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视剧《开拓者们》,讲述的二十世纪“满洲国”时期日本“开拓团”开发中国东北农业资源的事情。
这部每集都将近一个半小时长度的4集电视剧,由新生代最有潜力的女演员满岛光主演。满岛光,在剧中扮演日本贫苦农民的女儿阿部初。整个电视剧,以阿部初的经历为主,以点带面地讲述了27万日本“开拓团”人员的开拓历程。
19岁的阿初,是日本宫城县一个贫农的女儿。她是父母最大的孩子,身下有一个16岁的大弟弟、一个7岁的小弟弟、一个6岁的妹妹。家里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了,母亲又生了一个孩子——这下子程度完了。
父母都不是很硬朗的人,倒是自然地造就了阿初的硬朗——她是家里劳动的主力,更需要一直照顾弟弟妹妹。阿初的小弟弟天生软弱,这一天又被地主家小崽子欺负。阿初闻讯飞奔到场:“丫再欺负我弟弟,我一定揍扁你们”!
地主崽儿高呼:“他大姐来了”!撒腿就跑。
小妹妹赶来告诉姐姐:“这三个可都是地主家的孩子”。
阿初:“我管它是什么孩子”?!
村长来到家里,送来一个好消息:满洲国的开拓团,回来征求媳妇。满洲国可是个好地方——每天都能吃饱吃好。
父母力劝阿初应征。她先去,过一阵子可以把家里人都接过去——这个鬼地方活人实在是太难了。父母已经决定:现在起,阿初的三个弟弟妹妹都要出去打工讨饭吃了。
阿初:“两个小的才6、7岁呀”!
父亲:“别人家6、7岁的孩子也有打工的。没办法——不然就得饿着了”。
阿初是个拿得起来放得下的人——她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征途。临别,她对着依依不舍的弟弟妹妹说:“过一阵子,我一定接你们过去”!
这一批100个姑娘,来到了“千振”(现在隶属于黑龙江佳木斯桦南县)。一群开拓团的小伙子出来迎接——姑娘和小伙子拿着照片对照着找自己“那口子”——都是开拓团领导事先按照片酌情分配的。个人满意不满意都没用——分配完,谁和谁是“两口子”就定了。
阿初在来路上结交的朋友梅子,就很不满意自己的丈夫:“这本人跟照片差距也忒大了点儿吧”?!
梅子的丈夫:“我照相的时候,特意求照相师傅来着”。
阿初完全不一样,她根本不在乎丈夫什么样——她不是来找丈夫,而是来做开拓者的。
真是无巧不成书,阿初的丈夫也不在乎妻子什么样:“你就是阿部初——阿部初就是你这个样子”?
阿初:“貌似你还很不满意哈”?
丈夫:“不会。既然是这样的那就这样呗”。阿初这个看似有一点冷漠的丈夫叫速男。
集体婚礼简洁极了——第一项内容也是最后一项内容,就是坐下来吃饭。
阿初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好吃的——大块肉、大盘菜、大碗饭。阿初一面自己狼吞虎咽,一面招呼着姐妹们吃好喝好。
坐在旁边的丈夫:“你吃饭也太猛了”。
阿初:“这么多好吃的,大家都吃不完。我多吃一点碍着你了吗”?
为表示对丈夫的蔑视,阿初潇洒地灌了一大口酒——结果,被呛的眼泪都出来了。
速男:“你以为这是日本清酒呢吧?这是满洲烧刀子”。
开拓团领导是个求真务实老成持重的人,他在席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讲了开拓事业的伟大意义、开拓者的光荣使命、千振农庄的美好前景。最后也讲到眼下的困难——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和当地满洲人的关系。他着重强调了一件事:“我们必须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决不能因为自己是日本人,就横行霸道”。
吃饱喝足出来,就看见日本人拿枪指着中国人抢柴禾。阿初冲上去抱住大枪想要夺下来。
行抢的日本人很不忿:“轮到你个小骚逼娘们儿管闲事儿”?
速男当然不高兴了:“你哪么说话呢”?这小娘们儿,好歹是速男的新媳妇嘛。伙伴们及时上来平息了可能发生的冲突。速男对依然气势汹汹的阿初说:“你以后最好不碰枪,枪不是好东西。一拿起枪,人就变了”。
回到住处,阿初求丈夫允许她把弟弟妹妹接来。速男说:“不行!明天还要起早干活儿,早点睡吧。你睡左边还是右边”?
阿初:“我右边吧”。
速男:“我也想在右边”。
阿初:“那我就左边”。
阿初躺下就睡着了,一夜都睡得很甜蜜。到千振看到的一切,让她无比踏实。她根本就不知道千振是哪国谁的,她也不知道日本、中国、满洲国都是怎么回事、什么关系。
速男不像妻子这样开朗,他是一个心思很重的人。开拓团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日本乡下贫雇农的子女——速男也一样。妻子不知道的事,速男自然知道一些,因为他毕竟来得早经历得多。他深深地热爱着满洲这片肥沃的黑土地——这里比日本大得多,土地比日本肥沃得多;但是,这里是属于自己的吗?这里的生活是辛苦的,但更是幸福的——每一分辛苦都有惊喜的回报。但是,这种幸福的生活,能够长久吗?大半天的接触,让他相信——从天而降的妻子,是他此生最大的惊喜。他真的很想很想——永远永远和这妻子在这里生活下去。
第一眼看见千振的田野,阿初就彻彻底底地迷醉了。
广阔的丘陵,就像波澜起伏的海面。抓一把黑油油的泥土,泥土里散发出生命的芬芳。望一望初升的太阳,她无限幸福地躺倒在这辽阔无边的大地上——这里,就是她梦中的家园,理想中的天堂。
仅仅一个黑龙江省,就比整个日本国的国土面积大得多。日本岛上,哪里找得到这里这样一望无际的黑土地?
中国人开发东北的主力,是一代代“闯关东”的个体农民。清末也有政府有组织的开发,千振这个地方就是——原来,这里叫“湖南营”。大清以及后来民国政府的开发力度、规模太小,闯关东农民又没有自己的组织、背后的力量支持。所以,二十世纪初的东北,总体上还是名副其实的“北大荒”。
快速崛起的日本,资产阶级要利润、军国主义者要民族复兴、政府要繁荣稳定——它们不约而同的看准了中国的东北。
共同开发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日本人要吃独食儿。
关东军负责清场——把看中地区的中国人赶走;内阁负责组织开拓团——活不下去的日本贫下中农成员;企业家投资——负责一切资金、农资、设备、必要的生活条件配套建设。
开进“满洲国”的日本开拓团,一共有27万人。在关东军有力的保护下,在政府亲切的关怀下,在企业家天使般伟大的爱心奉献下,这里成了阿部初她们真正的天堂。
开拓团有丰富的资金,他们不差钱地雇佣新来乍到闯关东的中国农民。阿初这一队,雇佣中国农民“打头的”是老王。老王与阿部初夫妻的关系很不错。
中日两国的贫下中农战天斗地挥汗如雨,换来了1936年千振农业生产的大丰收。金灿灿的大豆、玉米,堆得像一座座金黄耀眼的小山。
穷山恶水,养育出贫下中农勤劳勇敢的女儿。在老家乡下,阿初姑娘就敢给产妇接生。来到这里,阿初逐渐成了不叫“赤脚医生”的赤脚医生——她既是生产劳动的行家里手,又是大家伤病时嘘寒问暖的贴心人。很快,阿部初就成为了大家尊敬的集体一员。
天随人愿,万事如意,速男的心里越来越踏实。秋收结束,速男对阿初说:“把你的弟弟妹妹接过来吧”。人很快就到了——大弟已经是劳动好手,小弟、小妹在这里快快乐乐地每天上学。这种丰衣足食的快乐生活,她们在老家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阿初的小弟,又受小朋友欺负。老王的儿子,及时的帮助了他。老王的儿子叫春岐,比小弟大一点点。两个小孩一起劳动一起玩,逐渐成了朋友。
冬天来了,大弟带着春岐、小弟,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捉野鸡。突然枪声响起,关东军追杀“土匪”从他们眼前经过。就在他们眼前,一个“土匪”和一个关东军士兵随着枪声相继倒下。关东军少尉嘱托大弟救伤兵,就带人继续追赶过去。
春岐来到“土匪”面前。这“土匪”认识春岐:“春岐啊,一定要记住——这里是我们的土地”!说完,就阖然而逝。
大弟及时地救了关东军士兵,关东军少佐十分欣赏大弟:“看你素质不错,来当兵吧——没有关东军的保护,你的家人就没有幸福生活”。
回到家里,大弟跟姐姐、姐夫说了想当兵。速男很不赞成:“一当兵,人就变了”。大弟说了关于“保护”的道理。
这几年,速男一直在想这个“道理”。怎么想,这道理好像都有问题;但是他又深深地知道,这“道理”首先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人世间所有的道理,都有问题。但是只要有冲突的可能性存在,那么暴力能力就永远是人世间唯一的硬道理。暴力能力的对比,规定着人世间的秩序。
日本资产阶级的吃独食儿,吃到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越来越没啥可吃了——它们当然就不干了。于是乎,战争就全面爆发了。
阿初她们将近十年的幸福生活,随着日军的战败彻底结束了。
27万开拓团人员,在撤退的过程中死了8万。她们死于各种情况,而各种情况都是当时不可避免的。
战争的最后,开拓团成员中17-46岁的男子全部应征入伍,战死无数。速男负伤被俘,死于苏联西伯利亚战俘营。
一部分开拓团成员,坚决不撤退:“这里的土地是我们的。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很多人毅然决然地自杀而死。
关东军对开拓团完全弃之不顾——为了自己安全撤退,居然断了开拓团的退路。对于手忙脚乱中的关东军来说,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开拓团撤退过程中,很多身强力壮者只顾自己活命,不管别人死活。说到底,也是因为自顾不暇而难以再顾及别人。
开拓团成员一路躲避苏联红军、躲避共产党解放军、躲避与日本人有仇的中国老百姓。很多老弱病残,在一路上死于饥饿、劳累、寒冷、伤病。
阿初是勇敢的也是机智的,动员撤退时她说:“土地在那里飞不了!只要有人,以后还什么可能性都有”!
历尽千辛万苦,她们终于回到日本。
回到老家,她们当然是不受欢迎的人——那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贫瘠土地,耕种者都是承包期30年不变,根本就没有地给她们种;这么多吃饭的嘴,谁也实在喂不起。
万般无奈的她们,又串联起来开拓日本的荒地——日本,也有未开垦的荒地。大家诉说着开拓“满洲”的美好时光,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
日本的荒地,当然不是中国的北大荒。她们获得开拓准许的地方叫那须——她们在这狭小而贫瘠的土地上,她们第一年收获失望,第二年收获迷茫,第三年收获绝望。
多年的辛苦都成了白费功夫——这里根本就没有耕种的土壤条件。走投无路的她们,想到了搞牧业。但是,牧业的前期投入是很大的——她们需要帮助。
她们得到了一个机会——向国会诉苦。提起当年国家对不起她们,议员不高兴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叫不用再提了”。但是,开拓团代表还是义正词严地详细陈述了当年关东军等等显然过分的行为——国家,确实欠着她们。
其实,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辛苦,那么大的风险,那好事还会轮到你们贫下中农吗?老板和领导的杂种孩子,还分享不过来呢!
为了安抚她们,更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国家终于同意了贷款。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老千振开拓团成员和她们的后代,已经把那须建成了日本最大的牧业基地。
电视剧最后,主演满岛光向那须“千振开拓团成员纪念碑”献花。
满岛光主演的阿初,最后说过一句:“我永远不离开土地”。“土地”只是其表——她要的“里”,其实是丰衣足食,踏踏实实的生活。
劳动人民踏踏实实的生活是什么?
首先是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核心问题是到一定年龄应该有一个差不多的配偶。
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配偶问题差不多就是全部问题。
劳动人民的配偶,不需要过分地挑肥拣瘦——差不多就行了。像阿初她们当初那样,组织上给分配一个就最好了。但是,配偶应该是踏实稳定的——永远处于“爱情”态的配偶是真要人命。
劳动人民的子弟,实在是玩不起“爱情”这玩意儿。超过一半的贫下中农子弟,直接被“爱情”玩死、玩残。
超过一半的“爱情”资源,都成了老板、领导、知识分子及其杂种后代随时随地选用的商品——就像自选商场里的货物。
超过一半贫下中农子弟,颠沛流离满世界打工,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配偶——还有很多人,这样拼命也得不到。
市场经济社会,就是老板、领导、知识分子这些生物的天堂;就是劳动人民的地狱——这地狱,不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上的。
老板、领导、知识分子也“单身”,可它们的单身比不单身更滋润;劳动人民的单身,则是真正孤苦无依的独处。
这一切,都是因为资产阶级发明创造的“爱情”,终于使人的全部功能都成为了有可比价格的资源而自由流动了起来。
劳动人民要劳动,不需要劳动的“权利”。
劳动人民要配偶,不需要获得配偶的“权利”。
让“平等的权利”见鬼去吧!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哪块土地是哪国的,跟劳动人民没有一点关系。劳动人民就是打工的,给谁打工都一个球样——老板是王八还是甲鱼、团鱼、圆鱼、老鳖,其实没什么区别。
市场经济的所谓“国家”,就是资产阶级及其走狗压榨劳动人民的工具。
市场经济的所谓“强国”,就是能用软软硬硬的方法压榨其它国家的劳动人民。“强国”加强、保持其“强国”地位的时候,“强国”中的劳动人民就会自然得到横向比较的优越地位——阿部初她们在“满洲国”的幸福时光,就是一次色彩鲜明的突出体现。
现如今,地球上的土地都已经开拓、开发出来了。现在的人类社会生产力,足以让全世界人民衣食无忧。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已经不是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生产力已经足够发达了。
生产关系的问题,是目前人类唯一的问题。
社会如果真想“人人平等”,那就只能让每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基本平等——离开生产关系谈“平等”,只能是王八放屁。
生产关系——这个对于“开拓者们”最重要的问题,恰恰被电视剧《开拓者们》刻意回避了(谁以为岛蟹比河蟹痴呆,那谁就是真正的痴呆)。它们用“文明发达程度”“民族恩怨”等等表面的冲突,掩盖了对于“开拓者们”唯一实实在在的问题——生产关系。
电视剧从头到尾穿插很多老头老太太——当年千振开拓团成员的回忆(被记者采访片断)。电视剧通过这种方式,明确突出了主题:1.“满洲”这个地方太好了!2. “撤退”的时候太惨了!
蟹类,控制制造“历史”“反思”“文化”“舆论”导向的方法都是相通的。
开拓团成员们念念不忘“当年”的美好,主要原因并不是“满洲”土地的肥沃,当然更不会是因为“撤退”时的苦难;她们深刻怀念的,是“当年”大家真正平等的生产关系——共同劳动、各尽所能、平均分配。而这样一个对于“开拓者们”最重要的问题,5个多小时的电视剧中,只在第三集开垦那须时——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提了一句。其实,日本开拓团的整个历史都是这样的——从“满洲”时代开始。自“团长”以下,人人参加生产劳动、各尽所能、平均分配。
阿部初、速男她们,从万恶的旧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温暖的天堂。大家尽情地劳动,尽情地享受劳动果实,适龄人员还有人给发一个差不多的配偶。这种发的配偶,比自由恋爱的配偶好得多——开拓团里每一个家庭里,夫妻俩都是相亲相爱的。梅子刚开始对丈夫的相貌有一点失望,后来两个人非常好——最后丈夫因为精神受到“战争创伤”举止失常,梅子一直充满耐心地对待他。
电视剧刻意回避了很多具体问题。比如开拓团的半军事化性质。关于这一点,电视剧利用精心塑造的主要人物——速男,消解的十分巧妙。
在那个日本人最意气风发的年代、最意气风发的地方,像速男这样的“和谐人儿”几乎是不存在的(不是绝对)。但是至少在理论上,这种人又必然存在——所以,电视剧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你还真没办法不接受。问题是,这么一个珍惜、名贵的个性人物,是这部电视剧的男主角——而电视剧中,所有涉及时下“敏感问题”的历史内容,都从他的角度表现。
通过这种精心制造的三维空间以外的“独特视角”表现的相关内容,其“真实性”能是个什么玩意儿,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这种手法并不新鲜,更非日本岛蟹的专利技术。阳澄湖大闸蟹、安大略湖蟹王,运用的就更加娴熟了。
电视剧不说(不敢说),但是在极少的情况下给出一点点画面——表示“俺们并不回避”。而严格地说起来,“并不回避”的说法也说得通。所有的蟹类,都是一直这么干的——而傻逼,总是只看蟹类希望他看的。于是,“人类历史”就成了现在的傻逼历史。
如果当年的大日本帝国没有战败,现在的“满洲国”还是“满洲国”——那么电视剧《开拓者们》,阿部初的海报形象一定是:手拿小镰刀、身背三八大盖枪、腰系围裙、围裙上缠着子弹带。这样劳武结合的形象不好吗?
很好。历史本来就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但是蟹类不喜欢——现在是蟹类的天下。武力解决问题的时代过去了——所有的问题,由蟹和蟹坐下来通过谈判解决。
岛蟹与河蟹之间,不仅根本就没有冲突(所有的矛盾都是在扯淡表演),而且还严重的互补——河蟹急需被开发,而岛蟹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开发能力。日本人现在有的是资金,人均投资潜力高居世界第一(“人均”这玩意太好了。通过这么一“人均”,东京桥底下那些流浪汉也牛逼的不得了)。只要岛蟹肯“出资”,河蟹其母、其妻、其女就任由岛蟹开发。
真正的“开拓团”历史,首先是一部由日本资产阶级主导的因形势所迫而形成的“战时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史”。
日本资产阶级当然不是想搞社会主义,它们要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蕴藏的巨大战略经济效能。
由日本贫下中农组成的“开拓团”,因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而得到了踏实舒心的生活。有基本保障的、踏实舒心的生活,使她们发挥出惊人的生产热情。这种热情,和与这种热情完全匹配的优良生产条件,使开拓团创造出了巨大的战略经济成果。这种成果,奠定了日本的战略经济能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开拓团”创造出来的巨大成果和喜人势头,日本资产阶级未必有决心展开全面的侵华战争。1936年千振大丰收(这一年大丰收的,当然不止千振这一个点)的意义,直接的体现在了这里。
开拓团的成就,弥补了日本本土农产品产量的严重不足,更使日本军队得到了可靠的后勤补给。
开拓团成员,全部都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军事训练(程度不如关东军),各开拓点都配备相应的武器准备(配备不如关东军)。历史上的“开拓团”,基本上不需要关东军的战术保护。经常受到的小型骚扰、袭击,开拓团自己足以应付(中、日两边,都有这方面的资料)。开拓团不仅可以自卫,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关东军“剿匪”。像最后的成年男人全部拉上前线,原本就是计划中的正常不过的事。
所有一切的目的和结果,都是日本资产阶级的利益。
日本开拓团贫下中农心里留下的温暖,只有那作为资产阶级临时手段的社会主义式集体经济生产关系——当然,她们未必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