答之。又问多少干部,多少战士,多少农村兵,多少城市兵,营长支支吾吾。将军随即话锋一转:“你爸爸叫什么名字 ”“×××。”“..妈呢”“×××。”将军曰:“你还不错,没有忘记父母。我告诉你,作为一营之长,岛上的一切,就要像记住你父母的名字一样”言罢拂袖而去。
皮定均将军喜饮茶。饮茶极考究,不饮花茶,不饮红茶,必饮西湖龙井。将军饮茶用水亦极考究,必水开后滚三次,少一次不行,多一次也不行。警卫员告余,跟随将军什么都好办,就是喝茶的事最难办。将军品一口,就能品出问题来,或曰:“水怎么没有开”或曰:“水滚过头了。”或曰:“锅没洗干净吧。”且一言中的。许世友将军一武夫,素不客套,然每次访皮定均将军必送茶,送茶必送上好龙井。
皮定均将军爱骂人,官愈大骂之愈狠,然从不骂士兵。某日于某部营外,见两士兵弃空酒瓶于水田。召连长指导员至,命其下田摸酒瓶,俩士兵欲替下,将军怒止之。某日某部,将军见一哨兵军大衣少一纽,即命营长跑步带针线,为哨兵钉纽。将军侧立一旁,怒视之。营长手颤抖,良久方毕。将军至某岛视察,见无一条平坦之路,即命守备团长端一盆水上将军车,绕岛一圈。路颠簸,水晃荡,团长全身淋透,方恍然醒悟,此乃将军严厉批评也。“文革”前,八十四师一战士因打靶误伤而亡,将军大怒,命厚葬,师长政委抬棺。其时,八十四师师长政委均为抗战干部也。故皮定均将军常云:“子不教,父之过;兵不教,官之过。”此亦将军带兵之道也。
皮定均将军之子皮效农言:某日,皮定均将军由兰州乘飞机至某地。盖电话错传,下飞机,接驾为解放牌大卡车。一车工兵,满身油污,扶锹握镐,将军跻身其间,坐也僖僖,站也僖僖。车上人皆不知其为刚上任之兰州军区司令员也。
皮定均将军夫人张烽言:陈伯达,左派理论家,福建惠安人。“文革”中欲拉拢皮定均将军,将军无动于衷。某次,将军赴京开会,陈伯达召其谈心。将军借故不通闽语,请以笔代言。陈伯达无奈,取纸条书之:“福建粮不足,吾不归。”将军取纸条,留用。批陈陈伯达整风,将军以纸条为证,与陈伯达无嫌。
皮定均将军午休,打个呼噜即起。人称“皮司令睡觉,驴打滚。”1964年夏,将军率福州军区各军军长、师长至闽北武夷山看地形。爬山涉水,日夜兼程,众将领皆疲惫不堪。而将军脖子上挂一铜哨,哨响即出发。每至午后,将军曰:“睡觉。”众将领刚躺下,哨声便响,皆恨之咬牙。某日午休,康林、朱耀华诸将军合计,将皮定均反锁于屋中。将军醒后,于屋中吹哨,众将领皆不理,照睡不误。皮将军徒叹无奈。康林将军告余:“看地形十日,只此一日,睡个好觉。”“皮司令睡觉,驴打滚”一说亦由此而来。
“文革”中,有人言皮定均将军“战场上英雄,党内斗争狗熊。”将军坦言:“狗熊就狗熊,自己斗自己算哪路英雄”
楚霸王曰,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游。1953年夏,皮定均将军从戎后离别家乡24年首次返乡探亲。将军携妻带子,荣归故里,惊动四乡八邻,父老乡亲探望者从早至晚,络绎不绝。将军一夜未眠。次日清晨,其断然率全家离乡返回,众乡亲皆不解何意。1983年3月20日,余曾独往大别山金寨县石碑乡探访将军之侄皮国立,提起当年事仍耿耿于怀也。其后将军再也没有回乡。据云是日返回途中,遇大雨。山洪暴发,雷声如炸。将军一家被困于山中三天三夜。当地人传将军无情无义,遭天怒。余曾问于将军夫人张烽,曰:“然。始小雨,后大雨,山洪险冲汽车。而后借宿一户农家,三天后方上归途。”夫人又曰:“初时我也不明白,未回乡时朝思暮想,回乡后只住一日便走。返回途中,将军一言未发,任我牢骚满腹。数年后,他才吐露心迹。”夫人言此哽咽不已:“将军怎不想在家多住几日但见与其一起参加革命者皆战死沙场,仅己一人生还,荣归故里,如何向先死者家人交代回乡后,乡亲纷纷询其亲人下落,他心里怎受得了”此谓返乡情怯,苦不堪言,时人安知耶据金寨县党史载,该县三十年代,曾有十万青年参加红军,幸存者仅数千。与将军同参军者十四,无一生还

中原突围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授军衔时,毛泽东为何说“皮有功,少进中”,许多读者来信询问。本报先选取了“中原突围”的片断,以飨读者。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以约30余万人的兵力,首先对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中原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主力在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的率领下,于6月底分两路向西突围。

东进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皮定均,率领7000多名官兵横越豫、鄂、皖三省,经20余昼夜千里长途行进,排除蒋军之封锁、追赶、夹攻与堵击,大小战斗凡30余次,率先于7月12日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当年《新华日报》刊载此胜利突围消息时,并以《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为题发表社论,“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证明了反动派的包围阻击袭击困扰种种残忍阴谋,显得何等无能!”。

事隔21年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来自各地的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他对皮定均说:“你过去带领的那个皮旅打仗真行啊!在中原突围时虽然只是一个旅,中央是把它当作一个方面军使用哩!”


□关于功勋

皮定均是个常胜将军

张鹤田司令员在会上介绍,皮定均同志既是一员虎将又是一位儒将,毛主席曾给予高度评价:“皮有功,少晋中”。李先念称他“智勇兼优,光明磊落”,徐向前称他“多谋善断,英勇虎将”。

皮定均,1914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困家庭,要过饭,还给地主放过牛。自1928年投身革命后,从此戎马倥偬,征战祖国的大江南北,从鄂豫皖苏区反“围剿”斗争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豫北、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从中原突围、淮海战役到解放福建屡建战功。1952年又率部参加抗美援朝再立新功。

朝鲜停战后,调入福建前线工作,为建设福建和巩固福建的海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1969年,皮定均同志又调往西北。1974年,皮再次调回福建工作,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76年组织检查军事学习而以身殉职。

张司令员在会上说,召开大会纪念皮定均同志,研究他人生的光辉足迹,学习他不畏强敌敢打硬仗的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对于处在军事斗争第一线的福建省军区部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未来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可能遭遇强敌干预的情况下,更要学习皮定均这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军事斗争的准备工作。另外,皮定均那种深入群众、心系人民的工作作风,“积极带头参加地方的生产建设,农忙季节还亲自拿起镰刀为农民收割稻谷”树立起的良好军民关系,我们要继续巩固和发展。今后,我们力争多办一些得民心、顺民心、暖民意的好事实事,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用部队建设的优异成绩来告慰皮定均同志。

□关于精神

战友亲人深情缅怀皮司令

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王直回忆说,他与皮定均同志共事十几年,他觉得皮司令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同志,工作认真、办事果断,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大家都非常敬仰皮的人格和品质。

原福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彭允太介绍说,皮司令有临危不惧的大将风范。1944年春,皮司令奉中央指示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然而,豫西的司令多如牛毛,各自拥兵自守,其中裴子明就是为首的一个地头蛇。为了团结、争取和改造裴共同抗日,皮司令冒着生命危险三次单刀赴会劝说裴,裴终于被皮的大义所打动,率部抗日。

原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叶汉林介绍说,皮司令作风俭朴,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化,连身体所需的医疗保健品都要自己掏钱买,每次下部队视察工作,总是坐一辆北京吉普,并且是轻车简从,他很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不轻易依赖部队领导的汇报。

原福州军区后勤部部长马寅初介绍说,皮司令非常重视抓基层连队的后勤建设,他下部队时,随身带着铁锹、铁镐、锄头“三大件”,一到驻地就动手挖树坑、挖南瓜井,先做出示范,然后要求团、营、连干部用自己的工具照样去做。

皮定均20世纪60年代的秘书李正华回忆说,皮司令一生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皮旅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20世纪60年代就驻防在南京白水桥,他多次路过南京但他从没去过。他说,这些部队都是党的部队,又不是我个人的部队。

言传身教

既是严父又是慈父

皮定均的二儿子皮效农在座谈会上回忆说:“父亲是放牛娃出身的,没有太多的理论,但他的言传身教给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随父亲种树劳动,靠在树干上休息时,我随手摘下了小树上的几片树叶,父亲见到了,也不说话,他轻轻地扯了扯我的头发,说痛不痛,我说痛,他说,你把树叶摘了,树也会痛,只是它不会说话。这事对我印象极深,以后,我懂得了尊重自然、爱护生命。”

“父亲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影响了我们一辈子。平常在家庭生活中,只要他自己做错了事,他都会当着我们的面承认。对我们子女更是这样,做错了事,就要当面勇于承认错误。开始时,我们都会不好意思,脸憋得通红,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就感觉一旦承认是自己的错误后,好像整个人就轻松了。”

爱兵如子

每到一处必有三问

与会的一些老同志在会后告诉记者,皮定均爱兵如子,视察部队必到基层,每到一处必有“三问”:一问战斗班战士,二问哨兵,三问炊事班。往往到了夜里十一二点,皮还要到战士宿舍去查铺。

开国中将皮定均1976年坠机身亡妻子怀疑他被暗杀 皮定均是朱德什么人
1969年冬季新兵训练期间,当时皮定均刚到兰州军区不久,看到新战士没有穿上寒区冬服,不少人脸蛋冻得红红的。皮定均限令:“立即解决,晚上6时我来检查!”晚上,皮司令果然去检查了。看到新兵一个个穿得暖暖和和的,他笑了。

1946年千里突围路上,一天,皮定均突然发现警卫员赵元福光着脚跟在他后面。原来,赵元福的布鞋鞋底破了,把脚掌磨破了,露出了红肉芽,换上了双草鞋,但草鞋比布鞋硬,磨得更厉害,他火了,把脚上的草鞋甩掉了,干脆光着脚走路。皮弯下腰,仔细看看赵的脚,说:“你这小鬼真胡闹,不穿鞋子怎么走路?看磨得这个样子,成了‘泡兵司令’了!”皮脱下脚上的布鞋,给了赵,自己改穿草鞋。

胸怀百姓

怒问无为地方官员

李正华回忆说,1969年的一天,皮定均到甘肃张掖视察地形。见途中山穷水恶,颓垣破屋,心中很不是滋味。吉普车进山后,将军下车进山民家,屋里数妇人盘腿坐炕上,没有一人站起来迎接。看见将军到,遂用双手将衣襟拼命往下拉。炕上人均没有穿裤子。皮心里不悦,怒问地委书记:“看到了没有,你们这里的女人没有裤子穿。”地委书记答道:“这里的老百姓就是这个习惯。”皮大怒:“胡说!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习惯?”书记无言以答。当晚回家后,皮翻箱倒柜,搜罗所有旧衣服与国家配发的全家人布票,嘱咐夫人张烽全部捐给张掖山民。

皮定均的夫人张烽回忆说,1953年夏,皮定均回到阔别24年的家乡。他们夫妇携带两个儿子回家,惊动了四乡八邻,父老乡亲探望者从早至晚,络绎不绝。皮一夜未眠。次日清晨,他断然率全家离乡返回。返回途中,遭遇大雨,山洪暴发险些把汽车冲走,他们一家被困在山中三天三夜。在归途中,皮一言未发,任凭张烽抱怨。后来,皮说,“我怎不想在家多住几日,但见与我一起参加革命者皆战死沙场,仅我一人生还,如何向死者家人交代,我的心里怎受得了?”

□关于继承

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

皮定均的夫人张烽说,皮定均同志已经离开我们28年了,十分感谢海都报,在对省外一些媒体炒作的“皮定均遇难真相”虚假报道进行辟谣的同时,还牵头组织了这个大型的座谈会,大家在百忙中不辞劳累前来参加会议,他们一家深受感动。他们将继续以皮定均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并把他这种精神作为家族的财富代代相传下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0508.html

更多阅读

开国中将自述被误会当街调戏妇女组图 女子当街辱骂母亲

开国中将秦基伟自述被误会当街调戏妇女  核心提示:秦基伟莫名其妙,转过脸看黄镇,见他在一旁怪里怪气地笑,这才恍然大悟:女招待误解了,把他的解释和手势同流氓行为联系到一起了。这可糟了,一个八路军将军,被误会调戏妇女,怎么得了?

1976年出生的属龙的人2016年运程 属龙女狮子座2016运程

问:1976年出生是什么命?答:1976年为农历丙辰龙年,纳音为“沙中土”,我们俗称土龙命。1976年出生的属龙人2016年全年运势农历1976年属龙的出生阳历时间:1976年2月5日0时52分至 1977年2月4日6时41分属龙的人在2016年为三合年,合意味着稳定

万年历(新历农历转换):1976年5月-1976年6月

1976年5月 1日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三 丙辰年壬辰月癸丑日 国际劳动节1976年5月 2日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四 丙辰年壬辰月甲寅日1976年5月 3日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五 丙辰年壬辰月乙卯日1976年5月 4日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六 丙辰年壬辰月

声明:《开国中将皮定均1976年坠机身亡妻子怀疑他被暗杀 皮定均是朱德什么人》为网友思想越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