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3日,随洛桑丹曲、在路上、行走的影子,一起来了次自驾旅行,用洛哥的话说是“冀西踏秋”。具体路线是北京——易县清西陵——紫荆关——乌龙沟长城——涞源——插箭岭——空中草原——蔚县——北京,全程约700公里左右。
在我们此行的安排中,紫荆关占了很大的比重,一致认为是必须好好地呆一呆的地方。结果大失所望,这座久负盛名的“内三关”之一的雄关隘口,我们只是匆匆一瞥便离去。这段城楼似乎已不是历史文物,而成为当地百姓生活建筑的一部分了。
从清西陵出发后,约下午两点半我们便到了紫荆关。据介绍,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40公里外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宋时名金陂关,后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二关号称“内三关”。
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史载紫荆关发生过的战争达140多次,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成吉思汗攻居庸关不克,分兵紫荆关击败金兵,又从内夹攻居庸关得手。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攻破紫荆关进逼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居庸关作为北京的北大门,是抵御来自北方异族入侵的重要屏障。但历史证明,紫荆关在捍卫京城上处于居庸关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将于谦曾说:“险有轻重,则守有缓急,居庸、紫荆并为畿辅咽喉,论者尝先居庸、而后紫荆,不知寇窥居庸其得入者十之三,寇窥紫荆其得入者十之七。”紫荆关难守,一方面是与居庸关相比守方对紫荆关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就是地势原因。从西向东到紫荆关城下,关前开阔平坦,关后的山坡不高不陡,虽有拒马河如带但不足为凭,守方很被动。
因为修高速公路,紫荆关长城早就被拦腰截断。我们抵达紫荆关时,首先看到的便是这段断头长城。实际上这一段也是新修的。远远看去,断面上一串手机号码,还以为又是办证的广告。
沿着一条小路,我们到了紫荆关残存的城门。门券上两匾额仍依稀可见。上书“河山带砺”,下面那块即为“紫荆关”,这些字只剩下勾边了,不仔细辨认,还真难以察觉。城墙上的石灰印显示出曾经的景象,这里应堆放了不少的杂物。
若不是城墙下面一块破败的“万里长城”标记,一般人还真看不出这就是长城。
登上城楼,几名当地的妇女聚在一起闲聊。在路上对这个最感兴趣,走到哪里都不忘现场采风,当然也能挖到一些与紫荆关的猛料,这比资料介绍要生动多了。这段城墙明显是新修的,平整的平台成了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紫荆关长城依拒马河而建,这条河便是城楼的第一道屏障。不过却不足为凭,从河道来看很窄。而现在看到的拒马河,则几乎成了一条水沟,很难将之与河联系起来。城墙之上则是荒草丛生,不过这总比人为的破坏要好。
就在城墙旁边,则是当地的百姓家园。城墙成了他们的后院围墙。院子内种了许多蔬菜,行走其中,真的很难将之与昔日的军事要塞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