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谷水”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22页,以供读者使用之便。
(1)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东周王城在谷、洛二水合流处东北岸。《国语•周语》灵王二十二年(前550):“榖、洛斗,将毁王宫”,即此。东汉、魏、晋、北魏都洛阳,曾导谷水使东出王城北,合瀍水东注为阳渠,径洛阳城(今洛阳市东)北,东至偃师县(今市)东南入洛;故《水经注》称王城西故渎为死谷。时已无水,改以阳渠为谷水下游。隋唐故道。近世改称上源为渑水,自渑池县东合涧水以下称涧水,别以新安县西北南流入涧一水为谷水。
(2)古获水下游流经今安徽砀山县,有谷水上承砀陂东北流来会,自下通称谷水,东至今江苏徐州市北入泗水。《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击刘邦,“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即此。
(3)即今浙江之衢江。古称谷水。《汉书•地理志》:“榖水,东北至钱塘入江。”
大多数读者使用的可能是第一条,个人补充:隋唐东都洛阳有“谷水”,自洛阳城西北向东南流经神都苑,于上阳宫北部分为三支,第一支向东引入宫城形成“凝碧池”;第二支东南走向,沿着皇城西南角与洛水交汇;第三支往南汇入洛水。而上阳宫则处在第二和第三支的夹角地带。唐时有谷渠,据清代徐松《两京城坊考》记载,“(谷)渠在雒水之北,自苑内分谷水东流,至城之西南隅入雒水。渠南隋有石泻,后入上阳宫”。可参考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第29页的地图,比徐松的更精准。据个人考察,唐谷水,大致为今洛阳市的涧水,主河道相对变化不大,名称已改。而现在所称的“谷水”则另有所指,参上。
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
谷水发源于渑池崤山以东的马头山谷。全长90公里,经渑池、新安,至洛阳会孝河,东南流注洛河,现与涧河汇为一流。古时的谷水,自王城西北流经千金嵑而东注,绕流故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四周,入洛水。洛阳诸水,以洛河最长,故后人言洛者必道洛水。但与洛阳文化盛衰变迁,关系最密切的,当属谷水。
-----------------
- 离扬:贾湖刻符和裴李岗文化的东迁(1)显然要引起许多观念上的混乱。(贾湖天生是一个充满颠覆性的发现:不仅要颠覆人们对于东方文明起源的传统看法,还要肩负修正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主源以及黄河是文明母亲河等一系列传统观点的责任)。
- 关于仰韶人骨的人类学特征,可以参考颜訚(1960)张振标(1982)的文献,因为老文献只是描述,认为接近南亚人种,但不做现代人群的类聚分析,这里找其他近些年或者国外文献的比对分析,看一下情况:
Unique biological affinity of the hanging coffin people inancient China based on craniometry of two skulls from Yunnanprovince, 2005.可以观察到,华县组、宝鸡组首先类聚,然后与东南亚Lang-Cuom古代组类聚,海南和殷墟祭坑组次之,而相对远离太原、抚顺、长春、福建、西安、湖南等组。
Jiangzhai and BanPo (Shaanxi, PRC): new ideas from old bones,1996.加拿大学者的研究对传统中国著作者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他们分析的结果是,新石器时代中原人群高度不同质。仰韶人骨与现代人群的比对分析
仰韶村拾遗
汉文化源头,关中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骨是南亚蒙古人种,非北方蒙古人种,北方蒙古人种当时生活在青海至苏联鲜卑利亚一带,魏晋以前南方蒙古人种是中华文化的主体。
上海复旦大学专家称建秦陵劳工来自南方 取人骨DNA对比
http://tech.qq.com/a/20090812/000095.htm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于2003年在清理一处秦代窑址时发现了百余具人骨架。(资料图片)
复旦大学相关研究人员日前提取临潼区秦俑馆前的秦代窑址中埋葬的人骨的线粒体DNA序列,并与现代中国人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了对比,得出结果:被征召去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们是一个混合人群,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但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没有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
这一结果与丰富的历史记载也比较一致。
据“中国文物信息网”报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人员张君、段清波和徐智在2008年PLoSONE第3卷第10期发表研究结果:线粒体DNA的分析表明出自山任遗址的秦始皇修陵劳工来自不同的地方。实验样本来源于临潼区秦俑馆前的秦代窑址中埋葬的人骨。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于2003年在清理一处秦代窑址时发现了百余具人骨架。该窑址位于临潼区秦俑馆前,西距秦俑馆东大门500米。人骨自上而下层层叠压,十分密集,葬式杂乱没有规律。专家推测,每一层人骨的掩埋可能是在比较集中的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人骨的层与层之间有一段时间的间隔。从人骨的埋葬地点、状态、随葬物品及性别、年龄和骨骼形态等表现判断,这些人群与当时秦始皇陵园的修建有关,他们很可能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的秦陵建设服徭役者或刑徒。从人骨的出土状态和骨骼上未见明显的致命性创伤推测,所有的个体基本上是正常死亡后被及时掩埋处理,活埋的可能性很小。导致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人死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劳动强度过大而使身体最终不堪重负致死,但也不排除传染病致死的可能性。
该文第一作者在现场鉴定了121具个体,全部为15岁以上的成年人,年龄范围在15~45岁之间,人群的平均死亡年龄仅24岁,绝大多数为15~35岁的青壮年。除3例因骨骼保存状况差而无法判定性别外,其余个体均为男性。对其中一些个体进行的DNA性别鉴定也显示为男性,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这个鉴定结果更能说明这些人的劳工身份。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人员从这些个体中随机挑选了50个个体的肢骨残段作为DNA的测试样本,成功提取出了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研究人员将这些序列与32个现代中国人的mtDNA序列进行了对比,这32个现代中国人根据其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被分为北方汉族、南方汉族、北方少数民族、南方少数民族四个组群。分析结果显示,这19个劳工属于东亚人群的混杂群体,他们相比32个现代中国人具有更明显的多样性。劳工中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另外,没有样本显示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
总之,修建秦始皇陵的劳工们是一个混合人群,而且与现代中国人群具有基因上的连续性,表明他们的来源比较广泛,这一点也与丰富的历史记载比较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汉旧仪》也记载“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秦始皇帝陵园西侧赵背户修陵人墓地中出土的瓦书墓志铭也表明,统一全国后帝国确实曾从全国范围内征召了大量的人员到秦始皇帝陵园服劳役。
目前的DNA研究结果来自线粒体DNA(mtDNA)的分析,即探讨的是其母系来源,如果进一步对Y染色体(父系来源)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全面确定这些劳工的来源地。
仰韶大峡谷位于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渑池县城北48公里,与石峰峪景区和黄河小浪底库区毗邻。有仙峡、神龟峡、龙虎峡、金灯峡、卧羊峡、悬棺谷6个景区,全长50公里,以险、奇、幽、雄为特点,备受游客青睐。仙峡绝崖对峙,苔藓满石,瀑流飞溅,险峻无比;神龟峡潭泉相连,奇石妙生,群峰竞秀,秀美如画;龙虎峡古木遍布,洞庵迭现,曲径通幽,苑如仙境;金灯峡峰回水转,奇峰陡立,气势恢宏,壮美如歌。大峡谷步移景换,时迁景异,堪称世外桃源.去年元旦,曾涉足于此,但见景区万物萧条,溪流冰封,朔风凛冽,残雪未融,甚是空寂,未及领略,悻悻而归.今又五一,朋友三人如约前往,见是游人如织,景色如画,蝉声入耳,惬意入心.几经艰难,历时八小时,成功穿越.
渑池本是著名的温泉古城,奈何挖煤断了水脉。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古泉--醴泉所在,孙中山为一酒厂题词“名比醴泉”指的就是渑池古泉。县城西北约20里就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彩陶甚多,可以想象新石器时期先民的生活。渑池西一里路南,有秦赵会盟台,2000多年,高台依然向夕阳。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仰韶文化概述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后,到2000年为止,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其分布范围,以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等9个省区,具体分布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甘肃省1040处、山西省1000处、河南省100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渭河流域、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已发掘出近百处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较同一的文化特征。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有较发达的农业,作物为栗和黍。饲养家畜主要是猪,并有狗。也从事狩猎、捕鱼和采集。各种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红色,多用手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故也称彩陶文化。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美,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如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约有100多座房屋,分为5组围成一圈,四周有濠沟环绕,反映出当时有较严密的氏族公社制度。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制繁荣时期的文化。早期盛行集体合葬和同性合葬,几百人埋在一个公共墓地,排列有序。各墓规模和随葬品差别很小,但女子随葬品略多于男子。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遍及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以及西王村三大类型。
二、浓墨仰韶文化,把亮点凸现给读者
仰韶文化可以说是渑池的“文化符号”和亮点,在1991年版的《渑池县志》中已设专篇进行记述,第二轮《渑志》编纂者仍然浓墨重彩,凸现这一亮点,在指导思想上是要把仰韶文化完整、系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因而在编写内容上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既记述近几年仰韶文化发掘研究的新成果,又追溯到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的肇始。二轮《渑志》在仰韶文化的记述上,不是只续首轮县志下限1985年之后至2000年仰韶文化发掘与研究的新成果,而是追根溯源,从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村遗址写起,1921年、1951年、1980年三次发掘,以及遗址保护、研究等情况,把有关仰韶文化的资料全面、系统地显现给读者。
二是既记了渑池县仰韶村文化遗址,又记了该县其他仰韶文化遗址。《渑志》把除了仰韶村遗址之外的其他50余处遗址,按照在乡镇的分布情况专设一节,从位置、发现时间、面积、文化层厚度、挖掘出土的遗物等内容逐一进行了记述。
三是既记了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又记了河南其他各地以及其他省区发现仰韶文化遗址的情况。《渑志》“越境而书”,综合反映了全国各地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情况。在“仰韶文化状况”条目中写道:“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2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其具体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遍布全省各地,以关中地区最多……河南省1000多处,遍布全省各地区,以豫西为最多……其中三门峡市约有200处,占全省总数的五分之一,渑池县50余处,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山西省1000处左右,遍布全省,以晋中南最多,晋中次之,晋北较少。甘肃省1040处,河北省50多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左右。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⑦
四是既记了仰韶文化的发现发掘对国内的意义和影响,又记了在世界的影响。《渑志》在“仰韶文化及其研究”章中设有“仰韶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一节,下立“仰韶文化状况”、“仰韶文化的地位”、“仰韶文化的影响”三个条目。阅读《渑志》,让我了解了仰韶村遗址的发现与挖掘,在中国考古史、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书写了中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是划时代的里程碑。”“仰韶文化研究对于重建古史、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意义重大。”⑧阅读《渑志》使我知道了仰韶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对世界的贡献。“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前,世界学术界都持‘中国文化西来说’,通过仰韶文化的发掘研究,改变了学术界这一错误认识,中国这一土著文化得到了举世公认,改写了世界历史。”⑨
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是以首次发现地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命名的远古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名称,做为中国新石器时期最重要的考古文化,研究仰韶文化,对于研究中国史前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1921年发现并主持了仰韶村遗址的首次发掘。遗址位于仰韶乡境内,在县城北7.5公里饮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沟村北的台地上,范围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地势呈缓坡状,两侧各有深沟,北依韶山,东、西、南三面环水。仰韶文化遗址有三层文化叠压,从下而上即从早到晚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文化。在仰韶文化层中,发现有大量窖穴。还出土了丰富的石器、陶器,陶器以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大宗。遗址先后经过三次发掘,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仰韶村遗址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界向往的“文化圣地”。依据考古惯例,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作为20世纪中国考古100件大事之一,载入河南十大考古发现之中。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渑池县的仰韶文化遗址,除仰韶村遗址外,分布很广泛,全县共有50多处。县城建立有博物馆专门收藏以仰韶文化为主体的各种文物。
仰韶文化做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仰韶村遗址的发现,第一次宣告了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新时代文化遗存,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仰韶文化成为中国考古史上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体系,仰韶文化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揭开了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书写了中国田野考古史新篇章,是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史前考古学及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史的第一页,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的新纪元;为中国史前史研究提供了可靠实物依据,学术界重新建立了古史研究系统。夏商周断代工程理清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将使中国历史再向前推一千年,这一千年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仰韶文化时期。通过仰韶文化的发掘研究,中国这一土著文化得到了举世共认,改写了世界历史;在仰韶村考古中首次引入了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成果,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传统;仰韶文化对渑池县发展也有重大影响。渑池县注重了仰韶文化品牌效应,地名方面,有仰韶乡、仰韶大街、仰韶广场、仰韶大酒店、仰韶度假村等。产品方面,研制开发出仰韶酒、仰韶牌中成药、仰韶牌水泥、仰韶牌玻璃、仰韶大杏、仰韶柿饼、仰韶贡米、仰韶油荼等。
中次六经
“缛羝ru,di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
(一支夏人的分支始族。这支始族叫作褥羝始族。褥羝始族从洛河北岸向西迁徙):
“西十里,曰缛羝之山,无草木多金石。”
“又西十里,曰鬼(广头)山,……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
(鬼()山在豫西山地,一条水流向洛河,一条水流向谷水。谷水就是济水。第二山“十里”,第三山“十里”,人口极为稠密。像这样人口稠密的地区可能留下痕迹。仰韶文化的最早发现在河南渑池仰韶村。仰韶的位置与缛羝的位置相当,时间也相当。)
“又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谢(水旁)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谷水。”
(谷水,济水的方言名。济水与渭河不相通。)
“又西三十里,曰娄豕shi之山,无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茈石,文石。”
“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与。涧水出于其阴,向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麋石,栌丹。”
“又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谷,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碧绿。”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玄龟,其状鸟首而鳖尾。其音如判木,无草木。”
“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鸣石。”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无草木,多瑶碧,厌染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其西有林,名曰墦fan冢,谷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其中多因(王旁)玉。”
(“墦冢”,巫祠的遗址。“谷水出焉”,是在豫西山地最高峰。)
“又西五十里,槖tuo山,其木多雩(木旁)多()木,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铁,多萧。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丝昔)辟之鱼。状如黾min而白喙,其音如鸱chi,食之已白癣。”
(河是渭河,已经在豫西山地的西坡。)
“又西九十里,曰常烝zheng之山,无草木,多垩,潐jiao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洛,其中多苍玉。菑zi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丹(木旁),多竹箭,其兽多乍牛,羬羊,其鸟多蟞,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因玉。”
(湖是渭河大湖,原来夸父的出处在这里。桃林,后人误传为邓林。)
“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薯藇,多苦辛,其状如棣,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疟yao。杨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门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萧(石旁)。(丝昔)姑之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门水,其上多铜。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这一山对地理的描绘很细致,渭河的水从门水流出来,流出来的水叫作雒水,在其他古书叫作石门,石门原来在这里。从门水出来的一段“七百九十里,叫作雒水。三峡开通以后,雒水与济水联通。古书中,常常将雒当作洛的别字。古书有伊洛竭,西周亡之说,大约指三峡开通的时间。西周的中心在淆山到三峡之间,并不在“西安附近”。)
-------------------
炎黄二帝诞生在孙旗屯
据学者张赞恭考证,炎黄二帝的诞生地在孙旗屯乡。张赞恭在《洛阳月谈》撰文说,这一研究成果已写进《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规划》一书中。
张文说,炎黄二帝诞生地——平逢山的位置在哪里呢?就在秦岭之首的孙旗屯村旁,就是我们现称之为周山的山岭。张文引《山海经·中次六经》原文“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西十里,曰缟羝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又西十里,曰廆山……交觞之出水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俞随水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关于平逢山在孙旗屯,张文归纳出四个方面依据:
一、缟,白色;羝,羊角。缟羝山,即孙旗屯乡东沙坡村南的白羊山。首,头也。缟羝山最尽头的第一个山头是孙旗屯村旁的周山,再向东就无山头了。
二、站在周山向南望,伊河、洛河清晰可见。“东望谷城之山”,谷城山应是洛阳市东北面邙山上的一座山头,在今汉魏故城之北。该故城有一北门即名谷城门。
三、平逢山之西二十里的廆山,就在孙旗屯村西二十里的王祥河发源地石根节村。《水经注·谷水》所载“俞随之水”即今天的王祥河,“北流注入谷水”。廆山即魏山,又名谷口山,在洛阳市西南。
四、1954年洛阳市涧西区在挖防洪渠时,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村落遗址。而仰韶文化是黄帝族文化。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五千年后的今天,在炎黄二帝的故乡,我们高新开发区的建设者正在这片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土地上创造着前所未有的奇迹。而炎黄二帝的踪迹也会给我市旅游业带来机遇。建议在周山森林公园建立纪念碑亭或塑像,认人们怀念赡仰。
-------
平逢之山是华山山脉向东延伸至洛阳盆地西部的山脉,位置大致在今天的洛阳市西边的周山一带,登上平逢之山可以南望伊洛之水,东望谷城之山。
熊耳山脉是伊河洛河的分水岭,北尽头就是伊阙龙门山,正是在“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的地方。伊洛河流域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山溪密布,旱有伊洛之水,涝有山丘可退,自远古时代中华先民少典、有蟜氏即居住于此,更把这里看作天下之中,最早的“中国”一词也出自这里,如西周时期的“轲尊”:
铭文中讲到周武王定都洛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此中国”。
《史记•天官书》:“自河、山以南者中国,故中国山川东北流”。指的即是伊洛地区。
少典妃有蟜氏女安登感神龙首生炎帝神农的“神龙首”,实际是长达九十余米的巨型天然石龙,位于熊耳山脉的洛阳伊川龙头沟。这里有一个甘山台常阳(常园)的地方,有九条沟溪,世称九龙之地。中间一沟为龙头沟,沟中有泉曰黄龙泉,泉水长流不息东流注于伊水,这在《水经注•伊水》有记载:“长水出新城西山,东流注于伊水”。龙泉附近称作羊架坡,世称常羊坡、常羊山、牵羊坡。宋代邵雍所著《伊川击壤集》中有:“十八日越牵羊坡南达伊川坟上。”并赋诗曰“陆海卧龙收爪甲,云山胜处追寻偏。春雷惊起千年蜇,笔下苍龙自往还。”
--------------
<河洛上古历史文化考论>__翟智高
【内容提要】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出现原始饲养业,相当古史记载的伏羲时代;在距今14000年前出现原始农业,相当神农时代;距今5000年前出现原始畜牧业,相当黄帝时代。伏羲氏、神农氏、少典氏、有娇氏、炎帝、黄帝、帝喾都曾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盆地留下遗迹。伏羲氏族主要活动于今渑池、新安、孟津、巩义至上街一带,并在此发明八卦、网、罗与动物饲养。神农氏族出于湖北厉山,其后继者迁居河洛,孟津之潜亭山即神农赫苏氏之都;有娇氏生活于平逢山即洛阳北邙山一带;少典氏世代居住在青要山及其周边地区。炎帝、黄帝俱诞生于河洛,并都曾活动于洛阳。炎帝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顶峰,黄帝推进原始畜牧业发展,并建密都于青要之山;帝喾受封之高辛在今伊川,即帝位后都偃师。
摘要:根据科学的历史发展观。通过文献与考古的印证,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出现原始饲养业,相当古史记载的伏羲时代;在距今14000年前出现原始农业,相当神农时代;距今5000年前出现原始畜牧业,相当黄帝时代。伏羲氏、神农氏、少典氏、有娇氏、炎帝、黄帝、帝喾都曾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盆地留下遗迹。伏羲氏族主要活动于今渑池、新安、孟津、巩义至上街一带,并在此发明八卦、网、罗与动物饲养。神农氏族出于湖北厉山,其后继者迁居河洛,孟津之潜亭山即神农赫苏氏之都;有娇氏生活于平逢山即洛阳北邙山一带;少典氏世代居住在青要山及其周边地区。炎帝、黄帝俱诞生于河洛,并都曾活动于洛阳。炎帝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顶峰,黄帝推进原始畜牧业发展,并建密都于青要之山;帝喾受封之高辛在今伊川,即帝位后都偃师。文章主要依据为《山海经》。《山海经》的主体内容为伯益据自身实地考察,并在参阅少典氏世代相传有关山川、祭祀内容及祭典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关键词:伏牺 少典 黄帝山海经
这里所说的“河洛”是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大体相当于《元和郡县志》卷5的河南府,治所在洛阳。此地隋唐时为洛州,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所辖范围为由伊、洛、河所形成的伊洛河盆地。其四周山脉北为王屋山,东为嵩山,南为外方山和伏牛山,西为熊耳山和崤山。据研究表明,在远古时期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大面积的草原,动物繁多。而且这里有较多的水域,在今天的洛阳市区附近就发现有大量的象牙化石,表明当时的伊洛河盆地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丛林密布。①此地的气候兼具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种气候特征。②这些情况表明,远古时期的伊洛河盆地就是极适合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地区之一。这也正是该地区上古历史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
九道河流环绕(黄、伊、洛、廛、涧、谷、甘、姜、儒),形势甲于天下,五大都城遗址(夏二里头、商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东西横列排开,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或做为陪都。
少典氏和有娇氏的两合婚姻关系始见于《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氏”。有娇氏的居处之地,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稿羝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这里的“虫”即有娇氏所崇拜的图腾神。有娇氏亦称有娇氏、有骄氏,是生活在平逢山的一支古老的氏族。平逢山即洛阳以北的北邙山。谷城山在孟津。
--------
欲说还休 的 千年古都 九朝圣地
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河洛地区居“天下之中”,山川险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能够控驭四方,因而造就了一座千年古都——洛阳。古都洛阳以其建都年代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位居中国七大古都之首。
洛阳为都,最早可追溯到传说时代。《山海经》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说:帝喾“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今洛阳新安县青要山、偃师市高庄分别有关于黄帝密都和帝喾亳都的遗迹和传说。目前,文献记载和当地传说中的两都地望尚未得到确证。
到了夏朝,洛阳为都,已被考古发掘与研究证实。古本《竹书纪年》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另据《逸周书?度邑》、《国语?周语上》和《战国策?魏策一》等文献,太康、羿、桀诸王之都斟鄩应在洛水附近。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洛阳偃师二里头发现一座大型都城遗址。据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的二里头文化1~4期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在夏代纪年的范围内。赵芝荃等考古专家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中、晚期的都邑故址。历史文献对斟鄩地望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相一致,故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当为夏都斟鄩。不计尚未得到确证的传说时代,洛阳为都应始于夏朝,而其余六大古都建都较早的如安阳始都于殷代,西安始都于西周,均不及洛阳建都年代早。
洛阳以“九朝古都”闻名于世,但其中的“九”字作何解释呢?有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最大,并非确数,形容“很多”的意思。实际上,人们过去长期认为洛阳仅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以及五代的后梁、后唐九个朝代的都城。后来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和文献考证的结合,人们认识到洛阳不仅是九朝古都,便出现了“十一朝”、“十三朝”、“十五朝”等说法。那么,洛阳究竟为多少朝古都?依据不同的古都概念标准,有不同的答案。按照历史地理学家、古都学创始人史念海先生提出的广义的古都概念,洛阳当为19朝古都。历史上曾有19个王朝或政权正式都于洛阳。它们分别是:夏、商、东周、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政权、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魏(李密)、郑(王世充)、唐、武周、大燕(安史叛军)、后梁、后唐、后晋。另外,古都洛阳尚有“八代陪都”之说,即古都洛阳曾为八个王朝或政权的陪都,分别是:西周、新莽、后赵、北周、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依据史念海先生《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七大古都中,西安有十七个王朝或政权建都;北京有十一个王朝或政权;其他的大古都均没有洛阳建都朝代多,南京十二个,开封七个,安阳六个,杭州两个。因此,就建都朝代的数量而言,洛阳在七大古都中居于首位。严格意义上来讲,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即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这些朝代都是在洛阳定都且为正史所记载;而且不计地方割据政权和较为短暂的朝代,在科学论证和宣传洛阳方面均容易被大众了解和接受。
回顾洛阳正式为都(不包含陪都)的历史,其历时之长仍居七大古都之首。夏商诸王都洛时间,古籍记载很不一致。而目前代表国家研究水平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亦未提出夏代及商前期(盘庚迁殷前)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所以夏代、早商都洛的时间只能是一种估算。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年代记载,即使按所有可能年代的最低值估算,洛阳建都时间依然稳居第一。
史书曰:“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然羿扶植傀儡仲康为王,自己并未称王,故太康、仲康、桀三王都洛。依据正史及其他古籍记载的夏商时各王在位时间,按最低值估算,夏代三王都洛共3王42年。商汤灭夏后居王位,国都由南亳迁至西亳。《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载:“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班固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括地志》载:“汤即位居南亳,后徙西亳,在偃师县西十四里。”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偃师尸乡沟发现了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的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工作者据地层分析和碳-14年代测定,结合古文献中的汤都西亳的地望,认为尸乡沟城址应为商都西亳。综合《竹书纪年》、《史记》等文献记载,按最保守的估算,商代都洛共9王159年。
自夏商至后晋,洛阳为都城历经19个王朝或政权,为都时间至少1096年,超过了其余六大古都中建都最长的西安(1077年)。洛阳为千年古都的说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建都年代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奠定了古都洛阳在中华古都中的地位。二里头夏城、尸乡沟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五大都城遗址沿洛河分布,象五颗闪亮的钻石点缀在洛神的玉带上,展示着古都洛阳独特的魅力。
-------------------------
“谷水就是武家河”
《水经注》卷二十三:“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堑,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这是说,老子庙位于谷水入涡处。然而谷水在哪里?鹿邑说在鹿邑,可是却没有谷水;涡阳说在涡阳,有条支流可是却不叫谷水。于是谷水问题就成为扑朔迷离的问题,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
鹿邑说谷水在鹿邑,惟一依据是《水经注》。他们说《水经注》记载的谷水明明在鹿邑,怎么会跑到涡阳去了呢?然而鹿邑却没有谷水,涡河北岸也没有别的支流。他们说有谷水只是在书本上,而不在鹿邑的土地上。他们不得不辩解说谷水被黄河发水淤平了。什么时候被黄水淤平了呢?《《肇域志》记载鹿邑有黄河、南河、涡水、洺河、剌河等五条河流,不见有人们所关注的谷水。是明代以前谷水就被黄水淤平了呢,还是谷水根本就不在鹿邑呢?
谷水在涡阳。涡阳老子庙近旁有条碧波荡漾的武家河流入涡河,武家河就是谷水。这样论断有充分的根据:
其一,老子庙中九井尚存。世事沦桑,白云变苍狗,荆棘卧铜驼。九井历两千多年而能保存下来,是个人间奇迹。给老子生地定位,没有比九井更有力的证据了。涡阳有九井,九井旁静静流淌着的小河,自然就是谷水了。
其二,武家河的来历。唐代尊崇道教,将老子认作李姓皇室的祖先。唐太宗李世民宣称:“朕之本系,起自柱史。”乾封元年(666年)二月己未,高宗亲临亳州老子庙拜祭,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谷阳改名真源,即今涡阳义门镇。载初元年(689年),武则天下令将真源改名为仙源,谷水改名为武家河。不舍昼夜流淌着的武家河,到今天很少有人知道就是唐之前的谷水了。
其三,得到郦学专家认定。1998年5月26日,陈桥驿教授和夫人胡德芬女士应涡阳县委、县政府的邀请来到涡阳。陈桥驿先生是杭州大学地理系教授、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著名郦学专家,有《水经注校释》、《郦道元评传》、《郦学札记》等著作。我们请陈桥驿教授来给老子故里定位,给武家河正名。
陈老对这个问题极感兴趣,来前作了认真准备。来到涡阳坚持要作野外考察,他主张研究历史地理,要重视文献鉴别与野外考察。5月27日,访问淮北市,参观相山相土祠,相土是宋国国君先祖。老子是宋国相县人,所以要先考察这里。28日到天静宫参观老君殿、九龙井,考察涡河、武家河,乘舟溯流而上,至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29日,参观河南鹿邑太清宫,陈老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涡河鹿邑段的地形、地貌。那年他已是76岁高龄了,风尘仆仆不辞劳苦,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敬业精神。30日,陈桥驿教授在作老子生地考察报告中说:“黄河善淤、善决、善徙。郑州以下,没有一道河流不受黄河的影响。可以基本上论定,谷水就是武家河。鹿邑没有河床,谷水绝对不会跑到鹿邑的。要找到谷水,九龙井很重要。我个人的意见,老子故里应该在涡阳这个地方。”他还为我们题词道:“天静九井皆得之,道统源头豁然知。涡水长流道长在,老子故里就在此。”“川渎播迁古今多,郦书从来费揣摩。幸得九井历历在,谷水就是武家河。”
----------------------
(人文历史故事网编转) 很大的场门,里边套着三个院子,一看便知是50年月的修建。它的主峰在酒泉的疏勒南山,海拔5808米。 如许的稀奇,只能在休摄生息的年月呈现。 谷水之畔,战乱如麻。 我们赶到哈溪镇,已是午时。 祁连山和北山两山夹峙一条工具走向的平展之地,工具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由于位置在黄河以西,以是叫“河西走廊”,又叫甘肃走廊。他们沿着河谷往上游迁徙,为了遁藏洪灾,却又不肯脱离河水。 我想,这是他们脱离故土时寻思熟虑后独一想留住来的工具。坐在窗前的我,面前目今又展现出那条由小到大弯弯曲曲的河道。却相背,千里沙漠有点儿太空旷,太干涩,而这里的山峦却显得那样的恣态丰盈,连绵有至。 他们还试着从妇女那边接过彩陶的制作。 这是一个金色牧场。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从这里流出的东大河、西大河,掬水成溪,汇溪成流,然后湍流而下,枕歌而去,直奔石羊河水域,成为石羊河赖觉得系的一支上游水源。这片丛林,储藏着一个民族的精魂;这条河道,流淌着一个民族的情歌。县城工具走向,海拔2400米,属祁连山余脉。 有去世的生命才更具博大,由于它可以用去世来表明在世的博大。要是不思虑到地球转暖的身分,按常理推测的话,那么已已往的20个世纪里,能看到如许的冰雪风景的人,生怕也为数未几吧。再往前望去,沿着松林前方那一片片裸露的崖坎地上都有护栏,护栏里也长出了同样的白桦树。我们抵达的处所,已经是林区的边沿了。 “谷水”之源的天祝,曾是好汉部落层出不穷的处所。这便是中国九大山脉之一的祁连山脉。侧望路边的村落,都酿成了一些简洁的线条,美得让民气动;再往前看,那条弯曲的小溪,一贯在往前流着,强光下的白山黑水,又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打动。每从这些亮相厅走出来,我的心里都很激昂,我的面前目今就会呈现一个原生态的天然王国。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因此破坏天然生态为价钱的。它凭着地母恩德,和彼苍护佑,与人类调和共存。 大雪无痕,冰天雪地,在广袤的西凉地面上,石羊河的8条支流,好像人身材上的毛细血管,轻划在无垠的雪地上。昔时这里的树木被砍光了,留住一片光秃的山梁。这三洪流系好像三驾马车,拉动着整个河西地域的饮水灌溉和生态系统。 祁连山上的动物和飞禽有许多,多不堪数。 六合玄黄,宇宙洪荒。 他们的生计离不热水,却又深深的恐惧水灾。但是你见过它死的一霎么,特殊是撞上枪口的时间,血从伤口流出来很快渗进土壤,而它羽毛上的光亮立即就会消逝,你的眼睛就能瞥见,有一只无形的手,像年青的母亲轻抚睡着的婴儿一样,从它身上滑过,英俊的羽毛马上落空活的光亮,别看那些标本,那已经不是本来的它们了。一下子,豹子回身,一跃蹿上山岳,消逝在密林之中。 世代背景吃山靠林吃林的他们,临走时怎么会健忘带走这两棵树呢? 它像脱缰的马群,残虐成性。 在这片荒瘠的山地上,它们保留着骄傲和忍耐的模范,它们坚挺着信心,守望着光阴,终于有一天破土成林,兑现了宏大的复活。它们的精魂和灵光还在山里,永久不会飞出大山。 石羊河最早与人类休戚与共。就在与石羊河连接的青海省某地,考古学家发觉了太古先民群体去世的窟窿。 在黄河上游,在石羊河道域,阵势平坦,草坪如砥,丛林密布,巍峨的祁连山余脉像一道自然屏蔽,护佑着四周的一概生灵。 水是一概生命的源泉。权利不但带给她们餍足,也带给她们责任和劳累。汗青上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部落占有了这里,胜者胜得都是云云惨烈,败者同样败得那样悲壮,尸横遍野,残阳如血。 黍粟之地,好汉辈出。 这里曾经产生的变乱,这里曾经演绎的故事,这里曾经有过的光辉; 另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史乘异国纪录,先人早已带走,汗青早已吞没掉的我想知道的一概。无论是隆冬的湿冷,照旧酷暑的潮湿;无论是春日的绚丽,照旧秋日的静美,你都市感触到它的博大与奥秘。我看到雪粉在天空飞翔。 火与水,红与黑,史古人类离不开的精神根本,不但成了他们绘制陶罐的标记性色彩,同时也是在他们心里不时困扰着的一个死结。这里的50多户人家,都搬到挨近兰州的永登县秦王川去了。河西走廊地域均匀海拔4000米。纵深望去,雪岭松涛,非常壮观。这条相连工具文化商业的通道,历史乘上称之为“丝绸之路”。 两棵从不孤独的树。 便是如许一群原始人类,在谷水流域修筑起了他们的优美故里。这里的山,异国那种孤峰万仞,旱魃千里的桀。 9.纵深牧场 沿着西大河再往里走,便是漂亮的西大滩了。 3.那场大水 据史学家考据,4000年前,我国的彩陶艺术正处在壮盛期间却戛然灭亡,并不是由于青铜器期间的呈现,而是缘自一场大水。你是彼苍降下来的甘雨,你有哺养万物的责任。这里是石羊河泉源重点保卫的修养林区之一,丛林面积达百万公顷。他说,那种神威,不是猎人就肯定领会不到。楼上打理得干洁净净,老板是一位甘肃东村夫,一家人在这里一干便是20多年,后代都在这里有了本身的买卖。无论是从阅历视角审视的结局,照旧偶尔的发觉,总之,这里的天然情况让奔徙而来的他们眼睛为之一亮。而我,存眷的倒是那场史前的大水。 可以想象,中原民族曾经在这华锐之地,演绎过几多好汉的故事和璀璨的文明。这个县是天下上独一的白牦牛产地,以是,“白牦牛”在县城里到处可见,尽显特色。吃完早点,一碗滚烫的奶茶下肚,我们又要仓促趋往相背偏向的哈溪。由于,远昔人类因此母系氏族部落为糊口生涯式样,储存粮食等什物的权利,只有她们作为氏族之长才会拥有。 杂木河,只有本地人才叫它的名字。 石羊河是祁连冰川留住来的稀奇。 与他相处的几天里,我的心路一贯随着这个护林人在走。 它是远昔人类糊口生涯的见证。他报告我们,20年前,这个镇上人隐士海,饭店深夜都坐得满满的,淘金的,做金子买卖的,人进人出,两班店员都忙不外来,喧闹死了。 他们一边狩猎,一边入手下手了驯养家禽六畜的运动。一场始料未及的大水冲毁了他们的故里空想,先民们在可骇的梦魇中一批批死去。 下战书5时,我们赶到哈溪林场。 途中,我们途经一个叫旱泉沟的村落。 当天,我们就住在戛玛林场。那条伸进林子里的淘金的河,本来便是杂木河的上游。不大的小镇人流熙熙攘攘,街上非常喧闹。这些昔时讨人欢乐过的奉送礼物大概信物,都是太古先民们原始情绪生计的见证。境内峰峦叠嶂,山顶终年积雪,山涧丛林茂盛,山地河道广布。他们还到处驱驰,结伙出游,集合更多的人群,生计充实了探险的刺激和交情的浸润。另一方面,在中国汗青上,这是一个好汉辈出的期间,是用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刁悍谱写的一段好汉史诗;而在北方,河西走廊一带,便是集结演绎这段悲壮史诗的大舞台之一。 今后人类步入新的开始,汗青跨入新的期间。 大概便是在谁人年月,大概便是天然的伟力,给如今的河西创世纪地留住了三条维系生命的河道。 史古人类的故事,反复着人类不停迁移的话题。 因为大水的警示,远昔人类的迁移老是溯河而上,他们从卑鄙到中游,从中游到上游,然后再从上游到上上游。 石羊河的泉源,由8支起源于祁连山山脉的支流搜集而成。由此推测,他们走的路越长,他们积聚的糊口生涯阅历便越丰裕。汽车盘山而上,顺河而下,沿途波动。 这是天然界的天然修复本领的神功伟力。 这里有一条流金的河谷。 刀耕火种,渔猎为生。 那么,对付这场大水,他们又会有如何的思虑呢? 10.哈溪哈溪 哈溪,是天祝县的一个镇,是杂木河的起源地。而此时的南边,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水稻莳植、大米充饥的表象已经极为广泛。但那井然一致,有七八十年生恒久的青海云杉,让我情不自禁地老是要转头多看几眼。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跨甘肃、青海两界,东接六盘山和秦岭,西达阿尔金山。 西边的太阳,沿着沟底沉落,红日像一壁巨幅的铜镜,满满地镶嵌在沟的西头,猛烈的斜阳光芒,就像火山溶岩喷出大地,染红了西天,又沿着两山的山脊,敏捷向沟壑漫延过来。如许弱小的细流,藉此经天纬地,与黄河背向而流,但它与黄河一样,同样拥有“中汉文明摇篮”的隽誉。石羊河由涧水汇聚而成,水势威猛,多年来,从山崖上冲洗下来巨石多数,石大如房,它们在河床上各自兀立,远处望去,宛如成群的黄羊从急流中迁渡。 松石是山的风骨,兽禽是山的灵魄,花卉是山的色彩,涧水是山的呼吸; 人在山上,山便是主体,人是客人,别看它一动不动,它的身上什么都是活的; 你看那锦鸡、雉鸡,在世的时间多英俊,颜色搭配既鲜活又美观,无论它飞落到那边,在什么样的颜色配景下,都是那样的华丽高尚;并且,在差别的光芒下,它的羽毛颜色幻化莫测,五光十色,的确像个精灵。生殖器的浮夸绘饰,是她们对联孙连绵无绝的神驰。我们便要求场里的同道带我们去林区看看。我们长驱直入,在这两山的夹缝中心,时而另有周遭百十公里的平滩呈现。 你还记得松塔掉进涧水的声音么?草木繁荣,层林尽染,鸟虫栖息,动物衍生。由于,它与糊口生涯无关。这里既是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的乐土,它也注定是我们远昔人类为了糊口生涯所追逐的乐园。 这条绵长不尽汩汩流淌的河水啊,你是河西的嫁娘。这个期间,氏族部落之间大迁移、大融合,优越劣汰,适者糊口生涯。 “谷水”,这个名字忽然提示了我。 我们沿途瞥见,这里零零散星的还栖身着一些人家,他们游牧在往日的牧场上,还过着比力关闭的生计。那边有水,有地,有电。 这里开掘出来的彩陶、石器、骨器、原始部落的遗址,报告人们,石羊河曾养育过我们的先人。 6.祁连山脉 水的泉源,老是有山相伴。它也同属于黄河道域的中华民族陈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哈溪,人们只当它是双龙沟的一个小镇。制陶的妇女在想什么? 刚下了一晌午的雪,才停下来。 这个处所叫脑皮沟,这个村落叫小脑皮沟。这个期间,群雄逐鹿草原沙漠,掀起大漠风暴,风起云涌,尽显好汉实质。 这里是林区的腹部,有很多珍稀的兽禽,栖息在这片广袤的林带。他们在上面倾泻大量的心血,创设出了很多更宽裕想象力的抽象图案,藉此,向主妇们表现本身的才气和恋慕。我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就笑一笑,点一颔首,想听他连续说下去。他们笑着就领我们上路。 据现场的林业专家讲,这里曾经是一片白桦林。他说他已往照旧一个狩猎的妙手,但今后他就断了杀生的动机。 我想,她肯定是一条会语言的河。这块水草肥美的地皮,养育过太古的先民,迓迎过戎羌、月氏、匈奴、吐蕃人的拜访。 两棵漂亮的树。 走进祁连,矗立的雪峰,逶迤的松岭,喧泻的涧流,兽禽出没,草木光辉,四季各有风物,你会有一种与它们第一次晤面的亲热。没想到轻轻一梳理,光阴的陈迹便云云清楚。可是地下的树根倒是一贯在世的,年年长出嫩苗,年年被牛羊啃食,几十年已往了,如今又还原成了一片太古的丛林。它是亘古流淌的石羊河的紧张生命之源。 5.黍粟之地 我国的黄河道域,是天下上最早驯化莳植黍、粟的处所。于是,我从这条河里打捞光阴的工程,便从克日入手下手。 主人一家,和整个村落里的人都搬出山沟了,到表面重修故里。流光溢彩的河谷,将刚落下的30厘米厚的积雪溶成了通透的晶体,披发着光热,令人不敢逼视。街道上刮着硬硬的风,呼呼地响。你还能看到黄羊的戏闹和白牦牛纯洁的身影么? 正月十五,雪后乍晴,中午的阳光,徐徐地从封冻的天空中划出一道漏洞,照在剔透晶莹的山顶上。有两棵高峻的杨树,却在故里的废墟上迎风站立。待来年,这里又是谷丰草长,牛羊肥胖,地面为好汉的部落带来了丰盛的奉送。一场大水后,有很多部落的先民们团体遭灾。他忘了走路,呆呆地看着崖上的神物。这里的饭菜也很“硬”,特殊是大片的牛肉,和揪得很厚的面片,连粉条都煮得很硬。说浮夸一点,可谓是百年不遇。要是如今围栏养护,凭着天然的修复,在不久的未来,它肯定会回复复兴重现昔时的风景。时不假我,未及拜访,遥天相望,只能在祁连山下揖手白云,痛惜道别。他们能留住来的,除了家属的坟地,另有对恩重如山的故土的深深眷恋。它带着奔流的甘甜和倦怠,带着跋涉的艰苦和疲乏,泪流满面扑向母亲的胸襟,结束了做后代的心愿。 这条河世代养育着她四周的子民,而这些子民像看待本身的母亲一样世世代代铭记取这条河的名字。我们在统领这片林区的戛玛林场的门口发觉了如许一块牌子:“兰州大门生命科学院练习基地”。大概会的,但你不会太在意;由于此时你更存眷的是母亲的感觉。不外此次我在石羊河探源的时间,有两道漂亮的风物让我健忘至今。谷类已经成为人类糊口生涯的必须品。那么,他们来到黄河已经消逝的河西,选择这片“乐园”,结果是出于什么样的一种糊口生涯思虑呢?你还能听到那片桦树林拢起的枝丫奏出的竖琴般的鸣唱么?这里曾经是河西走廊祁连山麓的一处原始丛林,自由前砍伐殆尽,自由后国度重点保卫才有了本日的范围。这是如何的稀奇呀。在河西,另有两条源自祁连山雪水的要地本地河道,即黑河、疏勒河。此中6支在天祝境内,另两支是黑河由肃南流经永昌到武威境内入民勤流段。 天祝在兰州市西北偏向,相距150多公里;武威市又在县城的西南偏向,相距也在150公里摆布。前方的路,已被昨天的大雪封住,我们只好转头。我们不信。北国灿灿,南国盈盈,乾坤冰雪,六合缟素。尤其是要地本地河,它更具有生命的状况和特性,由于它拥有去世。20年前,这里六七月份山上仍有积雪,雪线一贯很低。这是有切磋代价的天然保卫区,同时也是有大概天然修复的生态保卫区。以代乾山及乌鞘岭、毛毛山为界,岭南重要有大通河、金强河、石门河等为黄河水系;岭北重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为石羊河水系,现在年径流量10.24亿立方米,是这里的紧张水源。 她们是一对姊妹树? 《水经注》中称石羊河为谷水,可以想见,昔人以为它是滋养谷物的生命之水。巍峨的乌鞘岭如一道自然屏蔽,势控河西,威慑华夏,自古便是通往河西的咽喉要道,素有“河西走廊流派”之称。这个期间,一个王朝的灭亡,便是另一个王朝的崛起。走近它,能瞥见滚动的身影和清澈的面貌。车向大山挨近,几个转弯,我们就看到从山那里排挤的黑云正向我们飞来。我们拥挤着走进一家不太大的清真饭店,踩着逼窄的木楼梯咯吱吱响着上了二楼。县城南北皆山,低矮浑圆,没植被,蒙雪。他说,他长了这么大年龄,在山上只见过一次豹子。你还能闻到熊的鼻息和豹的血腥么?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游牧之地。异国生理预防的先民们,当时大多都栖身在岩穴或地穴之中。 我被面前目今的情形惊呆了。 这是一条有几十公里长的沟壑地。制作精致的陶罐已不再是妇女们意趣上的寻求,糊口生涯和繁衍给她们带来了无尽的高兴与振奋。 近些年来,当局颁发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的政策,为保卫祁连山修养林已经发生了奇效。他们在这里或战争,或繁衍,或游牧,或生息;生命曾在这里挥洒,豪情曾在这里豪迈,文明曾在这里萌生。 下雪时期,我沿着河西走廊,走访了石羊河的泉源。该搬走的工具都搬走了,剩下来都是搬不走的石头,和垒不起来的土坯。 他问我,你信赖不信赖,山是有灵气的?另外水系还会有另外空想,而你的母亲只教会你永世做河西生灵的仆役。 2008年1月7日,我们从天祝县城出发,探寻石羊河泉源之一的西大滩河道域。 这是整建制的搬家,是为了相应退耕还林的政策。天祝县属武威市统领。他本年有60岁了罢。可是,时候终究太短,我们还无法见证这里生态的原来面貌。 我见过一位从小就在山里长大,长大就一贯在这个山上护林的白叟。那是30多年前的一个下战书,他正从山上往下走,不知什么因为,他猛一转头,发觉前方的山崖上立着一只豹子,体格高峻,神色威武,外相上面的雀斑在斜阳的光照下显得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只有这条河是见证。 但我想,那边必定异国成材如檩的树。已往是水草丰富的湿地,再往过去推,大概便是史前大水留住的陈迹。这一带的树种全都是青海云杉;然而,通过近七八年的围栏保卫,林区前方辽阔山脊上,却长出了面积约有300多亩,个头有一人多高的白桦林。刚进林子,雪花又飞起来了,并且越飞越大,入手下手刮起了雪粉。它是石羊河最大的一条上游支流。他传闻过的,亲眼瞥见的,切身履历的,这一概,把我带进了已往半个世纪的沧桑光阴。 在异国语境的环境下,我却可以或许与树对话。公元前4000年来到这里的先民们,必定觉得这里是可以发挥农耕功课的嘉禾之地。 那是人类面对的一场溺死之灾。 8.两棵杨树 一个小乡村,如今已经酿成一片废墟。操劳过分的母亲至今还不敢有一点儿薄待,她纷披的白首飘散在苍山林海,她毛糙的十指深抠岩石泥沙,耗尽体力吮吸全部水分;她以海纳百川的大志,融冰为溪,化雪为流,聚雨成河;乃至不吝抢天呼地,吮露为滴,呵雾成珠;然后用头往前往冲,用满身往前往冲,毒日灼肤,不夺冰雪之志;旱塬千里,难弃眷恋之情。相濡以沫,亘古未泯。 这里曾经水草丰茂,花木丛生,丛林密布,黄羊成群,是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国。几百年来,人们争相到这里淘金,双龙沟的名字就越来越响。去世的惧怕,天然界的威慑,对糊口生涯的害怕,使得他们无所适从。但那一望中的冰山雪海,剔透天下,让我感触那便是大河的精魂地点。山色远者发青,近者显黄。他们说雪很厚,路难走,待会儿雪还会下。因为不过乎两条,一是这里天气高寒缺氧,饭菜煮不熟;二是本地人的口胃,让人能感触出这个民族的慓悍。大片大片的丛林已经规复到自生自灭的原生状况,补种的苗木已经形成大范围的新的林带。 这条叫作谷水的河道,它连续了我们的生命。 他是一名老党员,不信赖灵界的事变,他评释说,那是一种生命的光影表象,不叫迷信。大众望着窗外的天下奚弄说,下雪之后,天主掩去了有余的工具,显出了空缺的紧张性,使某一局部重生动。从他的眼神我读到了他其时惊魂慑魄的那一刹那。原始丛林险些被砍伐殆尽,我看到的最大的松树,其生恒久也不敷百年,而更多的是次生林带,许多原始丛林已经弱化为灌木森林。它是史古人类在相依相爱的纽带上镶嵌上去的第一枚注满情绪的纽扣。我的第一记忆,这里是最佳的屯戎马场。天祝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阵势西部嵬巍,东南逐次平坦,属青藏、黄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凭据考古发觉,早在4000年前,天祝境内就有人类运动。 4.彩陶期间 据考古学家考据,陶艺是史前妇女的佳作。 哈溪,不以地名着名。 衍变至今的祁连山脉,它的生态情况已被我们的先人们毁坏得无以复加。 可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处无边无垠的原始丛林。这肯定是谷物适宜生长处所的一条河;大概说,是河水流域长满谷物的意思。 不会。打猎的男子们又在做何计划?一场大难,吞噬了先民们逐水而居打猎为生的优美群居生计。 只有密切这条河,我才会明白到曾经产生在她四周的我所存眷的生态变迁。公元前4000年前呈现的美艳绝伦的马家窑彩陶,上面那些色彩光辉、想象丰裕、构图简单的纹饰,便是她们用纤纤指痕为我们留住来的史前生计的追记。 另有那些骨针、用石头打磨的项链、胸挂等等饰品,都是出自男人们的手工工艺。 大雪封山,冰雪路滑,我们的汽车不足泉源。” 鲁迅对人生况味的叹惜,宛如是我们面临天然的后悔。他叙述的时间,好像其时的情形就活如今我的面前目今一样。山脊为界,一侧雪厚,一侧雪薄。 夜里天降大雪,清夙起来,表面又是一个白晃晃的天下。 我还异国来得及咀嚼过年的气味,由于它远不足打动我的这场倾国倾城的大雪。窗外的雪积得很厚,氛围明净清爽,吸一口下去,沁民气脾,顿觉容光焕发,忘怀倦怠。几处在河床挖砂的呆板马达轰鸣,山体因为采石造成大面积滑坡,这种对大天然的毁坏和抢夺的行径实在让民气碎。它从冰山奔涌而来,它从雪峰叫嚣而去,它从莽林跌荡而出;今后,沙漠腾蛟龙,泽水变汪洋,山崩地裂,模糊初开,形成了史前的洪荒期间。这里的沃野,盛产黍、粟,却也反复化为焦土;这里的草原,水草丰美,却也不时血流河谷。这里有匈奴的子女,西夏的苗裔,吐蕃的血脉;这里有汉唐的丝路旧道,西域的胡笳羌笛,长久的农耕文化;你一出生就恋上了这片地皮,存亡不渝,无怨无悔;你一头扎进这里的黄土沙漠,奔徙千里,涓流成河,流尽眼泪不转头,直到与大漠坚持,以灭亡抗争,成绩了让河西人永世传诵的隽誉。标本室里更多的另有草木标本,听说中原独占的稀缺品类,在祁连山脉储藏着不下千种。与疏勒河、黑河比拟,石羊河是流程最短的一条要地本地河。 据史乘纪录,公元前5000年至4000年,一方面,文明的曙光已经初照在中华地面;中汉文明一经降生,它的孕育成长就未曾停止,并且靠这种强势文明,渐渐整合形成了光辉光耀的中国古代文化。以是你纯真,美从至纯而生;以是你无私,信为至诚而得。就在窟窿的顶部,他们又发觉了大水冲洗形成的河床。粗壮肢体的刻画,是她们对男性的赞美;肢体连接的图案好像是手拉动手在跳舞,是她们对群体生计的礼赞。公元前7000年的时间,黄河入海口的东夷蚩尤,和黄河上游的中原炎黄,他们的子民就入手下手大量莳植黍、粟。白皙的县城,有藏域风情。如今人少多了,主如果双龙沟不让挖金子了,木料也不让砍伐了,饭店的买卖一会儿平淡了,他正筹办着干完本年就和老伴回兰州生计。他们并不富饶,都是靠当局救助才搬出山沟的贫苦户。 如许的雪,是彼苍对北方地面最丰盛的奉送。 但这个镇子却申明显赫,集合着3万多口常住住民,与县城生齿雷同。 长约1200公里的河西走廊,与它比肩而行的是一条连绵流动的高山,犹如自然屏蔽,直插云霄。 据报载,这是开国以来少见的一场大雪。 这条让河西后代深感富裕的几千年而不枯竭的河道啊,她是地母的乳汁。 石羊河就如许流淌至今。故此,人们又叫它石羊河。从他的心情上看,他已经非常满足,喜形于色。故里的守望者,活在50多户人家每个体内心的树。 生计创设了文化,文化再现了生计,史古人类用丹青的式样具现了他们对期间的思虑。人们一起走来,寻觅“适彼乐园”;他们一起奔徙,兴奋的生命元素,到处碰撞原始天然界的一概状况。高山是大河之父,地面是长河之母。 7.白桦树林 天祝,藏语华锐,其意为好汉部落。是哪一家的主人,在哪一年的春天,将她俩栽在自家门口的?沿着山脉一起数来,有一二十个以护林为主的大型林场,这些林场都有本身的标本室。 那些跟随她们的男子们,入手下手萌生了清闲的心态。 双龙沟———中国西部有名的黄金谷就在这里。水波纹,形象地体现了模糊初开年月滚滚河水旋起的漩涡;四大圈纹,是她们把原始农耕文化绘制成的丹青。 “生命的泥,委弃在大地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行。尽管有民气同日月,襟怀胸襟百姓,吐纳万千,但也实在无法想象这连月不开南北同降江山一色的大雪,该是一番如何惊心动魄奇绝壮美的风景。最是豹子一转头的时间,他的心被震慑了。 2.要地本地河道 河道是有生命的。 |
夏代都居与二里头文化 严耕望
自近代锄头考古发现“仰韶文化”以来,即引起传说中之夏代与某种新石器文化是否有若干关系之推论。因为发现材料愈来愈丰富,鉴定方法愈来愈精确,使此类推论亦愈来愈能接近真相。余讲《国史人文地理》十余年,甚疑中原发现之最后期新石器文化称为“洛达庙文化”,近年更名为“二里头文化”者即为夏人之遗迹。1974年第一次向诸生派发较有系统之讲义,即强调此项意见。盖从时间(时代)与空间(地理)一纵一横之两种角度观察,此类中原新石器最末期文化,非夏代文化莫属也。近年考古学者亦多与此相近之看法,但尚未见提出具体论证。去年杨莲生兄看到拙讲义稿,深表赞同,促提前发表。回忆1974年撰发讲义时,中原新石器文化遗物之碳十四测验尚仅发表几个零星数据,而树轮修正年代惟从友人论文中得悉庙底沟第二期文化一个数据,故立论较为困难。近年“二里头文化”续有发现,此类文化之地理分布范围更较确定,而中原新石器文化之碳十四测验数据,与树轮修正年代之数据大为增多,使中原新石器文化先后各类型之年代亦更为确定。考古学上此两项进展,使余益信至少“二里头文化”之前期必为夏代遗迹,后期是否为夏文化虽尚待碳十四测验作进一步证明,但就目前已有之数据而言,仍以夏代遗迹之可能性为大。爰遵莲生兄雅意,再就旧稿补充论定,以就教于并世学人,共同商讨。
一欲论现已发现之新石器文化遗迹何者与传说中夏代文化之关系最为密切,当先就传说中夏代之时间位置与空间位置作一番较审慎平实之检讨,然后检视今已发现之新石器文化何者之年代与分布地域能与传说中夏代之年代与地区相吻合。
关于夏代年世,古本《竹书纪年》之纪录为最早且具体。据《纪年》传述,夏代自禹至桀十七世,四百七十一年。商代自汤灭夏至纣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左传》云:“商六百祀”,则商代年数有一百年之差距;或兼汤灭夏前之一段时间而言欤?此类传述虽不尽可信,然参考之价值则甚高[1]。故夏禹立国当在武王灭纣前约一千年之谱。武王伐灭商纣之年代,近人说法甚多,其一董作宾先生定在纪元前1111年,为最早;其二雷海宗定在纪元前1027年,为最迟,似亦较可信;然相差亦不过数十年[2]。则夏代立国约自纪元前2100~前2050年前后开始,不得迟过纪元前1994年;至纪元前1600年前后而终结,不得迟过纪元前1523年。现今治古史者所拟定之夏代年历,大抵与此略同[3],盖即依据同一之基本史料也。[1]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御览》八二。《夏本纪集解》只引末二句)。“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据《殷本纪集解》等)。按《三代世表》亦云:“从禹至桀十七世”,“从汤至纣二十九世”;而《表》列君王则三十世。又《殷本纪》凡二十八王,岂连伊尹摄政数之为二十九耶?而《殷本纪集解》又引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按《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对楚子云商载祀六百;《晋语》四:“商之飨国三十一王”。盖为谯周所本。云三十一世,较《纪年》多二世。或连汤灭夏前之二王及汤灭夏前之年代(汤灭夏时当巳在位颇久)数之耶?或世与王所指有异耶?四十年前,学人勇于疑古,以为古书纪事多可怀疑。近二三十年来,地下出土材料对于古史记载一一证实,有些处实出人想像之外,如商代文化东北远达辽宁,南方远达洞庭、鄱阳之南,湖北黄陂盘龙城更发现商代较早期之城廓,规模大,器物多,且为标准商文化。此不仅文化传播,亦见政治势力之远届。此类事,使吾人诚不宜轻视古人,以为不可能,不宜轻疑古史,以为多虚夸,故近年治古史者对于古代传统记载,多取审慎态度,不敢轻疑。[2]董说见所著《殷历谱》及《中国年历简谱》(艺文印书馆本)。雷说见所著《殷周年代考》(《文哲》季刊第二卷一期,1931年,武汉大学)。此处转引自何炳棣《周初年代平议》(香港中文大学学报第一卷,1973年)。雷说似较可信,详何文,与劳□《周初年代问题》与《日相问题的新看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七卷第一期)及《商周年代的新估计》(1980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此外唐兰定在纪元前1075年,方善柱定在纪元前1030年。唐说据汉代尚流行之殷历推定,见所著《中国古史上的年代问题》(《新建设》1955年3月);至1977年,仍持此说,见所著《西周时代最早的一件铜器利簋铭文解释》(《文物》1977年8期)。方说据《南齐书〃祥瑞志》“案周灭殷后七百八十年”之语推定,见所著《西周年代学上的几个问题》(《大陆杂志》51卷1期)。又赵光贤定在纪元前1057年,见所著《从天象上推断武王伐纣之年》《BFQ卫历史研究》1979年10期)。[3]范文澜《历史简编》,将夏代定在纪元前2033(?)一前1562(?)年。佟柱臣从《二里头类型文化试谈中国的国家起源问题》(《文物》1975年6期)定夏代约当纪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关于传说中夏代地理中心区域,前人已有不少成绩可资引借,兹综合述论如次:古代史家传述夏代活动涉及地理范畴者颇多。《汲冢古文》记夏代诸王之都居尤详,都居盖即其地理活动之中心也。今以《汲冢古文》为中心,参取《左传》、《世本》与《史记》诸书,作简要述证,以见其地理中心之所在。1.禹居阳城,在今河南登封东南告成镇[1]。又都平阳,谓平水之阳,在今山西临汾境;一云居晋阳,晋水或云即平水[2];又都安邑,在今山西夏县北[3]。[1]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又《夏纪》,禹“即天子位”《集解》:“皇甫谧日,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是禹之都居非一地。
先论阳城。按《汉书〃地理志》:“颍川阳翟县”,臣瓒注:“世本,禹都阳城;汲冢古文亦云居之。”又《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夏本纪》本之云,避商均于阳城。《集解》引刘熙日,“今颍川阳城”。是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告成镇。今镇东北山坡上发现春秋战国阳城遗址,出土战国陶器有“阳城仓器”印记,陶量亦有“阳城”字样,汉瓦有“阳城”印记。此类带字陶器的出土有力地证明此阳城之地望与年代。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274页。清以来学人,或以为当在泽州之阳城,说见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地名后起,今可不论。或以为在汾浍之翼城,说见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史语所集刊》第五本第一部分)及赵铁寒《古史考述》之《夏代诸帝所居考》,是在黄河之北,山西西南境。按就平阳、安邑相近而言,阳城诚当在山西西南境。然先秦故事,凡涉阳城而可见地望者,皆指颍川之阳城言,如《左传》昭公四年,晋司马侯日,阳城太室,九州之险。《六国表》韩文二年,“伐郑取阳城”。《秦本纪》,“攻韩取阳城”(参看钱师《史记〃地名考》卷六阳城条)。故旧说尚最有力。或者暂时避地,非都居,故《孟子》、《史记》皆只云“避于”,《纪年》只云“居之”,皆不云都,皇甫谧亦独删都阳城一节也。然近年锄头考古,在登封告成镇附近发现二里头类型文化遗址多处,如镇东北近处古阳城遗址及镇西之八方村,镇东十余里之石羊关,镇西南临汝县境之煤山且发现“二里头文化”之最早期遗址,时代正当传说中夏代之初期(详后文)。然则其地纵非禹所都,亦当为夏人活动之重要地域,故禹避居于此也。[2]平阳以平水之阳受名,在今山西临汾县西南境,无异说。晋阳,旧说在今太原地区,近代学人多以为不足信。赵铁寒以为平水古有晋水之名,故与平阳为一地,见所著《古史考述》之《夏代诸帝所居考》;而丁山实已先言之,则注[1]所揭文。[3]安邑,旧说在今山西夏县北。《一统志》解州卷古迹目,“元和志,古安邑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县志谓之夏王城,据鸣条冈,周三十里。西南遗址尚存。”按安邑为自古名城,今尚有遗迹可寻。赵氏以为在平陆县北五十里之虞城。按此亦本之丁山说,恐未足信。
2.太康居斟寻,在今河南翠县西南五十余里,实近偃师[1]。[1]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亦居之。”此见《夏本纪正义》臣瓒所引。其地望,《正义》引《括地志》即有两说。一日“斟寻故城,今青州北海县是也。”一日“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张仪传正义》所引同),盖桀所居也。”按北海说盖本之《汉书〃地理志》北海平寿县注引应劭说。洛州巩县说所本尤古。《左传》二五昭公二十三年,“二师围郊,癸卯效郡溃。”杜注:“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鄂中”。《续郡国志》河南巩县注:“寻谷水”。《史记张仪传》:“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索隐》引徐广日:“一作寻,成皋、巩县有寻口。”《水经洛水注》,“洛水……迳偃师城东,东北历鄩中。水南谓之南鄩,亦日上寻也。迳訾城西……而郡水注之。水出北山鄩溪……东入洛水。……谓之下部,故有上部下部之名,亦谓之北寻,于是有南鄩北鄩之称矣。又有鄩城,盖周大夫鄩肸之旧邑。”《说文》亦云,“鄩,周邑,在巩县。”钱师《史记地名考》与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赵氏《古史考述》引此诸书,以为斟鄩当在巩县,是也。按《夏纪正义》引臣瓒日:“《尚书》日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为近洛也。”故又日:“斟寻在河南,盖后迁北海也。”知钱丁赵之说甚的。下文论桀所居亦在河南,不在北海,亦其证。惟所谓在巩县西南者,《括地志》既云在西南五十八里,检《一统志》河南府卷,巩县在偃师之东微北只五十里,故斟郡故城实近偃师。观《河水注》,亦然。故杨氏《水经注图》臵故城于偃师附近,是也。3.相居帝邱,在今河北濮阳县境。又居斟灌,在今山东观城县境[1]。[1]古本《竹书纪年》:“后相即位,居商邱。”(《御览》八二引)又云:“相居斟灌”(《巨洋水注》引)。商邱,朱右曾云:“商当作帝。帝邱即秦汉之濮阳。《左传》,卫迁帝邱,卫成公命祀相,是也。”(范氏《订补》引)按《水经〃巨洋水注》引皇甫谧即云,“夏相徙帝丘”。赵铁寒日:《左》僖三十一年《传》,述帝丘为相之居,至为明白,故字误无疑。其地在今河北濮阳县。斟灌,旧说误据《左传》杜《注》疑辞,多于鲁东求之。实则《巨洋水注》引薛瓒《汉书集注》:“按汲郡古文,相居斟灌,东郡灌是也。”又《左》昭元年《传》:“夏有灌扈”,杜《注》:“观国,今顿丘卫县。”卫县本东郡之畔观县,光武更名卫。其地在今山东观城县,说详赵氏《夏代诸帝所居考》;而丁山《论三代都邑》文已先言之。观城与濮阳相近,故《巨洋水注》以为皇甫谧日徙帝邱即汲冢书之居斟灌也。4.宁居原,今河南济源县西北有故原城[1]。迁于老邱,今河南陈留县北四十里有老邱城[2]。[1]古本《竹书纪年》,“帝宁居原”(《御览》八二引)。原即周初原国。在济源县西北。《左传》隐公十一年,王以苏忿生田与郑,原为其一。注:沁水西北有原城。《续郡国志》,河内郡轵县有原乡。《水经〃济水注》,“水出轵县西北。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西源出原城西。”“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地也。……谓之济源城。”《寰宇记)五二孟州济源县,故城在县西北九里,晋文公伐原即此。后世论者大抵多同。[2]《纪年》又云,宁“自原迁于老邱。”(同上引)按《左传》二八定公十五年,“郑罕败宋师于老丘”。杜注,老邱,宋地。《一统志》开封府卷,陈留县北四十里有老邱城。按陈留东南五十里为祀,《夏纪),周封夏之后于杞即此,盖即帝宁故都而封之耳。参看丁《论》与赵《考》。5.胤甲居西河,在今河南安阳地区[1]。[1]古本《竹书纪年》:“胤甲即位,居西河。”(《山海经〃海外东经注》、《御览》八二引》一作“河西” (《御览》四引)。
先秦西河之说有三。其一,《仲尼弟子传》,“子夏居西河教授”。《索隐》以为在河东郡之西界,盖近龙门。又引刘氏云今同州河西县有子夏石室。《正义》则以河西郡今汾州为解。而《隋图经》以为在安阳之西河。钱师以为子夏所居,以《隋图经》为正,是也。详所著《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卷三第三九目。古代大河正流行邺之东境,称为邺东大河,故安阳地区有西河之称。其二,《吴起传》,为魏西河守。《吕氏春秋〃长见篇》云“治西河之外”,是当在黄河以西,即《索隐》引刘氏说之西河也。《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亦此。其三,渑池亦称西河外,见《史记〃蔺相如传》。胤甲所居不知究在何处。惟前世数君均居东方平原,似安阳之西河为正。丁氏以为龙门邻阳之西河,非也。6.桀居斟寻,自洛汭延于伊汭。洛汭即今巩县境,伊汭即今偃师县境,实即指斟寻地区而言[1]。[1]前引汲冢古文:桀亦居斟寻,在今巩县,实近偃师。而逸周书度邑解云:“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巩县即在洛汭。是亦前后迁徙无定。而要在伊洛流域,故《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夏亡”;《度邑篇》有“武王问太公,吾将因有夏之居” (《夏纪正义》臣瓒注引)之语也。复考《史记〃吴起传》,起对魏武侯日:“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此本自魏策吴起日:“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险,而右天豁之阳,庐睾在其北,伊洛在其南”)太华即今华阴之华山,伊阙迄今仍旧名,在洛阳县南。顾师颉刚日:“羊肠之说有三:一说在怀潞间。《史记〃魏世家》所云,昔者魏伐赵,断羊肠,拔阏与。《正义》谓羊肠在太行山上,南口怀州,北口潞州。一说在壶关。《汉志》,上党壶关有羊肠坂。一说在晋阳。《水经注》谓,羊肠坂在晋阳西北。三说之中,晋阳太北,一二两说相近。”(中国疆域沿革史第三章第三节)则夏末桀王所居之险随,西有华山,东有河济,南有伊阙,北有太行,大略以伊、洛、怀、孟为中心之黄河中游地区,巩县、偃师即在此范围之内。7.古史称夏虚与大夏,皆在今山西西南隅[1]。[1]《史记〃吴太伯世家》:“武王克殷……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集解》:“徐广日,在河东大阳县。”《索隐》:“夏都安邑,虞仲都太阳之虞城,在安邑南,故日夏虚。”按此即晋假道于虞以伐虢之虞,亦即虞芮争讼之故虞国,此无可疑者,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复考《左传》二O昭公元年,子产日:昔高辛氏(帝喾)有二子,伯日阏伯,季日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帝后(帝尧)不臧,迁阏伯于商邱,主辰,商人是因,……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日唐叔虞。…… 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又卷二七定公四年,子鱼日:“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分唐叔以大路,……怀姓九宗,……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杜《注》:“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也。”而服虔《注》谓“大夏在汾浍之间”。按杜注盖本于《汉志》太原晋阳注“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之语。然清儒顾炎武是服说。顾栋高则谓夏虚今为山西平陆县(参见顾师《中国疆域沿革史》)。钱师于大夏是服说。又据《吴太伯世家集解》与《索隐》,以夏虚即虞城,在今平陆县东北六十里(《史记,地名考》卷六)。皆与服说为近,谓其地不得北至太原,而当在汾浍安邑,南至中条山中虞坂地区。与虞国为近。此宜较可信。是大夏故虚约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地区,亦即夏初禹都故地,故有夏虚之名。《夏纪》,汤伐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集解》引孔安国日:“地在安邑之西”。 《殷纪》“桀犇於鸣条”。《正义》引《括地志》:“蒲州安邑县北三十里南坡口即古鸣条陌”。是奔回夏初故地也。而《竹书纪年》云:“汤灭夏,桀逃南巢氏。”(《御览》八二引)盖汤由东方来伐,桀由伊洛奔回夏虚,汤追逐,放之南巢而死,观《夏纪》走放层次甚明,非有抵牾也。8.夏后皋墓在骰山,山在今河南渑池县西[1]。 [1]《左传》七僖公三十二年,蹇叔日:“觳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杜《注》:皋,夏桀之祖父,肴在弘农渑池县西。按此在巩洛之西不远,而北逾河至夏虚尤近。
综上所考,传说中之夏代地理中心有三,而东西毗接。
其一今山西西南部,河曲之内,汾浍之会与涑水流域。其二河南西北部伊洛黄河间古称三川之地。其三今河南东北部古黄河南北大平原。
大抵夏代初期居河曲之内,此固传说中尧都平阳、舜都蒲坂之故地也。然亦兼有第二地区,故禹得避地阳城。河曲有河流交通之便,有两池盐产之饶,然局面逼仄,难可发展,故第三世太康已渡河南居巩洛,活动范围渐向东扩大,至中世君王多居第三区今濮阳、陈留、安阳之野。是则山西西南部及河南北半部皆其君王之都居活动中心也。又《史记·货殖传》曰:“陈在楚夏之交”,“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则嵩高以南今河南中部西部亦皆其地,惟东部属于商耳。夏末桀王复西都巩洛,盖避商民族渐强之逼欤?最后商汤西伐,桀复逃避于安邑夏虚之鸣条也。《史记·货殖传》曰:“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实则夏人已并有三河之地,先都河东,徙都河南,亦曾都河内,绾毂中原,实开中国史上中原虎踞之局,不始于周,故治国史者若撇开以文字为信史之原则不论,固当以夏为端绪也。二传说中夏代之年世与各君王之都居既略考定如上,可进而论夏代与现已发现新石器文化遗迹之可能的关系。按中原河洛地区现已发现之新石器文化,以时代先后,可分为四个时期。较早为仰韶期之“庙底沟类型文化”,重要发掘遗址有河南西北部之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登封庙、郑州大河村、安阳后冈,陕西东部之华县泉户村及山西西南部之万泉、芮城、夏县地区。次为“庙底沟第二期类型文化”,或称“河南龙山早期”,或称“龙山形成期”,其分布之范围略同。再次为“河南龙山文化”,重要发掘遗址分布在山西芮城,河南之陕县、渑池、洛阳、偃师、郑州、禹县、临汝、安阳等县地区。“河南龙山文化’,之后,又有“洛达庙类型文化”。“洛达庙类型文化”为1956年在郑州洛达庙首次发现[1],其后发现此类型文化遗迹在豫西一带普遍存在,且在偃师西南二里头村发现更典型之遗址,故近年改称为“二里头文化”[2]。《新中国考古收获》综述此类型文化之风貌云:其特征是承袭河南龙山文化若干因素,而有较多之商代早期文化特点。例如陶器:纹饰以细绳纹为最多,篮纹次之,亦有方格纹与附加堆纹。器形有鼎、罐、盆、瓮、豆、爵与短颈大口尊等。就中以鼎为典型器皿,数量较多,器身如圜底罐或盆,其足扁平或三角形,其周身往往有附加堆纹。盆亦有显著特点,一般为深腹圜底,口沿两侧有一对鸡冠状横耳。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很少蚌器。尤值注意者,已发现少量青铜小刀,与只具灼痕之卜骨。[3]此项综述,代表此类型文化初发现时期考古家之一般认识。此无疑已为中原新石器文化之最后阶段,下接即为商代青铜器时代。[1]实际上1953年在登封玉村已有发现,但仅调查,未经发掘作肯定。详韩维周等《河南登封玉村古文化遗址概况》(《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6期)。[2]参取《新中国的考古收获》第二章《奴隶社会》44页及考古所洛阳发掘队《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殷玮璋《二里头文化探测》(《考古》1978年1期)。二里头遗址在偃师县西南九公里二里头村之南,北邻洛水,南距伊水五公里。约E112~42’,N34~42,。此与前考夏太康夏桀居斟寻相近,亦与《毅水注》所记尸乡(偃师西、阳渠水之北)传为商汤所都、亦云帝喾所都者相近。[3]《考古收获》第二章《奴隶社会》44页。嗣后发现渐多,而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次数最多,规模最大,出土器物亦最丰富[1],1965年考古所发表简报[2],更清晰描绘其风貌云:此类型文化之特点:(一)具备一套有一定特色、经常共存并普遍大量出土的陶器群,如三足盘、平底盆、鼎、豆、盉、鬹、觚、爵、角、澄滤器(?)、甑、直筒深腹罐、单耳鼎、四足方鼎、带耳绎,以及少量大方格纹,大批印纹,发达的附加堆纹与器内壁施加麻点等纹饰,都不见或不同于河南龙山和山东龙山文化,也不同于商代二里岗期文化[引。(二)墓葬中开始普遍出现觚、爵、盉、鬹等专用之酒器。(三)生产工具,出现有锋刃之穿孔石刀、石镰,以及大量之扁平长方形石铲。(四)开始出现(就中原地区言)金属工具青铜器。简报又云,此遗址本类型文化堆积厚达二至四米,时间先后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而陶器显现之差别为大。兹抽绎异同作比较如次:(一)泥质黑陶之渐减:早期占14%,中期占9.5%,晚期占3%。 (二)早期瓮、罐、盆多平底,有假圈足,晚期陶器多圜底。(三)早期器盖握手呈蒜头形,器身折壁有棱角。中期器盖握手呈圆锥状,器身折 角不显。晚期握手低矮,出现桥形钮,弧壁,大敞口。(四)三足盘:早期深腹矮足。中期器足稍高。晚期浅盘高足,足呈舌形。(五)中期出土四足方鼎一件。又出现盉、爵、觚等专用酒器,爵与觚器身细长。晚期爵与觚器身粗矮,大敞口。(六)纹饰:早期以篮纹为主,有方格纹与细绳纹,如饰方格纹之舁、澄滤器(?)、深腹罐等,均为中晚期所不见。中期以细绳纹为主,有少数篮纹与大方格纹;又盛行各种印纹[4]、凹凸弦纹与附加堆纹。晚期多粗绳纹,内壁普加麻点。(七)晚期其他特点:甲、陶鬲与大口尊增多。乙、有大量骨制品、半成品、铜渣与陶范[5]。丙、刻划记号,发现24种,绝大多数刻在大口尊内口沿上,疑为原始文字[6]。丁、有卜骨,原料为猪牛羊肩胛骨,多有灼痕,无钻,方法原始,与二里岗期下层文化相近。戊、遗址中部有夯土台基,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台基上有宫殿基址,长广各一百米。初步推测在中晚期之间,可能为汤都西亳[7]。[1]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4期)云: “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春发现至1964年春先后发掘九次,揭露面积约8000平方米,约估遗址南北1.5、东西2.5公里。在此范围内,地势高亢,地下普遍有晚于河南龙山文化、早于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的二里头类型文化堆积层,其中部分地区厚达三米左右,并有早中晚三个时期(1972年发掘又发现第四期)叠压的堆积层。出土大量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和少量玉器、青铜器等。此遗址文化层次清楚,内涵极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2]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 1965年5期)。[3]有些器形和纹饰可在河南龙山文化中找到其祖型与承继因素,如澄滤器(?)、觚、瓮、豆、斝、直筒深腹罐,以及篮纹、方格纹、绳纹等。有些(少数)器形可在山东龙山文化中找到其祖型,如三足盘与鬹等。[4]中期印纹盛行,多饰在陶器之肩腹部,有各式云雷纹、圆圈纹、花瓣纹,丰富多彩。[5]有铜铃在晚期或中期墓中发现。又有铜镞、铜刀、铜锥、铜条,作者未说明时代,疑亦在晚期。(按1973—1974年发现两个铜爵属第三期,即此处所谓晚期,见考古所《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八区发掘简报》,刊《考古》1975年5期) [6]刻记二十四种,形状有……等。这些记号的用意,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或许是一种原始的文字。[7]本《简报》云,夯土台基显分上下两层,是两次筑成,并经两次利用。上层为红夯土层,其上发现宫殿基址,下层为花夯土层,尚未揭露,情况不明。但1974年《简报》(《考古》1974年4期)云一次筑成,因为用土不同,故夯土可以分出不同层次。此点说明极关重要。1973~1974年,续作三次发掘,于晚期之上又发现一期。其发掘简报云:宫殿台基上面灰坑与灰层中之陶器,较第三期(旧称晚期)有较大变化,与郑州二里岗期亦有显著区别,故别定为第四期。如四期陶鬲,数量较三期明显的增多,而仍少于二里岗期;器形大口、长颈、瘦腹,亦与二里岗不同。陶簋,口部较大,圈足较高,型式较三期为多,但少于二里岗期,且不见二里岗期之广腹簋与直壁簋。四期不见三期常见之三足盘,可能即为陶簋所代替。尤可注意者,大口尊,三期口径小于肩径、二里岗期口径大于肩径,而四期之口径与肩径略相当,极见三个时期发展之联系‘坠[1]。此项看法已为一般考古家所接受,故今论二里头文化,皆分为四期。[1]考古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4期)。三此类型文化,有为夏代文化遗存之可能性最大,兹亦从空间与时间两方面观察之。就二里头类型文化之分布地域言之,在中原地区现已发现之遗址一百余处[1]。此诸遗址,大抵可谓有豫西伊洛流域嵩山之阳与晋西南汾水下游涑水流域两中心。豫西遗址之已发掘者,除偃师二里头与郑州洛达庙外,有洛阳矬李村、东干沟、东马沟、陕县七里铺(三门峡市七里桥),渑池鹿寺,偃师高崖、灰咀,巩县稍柴,荥阳上街,郑州□□(ka’la)王、董砦,临汝煤山,淅川下王冈等遗址[2]。其他如洛阳孙旗屯、南村、白湾,偃师夏后寺、沙沟、程氏沟、砦湾、孙家湾、西岗、景阳岗,巩县小芝田,登封告成镇、玉村、石羊关、八方村,伊川白元、南砦,宜阳庄家门,洛宁坡头,嵩县瑶店村,临汝夏店,禹县阎砦、崔庄,及鄢陵、扶沟、商水等县,亦经调查,有所发现,而伊洛下游分布尤见密集[3]。山西西南已发现之遗址有永济东马铺头,解县阎家村,夏县东下冯、小王村,闻喜大泽村南及西,河津庄头、燕掌,稷山西社,新绛礼郭、泽掌,襄汾清渚镇、单家庄、上鲁、南大柴、陈郭、刘村、南村、下梁,侯马(市)西阳呈,曲沃安吉、卫村、里村东沟、东白壕,绛县赵村,翼城天马、感军、张桥、西王、北木板、西石桥、苇沟、古暑,临汾大苏、小苏,凡35处[4]。就中东下冯、东马铺头、感军村皆经发掘,东下冯不但出土遗物丰富,且直接压于二里岗商文化层之下,可为此一地区二里头文化之代表[5]。此外陕东之华县亦发现遗址一处[6]。[1]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组975年豫西考古调查》(《考古》 1978年1期)。[2]洛阳矬李村,见洛阳博物馆:《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1期);东马沟,见洛阳博物馆:《洛阳东马沟二里头类型墓葬》(同上)。东干沟,见考古所洛阳发掘队:《1958年洛阳东干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10期)。七里铺,见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县七里铺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60年第1期)。渑池鹿寺,见河南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鹿寺商代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64年9期)。偃师灰咀,见同队:《灰咀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59年12期)。郑州旭旮王、董砦,见河南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旭备王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8年3期)。荥阳上街,见河南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郑州上街商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6年1期),今属荥阳县。煤山,见洛阳博物馆:《临汝煤山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75年5期)。余见《新中国考古收获》,及考古所洛阳工作队:《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殷玮璋: 《二里头文化探测》(《考古》1978年1期)及最近出版之《商周考古》第一章;《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274页。[3]登封告成镇、石羊关及禹县两地,见考古所洛阳工作队:《一九七五年豫西考古调查》(《考古》1978年1期)。鄢陵、扶沟、商水等县,见《考古》1965年2期所载调查报告。余详注[2]所列考古所洛阳工作队与殷玮璋两文及《商周考古》第一章二里头文化遗址图。此图不记商水,但有豫东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四县,豫南信阳一市,又有湖北黄陂一县。但《商周考古评介》(《考古》1980年4期)云豫东几处目前并未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故今不取;信阳、黄陂亦姑从慎不收。[4]山西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详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0年3期)。此文极重要,前有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末附三十五处遗址登记表,本段纲文即据此图表所写,地名多为村庄名称,图中详示各村之地望,尤为可贵。就中阎家村,表属运城县解州公社,实是解县境。《商周考古》15页所刊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运城、解州各一处,盖误植。又此诸遗址,又可参看山西文物委员会:《山西省十年来文物考古新收获》(《文物》1972年4期);考古所山西队:《晋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商代遗址的调查发掘》(《考古》1962年2期);间有稍详记述。[5]东下冯考古队:《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东区中区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2期);及注[4]所揭《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调查与试掘》、《晋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和商代遗址调查与发掘》。[6]陕东华县,仅见于《商周考古》15页所刊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图。再就此类型文化之时代言,不但其相对年代在“河南龙山文化”之后,而且是由“龙山文化”直接发展所形成,此由遗址文化层之叠压关系已可判知[1]。近数年来,由于碳十四测验技术之应用,加以树轮年代之校正,中原一系列文化之绝对年代已可得科学之初步验证。在此一系列文化之绝对年代中,“二里头文化”之时代约开始于纪元前12000年前后,因为第一期文化已有三个碳十四测定经树轮校正之数据,分别为纪元前2010(洛阳矬李)、前1920、前1900(皆偃师二里头)年前后,三个数据连续相接近,应无大差误。至于其终结时间,虽尚不能绝对确定,然就目前已知之数据言之,其第四期文化约在纪元前1700一前1600年前后[2],殆亦为平实之论也。[1]《新中国考古收获》云,“河南龙山文化”经常直接压在商代早期文化之下层。又云经调查证明,“洛达庙类型文化”在地层上是介于商代早期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之间。此两语并不矛盾。盖“河南龙山文化”与“早商文化”分布皆较广,而“二里头文化”分布范围则较狭,故有些处“龙山文化”后紧接有“早商文化”,有些处“龙山文化”后,紧接有“二里头文化”。如考古所《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5年5期)云,洛阳东干沟与郑州洛达庙两遗址之“二里头类型文化”层下,皆压有“河南龙山文化”之灰坑,二里头遗址之部分地方有二里岗期(早商文化)灰坑打破“二里头类型文化”层之现象。此即为明证。其后洛阳博物馆发表之《临汝煤山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1975年5期)云文化层分为四期,最底层为第一期文化。就文化内容言,已由“河南龙山文化”蜕变,而开“二里头类型文化”第一期之端绪,但仍属于“河南龙山文化”之范畴。第二期文化,是第一期之延续,属于“二里头类型文化”之早期即第一期遗存,第三期文化属于“二里头文化”之中期,即第二期遗存。第四期为残石器与西周陶器。此次试掘最大收获是寻得“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类型文化”第一期之关系,证实了“二里头类型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文化”直接发展而来。最近洛阳博物馆续发表《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1期),云“矬李遗址文化堆积与临汝煤山遗址文化堆积大致相同。它再次证实了前文之同一论点。[2]二十余年前,考古学家判断古代遗物之年代,实无科学之绝对标准。1950年,W.F.利比(Libby)发明放射性碳素测验(碳十四)以测定年代之方法后,使世界史前考古学得到划时代革命性之进步。中国考古学应用此项新方法较迟,至1972年开始发布碳十四测定年代之结果,迄今数据已颇可观。西方新近又以美国西部古松年轮核对放射性碳素年代,证明碳素测定年代皆失之较晚,故所有碳素测定年代皆当修正。夏鼐根据1972—1977年考古研究所陆续发布之四批碳十四测定数据,附以树轮校正,作《中国考古资料碳十四年代表》(《考古》1977年4期)。兹摘录其中关于中原新石器文化晚期之河南龙山文化遗址至商代遗址之数据,补以洛阳博物馆最近发表《洛阳矬李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78年1期)所见之一数据,及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所测定之夏县东下冯五项与“二里头类型文化”有关之数据(《文物》1978年5期),列表如下:(半衰期值5730,距今年数以1950起算,[]中字为作者所加)观此年代表,“二里头文化”第一期有三个数据(四、六、七),最早者洛阳矬李在纪元前2010年前后,二里头遗址之两个数据亦仅迟此数十年,故“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之绝对年代当约在纪元前2000年前后。此三项数据虽较“河南龙山文化”已知数据之最迟者(洛阳王湾三期与安阳后岗)尚有三百数十年之差距,然洛阳矬李遗址之第四期文化与临汝煤山遗址之第二期文化始为“二里头类型文化”之第一期,两址之更前一期即为“龙山文化”之最晚期(与王湾第三期略同),而上下层器物有前后承沿蜕变之关系(详注[1]”。故此前后两类已知之数据虽有三百年之距离,仍不碍“二里头文化”由“龙山晚期文化”直接发展而来之论点。再观二里头第三第四期文化各仅知一个数据(一四、九),而经测定之绝对年代早晚次序颠倒,此可能由于某种差误所引致。夏鼐云,只有一系列基本一致之碳十四年代始有价值,而一两个孤零数据,就本身而论并无多大意义(夏氏前揭文)。持此原则以核上列“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其第一期或早期约开始于纪元前2000年前后应无问题,而第三、四期之两数据则不能视为准确年代。若第一四号二里头三期数据纪元前1450±155年为正,则第四期文化当在纪元前1400年前后之后,即“二里头文化”之终结当在纪元前1400年以后,若第九号二里头四期数据纪元前1625±130年为正,则“二里头文化”之终结当在纪元前1600年前后或稍后。而参之第八、一O、一二号三个相接近之二里岗早商文化之数据,年代皆在纪元前1600年前后,目今考古家已公认二里头第四期文化较二里岗早商文化为早(前文已说明),故二里头四期不能迟过纪元前1600年,此即为第九号数据纪元前1625±130年较为可信之强证,故敢谓此文化之终结最保留之估计大约不能迟过纪元前1700一前1600年也。而《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4期)之作者,只根据上表中二里头第三期一个数据遽判断第三期相当于商代早期,自属错误,不足信。四自1921年中原仰韶彩陶文化发现之始,古史学者如徐中舒先生曾推测其为虞夏民族祖先之遗物[1]。经数十年之继续发掘研究,此一说法,自己早经推翻。20年前《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曾作一番新的推测云:仰韶文化在地层上是处于最下层,年代与商代早期文化相距较远,且文化遗址分布也远远超出传说中夏代活动范围。就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来说,和传说中夏代的社会情景也不符合。因而它不可能是夏代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分布范围较广,而且经常是直接压在商代早期文化的下面,在年代上和商代比较接近。从社会性质来说,河南龙山文化已是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与有关夏代社会的传说比较接近。至于洛达庙类型的文化遗存,经调查证明,它在地层上是介于商代早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之间,在年代上可能与夏代晚期相当。因此,上述两种文化在探索夏文化中是值得注意的。[2]此为当时最合理之推测,所谓“河南龙山文化”包括本稿前述之“庙底沟第二期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两期文化而言,可称为广义之“河南龙山文化”。《新收获》作者,此番推测,甚为审慎,盖其时尚无碳素测验之绝对年代数据可凭,而洛达庙类型文化之遗物,又具有浓厚之商代早期文化特征,故当时考古学者议论未定。有人认为“洛达庙类型文化”本身尚可分期,其上层较接近商代早期文化,可能为早期以前之商文化,其下层较接近“河南龙山文化”,可能是夏文化。有人则认为下层亦为商文化,更早之龙山文化才是夏文化[3]。[1]见徐氏《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稍后丁山又疑西阴村文化为夏代遗存,见其所著《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史语所集刊》第五本第一部分)。[2]《新中国的考古收获》第二章《奴隶社会》43页。 [3]同上44页。1974年余撰讲义时,已发表之河南西北部新石器文化碳十四测验数据仅陕县庙底沟第一期、第二期及洛阳王湾第三期各一个,分别代表“仰韶文化”“龙山形成期文化”(龙山早期)及“龙山晚期文化”之年代,又从友人论文中得知此庙底沟二期碳十四数据之树轮校正年代,并参稽其他校正年代,推估此龙山晚期王湾第三期碳十四数据之校正年代最迟当在纪元前2400年前后[1];从而推估较王湾三期之龙山文化为迟,较商代文化为早,而地域上又局限于河南西北部山西西南隅之“洛达庙文化”,非夏代文化之遗存莫属。盖古史传述中,夏代立国既约开始于纪元前2100一前2000年前后,上距王湾三期“龙山文化”时间已不远,而“龙山文化”与“早商文化”间现已发现者惟“洛达庙文化”,此种文化之风貌又上袭龙山,下启早商,显有承传之关系,且此类型文化已发现之地理区域,主要为河南西北部兼及山西西南隅,正为传述中夏人活动之中心地区,以时间配空间,故敢作此一大胆之推论也。至于洛达庙类型文化为商代最早期文化之说,则难以成立。盖所谓商代最早期文化者,若谓商汤伐桀以前,则至少洛阳、偃师、陕县及永济尚非商人所有,若谓在汤灭夏以后,则商之活动范围甚大,至少偃师以西非其中心区域,何以在此地区有商代最早期文化而较东之商代活动中心反无所发现耶?前考夏代自太康以后即中叶末叶,其流动中心在伊洛河济之间,此皆为“河南龙山文化”之分布范围,夏人以“河南龙山文化”为基础,发展成为“洛达庙类型文化”,遗留下来。夏商本为东西两个部落政权各自发展,及商汤兼并有夏,统一中原,而接受其文化,继续发展成为商代早期文化,故商代早期文化具有“洛达庙类型文化”之特征,诚不足异。所谓“殷因于夏礼”,此其一端耳。春秋时代之大势,“文化先进诸国为文化后进诸国逐次征服,同时文化后进诸国,虽逐次征服先进诸国,而亦逐次为先进诸国所同化。”[2]此前史事,如夏之与商,商之与周,盖亦可作如是观矣。[1]当时已发表之碳十四数据,有考古研究所实验室之《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一》(《考古》1972年1期),《报告二》(《考古》1972年5期)。发表数据总共仅二十余个,涉及河南西北部新石器文化者,仅三个数据,如下(距今以1965年起算)(尚无早商数据):陕县庙底沟第一期遗物距今5245±100年(仰韶文化) (纪元前3280±100年) 陕县庙底沟第二期遗物 距今4275±95年 (龙山早期) (纪元前2310±95年)洛阳王湾第三期遗物 距今3965±95年 夏代都居与二里头文化文档信息20页
骄虫创建词条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 目录
• 记载
• 出自
• 平逢山群蜂为患玉卮娘降服骄虫
记载[回目录] 骄虫(jiao chong) 据《山海经》记载,骄虫是平逢山的山神,身形似人,长有两个脑袋。它是螫虫的首领,也是一切蜂类动物的归宿之处。出自[回目录] 出自《山海经》第五卷中山经缟羝(di)山平逢山平逢山群蜂为患玉卮娘降服骄虫[回目录]中次六经
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榖(gu)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shi)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
文命
自收服七员地将之后,随即写了一封信给垂,将开铁矿的事情统统都托了他。一面叫庞降、庭坚监督人大,开掘川道。从王屋山下沿山开凿,直到大伾山为止,文命早有图样绘好,深广丈尺,亦注明在图上。当下就拿出来,指着说道:“王屋山下,就是玄扈之水。过去是敖山,必须开凿。再过去就是兖水,再过去就是荥泽,再过去是大陆泽,连着黄泽,都是容易开掘的。不过沿山开掘,兖水要中断就是了。但是亦没什么关系,掘断也不妨,汝等去照行吧。”二人唯唯而出。按照图样,督率人夫,分头去做。这里文命带领将佐沿山而西,再去视察。到得一处,是崤山与王屋山联络之处。文命相度形势,此山亦应凿去,以通水流。但是山势不高,中间又有缺处,用力并不甚多。便绘了一个图,再往
西去
。到了一处,山势更多,必须大大开凿了,原来是雍、冀、豫三州交界处之山。其势仿佛一个大圈,中间又围成几个小圈,终南山自雍、梁二州之间分支:一脉东出,就是华山。东北与雍州的中条山相连。再东过去,就接着王屋山、析城山、太行山了。由华山再分一支,向 东走 ,就是
崤山
。向北面,再分出二支,都与中条山相连。它的中间,就形成两个小圈。小圈之中,所有的积水就潴成湖泊。黄帝升仙时,那个炼丹鼎的所在,名收鼎湖,就在这个里面。从终南山分一脉向 东南走 叫作
熊耳山
。再分两支,都是向东北走:一支循伊水之西,一支循伊水之东,两支后来合而为一,又形成一个小圈。那循伊水而东的一支,就是中岳嵩山,北面再分一支,与王屋山的余支相连,又是一个大圈,这是当时的形势如此。且说文命到了崤山北支与中条山连合之处,但见群峰际天,连绵不断,竟寻不出一个缺口,可以减省些工作的地方。东面一望,又是沙石茫茫,滴水全无,寸草不生。想来因为围在群山之中,水蒸气都蒸发尽了。文命询问土人,才知道这座山叫作
平逢之山
。谁知道山上蜂类甚多。夫役人等偶然扑死几个,忽然飞无数蜂蜜,盈千累万,直扑人身,碰着就螫。一时从文命起,下至夫役,没有一个不给他整得脸目肿痛,叫苦连天。虽则扑杀的蜂亦不计其数,但是宋的蜂实在太多了!浑身攒集,扑不胜扑,逃不及逃,七员天将,七员地将,亦不能免。这时候刀剑锤戟,俱无所施,天将只得跳上空中,地将只得钻入地下,暂时躲避。然而听见大家呼号之声,看见大家宛转之象,心中不忍,又只好再跑来,替大家驱逐扑打。但是一打之后,群蜂又四面包围拢来,只得又腾空而上,缩身而下,如是者好几次。足有一个时辰,那些蜂蜜方才四散飞去,绝无踪影。大家互相观看,面目都已不可认识了。被螯之处,又疼痛非凡,个个叫苦。
交战
正在无法可施,只见山坡中忽然有一个双头的人走过,伸手向地下指画一番,那些被扑杀的蜂蜜纷纷复活,齐向空中飞去。大众看得诧异,犁娄氏生性最急,忍不住举起大犁赶过去,大叫道:“础的那妖魔!不要走,自己报名来!”那双头人回转一个头来,向犁娄氏一看,亦不答言,从容的向前走去。犁娄氏大怒,就是一犁,向他身上筑去。那双头人忽然不见,顷刻之间,群蜂又蔽天的飞来,将犁娄氏周身裹住,远望过去,竟是一个蜂球, 犁娄氏被螯的苦不可言,要想向地下钻。哪知刚钻下去,两脚忽似被螫似的,其痛尤烈,只得再钻出来。丢了大犁,双手乱扑,又用手保护他的眼睛,然而两手上亦被整得发木了。鸿蒙氏、章商氏及各天将亦都前来救护。
过程
嗡嗡一声,那群蜂又都飞去。众人细看犁娄氏,头面两手,都已高肿,面貌眼鼻,已不可辨认,嘴里哼哼的叫胀痛,众人扶着他走。文命道:“此地不可居,退转去吧!”于是大众齐走到山下,文命作起法来,喝道:“平逢山神何在?”转眼间,一个老者,峨冠博带,立于面前,向文命行礼道:“干逢山神谒见。”文命见他形状,并不奇异,与从前所见各山神不同,心中不免纳罕然而亦无暇根究,便问道:“这山蜂蜜如此猖撅,是何原因?那个双头人,又是什么妖怪?”山神道:“这个双头人,是居住本山之神,名叫骄虫,专管世间蜂蜜之类,是个螫虫之长。他所住的地方,亦叫蜂蜜之庐。但是人不去侵犯他,他亦不会螫人。”文命道:“可以叫他来谈谈吗?”山神道:“恐怕他不肯,他性太骄!”文命听了,沉吟一回,谢遣了山神。次日,大众均已全愈。文命吩咐,以后遇到蜂蜜,不可任意伤害。天地十四将听了,都心里不平,就向文命说道:“昨日犁娄氏因为打了妖怪,为群蜂所螫,倒亦不要去管他,说是他罪有应得,然而处罚也不该这样重!至于我们呢,第一次并没有去侵犯它,何以要来螫我们?毒虫飞到面前,人怕它螯,当然要赶。偶不小心,弄死一个,亦是常事,何至于不择人而乱螯?他这个妖怪,果有神灵,应该使蜂蜜不来螫害人。现在他螫我们到如此田地,我们再让他,一个人怕一个小小昆虫,太可耻了!”文命道:“君子大度,和昆虫有什么计较呢?”
黄魔
道:“我们可以恕他。但是这些昆虫知道什么利害?它以为我们都让它了,将来毒害人民,何所不至?我们为除害起见,不能不和它计较,使它可以惩而大戒!”文命道:“和昆虫怎样计较呢?”乌木田道:“它们既有一个妖神作首领,我们就和它首领算帐就是了。”文命道:“它首领不肯出来见我们,怎样呢?”庚辰道:“不打紧,我们有方法。请崇伯率领大众退后,以免波及。让我们十四人来剿灭它!”文命依言,果然率众人退到后面。这里天地十四将商议,用火攻烟薰之法。先用皮革,包裹了两手,又用皮包了脸面,单留出眼睛,又往别处采集无数引火之物。于是再到平逢山,见蜂就扑,见蜜就杀,那蜂蜜果然又盈千累万的来了。众人将火烧起,顿时烟焰涨天,那蜂蜜为烟火所薰灼,纷纷下坠,铺在地上,厚约一寸。然而前仆后继,死的多,来的更多。众人身上、手上、脸上虽不会受伤,然而烟火渐渐将尽,正要想兴尽而返,忽听得空中一阵飞扬之声,陡然来了无数大蜂,个个长约一丈,直扑众人后脑,掉转尾尖就螫。这时众人手中均是火具,并无兵器,又在脑后,粹不及防,皮革包裹又不甚厚,竟给它螫进了,其痛万分难当。那许多大蜂螫过之后,即便展翼,向西北而去。七员地将是不能飞行的,痛得来钻入地中,又钻出来。七员天将个个愤怒之极,忍着痛苦,绰了兵器,腾空向那些大蜂追去。追了许多路,可是禁不住疼痛,一齐降在地上,咬牙身颤,动弹不得。正在危急,忽闻空中音乐环佩之声,异香扑鼻,转瞬间一乘香车降下。车中坐着一位美人,两旁侍卫仙女不计其数。天将等一看,认得是王母第三女玉卮娘,慌忙挣扎呼救。玉卮娘早已停车,叫侍女取出葫芦内仙丹,各与一丸吞之,霎时间痛止肿消,七人大喜,齐来叩谢。玉卮娘道:“汝等从云华夫人多年,何以争怒之心,还不能除尽?所以今朝要吃这大亏了!若不是遇着我,很危险呢!”繇余道:“从来没有看见这样的大蜂,想来又是那双头人作的怪。”玉卮娘道:“汝等在此地已不知走过几千百次,难道还不知‘昆仑之山,大蜂一丈,其毒杀象’的这三句话吗?幸而汝等修炼多年,都是仙骨,若是凡人,一螫之后,早已死了。”
童律
道:“这里已是昆仑山吗?啊哟!我们痛昏了,亦气昏了!”庚辰道:“双头人不分皂白,纵使毒蜂螫人,太无道理!总须请夫人与我们作主。”玉卮娘道:“我既然遇见汝等,亦是有缘,就替汝等调停此事吧。汝等且跟我来!”说着,那香车已是腾空而起,迅疾的向东而行,七员天将紧紧随行,片刻已到平逢山下。只见那七员地将,兀是在地上乱滚,乱叫,呼痛。玉卮娘又取七粒丹药,叫他们吞下,霎时全愈。那时天将等早已去通告文命,文命慌忙率领僚佐前来迎接。玉卮娘下车,与文命为礼,一面用手向山上一招,叫道:“骄虫走来!”转眼间,果见那双头人匆匆前来,向玉卮娘行了一个礼。众人看了他两个头是并排生的,真是怪不可言。
玉卮娘
责备他道:“上帝命汝总司天下螫虫,汝应该好好管理,为什么纵使他们任意螫人?”双头人两口并动的说道:“他们要扑杀我的蜂蜜,我自然应该保护;他们要打我,我自然应该报仇。”玉卮娘喝道:“胡说!蜂蜜不先去螫人,人会无端扑杀它吗?就使扑杀几个,但是蜂贵呢?还是人贵呢?蜂蜜可以和人并论吗?况且这次扑打蜂蜜的,不过几个人,岂能迁怒,害及群众?连崇伯和他的僚佐都受你的荼毒,这个是什么话?汝这种奇形怪状,谁叫汝白昼现形?就使给人打,亦是应该!此次之事完全是汝之不是,汝知罪吗?”双头人见玉卮娘动怒,不敢再辩,诺诺连声。玉卮娘道:“现在我与汝调停,汝须向崇伯及诸位被害之人赔礼道歉。以后约束蜂蜜,勿再任意螫人。汝自身亦须善自隐藏,勿再轻易露面。我当定一个规则:凡有人到这座山上来,先用一只活的鸡祭汝。就请崇伯替汝去宣布,汝愿意吗?”那骄虫听说要他赔罪道歉,似乎有点不愿意,迟迟不应。玉卮娘大声道:“我如此判断,汝还不服吗?”骄虫无奈,只得向文命行了一个礼,又向大众总行了一个礼,总算赔罪道歉之意。 玉卮娘道:“那么汝去吧!”骄虫向玉卮娘行礼,称谢而隐。 这时天地十四将在旁,恨不得将骄虫打个稀烂,见玉卮娘如此发落,心中都不服气。玉卮娘知道他们的心 思,就说道:“你们嫌我太宽吗?只好如此办呢。他是上帝所派遣的,并无大过,万不有加之以诛戮!他既肯 认错,汝等何必再计较?”众人听说,亦只得罢休。玉卮娘辞别文命,自登车升空而去。 这里文命依旧带了众人,过平逢山,视察地势。过了多日,才定下一张图,将中条山和崤山相连的山统统 凿去。此处工程较大,就派狂章、犁娄氏及大翳、卢氏四人监督。正要动工,忽然大临、叔达叫大章来禀文命 ,说道:“掘九川,发生困难了。有一处屡开屡塞,很觉棘手,所以来请示方略!”文命听了,只得将西部之 事暂行离开,再往东来。 一日,行至一处,只见道旁有一个浑身衣白、缺唇而长耳的老人行礼求见。文命问他姓名,那人说名叫明 视,中山人,生平最喜欢研究地质之学,所以于掘地之技,甚为擅长。现在听见崇伯在东方掘川,不揣冒昧, 前来自荐,愿赐收录,以供驱策。文命见他如此说,也就收录了他。到了工次,只见所掘的川工已成就不少。 只有最北的一条,屡次开掘,那土屡次涨起,始终不见功效。掘的人个个疑骇,不知是何原故。文命一听,知 道父亲息壤之遗,不禁心伤泪落。便说道:“此处既然如此困难,改迂曲一点,如何?”明视道:“我能辨别 土性,上面的土性与下面的土性是否相同?此处的土性与他处的土性是否相同?我看一看就是了。”说着,也 不用器械,就用两手将泥乱爬,顷刻间已成了一个深窟,明视就钻将下去,嗅了几嗅,便出来说道:“下面不 过三尺深,土性已变过,不会再生长了,但是要掘得快。”众人依言,万手齐举,果然泥的涨度比从前渐减。 过了两日,这困难的一段已经成功。文命各处视察一周,深恐还有同样之处,就留了明视在此协助,自己再往 西来。 那时狂章、犁娄氏等四人监督开山,工程已进行不少,因为困难之处都是四人亲自动手的。文命看了一转 ,又吩咐道:“且慢,我要变更计划了。我从前预定,将许多的山统统凿去,如今且给我留住几处。”于是指 挥四人,将某峰某峰留住不凿;某处某处尽行凿去。四人领命,自去督率施功。文命又向西行,走到雷首山与
华山
相连之处。但见一派蛮山,实在无可以施功之处,走来走去,上上下下,看了几回,觉得从前的理想实施 起来,殊有为难,非八九年之功办不到。就使叫一班天地将动手,亦非三数年不能藏事,岂不太迂缓吗?想到 此际,忧心如焚。 再往西走,要想寻一个施功较易之处。一直走到华山西北麓,一条阳盱河的地方,仍是找不出,不由得不 更焦急起来。 没有办法,只得祷告神祗,请求佑助。当下备办了许多祭品,向空设奠,供好之后,倒身下拜,默默的向
天祝
告。祝毕起身,吩咐从人再预备一只大俎,放在当中,文命将自己上下衣裳浑身脱去,赤条条的伏在俎上 ,作为牺牲祭品,以享上帝,表示为百姓牺牲的意思。当时与祭的人及侍从的人看到这种情形,都非常感动, 深深佩服。过了一会,文命起来,穿了衣裳,再稽首祝告。祭毕之后,率众东归。再向山南,察看形势。 一日,见山麓尽处一个大坟。就找了土人来问:“这是何人之坟?”土人道:“这是黄帝上相风后之墓。 ”文命听了,忙叫人备了祭品,亲自到风后坟上祭奠一回。又叫人加些泥土,补种几株树,方才转身。 行不多路,忽听得后面有人呼声。文命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老者,衣冠古制,道貌不凡,从路旁转出,向 文命拱手道:“崇伯请了。隆情盛意,感激之至!”文命听了,不懂他的话,就还礼旧道:“长者何人?素昧 平生,对于某有何感激?”那老者笑道:“老大家乡本在此山东北。后来蜕化了,托体却在此地。今承过访, 赐以酒馔,又加封植,岂不应该感激吗?” 文命听了,不禁愕然。暗想:“今朝白昼见鬼了。”然心中虽如此想,脸上却沉静异常,绝不流露,仍旧 恭恭敬敬地问道:“那么长者就是风老先生了!”风后笑道:“岂敢!某就是墓中人。”文命道:“老先生已 死,何得复在人间?” 风后道:“某乃修炼之士,当初与黄帝共学仙道,所谓死者,不过尸解而已,非真死也。”文命听了,方 才恍然,重新稽首致敬。风后道:“崇伯为治水之事,太辛苦了!近日为凿山之事,不惜牺牲己身,为民请命 ,未免太忧劳!某此次无端现形,固然是谢祭奠之厚意,但是亦有区区意见,前来贡献,未知崇伯肯赐采纳吗 ?”文命慌忙稽首道:“老先生如肯赐教,这是小子求之不得的!”风后道:“崇伯现在想把山海的水放它出 去,使它归入大海,这种伟大计划,是极不错的!但是现在叫天将地将去凿的山太偏东了。依老夫的愚见,还 要过西才是!”文命道:“现在凿的山,已费工程。再过西去,连着华山,山势愈大,恐旷日持久,似乎未便 。”风后道:“这种空前绝后的大计,为万世图久安,照理不应该爱惜区区的工程。况且工程是很容易,不过 费一人一手一足之力而已。至于日期,你怕他太迟,我怕他太速,必须将下游种种工作一齐弄妥当了,方才可 以来开辟此山,那么万无一失。否则下流没有治好,山势一辟,山海之水滔滔的泻下去,岂不是下流人民又要 遭水灾吗?” 文命听了这话,竟如落在五里雾中,竟不知道他说的是人话,还是鬼话!暗想:“这巍巍高大之山,起码 总在八九千尺以上,再加以盘亘几百里,说道只要一人一手一足之力可以开辟,而且日子很短很短,无论如何 ,总没有这个道理!”心中不解,正要动问,风后似乎已经知道,便接着说道:“崇伯疑心吗?现在且不必问 ,我说了也是无益。你只要等到下流统统治好之后,到华山一游,自有人前来帮助。”文命听了,终是狐疑不 定,便问道:“依老先生之言,须向偏西开凿,那么某所拟定开掘的水道,亦应该变更了?”风后道:“也不 必大变更,只要以我的坟墓为标准,距我的坟墓偏西数十里,正是那山势分劈之处,曲折而东,从我墓前经过 ,以下就照你原有所定的路线,包管你万年平安。”文命道:“水道变迁,古今不定,太逼近老先生的坟墓, 将来难保不受水的侵蚀,那么怎样? ”风后笑道:“这有什么要紧?区区遗蜕,本不足爱惜!假使老夫要爱惜,就是将坟墓浸在水中,老夫亦 自有方法会得维持。 请崇伯采纳老夫的意见就是了!”文命听他说到如此,只好答应,但是心中终是将信将疑。 当下又和风后谈了些闲天,又问风后道:“刚才听老先生说,家乡就在此山之北。但是某从前听说,黄帝 遇到老先生,是在海边。想来那时,老先生适在海边游玩,因而与黄帝相遇,是的吗?”风后道:“不是东海 的海边,就是山海的海边。老夫住处,本在山海之边呀!”文命又问道:“从前黄帝有负胜之图,详论六甲阴 阳之道,是一种极神奇的宝物,不知此刻在何处?可以见见吗?”风后道:“这件宝物,是九天玄女所授。 黄帝自用此图之法破灭蚩尤之后,天下升平,亦无所用之,但是总带在身边。后来从南方黟山得道成功, 不久要上升了,乃将这图藏在苗山之下。其穴深至千丈,阔约千尺,又用极大的盘石镇压在上面,并且刻两句 话语在盘石上,叫作‘求之者亡,视之者盲’,这个恐怕难得见呢!”文命听了,不禁失望。 风后便与文命拱手作别,说道:“谈久了。后会有期,再见再见!”言讫,一阵清风,倏然不见。文命与 随从之人莫不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