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北大计算机专业考研
滕建斌,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98分专业第一名
前言:本文姗姗来迟,对不住各位已经在2012考研第一战线上浴血奋战了数月的激情战士们了。但毕竟考研复习最关键的时刻尚未来临,谨以此文,总结本人在2011年北大计算机专业备考过程中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晒晒我的成绩单:政治71,英语70,数学130,专业课127,总分398,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初试第一名。
我是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2011届本科生,本科阶段成绩还算可以。从上面的各科分数来看,没有哪一科的成绩是十分耀眼的,单科丢分最大值是30,最小值是20,单科分数比我高者大有人在,而我却有幸在总成绩上拔得头筹。这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对于考研来说,各科全面发展才是王道,偏科是不可取的,至少要保证单科成绩必须过线,每年的考研大军中总有那么一大批人总成绩高高在上,却因单科成绩不够而名落孙山,尤其是英语成绩,需要大家特别提高警惕。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每年考研的复试分数线也不甚稳定,2011年考生的总分普遍偏高,计算机专业总分400+的大牛们亦是数不胜数。个人感觉,并不是因为这一年的题目简单,相反,就英语、专业课来说,我倒是觉得这一年的真题比历年真题难度都要大。造成分数偏高的原因主要是评卷的尺度可能有所放宽,至于2012年形势如何,谁都没办法预测,所以大家不必迷信于分数,可能明年考个380分会比今年的400分更了不起。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把考查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一、计算机考研的大形势:
自从2009年开始,计算机专业课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而数学科目除了北大自主命题之外,其他各大名校考查的都是数学一。题目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考本校的优势,为考外校的考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
曾经有人问我几大名校的计算机专业考研难度,就我个人来说,我只在北大这一块战场上搏杀了半年,对其他名校只是有一些隔岸观火般的观察,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并没有多大发言权。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无疑是这其中的佼佼者,考研难度相对来说是最大的,其他名校诸如北大、北航、浙大、中科院、上交、复旦、哈工大等,似乎难度都差不多。另外,我觉得对于敢于踏上考研征程的同学们来说,考研的难度这个问题不必过多考虑。考研这东西,只有付出了100%的努力,才能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讲,只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认定目标、全力以赴,不成功者寥寥无几。至于报录比、录取人数之类的信息,就像之前的一位北大学长所说,都是毫无意义的数字,这些数字只会吓退那些不自信的观望者,而对于真正的勇士,这些数字形同虚设。
二、备考的日程和作息安排:
有些人考研只需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绩,而有些人二战、甚至三战都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差距并不在于他们的基础,而是一个投入度的问题。只要在下定决心考研之后全身心的投入备考,半年的时间足矣。而对于多数考生来说,上半年还有大三下学期的课程压力,每天投入备考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而从大三结束之后的暑假开始,才是备战考研的关键阶段。对于我个人来说,从7月16日开始上自习准备考研,到来年1月16日初试结束,整整半年的时间,做了一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当然我并不是推荐大家只用半年的时间去备考,因为半年确实有点短,整个复习计划安排在半年的时间里难免捉襟见肘。我到了最后两个月,迫不得已每天的自习时间达到了十四五个小时,这是一种透支生命的做法,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再拿来用。总而言之,备考的起点最好是大三下学期的三四月份,如果这个学期实在太忙无法抽身,那么从暑假开始也为时不晚,关键是一旦开始,就要认真对待。
三、考研的心态: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考验大家的知识,更考验大家的心理。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心态,怎样在情绪变化时及时做出调整,是关乎考研成败的关键问题。在此盗用高联考研辅导班的赵敏老师的三个词语简单阐释一下我的考研心态观:自信、微笑、坚持。
自信——这是每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怀疑自己必定会让自己在前行的路上畏畏缩缩、患得患失,连自己都战胜不了的人更不必谈论怎样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自信的资本不需要太多,只要每天全力以赴,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无论梦想有多远大,每个人都有资格相信自己的梦想是可望而且可及的。
微笑——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保持一个好心情自然会使我们事半功倍。当然,实话说,备考的过程是很枯燥的(尤其是还有像政治这种令人头大的科目),反感的情绪在所难免,但是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在每天重复单调的工作是为了实现以后绚烂的梦想,每天给自己三分钟微笑,每天给自己一个冲击梦想的动力,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坚持——考研和高考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并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有些刚开始准备考研的人中途放弃是很正常的事,全国每年150万考研大军之中,打酱油的“水军”其实不在少数,“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老掉牙的名言用在考研这一方面再适合不过了。从一个单纯的角度去想,考研是件很简单的事: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每天严格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复习,然后,到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然后,享受胜利的果实。从一个复杂的角度去想,考研也是件很难的事,难在这个过程并不是能够轻易坚持下来的。总之,事在人为吧!有志者,事竟成。
四、单科简析:
下面我就北大计算机专业初试的四门科目,结合自己的复习历程做个简单的总结,个人愚见,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1、政治
不用多说,想必理工科的同志们都对这门课很头疼,尤其是在2010年改革之后,科目之繁多、内容之枯燥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改革也有改革的好处,多了些浅显易懂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少了些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且,考研政治毕竟只是一种应试的东西,不需要大家有太高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觉悟,只要对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熟记于心,加上自己一点比较通俗的理解,就完全可以应付。至于考研政治的范围和各门课程所占的比重,我就不啰嗦了,大家可以参考各类资料或者在辅导班上深入了解。
对于考研政治开始准备的时间,我个人觉得,不必太早。因为早期的宝贵时间是拿来巩固数学、英语和专业课的基础的,过早地开始准备政治容易导致看得快,忘得也快,而且过早接触政治也会使大家过早地对考研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后面的复习冲刺。
政治的基础知识有必要详细的看一遍,我的做法是8月份跟随高联辅导班的暑期强化班,把基本内容过了一遍,而这半个月的课程结束之后,当我再拿起政治资料准备复习时,已经是11月份了,不得不说这个时间有点晚,以至于考前最后半个月每天有接近一半的自习时间给了我那惶惶然不知所措的政治。当然,即使是政治这种自己完全没有头绪的科目,辅导班也不是必需的,如果想选择一条比较经济的道路,可以考虑在9月份把政治大纲解析翻上两三遍,第一遍要详细的看,之后就可以挑重点了。至于大纲解析配套的1600题,个人感觉,可做可不做,里面有很多题是不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
提到政治练习题,其重要性不可小视,一定要提起重视,勤加练习。肖秀荣的1000题和任汝芬序列2都是不错的选择。政治真题分为选择题和分析题,我们平时需要练的只是选择题,对于分析题,平时做练习的时候没必要专门拿出时间来一个题一个题地做,但是分析题常考的知识点一定要反复看,反复记,烂熟于心。
政治复习到了后期可以说只有两个主题:狂背+预测题。当然,预测题并不是用来押题,而是用来检验大家对热门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考研政治复习到最后,最好保证只要是稍微热门一点的考点都能有印象,这样无论考到什么样的题目都有话可说,有章可循。狂背的材料,可以是自己整理过的笔记,也可以是一些狂背专用材料,比如恩波的《考点狂背》、任汝芬的《考点识记》等。至于预测题,本人做得不多,感觉肖秀荣的4套卷还比较靠谱。
2、英语
首先自曝一下本人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六级548分,看起来在考研一族中还算是底子不错的,不过这已经是一年半以前的数据了,而且,事实证明,考研英语的成绩和四六级成绩没有太大关系,只要在备考过程中好好准备,即使是英语功底差一点,得高分也是没问题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英语这门课断送了很多人的研究生梦想,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阅读能力是考研英语要考查的重中之重,而阅读能力的基石就是词汇量,多数人考研英语的复习都是从背单词开始的。如果对自己的英语词汇量不是很有信心,可以适当多花一些时间背背单词,但是切忌在词汇书上浪费太多时间。背单词和做阅读是可以并行的,做一篇阅读,将其中的生词摘录出来,结合语境记单词效果更佳。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百炼成钢,语感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如果想要掌握考研英语阅读的规律和方法,个人建议至少练上500篇。市面上的考研英语阅读书籍很多,其中张剑的150篇是比较经典也是比较有难度的,而我做过的人大出版社的200篇难度适中,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英语真题是不可多得的复习资料,真题中的阅读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而我们能买到的其他阅读题集都多多少少沾染了些商业色彩,出题时难免有些急功近利,题目的严谨程度相比真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真题里的阅读是大家复习时需要精读的重要内容。
英语真题除了阅读之外还有完型填空、英译汉和作文。完型填空20题10分,很多人都不把这道题专门拿出来练习,我个人的建议是,把真题里的完型填空做上一两遍就可以了,因为这种题型提高的空间真的十分有限。英译汉和阅读一样需要反复的练习。相对而言,30分的作文是可以速成的,考研英语中的作文有点像高考语文的作文,条条框框比较多,也有些格式化的东西可以套用,在此推荐一本书,用于考前一到两个月突击英语作文:新东方考研写作首席主讲王江涛的《我的满分考研写作书》(特别鸣谢赵教练!)。
3、数学
北大自主命题的计算机数学基础是专属于北大计算机专业考生的一门科目,复习北大离散数学教程的艰辛与坎坷也是北大计算机专业考生的独家记忆。
2011年的计算机数学基础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次,但其中有一道关于连通度的20分的图论题我还是交了白卷,所幸最终我的数学还是考到了130分。
2012年的计算机数学基础不出意外仍将是60分高数+90分离散。首先从高数说起,由于北大数学考的全是大题,不存在概念性的选择或者填空,所以立志于北大计算机的同志们也就不必在微积分的一些细小概念上抠得太细,会做题即可。范围:同济第六版上册+无穷级数(不包括*部分)。教材上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看一遍的,至于课后题,有时间最好做一做,题量也不是很大。复习北大数学的高数部分要用到的主要复习资料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二选一即可,两本书都做的话题量有点多,虽然能勉强做完但未必来得及消化,当然对于习惯了题海战术的同学来说两本都做也是可以的,毕竟只需要做北大数学所涉及的部分。后期的复习不需要像考数学一的同学们一样找些冲刺题来做,只需要把之前做过的复习全书或复习指南上的疑难题目多刷两遍就可以了,最好保证里面的题目都能自己做出来,另外北大数学的历年真题也需要认认真真地多做几遍。(其实无论是哪一门课,真题都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离散数学无疑是北大计算机考研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无论是分值还是难度都是不可比拟的。之前有学长说:要考北大计算机,过了离散这道坎就能考上,如果过不了那就完了。这种说法自然是有点夸大了离散的地位,不过这正告诉我们离散数学有多么重要。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北大的《离散数学教程》的确是很有难度的一本书,一般人很难完全理解里面的每一句话。教程中的习题有些也是技巧性非常强的,第一遍做的时候很难想到解题思路。但是,研究生考试的真题多数都比较简单,只要大家对书中的定义、定理有比较清晰的把握,很多真题都能迎刃而解,并不需要很复杂的思路。总之,北大的离散数学是理论性很强、很有难度的一门课,但是考研考到的题目相对简单,所以大家在复习北大离散的时候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义无反顾的决心,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理解、去练习,最后肯定能获得一个好成绩。
北大的《离散数学教程》是很注重定理证明的一本离散教材,编写思路和顺序也比较独特,与其它离散教材相比有很大区别。所以,建议大家复习离散的时候就老老实实地用北大的这本教材吧,范围是集合论+图论+代数结构(去掉第六章)。课本上的内容要一句话一句话地深入钻研,看一遍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多看几遍,实在弄不懂就暂时记下,过后集中处理。每看完一章就做一下后面的习题,有些比较有难度的章节连续出现大片不会做的题目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不必灰心,习题的答案在配套的《离散数学习题解析》中有。另外,提到习题解析,简单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在整个北大离散的复习过程中大家只需要三项资料:《离散数学教程》、《离散数学习题解析》、真题,把教程上的习题和习题解析上的补充习题以及真题研究透彻,北大离散就易如反掌了。当然复习到最后还有大量题目不会做是很正常的,我到最后就是这种情况,第十七章的课后题还是有接近三分之一是自己做不出来的,其它章节情况相对好点。这些题目至少做上三遍(特别简单的一些除外),最好和看课本内容穿插进行,一边巩固基础,一边培养解题思维。最后达到的目标是课本上的定义和定理都能记住,那些证明过程不是很复杂的定理的证明过程最好也能自己写出来,习题中的简单题和难度适中的题一看就会,难题也能大概有个思路,真题不止要会做,而且还要深入挖掘每道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果能做到以上要求,离散这道最大的坎可以说就能顺利迈过去了。
4、专业课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包括四门课: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这个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各门课的重要性也能从它们所占的分数中略见一斑。个人感觉,数据结构是相对比较容易掌控的一门课,而计算机网络所占的分数相对比较少,专业课的重中之重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这两门课,需要大家拿出比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网络相对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克。
数据结构的参考教材是比较公认的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的那本,另外,清华大学出版社那一本黄皮的《数据结构习题与解析:B级(第3版)》也是本不错的参考书,这本书把数据结构的基本内容做了很扼要的讲解,习题基本是从专业课统考之前各校自己出的考研真题中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传说中的1800题(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研试题精析》)也是一本历年真题的精选集,不过里面很多题目不在现在的考纲范围内或者以现在的出题形式根本不可能考到,所以大家可以选择性地对待这本书。
对于数据结构的那道算法题,统考之后的这三年里出的都是线性数据结构的算法,树和图算法没有考过。当然,没考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考,建议大家把重点放在线性数据结构和树的算法上,至于图算法,大家尽量掌握,实在掌握不了就熟记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数据实例的操作过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我用的是唐朔飞的教材,也有人用白中英的,但我没有看过,所以也就没什么发言权了。唐朔飞的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是个很不错的参考资料,推荐大家把里面的题详细做几遍。操作系统多数人用的是汤子瀛的教材(貌似他出的操作系统有两个版本,但差别不大,大家可以任选其一),尽管这本书外界褒贬不一,但我觉得拿来作为应试教材还是很实用的,和考纲贴的比较近,内容也不是很晦涩。除了教材之外,操作系统的习题集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操作系统习题与解析》,和数据结构那本是一套的。
计算机网络的教材推荐两本:Tanenbaum的经典教材《计算机网络(第4版)》和谢希仁的那本《计算机网络》。后者比较贴近考纲,但也有些考纲中提到的内容在这本书中是找不到的,这种时候就需要参考前者,总之最好是把两本教材灵活地结合起来,把考纲中的知识点都弄懂。
以上简单介绍了四门专业课的推荐教材和习题集,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一些专门为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这个科目而出版的专业课综合复习资料。其中,大纲解析是普遍口碑较差,没怎么有人用的一本。在我周围用的比较多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指南》(红皮)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习题精编》(蓝皮),顾名思义,前者着重于讲内容,后者是一本习题册。其实前者也包含了不少习题,这两本书中的习题也是有很多是摘自各校的历年考题的。其实,专业课随着复习做题的深入,大家就会发现,做来做去都是那些题,都是历年来各高校考过的考研真题,其实我觉得这种题多做几遍是值得的,真题嘛,含金量一般都相对比较高。另外,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这两本参考书中有很多错误,统考时间不长、出书没有经验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出书者不够认真仔细。其实多数错误大家只要认真看、稍加推敲都能自己找出来并且改正,所以对大家的复习也不会造成太多负面的影响。王道论坛也出了一本类似的综合性参考书,本人时间有限,没有看这一本,在这里就不误导大家了(据说还可以)。
专业课比较传统的复习方法就是先看一遍基本内容,然后不断做题,通过做题查漏补缺,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看书过程中的疏漏和掌握不牢的地方巩固起来。我个人也是这么做的,但复习到最后总觉得自己看书看得太少,做题做得有点多,建议大家复习到后期的时候拿出一些时间再回头把各门专业课教材看一遍,打牢基础。至于冲刺阶段的模拟题,一般都是考前半个月左右才会出版,个人感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那本绿皮的模拟试卷就是应付,没多大参考价值。另外,文可以在最后半个月里每天做一套模拟题,剩下最后几天简单整理一下,把知识点再扫荡一遍,然后就可以坐等专业课的挑战了。
对于各门课的复习方法,我就简单介绍这些吧!(通过这次考研经验总结的写作,我再次意识到我的文字功底是多么地令人绝望!!!)至于复试的形式,英语听力+机试+面试,具体怎么去准备大家现在大可以不必去考虑,准备好初试才是王道。
一时间想到的这些肯定不够全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teng_5_12@163.com,一定竭诚为怀揣梦想的考研学子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预祝大家考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