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情节归情节,研究是研究。情节已经被前人后人说得太多,所以换另外的角度研究看似与情节无关的问题倒是有趣……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纵江东父老……”,这是项羽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说的。那么,他所说的江东究竟是指哪里呢?
在古代汉语中,“江”通常指长江。
《三国志》中说孙策、孙权兄弟继承父业,“据江东六郡”,这里的江东当指长江以东,即今天的长江三角洲。这是因为长江自柴桑(今江西九江)至建业(今江苏南京),是由西南流向东北,而当时孙氏政权的势力就主要集中在这一段及以东地区。
那么项羽所谓的江东是不是与东吴的“江东”一致呢?据《史记》记载,“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这之中的“江西”应该是恰好与“渡江而西”对应的。而会稽是秦朝十二郡之一,治所在今天的江苏苏州,也恰好是东汉时的吴郡,东吴的重要政治中心。若认定会稽就是“江东”,那么会稽守蒯通所谓的“江西皆反”,此“江西”也因而应是指“长江以西”。但是江东是否真的是指长江以东呢?我觉得还是应该从项羽的出生地来看。
项羽所说的“江东父老”应该是指他的老乡,而他说这句话时正在乌江边上,因而江东应该是指乌江以东。
那么乌江又在哪里呢?显然此乌江不应该是今天的贵州的乌江。据大多数史学家考证,项羽说那句话时的乌江应该在今天安徽和县东北,而项羽被围的“垓下”是在安徽灵壁县,和县与灵壁这两地到东海的距离差不多是五百公里,这与乌江亭长所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吻合得很好。
项梁是下相人,下相在今天江苏宿迁西南,这个地方靠近安徽,也确实在乌江以东不远。因而我认为江东应该是指乌江以东。
这个推论似乎与前边的说法相矛盾了,但我认为有两个证据可以支持我的观点:第一,虽然项羽在会稽起兵,但是渡江之时他的军队很可能是从乌江渡的。这有如下三条佐证:一是当时反秦中心在淮河到黄河流域,如果直接渡长江而向西进入湖北,项羽他们只有陷入孤立;二是项梁、项羽的祖籍在今天的江苏宿迁,一心想衣锦还乡的项羽总会不自觉得往“家”走,以此来提高威望;三是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在淮河流域的安徽和江苏,这说明最初项羽力量形成的根据地可能也就在这个位置。第二,在战国及秦代,仅楚国在两湖地区,而中原大部分国家都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没有一个是在长江以西的范围的。蒯通所谓的“江西皆反”,此“江西”不应指长江以西,既然如此,“长江以东”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对应了。
综合考察以上几点,故我认为“江东”应该在乌江(即今天皖东一线)以东,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直到东海的“地方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