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态度 – 观on call 36小时 车车的生命赞礼 后感
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到底应该如何?
看到像车车这样明知自己命不久矣,反而如此热心帮助别人,甚至要牺牲自己的一切去成全别人,是否有点假了?
当然,这跟演员的演技有一定的关联,香香公主每次都笑得那么假,难免让人心生疑窦。
但是,当生命进入了倒计时,是否真的能够如此无私呢?是否真的会那样热心于别人的事?是否应该不管怎么样享受了再说?不吃过玩过、不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否就妄为人呢?
不如这样想,每个人都是要死的,其实每个人都在给自己倒数,只不过不知道那一天会是什么时候,所以才会把担心放到一边,继续没心没肺地纠结于细碎的个人得失,迷惘于加班要加到几点,甚至于明天中午要吃些什么?
虽然我并不笃信人性本恶,但我认为人都是自私的,而自私并不见得就是一个贬义词。
人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父母有了家庭关系,因为朋友、同学、同事有了社会关系,因为需要讨生活所以去工作所以有了各种责任和取舍。人本身就是以自己的一切为第一出发点,因为只有自己活着才会让所有的关系存在;进言之,只有自己有了能力才能为周边的关系带来益处,也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反观车车的这种“无私”行为,本身是否也是一种“自私”呢?因为帮助人,车车得到了快乐;同时也正因为不想麻烦别人,反而让别人心生内疚,而内疚不是比恨更让人难受吗?也就是说,一方面车车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隐形的--不要为自己难过,另一方面车车的所有行为都让人深深地记住她,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自私”吗?再说的冷血一点,要死不是应该找一个角落自己慢慢消亡吗?像是动物的本能,大象知道自己要死了,也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离开群体,大家看到它没有再回来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了。如果做不到大象那样,那是否就应该坦坦荡荡地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与他人分享,而不是有选择的隐藏起来却美其名曰“为他人着想”呢?
也许人都是有英雄主义的,总是会为自己的行为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其实做人挺简单的,只要自己觉得怎么样开心,就应该怎么过。车车也是因为觉得帮助别人开心,所以才会那样做,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原因而觉得她有多么多么伟大,或者说觉得自己本应该怎样怎样对她好。大家都是要死的,难道不应该对所有人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吗?难道不应该按照自己累积了多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视同仁吗?
就像是剧中反反复复讲的《快乐王子》的故事,难道这样无私就应该被提倡吗?难道这样的人生不是对自己亲人的一种折磨吗?所有的选择都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好或者不好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一样。衡量标准本身都在根据社会形态或者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更何况被衡量的物体或者人生?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够无私了吧,但是这是佛所信奉的教义所倡导的,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而修行也是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可以成为更上一等的佛等等。这么说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一切都归于功利,一切皆有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又知道车车没有在那一天许过什么心愿,比如说希望帮助了别人以后可以怎样怎样。这点很正常,就像之前所说的,就算是没有那么明确,帮助别人本身也带给了她快乐,而帮助人这件事又是道德上所倡导的,所以大家才会心生内疚。
做人无他,但求心安尔。
喜欢张爱玲的《偏生要鲜花着景,应这急景流年》你说你懂得生之微末,我便做了这壮大与你看,
你说再热闹也终需离散,我便做了这一辈子与你看,
你说冷暖自知,我便做了这冬花夏雪与你看,
你说恋恋旧日好时光,我便做了这描金绣凤的浮世绘与你看。
你说应愁高处不胜寒,我便拱手河山,讨你欢。
一向万能的车车,任周围的人予取予求
也终于,可以享受洋葱的照顾
会不会太迟,会不会太晚?
生老病死,半点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