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闲,在家整理家什,在一个旧皮箱最底部,翻出了几条以前的丝绸被面:软缎的、织锦的、素绉的,有的颜色已经斑驳,也有全新几乎没有用过的,颜色也是姹紫嫣红: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粉的。这些被面,软软的、糯糯的,摸一摸,似触到内心柔软处,嗅一嗅,淡淡的蚕丝香勾起很多熟悉的味道。
记得过去家家都是手缝被子,被芯是棉被,被里一般是白色或条纹棉布,而被面就五颜六色了,家中不宽裕的,一般是花棉布被面,讲究点的,喜用丝绸。我妈妈大约属于比较讲究的那一类,笃爱丝绸被面。我记得的丝绸被面种类不少,其中品种最多的是软缎和绣花的,软缎也有品质高低,有全丝的,也有人造丝的,最高级的要数织锦被面了,光泽不同,丝线颜色各异,层次丰富,图案花纹突出,有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百子图等,绸面漂亮,手摸上去柔软滋润,价格也是最贵的。我小时候最喜欢家里一个粉红金鱼图案的织锦被面,睡觉前总爱在被面上玩一会,尤其喜欢用脸贴在被面上磨来磨去,没少被妈妈训斥。
80年代中期,妈妈拿出积蓄给我置办嫁妆,吩咐我一定要在上海多买几条。那时工资大约六七十块,只够买一条织锦被面,一般缎面的,价格从20到40元不等。于是从织锦到全丝、半丝不同档次的我各买了几条。这些被面中其实我只喜欢两条,一条是粉色软缎,颜色粉嫩,质地柔软,配上白色的纯棉被里,素净清爽,是家中常用被面,洗过几次,已经有些退色了;另一条宝蓝色七彩织锦缎,花纹图案做工精致,华丽而不俗气。也因为太过精致,我有些舍不得用,估计只有重大节日或特想改变心情时才拿出来用两回。
历史最悠久的要数这条绿色素绉全丝被面了,是70年代初我父亲在修“三线”的时候花15元买的,没几年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不愿睹物思人,一直压在箱底。我上大学时,她拿出来给我,我深知意义重大,一直用到颜色已经斑驳,才把它又珍藏到箱底。
90年代中期后,可能是西风东渐,也可能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手工缝棉被费时费工,厚重的棉被逐渐被轻薄的九孔被、大豆被甚至更高档的羽绒被、蚕丝被取代,装了拉链或摁扣的被套开始流行,后又流行成套床上用品,于是,各式各样的被面被人们弃之不用,都成压箱底的物件了。写此文时我上百度搜索“软缎被面”,才知现在北方农村嫁女还保留着手缝被子陪嫁的习俗,被面还在市面上看得到,但从网上的图片来看,颜色到花色都俗得难看。
再往淘宝上搜索“软缎被面”,价格大多在100-200元之间,相比现在的工资和物价,其品质与2、30年前肯定是无法比拟的。我箱底的这些被面,都成了历史文物,每隔一年翻晒箱子,竟成了翻古忆旧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