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 2012XKT- XXSX338 | 课题名称 | 《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 | ||
负责人 | 张艳玲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沣东新城 焦家村小学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数学模型思想、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学中的案例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社会背景、课标要求、儿童认知、模型思想重要性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理论:1、数学模型思想2、数学问题解决3、教学中的案例 意义:1、模型的建立渗透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2、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2.借鉴学习法:3.实验法:4.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确立课题,成立课题组,课题论证;完成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召开开题报告会,完成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开展读书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外出观摩交流,拓宽研究思路。进行课堂实践,寻求建模方法。开展课题研讨,提高教研效果。 3、总结阶段:收集整理案例及反思,撰写论文,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一)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通过实验与研究,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建立的模式:“生活——模型——生活”。具体为: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引导发现、构建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修改完善教学模式,积极地总结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2、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3、学生要积极参与探索交流。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社会背景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数学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扩充使得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当需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一个实际问题时,人们就要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对象信息、作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等工作的基础上,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把它表述为数学式子,也就是数学模型。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儿童认知 儿童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都懂数学、爱数学、对数学怀有敬畏之心和热爱之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数学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方法层面,而是要深入到数学的“腹地”,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拥有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好多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数学时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是否与他们缺乏必要的“模型”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关?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中说:“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习者逐步建立与发展分析模式、应用模式、建构模式与欣赏模式的能力”。 4、模型思想重要性 目前,我们许多数学教师虽已认识到数学思想模型的建立对学生发展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能主动的将此渗透到教学中的还是少数。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撑和实际的案例分析是我们小学教师发展的桎梏,唯有打破它,才能获得更广的研究天地。 为此,注重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尤为重要。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为了便于开展研究,我们对《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中的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1、数学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研究对象,为了某个目的,在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和假设之后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并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模型简单来说就是把生活化、现实化的对象用数学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又能起到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的作用。 2、数学问题解决 从数学教育的角度看,问题解决的意义是:以积极探索的态度,综合运用已具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来自数学课或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新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建构数学模型。 3、教学中的案例 案例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全程或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片段。通过有个性的案例及反思,形成一套较有系统的数学教学模型思想,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研究的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模型与符号化数学思想的理论水平,让数学模型的建立渗透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2、帮助教师有效的梳理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的学习研究提高教师的模型与符号化数学思想的理论水平,让数学模型的建立渗透植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 2、正确解读教材中有关数学模型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梳理教材中所蕴含的此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何从学生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通过初步感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让问题,在问题中构建数学模型,运用发现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借鉴学习法:通过外出学习,强化理论,提升经验,合理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3.实验法:采用“小课题研究”的教学方式,各实验教师在组织研究过程中,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在听课、评课、案例分析中总结积累。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重在“数学小课题”实施的过程中研究运用数学模型思想解决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6-8月) 根据“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以及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确立研究课题,成立小课题组,对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价值性进行论证;完成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向上级教研室进行申报。召开开题报告会,完成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 开展读书学习,提高理论水平。(2012年9月) 学习新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借鉴先进经验,为课题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基础。课题组按计划组织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集中学习内容以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课程改革理论为主,我们先后学习了《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育科研》等有关理论知识。除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外,提倡教师自我学习,认真反思,并通过课题沙龙的形式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课题组成员之间交流互动,为开展研究行动提供理论支撑。 外出观摩交流,拓宽研究思路。(2012年10月) 从课题研究的角度观摩优秀课例,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经验交流活动,学习吸收先进的实践经验。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参加了“三桥街小学秋之韵教学展示”、“西安市实验小学教学研讨会”等活动,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观看优秀课例光盘等,通过观摩活动学习了先进的教学方法。 进行课堂实践,寻求建模方法。(2012年11月-12月) 小课题组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并在学校校本研修中上教学展示课,借助数学组老师的集体智慧,摸索建模的好方法、好路子。我们组织成员每周四召开小课题教研活动,大家交流在小课题实施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案例分析,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借助学校评优课活动展示小课题研究中公开课,请学校全体教师对小课题研究中的公开课进行点评研究,推动我校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开展课题研讨,提高教研效果。(2013年1-4月) 开展学校小课题研讨活动,展示两节研讨课,并由课题组组长对课题做简短汇报,并邀请专家与会指导,对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有力得支持。2013年1月面向全校开展了小课题研讨活动,展示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组长对课题做了简短汇报,并邀请专家指导,对课题的后续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2013年4月开展课堂教学对比观摩课,低中高三个年段各确定一节研究课,由课题组成员和非课题组成员,分别设计和执教。通过建模教学模式与非建模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对比,研究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2013年4月课题组教师参加了“车辆小学大学区课堂教学研讨”,展示了我组课题的成果。 3、总结阶段(2013年5月) 收集整理有个性的案例及反思,撰写论文,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在全校推广。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结题。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正不断的更新,教学实践正不断地实效。 1、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数学素养 自小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成员虽然辛苦,可是收获却是令人可喜的。课题组的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课堂展示、说课评课,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无疑都是飞跃式的提高。在小课题研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组的两位教师相老师、刘老师分别执教了,全体成员听课后,两位教师进行先了反思,大家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细致周到的评课,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学生表现、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细评。在课堂教学对比观摩课中,课题组成员和非课题组成员,分别设计和执教。课后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比,研究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推荐参加“车辆小学大学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课题组相老师执教数学课《认识方程》,相老师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的数学组组员刘老师、袁老师、王老师等以此为契机,认真进行了评课,取长补短,并整理出有效的活动材料,为今后的教学活动积累了成功经验。相老师在展示课中展现了我校教师的风采、展示了我组小课题的成果。小课题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教学能力。 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数学教学活动建立了学生的模型思想;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学生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一种新的体验,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建立模型,再用模型思想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数学海洋中学习知识,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上的他们自信,善于探究,勇于创新。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组教师从学科的特点入手,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中实践、反思、总结,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家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带领学生发现总结数学模型,将生活化的知识转化成一种规律程式,在运用发现的模式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题研究,我们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快乐。 3、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实践能力与业务能力。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改变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形成了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思想,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一年来,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我校的教科研水平稳步提高。课题组参加了小课题培训、阳光师训、名师之路11人次,参加区、市教研室组织的说课比赛4人次,共收集教学设计40余篇,教学案例10份,教学反思百余篇,教育教学论文4篇。一人获得市级骨干教师称号。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所有课题组成员的自信心,他们在课题的研究中都得到了成长。 4、通过实验与研究,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模型思想建立的模式:“生活——模型——生活” 自小课题开题以来,在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一般操作方式。即从“生活——模型——生活”。具体为: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引导发现、构建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环节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小学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定律、公式等都是数学模型,如何建立学生数学模型思想,关键在于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因此,教师有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从而使“生活”上升为“模型”,体现一个建模的过程。 环节二:引导发现,构建模型。在建模过程中,为了合乎实际问题又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就要在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化简,也就是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 环节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深层探究,求解数学问题。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叙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目的。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1、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会有产生、发展的过程,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我们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修改完善教学模式,积极地总结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2、“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又不拘泥于教材,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生活走进我们的课堂,让问题成为学生课堂的主线,让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在问题解决中,小学生模型思想建立的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要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思想,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积极参与探索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们相信,当课堂摒弃陈旧,真实就是美丽,当教学洗净浮躁,朴实就是智慧,当回归了学科的特点,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