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他成功地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
作品从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被生产队长派遣跟小石匠到滞洪闸上去做小工写起。这个小男孩就是被称为黑孩的小瘦猴。黑孩没有亲娘,跟着后娘过日子,他的亲爹鬼迷心窍下了关东,一去三年没个影,他在家受尽后娘虐待,从他在凉秋中还赤着脚,光着膀子中就可以看到这没娘的孩子可怜。
十岁的孩子应该正是上学的年龄,但是在农村十岁的孩子就要下田干活,在文革那个时代农村中是普遍现象,莫言本人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正因为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积淀。作品写出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写出了外在世界生活中的人和事在一个孩子心中的折射,写出一个孩子的心态: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中扭曲的畸形心灵,在他孤独的内心中,各种感觉异常敏锐。
以黑孩为主角可以解读出三个主题,即生存主题、情爱主题、精神主题。
生存问题对处于饥寒交迫中的黑孩这是一个面临着的首要问题。幼年失母的黑孩心灵深处有着难以愈合的隐痛。而外在的生活考验对于他这样一个体质瘦弱的小男孩是极其残酷的,他所承受的精神和体力的重压,完全可以压垮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人,但黑孩却支撑下来了,他的特点是倔强、顽强、粗野、机敏、隐忍、沉默寡言、生命力旺盛。关于生存主题,我们可以从老铁匠和小铁匠的争斗中就明白了,小铁匠跟老铁匠学艺三年,老铁匠在如何处理打铁火候时留了关键的一手,致使小铁匠在没有师傅老铁匠的把关下无法独立操作,完成淬火工序,老铁匠这样做是为了在那个饥饿年代能够吃饱饭,因为他知道,随着自己的年老体衰,体力上早已被小铁匠超越,如果不保留这一点看家本领,他将在与小铁匠的争饭碗的过程中无本钱可倚仗。小铁匠终于偷学会淬火的本领,解决了他技术上的难题。而老铁匠无奈驼着背挑着一卷铺盖和几件沉甸甸的铁器,黯然离开。成年人之间争斗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处于社会最边缘最底层的黑孩了。生存是一个人的本能,它是第一位的东西,黑孩也不能例外。在他因手在砸石子受伤后,被派到铁匠炉拉风箱,黑孩把老铁匠教给烧火的要领全听进去了,他倔强地坚持住,当菊子拉住黑孩离开铁匠炉时,黑孩不但不领情,黑孩恨恨地盯了她一眼,猛地低下头,在姑娘胖胖的手腕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对此,许多读者感到不理解,认为这是黑孩倔强个性的体现,这也许有点道理。但我更认为,小铁匠的话更有道理:“黑孩,怪不得你死活不离开铁匠炉,原来是围烤火暖和哩,妈的,人小心眼儿不少。”在寒冷面前,铁匠炉的炉火能给他带来丝丝暖意,对于光着身子的黑孩来说,度过寒冷才是硬道理。在铁匠铺的日子,黑孩似乎胖了一点点,肋条和皮肤之间疏远了一些。
小石匠和小铁匠对菊子姑娘的追求是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菊子是第一个向黑孩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也是第一个用女性的温暖他的大姐姐,菊子处处照顾黑孩,用自己的手帕替他包扎伤口,替他送饭,为他的伤痛流眼泪。在黑孩心里霸道地认为菊子姑娘是属于他的,他把她给他包扎伤口的手帕暗藏在滞洪闸下第七个桥墩的石缝里。爱都是自私的,黑孩认为她应该只关心自己,而不应该同时对小石匠敞开心扉,所以他才会在知道菊子姑娘和小石匠约会时,脸上浮起冰冷的微笑。菊子有了爱情就很少再来看望黑孩了,这让黑孩感到强烈的失落,就像小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一样。失去别人关怀的黑孩感到的不仅是失望,甚至是绝望。这种爱恋在黑孩内心里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样一种似母子似姐弟又似男女的复杂而特殊的情感,最终让黑孩在小铁匠和小石匠的决斗中出人意外地弃一直比较关心他的小石匠而偏向了小铁匠。我们不应忘记,是小石匠把他带上工地的,而菊子是小石匠的恋人,菊子芳心自许的是小石匠,而黑孩曾亲自目睹了他们两人在黄麻地里的野合。得不到的东西,我们只有毁掉它。这种酸葡萄心理体现在小铁匠和黑孩身上,是多么冲动而激烈啊!
在小说中主人公黑孩和那支透明的红萝卜却更加隐讳地表达作者对一个时代的批判和新生的企盼。这个红萝卜是黑孩心中最想得到的东西的化身,它是被菊子洗过的那支红萝卜。关于那支红萝卜,小说有那么一段神奇的描写:黑孩的眼睛原本大而亮,这时更变得如同电光源。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美丽的图画:光滑的铁砧子。泛着青幽幽蓝幽幽的光。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砧子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红萝卜的形状和大小都像一个大个阳梨,还拖着一条长尾巴,尾巴上的根根须须像金色的羊毛。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红萝卜的线条流畅优美,从美丽的弧线上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光芒有长有短,长的如麦芒,短的如睫毛,全是金色。
在小石匠和小铁匠的决斗中,由于黑孩鬼使神差地在关键时刻帮了小铁匠的忙,悲剧的一幕发生了,小铁匠挣扎着坐起来,两只大手摸起地上的碎石片儿,向四周抛散,首当其冲的就是哭着扑上来的菊子姑娘,她惨叫一声,右眼里插着一块白色的碎石片。从此,滞洪闸工地上消失了小石匠和菊子姑娘的影子。黑孩知道菊子姑娘再也不想见到他了,黑孩今后再也不会得到菊子姑娘的关心,因为他是如此地伤害了菊子姑娘,以前他咬了菊子姑娘一口,菊子姑娘原谅了他,这次他再也没有理由会得到菊子姑娘的原谅,黑孩内心世界的失落是不能用语言来直接表达的,它是人生命中最黑暗的一种感受,尤其是一个言语失落的孩子。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作者写黑孩走进萝卜地中央,蹲下去,双膝跪地,每拔出一个萝卜,黑孩把手中那个萝卜举起来,对着阳光察看。他希望还能看到那天晚上从铁砧上看到的奇异景象,他希望这个萝卜在阳光照耀下能像那个隐藏在河水中萝卜一样晶莹剔透,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但是这个萝卜使他失望了。它不剔透也不玲珑,既没有金色光圈,更看不到金色光圈里苞孕着的活泼的银色液体。他又拔出一个萝卜,又举到阳光下端详,他又失望了......拔、举、看、扔......那个透明的红萝卜再也没有出现。小说用黑骇对那个透明的红萝卜的寻找,曲折地表现黑孩内心的失落,小说把笔尖插到人物的无意识中去。
那闪闪发亮的透明的红萝卜,是黑孩心中的梦,是他一直追求的生活,他那纯洁而善良的内心,充满了对阳光的向往。
小说讲述的是文革时期一些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剪影,是对冷漠凄凉社会的无声反抗,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就像在放映一部朴实无华的黑白电影。黑孩是作者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第三只眼睛,小说在平淡中深刻地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引发人们对社会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