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什坊街忆旧 西城区锦什坊街35号
锦什坊街,是阜成门内大街南侧的第一条街道,呈南北走向,中间往南呈东南斜向连接南起太平桥大街,因元代为金城坊所在地而得名。上图分别是2000年拆迁前拍摄的锦什坊街南口与太平街交汇处的照片,和2012年残存的正在等待拆迁的锦什坊街北口的照片。《顺天府志》称:“元于平则门内置金城坊,明因之。今锦什坊街,南接闹市口,北抵平则门,疑即金城坊街之讹。”今阜成门的位置,大体就是元代金城坊街演变而来的。《明一统志》称:“元世祖庙在金城坊。洪武十年(1377年)建。”朱元璋在南京做皇帝,在北平府为元代皇帝忽必烈建庙。明永乐建都北京之后。“岁以二仲,遣顺天府致祭”。今元世祖忽必烈祭展已无陈迹可寻。
正红旗都统衙门
锦什坊街清代属正红旗属地。雍正元年在锦什坊街初设正红旗都统衙门,为官房一所,有房32间(满洲、蒙古都统衙门同址)。乾隆年间蒙古都统衙门迁至水车胡同。据民国年间《秘密调查八旗都统衙门二十四处大略情形》记载:西城锦什坊街149号为正红满都统署旧址,曾经江将军派翟副官看守。现住三四方面输送队队(长)杜长春。旁门院内,现租马车行,租约五年。西城水车胡同6号正红蒙都统署,后院设立该旗小学校。西院后门内,该旗兵丁开设煤铺。绘有草图。2000年西城区文物局工作人员调查: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上“锦什坊街”条记载:“正红旗满洲都统署在西。”由于锦什坊街为南北走向,所谓“在西”当指在街道西侧一线。家住锦什坊街80号的老住户张中音老人(88岁)回忆道:“老门牌149号应该就在(顺承)郡王府的北边,解放后建‘政协’时就被拆了。”看来该都统衙门可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不复存在了。这与上述张中音老人的说法正好相反,因为今天仍能确指的顺承郡王府恰恰是在街道的东侧。从相关资料显示,正红旗满洲都统衙门自雍正元年设置后一直未见迁移,可见其所在位置就是《情形》档案记载的“149号”。而按照民国时期门牌编号的规则,南北走向的胡同应是自北至南、由西及东顺序编号,尽管锦什坊街颇为狭长,但老门牌“149号”也应该在胡同东侧一线。《北京市志稿·官署》在“自治事务第四区分所”条下,明确记载其办公地点为“锦什坊街路东149号”。由上可证《京师坊巷志稿》的记载有误。
顺承郡王府
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年)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顺承郡王府在民间被称为“打磨苏王”、“达磨憎王”等。据顺承郡王后代介绍,打磨苏王即顺承郡王勒尔锦,康熙十九年(1680年)讨伐吴三桂时坐失战机被削爵,其子袭爵,后又被革爵,勒尔锦的哥哥袭顺承郡王爵位。顺承郡王府府址一直没有变动,顺承郡王也没有遭到太大的风波,这和其他铁帽子王是不同的。《乾隆京城全图》记载:该府正方形,东起今太平桥大街,西至锦什坊街,南起今华嘉胡同、留题迹胡同稍北,北抵麻线胡同。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布局严整。顺承郡王府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西路和东路,各分别由不同的大小院落组成。其中顺承郡王府院内,种植有四株高大的楸树最为著名。
顺承郡王府在民国1926—1928年间张作霖执政北洋政府期间,曾一度为张作霖的大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顺承郡王府一直保存完好。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1994年,全国政协礼堂修建新楼,将顺承郡王府异地搬迁,复建到了朝阳区朝阳公园东侧,并在后部修建了花园,改成了酒店。这也是北京的铁帽子王府第一次整体异地复建。
全国政协礼堂
全国政协礼堂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白塔寺)南侧,太平桥大街23号,于1954年经周恩来总理指示开始筹建,于1956年竣工,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全国政协礼堂隶属于全国政协办公厅对内称政协礼堂管理处,属国家政府事业单位。大院内有室内游泳池、保龄球馆、高档餐厅,和全国政协办公楼。建筑风格外型庄严、典雅、大方,内部厅堂华丽,是新中国较早的重要建筑之一。现在被列入20世纪北京市保护性建筑名列。
全国政协礼堂是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场所、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会的办公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各民主党派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同时,党和国家的许多重要活动也在这里举行,中共“八大”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邓颖超、李瑞环、贾庆林等经常到政协礼堂主持并参加各项政治活动。每年一次的全国政协春节茶话会都在这里举行。原来全国政协礼堂窝缩在胡同内,在太平桥大街上看不到。九十年代初拆掉大门东侧500多间平房,把全国政协大院亮了出来,还在大门前修建了5724平方米的政协文化广场。
锦什坊街清真寺
《顺天府志》称锦什坊街有“普寿寺,有敕建额,回人礼拜寺也”。清真普寿寺位于西城区锦什坊街63号,亦称锦什坊街清真寺。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后各代几经修茸。建筑面积1373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寺内建筑雄伟壮观,其形状及彩画图案具有明代建筑特色。宣礼楼造型美观,厢房、诵经室布局对称协调,并附设沐浴室、招待所等。是北京市西城区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2008年西城区投资对清真寺进行重新修建,现清真寺尚保持完好。内有大殿,讲堂和浴室。现为西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锦什坊街清真寺是北京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相传,此处原是一座和尚庙。庙里的方丈好习武,武艺高强。庙旁有一羊肉铺,掌柜的是一位回族人,也好习武,武艺也很高强。有一天,和尚对那回族人挑战说:“听说你武术高强,你我比试比试如何?”那回族人说:“可以。”当时找来裁判,讲定条件:如果和尚胜了,那回族人把那羊肉铺送给庙宇供方丈居住;如果和尚败了,方丈就把寺庙献出来给住在这一带的回族人,改为清真寺。说罢,双方比武开始。几个回合之后,那和尚招架不下,就大败而归。僧无戏言,他果然把寺庙献给了回族弟兄。又在锦什坊街另建一座寺庙,叫圆觉寺。清真寺和圆觉寺相距甚近。他们之间虽然信仰不同,但彼此友好相处互敬如宾。宣德皇帝听说此事,亲为清真寺和圆觉寺题定匾额,并命官员从国库中提取白银若干,分别捐助清真寺,圆觉寺。使之兴工造成。六十年代初,清真寺山门上,尚有明宣德皇帝御笔匾额。其形状与白塔寺、广济寺的门匾也极相似。可惜,毁于“文革”。下图是清末外国人明信片中的锦什坊街清真寺内部人物像的老照片。
锦什坊街忆旧
锦什坊街,北起阜内大街,南到太平桥的屯绢胡同口。街虽很长,但最繁华的地段,就是自北口至当今著名画家田世光的旧居所在地麻线胡同,也就是清顺承郡王府的北墙根。总长不过200米。民国年间这里的买卖家是门脸挨着门脸,像是北京果脯杂拌,什么都有。
锦什坊街北口有座铁艺编花栅栏拱门,上有圆铁片四片,白漆底子上红漆写着“锦什坊街”。进街口路东第一家是个棚户买卖家,专卖各种时令蔬菜。店主不停地收拾,不但店门里外干干净净,那些个各色蔬菜也全是样样水灵灵的。甭说别的,单看那韭菜,正像相声大师侯宝林说的那样:干干净净的韭菜,潲上水后“啪”地往那一戳,瞧着就那么精神!要说那买卖做的那叫活份和体贴,更是没挑。比如谁家里买完菜,想起来配汤料要佐以很少的香菜或韭菜,竟然可以只买一分钱的、还得是两样:香菜和韭菜。这个卖菜的隔壁是一家专卖旱烟叶的老铺子。掌柜的是位老太太,她不离嘴的老是叼着一个铜嘴、铜锅的木杆大烟袋锅。伙计是她的儿子——一个聋哑人,娘儿俩长得酷肖,行动坐卧也像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老太太的柜台上,一拉溜儿摆着七、八个大笸箩,装有成色不等、价钱不一的各种烟叶,买家可先尝后买。包烟叶的纸包别具特色:三角形的两层纸,经她手那么一捏一按,没个撒。烟铺往南是一家做黑白铁活的和一家点心铺,再过去是一家小酒铺。酒肆里面大小酒坛,一律是红布包着的木盖。打酒用的是“竹提子”。掌柜的是个快性人,可他打酒时动作却很慢,问他为什么?他说:都是老主顾了,得照顾着点。这卖油和卖酒的讲究个“快打油,慢打酒”嘛。原来慢打酒,是为了提子里满满的,一点不亏客人的酒。由于他待客诚实,小菜又可口,屋里老是满满的人。再过去是一家小的机加工工厂,仅有五、六台机床。厂长是个东北人,姓刘。工厂里的车床开动,传出车铣金属的声音,铣出一卷卷的铁屑。可贵的是这家小机加工厂,不但接大宗的机加工活儿,老百姓家的小加工活也给做。小工厂再过去是一条小夹道,夹道口上是一家西药店,大玻璃橱窗,琳琅满目的西药,店主高鼻梁带眼睛,还有那瓶瓶罐罐上的英文字,是这条街上最洋气的一家买卖了。它的隔壁是一家粮食铺,五谷杂粮样样俱全。再过去就是小孩子们最心驰神往的去处——小人书铺。那时候的孩子零花钱可谓少之又少,有时两三天家长才给一分钱。要是有二分钱那就很不错了,如果有五分钱,那可算是“富户”啦!那时小人书铺把小人书皮儿裁下来,贴在墙上供孩子们挑选看哪本,一分看一本。小人书店也有小说,成年人到他那里租各种小说看。书店的隔壁,也就是丁章胡同口上是一家馒头铺。过了丁章胡同口,这条街的路东买卖家是裁缝成衣店和紧挨着的一家猪肉铺,那会儿百姓家都不富裕,论斤买肉的很少,平时就是买个一毛、两毛的,最少的甚至就买五分钱的。可贵的是老店主也卖给你,而且是要哪给你拉哪儿。因此老街坊们给了他一个雅号,叫他“老乖乖”。再过去一家是个酱油作坊,前店后厂的形式。它的隔壁是一家西医诊所,主治医生口碑不错,医德尚好。不过“谱”很大,近在呎尺的路,要是请他出诊,也得三轮车侍候。这个小诊所的旁边,是一个早点铺。五分钱一套的烧饼焦圈,吃早点的人们把焦圈放在热烧饼里一夹,只听清脆的“咔嚓”一声,那嘴里的口水就开始往外冒了。再过去一家是个冬卖鲜果、夏卖冰棍儿的店铺。它的隔壁是一家煤厂,再旁边一座很大的大宅院。这座大四合院是谁家已不知道、也不重要了,让人不能忘的是,著名的评剧艺术家筱白玉霜曾在此居住,她的风采和平易近人的为人,一时传为佳话。再过去是一家卖花圈、寿衣的。锦什坊街路东的买卖家到此就没有什么了。
回过头说路西的买卖家门脸。锦什坊街北口路西第一家,那时候是个临时的摊档,只在夏天有买卖——专卖鱼虾。什么带鱼、黄花鱼、大对虾,尤其是当令的螃蟹,把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拴成串卖。路西第二家是个卖日用百货小商品的。再过去也是一家卖粮食的,不过比路东的那家品种更全、更好,但也稍贵一些。隔一座院门,是一间“绒线铺”,就是现在卖针头线脑的那种小百货店。而它的隔壁则是一家山西风味的饭馆,别看馆子不大,那独特的刀削面可是远近闻名。它的隔壁是一座宅院,具体做什么的,到五十年代初已不是很明显了。但看那院子带玻璃顶棚,早年定也是非同一般的买卖吧。再往前数是一家带“斋”字号的点心铺,味道不错,买主也多。它的隔壁则是一家带“升”字号的鞋店,这就到了民康胡同口了。过了民康胡同口,把口的是一家理发店,店主姓关。他的后人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曾因开了家“海大碗”饭馆而驰名京城的。再过去是一家院里开办的铁工厂。而它的隔壁是一家回民开的、卖牛羊肉的,那时的人们叫它“羊肉床子”。为什么呢?听说是为了和猪肉铺区别开,肉案不叫案子,称为“床子”,连那买肉的家什都不一样,无论是挂肉的钩子、秤砣、秤盘,一水的铜活,尤其是那秤盘,不是中心凹,而是凸起来的。就连磨刀,也不用磨刀石,而是用一根钢棍儿。总之处处有别于猪肉铺。它的隔壁是当时很特殊的一门行业,专修日光灯管,代卖各种电料。到了晚上就数他们的门脸亮堂,点了好几支日光灯,算是广告吧。给那时昏暗的街道增添了光明和温暖。以后没几年这个小店关张了,顿时街上暗了许多。它的隔壁是一间倒下台阶的大门,原来是间当铺。迎门一座木影壁,上面大大的写着一个“当”字。它的隔壁则是一家经营得不太好的小菜铺,再过去则是一家油盐店,卖各种油盐酱醋副食品。再往前除了一家修自行车的,就没什么店铺了。锦什坊街再往前走,到了武定侯胡同往南,就又是一段商店林立的街市,和北边这一段大同小异。自打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各种店铺合的合,并的并,关的关,散的散,就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繁华。几十年过去了,岁月沧桑,变化不小。尤其是近年的城市改造,锦什坊街属于金融街的拆迁范围,那就无法避过拆迁改造的事儿,如今的锦什坊街已是面目全非,残余的老建筑不久就要全部消失了。下面第一张照片是太平桥大街西侧正在拆迁的一所院落。解放前是国民党北平卫戍司令抗日将领宋哲元的私邸。解放后是解放军军委将军住宅,吴烈少将等将军们在此居住过。解放后这所大院的大门前属于军事禁区,卫兵在门内,门前禁止机动车停留和鸣笛。
更多阅读
烟袋斜街10号BY剑走偏锋中 上瘾by剑走偏锋腐书网
飞奔上楼,这下行了,刚敲了三下,隔壁铁门就开了,一大妈探出一张睡意惺忪的脸,"可别敲了,孩子都睡了。""呃......""隔壁小伙子出去了,十点半左右哐当一声门响,真不像话!""这......"哐当,大妈合上了门。 "你十一点半也一声门响。"杭航看着声控灯,
成都倒桑树街76号武侯南苑(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倒桑树街76号武侯南 武侯区政务中心
成都倒桑树街76号武侯南苑(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倒桑树街76号武侯南苑)
三坊七巷简介 福州三坊七巷介绍
为方便游览三坊七巷,了解其承载的历史底蕴,特从网络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供参考。一、衣锦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
《烟袋斜街10号》听后感 烟袋斜街10号番外
《烟袋斜街10号》听后感这题目然我想起了小时候写读后感。那个先说一下,我是遥姐的粉,所以我可能有点犯花痴,有点偏心,所以请同学们理解。还有就是我一期期写的所以有点剧透,没听过的不要看,看了后果自负,反正我是那种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
个人收藏 《沧桑知锦华》17-35 by陈小菜 沧桑知锦华 剧透
【一个纷乱王朝的历史背景下的一段辛酸人生和爱情。突然发现,喜欢的耽美文中的小受都好苦命啊!心疼!心疼啊!】第十七章 第二天四名龙朔侍卫中的顶尖高手随身保护,穆子石还未用过午膳,就被齐予沛拉着上马车出了章懿门。 正是个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