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文史不分家,中国古代的仁人智者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书籍,在阅读这些古籍的时候,我们既要有文学的素养,也要有历史的情怀。怎样感受文学中的历史情怀呢?
古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道这里,大家想到哪些著名的梦了吗?
在古代小说里,最著名的俩个梦莫过于《枕中记》的“黄粱美梦”和《南柯太守传》中的“南柯一梦”了,我相信在座的同学肯定都读过这俩本小说了。枕中记的作者是沈既济,南柯太守传的作者是李公佐。两位都是唐代小说家里的骁将。明代人桂孟平在《剪灯新话歌》里有说道:“醉来高枕睡一觉,高车驷马游南柯”,这样就把两个典故结合在一起了。
《枕中记》里面是这样说的,故事的主角卢生,旅途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洞宾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再和吕洞宾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己穷因的境况。吕翁便从行李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枕头睡,就可以获得荣华富贵。”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饭(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就枕着这个枕头,先睡一会。不想一睡下去立刻做起梦来。在梦里,他娶了清一位高贵而美丽的小姐,生活阔绰,十分体面。第二年,又考中“进士”,后来步步高升,做官一直做到“节度使”,“御史大夫”,还当了十年“宰相”,后来以受封为“燕国公”。五个儿子,都和名门望族对了亲,而且也都做了大官:一共有十几个孙子,个个都聪明出众。真是子孙满堂,福禄齐全。他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梦一结束,他也就醒来了。这时,他才发发觉原来一场梦,店主人煮的粱黄饭还没有熟哩。卢生想想几十年荣华富贵,竟是短暂的一梦,很觉惊异。吕翁笑道:“人生就是这样!要想真正的享受荣华富贵,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这就是黄粱美梦的故事。
在《南柯太守传》里面是这样记述南柯一梦的: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棼的人,家住在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树影婆娑,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贪了几杯。夜晚,亲友散尽,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醉眼惺忪,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着浮于弊生得一表人才,举止惆院,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棼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棼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棼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日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棼。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棼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棼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棼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棼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棼气得大叫一声,惊醒过来。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而梦中经历好像已经整整过了一辈子。 淳于棼把梦境告诉众人,大家感到十分惊奇,一齐寻到大槐树下,果然掘出个很大的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蚁穴一个。梦中“南柯郡”、“槐安国”,其实原来如此!从梦中惊醒,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柯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这就是南柯一梦的故事。
下面我们来探讨黄粱美梦和南柯一梦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都将一生的悲欢离合,荣辱浮沉,压缩在一个短暂的梦里,功名富贵、出将入相、子孙发达、光宗耀祖、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过是春梦一场,瞬息荣华。我们舍弃生命去追逐的目标,都非常的短暂,与其把它们看做真实的东西,还不如把它们看做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梦中之物。这就是《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受到了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道教形成于晋、佛教极盛于唐,这和两位小说家的背景是吻合的。
除了南柯一梦和黄粱美梦,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梦,庄子做梦化为蝴蝶,但却宣告了人生的无价值;《红楼梦》想必大家熟悉吧,贾宝玉也曾做梦,在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红楼梦就是曹雪芹一生的的梦,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追求爱情的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各种怪梦、奇梦也层出不穷。
古代人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他们无法解释梦的成因和机制,在古人心中,做梦是一种神秘的现象,梦中的事物超越现实,却又和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小说家来说,梦中多幻觉、多想象的特点,可以减少外界的约束,通过虚构人物和情节给创作更多的想象空间;再者,梦固然是虚幻的,但通过梦曲折反映出来心里活动却是真实的,中国古代的小说家不太喜欢直接的心理描写,更多的通过梦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尽管那么多的梦,但没有哪一个梦把这种消极的颓废的看法体现的比黄粱美梦和南柯一梦更为淋漓尽致了。古人常常感叹,人生苦短、人生无常、人生如梦。所以《红楼梦》里才感叹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王羲之也才会说“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后之视今,亦有今之视夕”,曹孟德也在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由此看来,历史上的古人常常感叹人生人生,小说家抓住古人这个心理特点,通过做梦来弯曲地表达人物心理活动,而枕中记和南柯太守传则把这种思想传达最为经典,刚才我提到用文学的素养感受历史情怀,我想这就是俩个梦的历史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