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距离产生美
——读朱光潜《谈美》《文艺心理学》有感
[摘要]审美态度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进行之初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是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与实用功利以及科学理性保持适当的距离。本文主要从心理的距离和时间空间的距离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关键字]朱光潜审美态度 适当的距离 心理的距离 时间空间的距离
美与实际人生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是心理的距离,也可以是时间空间的距离。要有审美态度,进而发现欣赏美,就必须抛弃实用、功利的态度和科学、理性的态度,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发现并欣赏美,跳出主客二分的框框,达到天人合一的相融相通。接下来本文主要从心理的距离和时间空间的距离两个角度来阐述朱光潜先生关于审美距离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谈点感想。
一.有审美的眼光才能见到美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审美态度的差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的第一节就谈及审美态度,他举了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的例子,说明形象随着审美主体的经验和情趣的不同而改变。古松于木商是实用性的木料,可以架屋制器;于植物学家是科学类的物种,需要归类查异;于画家是美感的意识,有苍劲的气概。这三种不同态度只有第三种是美感的态度。画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上,眼里心里都只有古松,不去想实用功利和科学理性的问题,这种孤立的“形象的直觉”,就是美感经验。
就像樵夫,可能天天在泰山上砍柴,他穿行于其中,只看到了小路、行人、树木,并没有产生发现特殊的美感。而诗人却吟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丽美景和豪气胸怀。可见,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先考虑事物的实用功利性,这也就遮蔽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要求我们要跳出既定的框框,培养审美素质,通过适当的距离看事物,以审美的眼光发现美。
二.心理的距离
接下来,我们主要从心理的距离谈审美距离。1912年瑞士心理学家布洛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了《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首先提出了“心理距离说”。布洛认为“心理的距离”,指的是审美者把实际需求与审美意象分开,通过把个人的身份与审美对象脱离开来而得到的特殊心理态度。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举了海上迷雾的例子来介绍布洛的“心理的距离”理论。朱光潜说,乘船的人在海上遇到迷雾,头晕目眩,行程耽搁,实为不爽。可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来看,海雾何尝不是一种美景?所以说,实用经验严重限制了我们的审美视野,我们见到越多次的事物,其美感越容易被我们忽略。
因此我们应该“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暂时性地脱开实用生活的约束,把审美对象放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这样会发现一些意外的美。就像我们平时吃饭的碗,坑坏了一块,第一个想法是不能用了,丢了吧。可是如果仔细看,可能坑得刚好特别有美感,恰是一朵玫瑰花的形状,盛上清水,插上一朵鲜艳欲滴的玫瑰,相互映衬,别有一番美感。所以,丢开用实用观点看待事物,就能看到事物不寻常甚而是美的一面。
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对审美态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实质上,这还是和实用功利性联系在一起的。以时间的距离为例,朱光潜在《谈美》里举了“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的例子。我们现在把这段情史视为千古佳话,是因为我们已时过境迁,不受当时的实际利益的牵绊。但是在当时人眼里,卓文君不好好守寡,却搞私奔,是一件伤大节的秽行丑迹。我们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玩老鹰捉小鸡等各种游戏,当时只是一种娱乐性活动,现在回忆起来却无比美好。所以说,时间的距离有助于美感的产生。以空间为例,朱光潜先生说: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都会很震撼,但是在当地人眼里,这些奇景也不过如此。我想起了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季先生说后来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月亮,但至始至终都觉得家乡小水塘里的那个小月亮才是最美的,当时却不觉得。这就是在不同的空间会发现不同的美,在此空间发现彼空间的美,在彼空间发现此空间的美。当然,这也可以说是适当的距离产生美。
总的来说,人不能总是站在实用性的角度看人生万物,而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审美。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的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能使人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只有在审美过程中对显示出来的事物在感情或心理上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使人们对客体超越实用价值的判断,产生美感的体验,从而照亮世界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谈美》[M]:朱光潜,中华书局,2010年8月1日。
[2]《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3]《美学原理》[M]:叶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4]《距离产生美--审美与实际距离》[A]:康雪曼,大众文艺杂志社。
[5]《朱光潜美学“心理距离说”初探》[A]:刁俊瑗,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5卷第10期,2010年10月。
By 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