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父为爱好音乐的小学校长,八岁时即从父学习小提琴,从兄伊格纳兹学习钢琴,不久即进而从万达尔·霍尔策学管风琴与对位。1808年被收为维也帝国圣堂唱诗班歌手和帝国学校的学生,后成为圣堂乐队队长,并常担任指挥。
十四岁作第一首歌曲《哈加的悲歌》。宫廷乐正萨列里赏识舒伯特的才华,当舒伯特十六岁离校后给予额外辅导。他的第一部交响曲便是作于这一时期(1813),最早的三部弦乐四重奏也成于此时,通常被认为"不够成熟",但已足为今天的音乐会听众所喜爱。十七岁时根据歌德的诗作《纺车旁的格雷岑》一歌,此时技巧已臻成熟。接着又为两首歌德的诗谱曲:《野玫瑰》和《魔王》,并写了第二、第三交响曲(1815),几部小歌剧和音乐话剧。此后,杰作一部接一部,在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几乎从不稍衰。他个子不高,因而免服兵役;不过,在他父亲的乡村上学当校长助理,对一个只想写作、演奏音乐和听音乐的人来说,也未见得好受。十九岁时申请当卢布尔雅那音乐学校校长,但未被接受。十年后,想在维也纳宫廷谋职而未遂。1818-1824年间,作为兼职音乐教师不时去埃斯特哈齐家庭的乡下领地,得以领略一下维也纳以外的生活。许多朋友也乐于给予帮助。他和约翰·福格尔(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也是最早看出舒伯特的歌曲创作天才的人)一起外出徒步旅行。《鳟鱼》五重奏(1819)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维也纳市内,诗人肖伯在家里腾出一个房间给他,他十分欣赏这位诗人和作家同行、艺术家、音乐家们过的波希米亚式的生活。
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事业中,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朋友们和兄弟费尔迪南的帮助过日子。作为维也纳的一名无雇主的自由作曲家,他比莫扎特更不出名,但是他也似乎不在乎名利。1822年格拉兹的音乐协会选他为名誉会员,他愉快地接受,并送去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表示感谢。这部作品竟然成为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未完成杰作,舒伯特自己和格拉兹的会长安色尔姆·许登布雷纳肯定都没有想到;后者收到这部作品后,往抽屉里一塞,忘记得干干净净。直到1865年作曲家去世将近四十年时,《未完成交响曲》才首次演出。他的《C大调"大"交响曲》(以别于《C大调"小"交响曲》)、《C大调弦乐五重奏》几部弦乐四重奏和钢琴奏鸣曲,以及音乐史上最杰出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1823)和《冬之旅》(1827)总算还是完成了,这是后世的幸事。《冬之旅》中近乎病态的孤独感反映了舒伯特当时的寂莫心情。虽然他不乏女朋友,但始终没有结婚。他那种落拓不羁的生活逐渐不能支持,不仅缺钱,身体也越来越弱。1827年,他还为贝多芬葬礼掌火炬,岂知第二年自己也追随贝多芬于地下,三十一岁便死于伤寒。死前还想"提高"自己的作曲修养,打算进修对位---真不愧为一位谦虚谨慎、毫不自负的模范人物。
舒伯特艺术的中心是歌曲,仅数量(六百余首)便足以表明他对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的衷心向往。人们常说他贪婪地阅读诗歌,但无批判无选择,他可以一首歌采用歌德或海涅的诗,另一首采用无足轻重的劣诗。凡能触发他创作想象的东西,他都拿来,即使是平庸之作,在他笔下也能斐然成章,不亚于用好诗谱写的歌曲。舒伯特的歌曲是歌唱和钢琴同等重要的二重奏,在这两方面都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基础。1823年以前,他一直艰苦,企图创造切实可行的"歌剧",以别于"歌唱剧",但未获成功。在一首三分钟的歌曲中,他能刻划得淋漓尽致;扩大成三小时的舞台作品,他便没有办法了。近年来虽然有人企图大胆地复活其中几部歌剧但至多不过是"猎奇"而已,价值不大。晚年的合唱作品倒是显露出统一的风格与气魄,如果他多活几年的话,可能会百尽竿头更进一步,写出相当了不起的作品来。在《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大交响曲"(1828),室内乐,特别是A小调(1824)、D小调(《死神与少女》,1824-1826)和G大调(1826)的几首弦乐四重奏,降B调(1826)和降E调(1827)钢琴三重奏,《鳟鱼》五重奏(1819)和《C大调弦乐五重奏》(1828),管乐与弦乐八重奏(1824),钢琴奏鸣曲和二重奏中,他的抒情的旋律风格同宏大的构思与曲式,以及美轮美奂的调性布局与和声细节结合得天衣无缝
【PS。连stravinsky都很赞赏他,很难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