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苏丹领土争议。比尔泰维勒三角区为“三不管”地区。
1960年美国军用地图上的比尔泰维勒。上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联)埃及地区之国界,下为苏丹国界。
比尔泰维勒(英文BirTawil)位于苏丹和埃及两个国家之间。比尔(Bir)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深水井”。该地面积2060平方公里,居住人种为阿拉伯人。该地区呈四边形,但它有时还是被称为“比尔泰维勒三角区”(BirTawil Triangle)。南部边界长46公里,北部边界长95公里,南北间长26~31公里。
埃及、苏丹两国均未对这块贫瘠的土地提出声索。189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该地。同年的英埃共管协议按北纬22度线划定了埃及、苏丹边界。然而在1902年,为解决跨境部落的管理问题,英国又画了一条单独的“行政边界”,允许苏丹在在北纬22度线以北的哈拉伊卜三角区(Hala'ibTriangle )设置管理机构。
现在埃及坚持1899年的边界(北纬22度线),将比尔泰维勒地区放置在苏丹的管辖区内,同时将哈拉伊卜三角区划到自己一边。而苏丹则坚持1902年的边界(行政边界)。
这两个国家都争夺哈拉伊卜三角区,却都对只有1/10大小、没有多少价值的比尔泰维勒不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域狭小、土地贫瘠,还因为这块地区是在内陆,并不临海。因此,比尔泰维勒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任何国家政权的地区之一。同时,任何第三方国家宣布拥有这一地区也是很困难的,因为这块土地只能通过苏丹和埃及进入。
《南极条约》以前,各国在南极地区的声索区。其中黑色区块即玛丽伯德地。
玛丽伯德地(Marie ByrdLand)是南极洲的一部分。它是以1929年来此地探险的美国海军军官理查德·伯德(Richard E.Byrd)以其妻子玛丽·伯德(Marie DonaldsonAmes)的名字命名的。位于南极大陆西部,范围西起罗斯海,东到埃尔斯沃思地,约相当于南纬73°~85°、西经100°~150°之间。该区域内多山地,平均海拔800~2000米,太平洋沿岸有若干高峰超过3600米。冰被厚达640米。海岸多陆缘冰,很难靠近。
1959年《南极条约》签订以前,多国曾提出对南极洲的部分领土要求,但从未有国家声索玛丽伯德地。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指示国内,尽快开展南极远征以提出领土要求。然而直到1959年,美国也未曾正式声索对该地的领土主权。不过在此期间,有部分美国国内的出版物将其列入美国领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