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内容简介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的著作,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儒德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信息技术与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生活中、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面不断创新。

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非常多,本书精选了64条,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在体例安排上,在每篇文章的正文前面,本书都呈现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者问题情境,以激活读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唤起读者探究正文的兴趣。

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关键词解释

1、首因效应

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人的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作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对人们后来的认识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2、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就叫近因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都是近因效应的表现。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3、认知协调

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就会感到不舒服,这就是想法与行为的不协调。为了缓解不协调,就必须作出调整,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才不紧张。教育要讲究策略,聪明的老师们不妨让学生打破旧有的不良协调,产生认知失调,然后通过调整失调,使其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2页。

4、互悦机制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你喜欢一位老师,老师也喜欢你,你越发觉得老师可亲可敬,从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和知识;对于老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你需要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之中: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会喜欢你。走进教室,告诉学生,他们是被接纳的,是被喜欢的,也许这会成为部分孩子新生活的开始。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5、霍桑效应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方式都可能通过教育对象的内心变化而产生影响。实验研究证实了这种由于引起对象身份的认知及态度产生的实验偏差的存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霍桑效应。在学校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如作业、测验或升学考试等。他们承担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慢慢地积聚成学生的不满与懈怠,影响到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适时的运用霍桑效应,努力营造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主要观点摘录

1、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教师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布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宜将剩勇追穷寇”,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惟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学生把教师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其教育,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2、老师也可以用连锁塑造锻炼学生的胆量。如果一位学生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可先让这位学生在小组同学面前坐着读一个报告,同时表扬他。当他不再害怕坐着读时,就要求他站着读。然后,让他根据笔记内容作一个报告。最后,让他到讲台前给全班同学作报告。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他的宽容和鼓励可能是最好的强化物。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3、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要注意生动性、直观性、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身体语言的丰富,如此才能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注意对象,不让自己成为学生交头接耳时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熟悉与他们有关的事物,比如当前流行于学生中间的歌曲、衣饰、娱乐,就能很快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而不是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权威符号,就能变成学生过滤不掉的声源。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2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经典案例

1、再来看学校中的一个例子:有看电视、踢足球和做功课三项活动,某学生喜爱的程度由高到低是看电视、踢足球和做功课。按普雷马克原理,我们可以用看电视和踢足球作为奖品奖励做功课的行为。但条件是学生必须先认真做完功课,然后才能得到看电视或踢足球的奖励。如果颠倒了做功课与得到奖励的关系,即先看电视或踢足球,然后再做功课,则这种奖励不仅不能促进认真做功课的行为,反而会奖励其他不良行为。

但有时,学校、老师和家长们付出了好多金钱,提供了好多东西来对学生进行强化,却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强化物的选取不恰当,而普雷马克原理就为克服这一困难提供了方法。具体过程是:首先观察学生在有机会选择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活动,然后按选择的可能性把这些行为排列出顺序。由于人的观点和信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个顺序不是永久不变的。更何况任何强化物,如果经常使用,都会导致餍足,使反应的可能性下降。所以教师需定期观察学生,对他们的喜好进行重新排序,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强化。要注意在制定行为计划时,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在情景中哪个强化物可能最有效。除了观察,还可以和学生商量,看看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2、七岁的晓月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凡事都让父母觉得她过于认真。上学迟到了会跟父母大发脾气,抱怨他们没有按时叫醒她;一次小测验没拿到100分,好长时间都会念念不忘。对此,身为大学教师的母亲很不以为然:“考试并不一定要100分,关键还在于你有没有掌握知识;上学迟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不是故意的。”可说了白说,晓月照样我行我素,这令晓月的妈妈十分苦恼。其实,过分的是晓月的妈妈。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会坚信许多单纯的东西,并将之视为生命中最神圣的,这其实是一种纯粹而又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时候的孩子或许是固执的,但却是可爱的。100分究竟有什么意义?走过那些岁月的人回望时确实觉得没什么,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一开始就不想努力去做到最好,那么他一生恐怕也就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同样如果他从小就能仔细分辨态度与行为的差异,认为迟到一次没关系,那么他恐怕也不可能那么严肃地对待以后的学习和人生。

孩子的认真是上天赐予他们的礼物,孩子的成就动机是促使他们成功的原动力。所以,如果孩子天生认真,那就请呵护那份纯真的成就动机。如果不是,就耐心地培养他们的成就动机,教会他们根据成就、胜利、成功来考虑问题,承担个人责任,适度冒险,从而做一个成就动机高的人,也做一个有高成就的人。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是一杯好酒,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精神的食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品尝它呢?《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正是一杯好茶、一杯好酒,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初看书名,本以为这本书很难懂,没想到那些心理学规律、效应法则被刘儒德教授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演绎得让人阅读起来通俗易懂。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一位朋友,对我们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娓娓道来,层层剖析,不仅浅显易出地为我们讲解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且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运用心理学来处理教育中的问题,让人收益匪浅。

书中筛选了64条心理规律和效应,每篇正文前都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故事或问题情境,使那些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很易让人理解,那些原本觉得很玄的心理学知识,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对号入座。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很多老师对学生特别认真负责,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却并不理想。读了这本书中的“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等,我更加体会到教育管理学生的诀窍竟有那么多。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书中用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对“超限效应”进行分析。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使人感动,就准备捐钱,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箱子里偷了两元钱。这个故事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有时何尝不是犯牧师这样的错误呢?学生犯了错,批评一次或许会有效果,如果针对这件错事重复批评,就会出现不良效果。我们常常就会因为孩子一次的错误而一再地指责他。这会让学生不以为然,收效甚微。学生犯了错,如果我们能宽容地对待他们,进行换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评,适当的留点空白,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思考、反思,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人格的尊重,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评,也要改变方法,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才能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西方流传着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听完这个民谣大家会是一笑而过,还是可能有人会想到了什么?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蝴蝶效应”。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有些条件下却是成为了可能。看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今年我教二年级,颇有感触:好习惯的养成很难,而坏习惯却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易的“萌芽”。有的孩子一节课下来不整理上节课的书本,不做课前准备,就想着出去玩儿了,到第二节上课时,他才从书包里呼呼啦啦地找书本;大课间,更是如此,做操回来,他又渴又热,自然的先只顾着接水来个“水饱”,要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准备好上课的用具了,而他的桌子上还摆着上节课的书本;到了中午放学,向他桌子或者桌洞一看,一本不少,上过什么课,肯定有什么书,书还摆得乱七八糟,这不就是“蝴蝶效应”吗?当孩子第一次不整理自己的东西时,老师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纠正,而让学生的坏习惯有机会暗暗“滋长”,接着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于是告诫我们教师要反复给孩子说教: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写字时眼睛和书本间的距离,划线时用尺子等等,这就告诉我们要警惕身边“蝴蝶效应”的发生,要在事情刚发生时就把不好的苗头熄灭。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很多老师都喜欢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认为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题海战术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在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表明:人接受任务、信息和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过量的作业,不仅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许短期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但时间一长带给学生的什么呢?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批评和鼓励更是一门艺术,很多优秀的教师因为深谙批评和鼓励的艺术,所以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本书提出“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能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降低。”教育要讲究“布白”艺术。

作为教师,大家普遍会碰到所谓的“问题学生”,有学习好而行为偏差的,有学习行为都不好的。如何教育好这些特殊学生,是我们教师最耗神、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最需要得到指导的问题,本书就这个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比如在课堂上碰到意外的事,书中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因势利导,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要想学生接受你,首先必须让他喜欢你,否则你的意图会遭致失败;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感人心者莫乎情,等等。我们常常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读了这本书,我们便明白这是由于“边际递减效应”的缘故。于是我们知道,对学生,我们需要赏识,而第一次的赏识尤其珍贵,后面的赏识就越来越不被珍惜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得很慢,很用心,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总是牵住我的思绪,让我不自觉地就回忆起身边的那些教育案例。一个老师懂得心理学,并且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善于运用心理学,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双赢——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老师也更有成就感。读读这本书,让我们多掌握一些心理学的规律,读懂孩子们的的心理,会使我们的教与学和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想应该充分解读这本“教育辞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智慧。教育中的问题纷繁复杂,教师们常常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有了这本书作良师益友,相信我们的心里会更加敞亮一些,我们的工作也会更加有成效。

这本书不仅适合教师看,而且适合家长,因为它对家长和子女间存在的问题也做了深刻地讲解,我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和家长能够细细地品读这本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989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值得思考原文地址: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作者: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人际关系中的“回音壁效应”沈阳若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汤玉龙我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小时有事要找妈妈,妈妈在山脚下做农活,便远远高喊:“妈……妈……”有时你会听到有另

JunJin兰……《情书中的暧昧缠绵》 情书junjin

笑得多开心啊~情书中的暧昧缠绵之一——junjinjunjin 李秀景 张英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或许,真的像蔡妍JJ说的那样,正是因为男士们过分的吹捧,才让李秀景成了所有女士心中的非好感,包括成千上万的橙色公主们.而事实上,她还是

四下暑假09《生活中的小镜头》 暑假生活

生活中的小镜头文peter生活就像一台泡沫剧,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或伟大或平凡的故事,我们的双眼就是天生的摄像头。下面,请跟随我,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这儿吧!夏天来了,太阳像个大火球似的挂在天上,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地面,把大地晒得都快

古龙《风铃中的刀声》 风铃中的刀声

风铃中的刀声作者:古龙第一章 白色小屋中的白色女人丁丁看到这栋白色小屋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小屋是用白石砌成的,看起来平凡而朴实。可是小屋外却有一道和小屋极不相配的非常幽雅的前廊,前廊的屋檐下,居然还挂着一串只有在非常悠闲的

《梦中的额吉》胡日德乐队词曲 胡日德乐队 母亲

梦中的额吉用圣洁的花露当茶让您先享在您的眼中我找到了安祥的眼神您的儿子从梦中惊醒快来吧额吉您的儿子从梦中惊醒快来吧额吉乘着梦中的银鸟我飞翔在天边梦见您带来了瑞兆的幸福您的儿子这就来等着吧额吉您的儿子这

声明:《读书笔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为网友里予占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