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影评集锦 胭脂扣影评



(一)
三月胭脂,浓如血,淡如霜。一滴艳红,染得白璧刺目,一滴露水,寒得骨中凄凉。星光明灭间没多少情痴纠缠,多少魂魄离散。烟云吞吐中,模糊了前世的容颜,忘却了今生的诺言。时间可以磨灭一切,包括爱情。承诺是虚幻的,只是有的人愿意用一世去追寻。这便是人生:即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有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段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苍蝇,蚊蚋,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李碧华如是说。
《胭脂扣》,扣脂粉,扣年华,扣佳偶,却扣不住人心。景泰蓝的胭脂扣不过是十二少记忆中一个模糊的影像,却是如花的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帷幕在醉生梦死的欢场的喧哗中拉起,幽暗的妓院回廊满是风月场的喧嚣。镜头跳转,一身男装的梅艳芳眉间含笑把一曲《客途秋恨》唱的低回婉转,百转千回。妩媚的风情在她眼角和指尖缓缓流过,是那种别样的惊艳。而此时此刻的张国荣亦是眉目英挺,细致温文。仅是楼梯处回眸一笑却也可以引得任何一个女人趋之若鹜。满目欢颜的十二少循着乐声赴宴而来,却听得伴奏乐戛然而止。
“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回首间四目相对。他眉目如画,风华正茂。她风情万种,若即若离的眼神。张国荣微微惊诧却又了然于胸的微笑,若有若无的弥漫在他的眼神里,浮动在空气中,像要流于无形又仿佛可以捕捉。这一刻目光的交会,一瞥已惊鸿。满座哗然的宴桌前,你一抬眉,她一低眼,便已是两情相悦,两心暗许。一个欢场中的当红女子,一个出身豪富的俊俏子弟,如花与十二少的相逢是那样的偶然却又无从回避。或许这便是缘分。
从那一场相遇,我便确信十二少以经恋上这个才貌双全的风尘女子,他爱的深沉,爱的激烈,甚至爱的张扬。他无时无刻不再炫耀着这份情。他送她嵌入她名字的对联花牌: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鞭炮声震耳欲聋,张国荣高高的坐在窗口,两脚垂动在空中,两眼定定的注视着如花。微笑的面容稚气未脱。他送她精致的金色洋床,并任性的的要求要原装上楼。他为她背弃父母,沦落为戏班里跑龙套的杂员。以及最终两人相约共赴黄泉。这一切都把他的爱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
云雾微醺,如梦如幻。他附在她耳边说:你有很多种样子。 哪几种?浓妆,淡妆,男装,不化妆。 你最喜欢哪一种?哪一样我都喜欢。可是哪一种才是真的呢?他试探着,想触及她的真实。一个男人,若爱你千般容颜。纵然你心高气傲,千姿百态,若得此深爱,能有几个女子能不为之心动?
两意同谋必有期,如花坚信着。为了他,她独身一人去见十二少的母亲。而陈母却用一杯龙井如此残酷的奚落了如花的身份。更为不堪的是那一袭蓝绸缎,镜头从线面透过蓝色透明的绸缎,如一面镜子将如花照的无处遁形。自卑终于决堤泛滥。这份自卑伴她忐忑的走遍人间黄泉死死念碎了两意同谋必有期。知道满目疮痍才肯转身离去。与家人的决裂,使两人的生活慢慢接近绝境。养尊处优的十二少不得不到戏班学戏以求生存。只是他堂堂一个富家少爷,怎么能忍受这样的艰苦生活?记得有回张国荣用跑龙套的钱给如花买了一个景泰蓝的胭脂扣,他给如花静静的戴上,嘱咐她胭脂要换一换。忽然他将如花拉到面前,神情复杂的他,呜咽着埋头在她的肩膀上咬了一口。两个人遇到了这份相逢,却无法走出残酷的结局。在生活的窘迫下,走投无路,终于选择殉情。她把乘着鸦片的汤匙送到他嘴边,隐约的退随,但还是吞了下去。她留着血与泪,拥他入怀。她轻声唤着他的名字,不要怕,我们一起走。
然而“天下男子,十九薄幸。”最终他选择的苟活。五十三年后,如花看到骨子报上“青楼情种,如花魂断怡红,阔少梦醒偷生。”已是万念俱灰。她从未想过她倾心的付出,最终结果却是“谁知负心,恩爱成灰。”
谁说,爱情是一杯毒酒,她夺过她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喝下了爱的毒。
张爱玲曾说,诗经上最悲哀的一首诗便是: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旗袍,贯穿于如花的生前和死后,服饰并不绚丽但是它却从灰暗的华丽中流露出无奈与心痛,哪是一种固守的繁华与消逝的悲哀。或许,岁月也如同爱情一般脆弱,身后的繁华转身便逝。五十三年后。繁华如梦烟已散。阴阳两隔聚首难。如花终于在破旧的房屋一隅寻到了已是风烛残年的十二少。她告别了两个帮她寻着张国荣的年轻人,走到他的跟前,低头在他耳边带着悲泣的声调唱着“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她取下胭脂盒,这是你送我的胭脂扣,我戴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说罢把它放入十二少手中,转身离去。只剩下十二少懊悔的声音,如花,原谅我。最终是如花悲戚的回眸,她凝望这她为之付出一生的真爱,却也是毁她一生的人。悲惨的背景,哀怨的眼神,直逼人的内心深处。青春如胭脂虽已灰飞湮灭,但却又情思如扣,缕缕不绝。寒夜中,只剩如花哪如血的胭脂口红,红的耀眼,红的鬼魅,红的摄人心魄。胭脂扣终还,五十三年的痴心等待,怎奈那芳华绝代的时光,最终都是一场空。

《胭脂扣》影评集锦 胭脂扣影评

(二)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今日天各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一曲《客途秋恨》,让当年的如花唱得百转千回,绕梁三日,不仅让满座宾客听得如痴如醉,更吸引了一个有心的男人——十二少。当时所有的人——包括如花与十二少——都以为那不过是段经典的戏曲,似乎都忽略了唱词里唱的其实尽是隔世之恨——绮丽、渺远却又宿命。主角是某朝某地的痴男怨女,故事是某年某月的生离死别。如花与十二少在此曲下邂逅,看似浪漫,实则不祥。但当时谁会想到这些?那时的如花,花容月貌,风情万种;而十二少亦是眉清目朗,风流倜傥。所谓“眼为情苗,心为欲种”,当二人四目相接时,只要是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她,与他,明明白白的,互相被对方吸引了。
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五十三年后,已是女鬼的如花兜兜转转,历经波折终于寻得苟且偷生的十二少时,她在他耳边轻哼:“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只此一句,便唤醒了他尘封多年的记忆。已垂垂老矣的十二少睁着一双昏花老眼,忙将前尘一一细细追认。只是都五十三年了,他还认得清吗?……繁华梦如烟已散,阴阳两隔聚首难。当两人再次面对而立时,一个依旧是绮年玉貌,仿佛昨日好女;而另一个但却是老朽委琐,不再是当年翩翩少年郎。——还记得谁是谁吗?这两个人站在一起,哪个更象人,哪个更象鬼!
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想那如花,为了情郎,坚持不喝孟婆汤,一缕芳魂在黄泉路上苦苦相候五十三年——五十三年啊!就算是个鬼,这五十三的等待也是相当难熬的,但她却无怨无悔,甚至还牺牲了来世的七年阳寿,换取七天的还阳时间寻觅情郎——她宁愿寿命短一点,也要找到他!可是结果呢,他不肯死,他独自偷生!她白陪了一条命,却什么都没换到。——亏她还满怀热情地上来寻他!
“十二少:3811,老地方等你。如花。”这原本以为是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誓言,谁知竟是一个大大的笑话!
多么痴情的女鬼,多么可怜的如花!很多人都为如花抱不平,都骂十二少负心薄幸,可是又有多少人为十二少想过?——大家似乎都好象忘了,这场悲剧是谁导演的!
说到“爱”,十二少不是不爱如花的。当年为博佳人一笑,他曾送巨幅花牌:“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为讨玉人欢心,他竟还送了张西洋大床!——最大方的恩客也不过如此!(当然,这张床只有他才能享用,这是后话,暂且不表)……若说之前这种种,还可以说他只是留恋温柔乡的话,那他离家出走,公然与父母决裂,与如花同居,甚至去学戏自求生路,则足见其对如花的一片真心!当然,这样一个从小就被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除了空生一副好皮囊之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附庸风雅地做个票友还行,但真让他去学戏,他确实吃不了这个苦,但他堂堂南北行三间药铺的少东家如今为了爱情,竟然去做世人眼中的下九流“戏子”,这对于他而言,难道就不需要勇气?难道就不是牺牲?!如花决定与他殉情自尽,当鸦片送至其唇边时,他是犹豫了,他是害怕了,但他最后还不是一样吞下去了吗?后来虽然被抢救回来了,但如花在阴间受苦时,难道他在阳间就在享福吗?——好好看看五十三年后的他的样子吧!晚年的他孤苦伶仃、穷困潦倒、堕落颓废、生不如死!是谁令他成这样的?但他却从来没有怪过如花,多年后人鬼重逢,反倒是他追着如花的背影,声嘶力竭地喊着:“如花,如花,原谅我!……”……
对于如花,十二少也算是痴情一片了。他所做的,已远超出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可如花认为这还不够,她怪他被人救活后为何没有再次寻死殉情,但说到底他终究不过是个平常的男人,他如何能承担起如花那如此炽烈的感情?自古艰难惟一死,更何况他已死过一次,所以他苟且偷生。——其实也不过是一念之差!
电影中的袁永定与阿楚感叹自己绝无如花那般痴情,但荧幕外的红尘男女又有多少能比十二少作得更好?——说不定,还远不如他呢!
如花愿做祝英台,但有谁问过十二少,他是否就心甘情愿做梁山伯呢?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梁祝的。爱情,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美丽。如花的悲剧在于,她或许挑对了角色,但可惜却挑错了对手。
誓言幻作烟云字费尽千般心思情象火灼般热怎烧一生一世延续不容易
负情是你的名字错付千般相思情象水向东逝去痴心枉倾注愿那天未曾遇
只盼相依那管见尽遗憾世事渐老芳华爱火未减人面变异
祈求在那天重遇诉尽千般相思祈望不再辜负我痴心的关注人被爱留住
祈望不再辜负我痴心的关注问哪天会重遇
红尘孽债皆自惹,何必留痕?互相拖欠,再多几个轮回也还不完。哀莫大于心死,不如就此了断。影片的结尾,如花将胭脂扣还给了十二少,并抛下一句:“我不再等了……”就此飘然远去。想必如花此次回到阴间,定会乖乖地过奈何桥,喝孟婆汤,重入六道轮回,重新投胎做人吧;而十二少呢,瞧他现在这副半截身子已入土的模样,相信去阴间报到的日子也不远了,至于到时黄泉路上,他二人会不会再度重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因为……那已是另一个故事了。陷入爱情中的人总是患得患失,希望给爱情加一个保险,但爱情本就是善变的。如花的做法或许就是希望保留她心中最完美的爱情,这可以理解,但有些事岂是人们可以控制的!所以,徐志摩说过他将用一生寻找生命中的至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能爱一个人,或者说有一个人值得你去爱,已经很幸福了。尽管相爱,是奢侈的幸福,有情人总还会继续尝试,直到拗不过的世俗,直到进了围城,直到终点……


(三)
与电影相比,我更欣赏原著。记得与它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一年《霸王别姬》刚刚上映,我看了电影看不够,到处寻找《霸王别姬》的原著,而《霸王别姬》没有找到,却找到这位作者的另一部作品《胭脂扣》……啊,且慢,是有这部电影的,而且也是张国荣主演的吧,忙忙地买回来一看……就此泥足深陷。这也是一种缘分呢,不是吗?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逢李碧华作品必买:《青蛇》、《秦俑》、《诱僧》、《生死桥》、《潘金莲的前世今生》、《满州国妖艳——川岛芳子》……直到后来,眼看着李氏写作风格越来越凄厉越来越血腥,前年被一篇关于噬尸的文章彻底吓破胆后,终于没有继续追随她的新作……《胭脂扣》一书,寥寥八万余字,说是中篇小说更准确一点,却在这短短的篇幅内,写尽时光流转空间暗换爱火翻腾人面变异,出人意料的高潮一环紧扣一环,气氛凄楚而瑰丽,笔力摇曳而沉雄,读来时而莞尔,时而屏息,时而几欲仰天长啸,时而忍不住泪盈于睫。我太理解这本书为何会成为李碧华的成名作——或许会有人不喜欢,但是怎会有人毫不动容,在李碧华其后的作品中,也可以说是佳作迭出,但是论及刻画情感的深度和时代空间的厚度,恐怕也只有《霸王别姬》可以媲美。就凭这部小说本身充足的戏剧感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我对《胭脂扣》这部电影的寄望,一点都不比《霸王别姬》弱,素来也听惯了对这部电影的赞美之辞,谁知千方百计找来一看,却……完全不是我所想象。如花和十二少两个人物,在原著中已经是性格鲜明呼之欲出,人生际遇令人慨叹,却都不是可爱的角色:十二少其人,俊美,儒雅,风度翩翩,在感情的投入上也可以说是尽了全力,但是世家子始终都有世家子的局限,终于在多方压力下与如花渐行渐远;如花则是李碧华小说中惯有的女性形象:痴情而自私,聪慧而毒辣,为了得到心爱的人,完全可以不择手段,菊仙、青蛇、川岛芳子、段娉婷……莫不如此。但是有心计的江湖女子如段娉婷,也不过是向对头告密,不惜害自己的爱人双目失明,也要长留他在自己身边;如花却是干脆夺去爱人的性命,既然我不能得到你,就叫所有人都得不到你,你也什么都得不到。书中借另一个主角袁永定之口评说:“……这种女人很可怕。她不爱你犹自可,不幸她爱上你,你别想逃出生天。化身为苍蝇,她也变作捕蝇草来侍候你。即使重新做人,她的阴魂不肯放过。”故事的结尾还刻意提起歌曲《卡门》:“……你要是爱上了我,你就自己找晦气,我要是爱上了你,你就死在我手里!”问世间情是何物?永远没有标准答案。性格决定命运,也决定与命运相关的一切,包括爱情。我个人的爱情观是合则合,不合则分;就算我依然爱着你,也不会阻拦你去寻找别样的幸福;如果我依然爱着你,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天长地久有很多种方式,不必靠无谓的牺牲换取,图穷匕现、血泪淋漓夺来的幸福又有什么味道,何况是以伤害他人为代价?但是这世上当然有许多人与我的爱情观是不同的,所以会有如花,对天长地久的极端渴望使她爱到死缠烂打,纵使阴阳隔世也不罢休。可悲吗?或许。可爱吗?不觉得。但是高超的小说家如李碧华,并不要求读者爱上她笔下的人物,而是通过人物丰富立体的性格,跌宕起伏的命运,引发读者的或是同情或是惊悚,或是怜惜或是慨叹,所以纵使不喜欢如花这个女子,也不妨碍我为她的故事投入感情。然而电影的改编,使这个故事变得怪不可言。关锦鹏导演显然对如花这个女子寄予了深厚的同情和偏爱,一个个镜头一句句对白都把她塑造成一个楚楚可怜、惹人疼爱的弱者,原著中下大笔墨描写的心计深沉的一面未能得到充分铺陈,但是下毒谋杀十二少一节却又从原著中照搬,忽如其来地狠辣又忽如其来地一笔带过,不但使原著中尖锐的人性冲突味道全失,而且使如花的性格变得暧昧飘忽莫名其妙。更加莫名其妙的还有一个所谓的负情人十二少。电影中的十二少,除了“南北行三间中药海味铺少东”的身份和“眉目英挺,细致温文”的形象未变之外,与原著中颇有差异:由于张国荣主演的缘故,比原著中的十二少多了一点天真,如果按照原定计划由郑少秋主演,可能就大有不同;由于是关锦鹏导演的缘故,比原著中的十二少多了一点懦弱,如果换个导演来拍,可能也是大有不同……关锦鹏导演是一个少有的常以女性角度来拍摄电影的男导演,电影风格比许多女导演还要阴柔,所有的男主角全成陪衬,性格一个比一个懦弱,毫无担当;但是《胭脂扣》中的男主角,不但是“弱”而已,而且“弱”得毫无道理。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原著中,单就十二少本身的行为来说,他已经做到了一个男人能为心爱女人做到的极至:送花牌,送铜床,轻怜密爱,处处言听计从,连老鸨都忍不住发话:“我从水坑口做到石塘咀,做了二十几年老板娘,还没见过一个孝子,像你这个温心老契,这么懂得温姑娘……”在父母不允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家出走与如花同居,甚至不惜低声下气学戏谋生,片中大老倌华叔一语道出他需要经历的磨难:“做徒弟都要先伺候师父,奉茶倒水端痰盂……我怕你这个太子爷受不了呢。”他也受了。关导演显然对这个角色也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使他的付出尤以电影中为甚:原著中,如花代十二少多方打点,免去了伺候师父的苦役;而电影让我们明明白白地看到:他连痰盂也都端了,自然是什么都做了,以一个太子爷的出身;原著中,十二少跟如花吵过架,骂过人,更在家庭逼迫下向如花提出分手;而在电影中没有,两人从始至终不曾分开过,戏谈“为淑贤穿长衫”之际,已经是两人决定殉情之时;原著中,十二少并没有吃鸦片,他看到如花身亡的惨状,慌乱欲逃,结果被如花事先下的安眠药毒倒;而在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吃了。虽然在如花递过第一匙鸦片时有过一瞬间的犹疑,但是他还是接受了,在不知情地喝了如花的毒酒之后,又和如花一起一匙一匙吃了鸦片。至于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花死了而他没死——谁知道?去问关导演?所以,如果原著中称十二少为负情人,尚可理解;电影中称他为负情人,“无胆鬼”,实在令人困惑:死都为你死了,你还要他怎么做?是因为他没有在复苏之后再次寻死?如花哀哀道来:“如果他是真心的,救活都可以再死,他偷生,他丢下我一个……”诸位看官,如果是你,不惜丢下一切与心爱的人殉情,结果在复苏之后,发现毒倒你的并不是鸦片,而是你倾尽所有去爱的人欺骗了你,暗暗下在你杯子里的安眠药,让你在自杀之前已被谋杀……你为何要为这个女人再死一次?如花因此失去十二少,根本就是咎由自取。而十二少并没有抱怨一句,只是从此了无生趣,再也没有爱过别人,与妻儿关系疏离,带着和如花一起染上的烟霞癖孤独终老,潦倒一生,五十三年后见到如花仍然一眼认出,可见一直念念不忘……这样的付出,还不够痴情么?莫名其妙的情节安排,使电影《胭脂扣》的合理性大打折扣,一声声“负情”的质问和老年十二少的“原谅我”的无端愧疚令人不欲卒听。说到老年十二少,原著中没有安排他与如花会面的场景,一切由读者自己想象;而电影中,关导演又做了一个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改动:如花以一个决绝冷漠的近乎胜利者的姿态逼向落魄的十二少:“十二少,多谢你还记得我。这只胭脂扣,我挂了五十三年,现在还给你,我不再等了。”痴缠了终生的专情女子,忽然死心放弃,原也是可能的;但是她没有在得知十二少存活的消息时死心,而是直到看到十二少的落魄模样后才死心,使这段感情,变得更加地立不住脚。以如花的个性,她为何要在这种时候选择放弃;一路痴缠到底,再弄死他一次,与他同去重新投胎,倒是更加顺理成章。原著中并没有排除这种可能,而电影中大力渲染了她见到老年十二少之后的绝望和漠视,几乎让人怀疑她爱上的根本不是十二少,只是记忆中那个风华正茂潇洒倜傥的太子爷;她的爱情也不是天长地久生死不变的爱情,只是一个风花雪月空虚唯美的幻像。另外,《胭脂扣》原著中还有一条主线是现代社会里袁永定与凌楚娟的爱情,和如花与十二少的爱情交错对比,更显流年变迁人心变异的茫然,这条线在电影中明显弱化,被30年代的戏份挤得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失去了反衬的效果;而且出现得非常突兀,在电影院里放映时,屡屡被不知底细的观众们大叫“放错片啦!”当然,我个人的一点点意见绝不会影响《胭脂扣》在华语影坛的重要地位,而且,话说回来,若能够抛开情节上的生硬来欣赏电影,它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影片艺术风格突出,细节极其精致,不但充分利用了《胭脂扣》原著中地道的欢场对白,而且将故事背景以绮靡的画面加以重彩描绘,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环境铺排,都营造了浓郁的30年代氛围。我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段落有:
“愿那天未曾遇”,金陵酒家生旦初相会的一场——如花的初次登场以男装亮相,简直是神来之笔。谁都看得出女主角的长相并不是原著中描绘的那样倾国倾城,甚至还不如男主角美貌,但是一袭利落的皂色男装使得这女人在一群庸俗脂粉中脱颖而出,卓而不群,照收惊艳之效。同时,导演安排女主角在初次亮相中吟唱南音《客途秋恨》,这在原著中是根本没有提到的,然而我们的女主角是谁,是歌坛天后梅艳芳,虽然据行家说她与张国荣唱的南音都是不像的,那位盲琴师寥寥两句的开口才是真正地道的南音,但是这段戏充分发挥了梅艳芳的舞台魅力,举手投足有板有眼,偶尔眼波一转光芒流泄,大有粤剧老倌的威仪。同样惊艳的还有与如花也与观众初次照面的十二少,张国荣这一年三十二岁,正在步入他最好的风华,丰神俊朗,珠圆玉润,一出场真是令人眼前一亮,无可置疑成为全场焦点。这两人目光一对,立即胶着,然而彼此不发一言,只以身体周旋,以眼神进逼,一切的心动,情挑,诱惑,欲拒还迎,都在韵律铿锵的南音中流转,镜头含蓄而华美,动人心魄,堪称华语爱情电影中最为经典的段落之一。“祈求在那天重遇,诉尽千般相思,”如花寻觅十二少未果,在路边望着台上伶人演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场——一张憔悴的脸,一双泪花濛濛的眼,一丝幸福而凄凉的微笑,在周围满面无聊的看客中,无言地讲述着一个女人的恋恋情深。李碧华本人曾经赞道:“……张国荣、梅艳芳两个演员都为电影加了分,剧中人就好比是为他们两人量身定做的,尤其是梅艳芳,她本身就是又像妓女又像痨病鬼。”我个人倒不觉得梅艳芳像妓女,她演的妓女风尘有余,风情则欠奉,行走坐立的姿态很明显是在刻意地摇曳刻意地性感风骚,对镜梳妆等细节尤其造作;但是演起鬼来,她的表现简直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她演的鬼,全片中从未以惊悚的鬼脸来吓人,但是眼皮略略一抬已经是鬼气森森,将那种阴郁的气质刻画得深入骨髓。更令人惊叹的是,《胭脂扣》中如花在二十三到二十四岁之间,梅艳芳也正是这个年纪,但是不要忘记如花其实已经是一个七十六岁的老鬼,而梅艳芳以二十四岁芳龄,将这个老鬼演绎得呼之欲出:爱恨交缠的幽怨,饱经世故的老练,宛若前尘带来的沧桑,从每一个特写中渗透出来,一双暮气沉沉的大眼中似乎蕴涵着整整一个时代的故事。或许这一切与梅艳芳本人从四岁开始跑江湖的阅历有关,纵观影坛再没有第二个女星可以替代,此片获得当届金像奖和金马奖的双料影后大奖,真可谓实至名归。
“只盼相依,哪管见尽遗憾世事”,十二少跑龙套落魄江湖,独自在落幕后的台上伫立,为爱侣戴上胭脂扣后抱头痛哭的一场——这也是张国荣本人比较满意的一场,演尽了痴情人面对前路茫茫满目苍凉的无奈。论及张国荣在此片中的表现,也是有缺憾的,和如花同样是风情不够,挑逗得有些刻意——尤其是看了《阿飞正传》、《春光乍泄》之后再来看十二少,你会觉得他以眼神撩拨过路女子和如花的几场戏略嫌稚嫩,如果能够晚几年拍,由年近四十的他来出演,想必更成经典。但是张国荣仍然成功塑造了一个末世贵族的形象,使十二少超越了剧情的局限而深入人心,成为香港影史上独具异彩的代表人物,其精致的样貌,优雅而古典的气质,倜傥中带点颓废的风华,眉梢眼角如梦如幻若即若离的神情,处处韵味十足,可圈可点,无法联想到演员本人其实是英式教育背景,更有一个劲爆流行歌手、动感青春偶像的身份。原著中十二少未曾正面出场,几乎始终都只在如花的回忆中出现;电影中原本也没有他的多少戏份,因为张国荣表现实在出色,关导演将他的戏份加了又加,算来也仍然只在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出场了三十二分钟(背面、侧面、被女主角挡住大半身的画面,已经全部计算在内),纵是如此,他仍然获得了当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可见演绎功力得到业界公认;但是最后又以一票之差输给《七小福》中的洪金宝,据说落败原因是“戏份不足”,令人颇有点摸不着头脑。
“渐老芳华,爱火未灭人面变异”,老年十二少与如花的重逢的一场——
直到现在还有朋友在问那个老年人是谁演的,因为实在太不像张国荣了——当年拍摄时由于张国荣的皮肤太好,普通人涂一层就会满脸摺皱的皱纹水,在他脸上涂三层都毫无反应,结果只能破例为他定造一个石膏脸模戴上,导致面目全非;但是我自己在当年第一次看时已经认定他是张国荣:不仅因为他那独具特色的侧面轮廓不曾改变,而且,那双眼睛!哪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会有那样清澈明亮的眼神?不知道造型师有没有留意到这个破绽,为什么没有为他戴上浑浊一点的隐形眼镜,结果如花凑上去朱唇一启,就见这老人的双眼在黑暗中熠熠发光……呵,或许还是不要苛求这些细节吧,这个造型是张国荣仅存于世的老年形象之一,弥足珍贵。不过,以张国荣本人关于“优雅地老去”的向往,相信他若也有机会活到如此老朽,一定是一个风度翩翩充满魅力的老头儿,不会是十二少这般猥琐落魄。《胭脂扣》中还有众多名人配角,不过大多被男女主角的光芒所掩,未见出众表现,唯有扮演十二少母亲的粤剧名伶谭倩红之出场可以算是惊鸿一瞥。据谭倩红自己讲,由于女儿是张国荣的歌迷,为了帮女儿接近偶像才接拍这部电影,但是在片中寥寥几次的出场中,已经精湛地演绎了一个大户之家掌门太太的形象,尤其在与如花会面一场,慈祥、亲切、始终面带谦和的微笑,眼神未见一丝锐利的光芒,却是处处刺中痛处,威势不容分说,不动声色之中全盘控制场面,如花连招架的机会都没有,已经败下阵来。这部电影中值得一提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音乐,黎小田亲自操刀创作的配乐极其贴合剧情的时代与气氛,一曲主题歌更是冠绝当日,流传至今。不满意剧情的我,自然也对这首歌的歌词大有意见,但是单就歌曲来说,实在是一首意境与韵律俱佳的好歌呀,无论是梅艳芳在电影中的演绎,还是张国荣在演唱会上的演绎,都是功力超群令人百听不厌之作。噫,这世上真正完美的爱情故事还是太少,有华丽凄迷的电影可看,有荡气回肠的好歌可听,已经很满足了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60429.html

更多阅读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

★yzx:多重人格犯罪的商业化——《猜谜杀手》[影评]文/乐宗雪一句话影评:同样内容是多重人格犯罪的影片,我不觉得《猜谜杀手》在观感上能及《神探》(杜琪峰、韦家辉作品)的一半。(乐宗雪)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部被商业化了的犯罪影片

《冷山》影评 冷山 电影

观《冷山》影评冷山,是一个地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ColdMountain,它的英文名,却给人寒冷、肃穆之感。作者想到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冷山虽然远离前线也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之中。英曼,是电影的男主角,一个生活在

电影《最爱》影评 最爱结局为什么砍腿呢

《最爱》影评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看了一下,郭富城和章子怡的最新电影《最爱》,总体上来说,《最爱》这部电影还是蛮感人的,我从这部电影中得到四点启示,来与大家分享。首先这部电影,一开始以一个孩子的死亡来开头,而且还是以孩子的角度来看待这

《大武生》影评 大武生剧情

  《大武生》影评    《大武生》是部关于复仇的电影,但影片缺少此类影片应有的张力与霸气。整部片子看上去像很娘的偶像剧,不同的只是该剧由高晓松编导,且说教味儿很浓。    两个乡巴佬闯荡旧上海的故事很容易让人想

声明:《《胭脂扣》影评集锦 胭脂扣影评》为网友幸福发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