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中心思想

教学目的:

一、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字、词、句的理解。

三、能力培养:

1.训练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中心的能力。

2.提高对曲折委婉的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德育培养:

1.认识父母应为子女作长期打算的道理,明白溺爱的危害性。

2.感悟触龙的忠诚与处事能力。

教学要点及难点:

一、能力培养:

1.训练分析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中心的能力。

2.提高对曲折委婉的语言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德育培养:

1.认识父母应为子女作长期打算的道理,明白溺爱的危害性。

2.感悟触龙的忠诚与处事能力。

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中心思想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练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目标:(同“目的”)

二、题解:(划线处投影显示)

触龙:赵国老臣,“左师”。

赵太后:赵威后。《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君王,齐使不悦,说她“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体现这种思想的言论还有荀子说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故事背景: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国,虽然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三、介绍《战国策》:(划线处投影显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属国别体,是研究战国历史的基本依据。同时,它又是对后代很有影响的散文名著。战国策最初的集录者是战国末乃至秦汉间的游说之士,最后的编定者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按战国的二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次序,删去重复,编成一书,定名为《战国策》,共33篇。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当时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君主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以《宋卫策》中《智伯欲袭卫》为最早,事在周贞定王十二年,即公元前457年;以《齐策》中齐王建被秦军囚禁为最晚,事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首尾236年。

《战国策》所涉全为战国史事,但对战国初年之事所记甚略,大多为战国中叶以后的事。这是由于战国中期以后,在秦、齐两大国的对峙及秦与六国的长期战争中,出现了合纵和连横两种外交策略的斗争。纵横家为了提高游说效果,按照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把前人游说君王的书信和游说辞以及官方的外交档案搜集起来,编成各种册子,以供学习模仿。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很高,古往今来,学者们无不津津乐道,首先长于叙事,有如小说,这是《战国策》首屈一指的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富有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二是善于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三是对话颇似戏剧,令人喝彩。其次,长于议论,可比诸子,乃是《战国策》另一显著特点。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辩论善于抓住要害,单刀直入,鞭辟入理,既有针对性,又有逻辑性。二是说常理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既有明快感,又有幽默感。三是表达讲究语言艺术,比喻夸张,对偶排比,既有形象美,又有形式美。

《战国策》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相当深远的。从史学史的角度来看,《战国策》上承《左传》下启《史记》,在史书体裁由编年体向纪传体过渡之际起了桥梁作用。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战国策》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写法,对于后代的传纪文学和传奇小说是有直接影响的。从汉学史的角度来看,《战国策》的巨大影响,那就是它“实多口语”,为日趋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注入了大量的鲜活的血液,使之更加富于表现力。

四、学生诵读课文并翻译,然后教师强调重点词句的理解:(略)

五、赏析课文:(划线处投影显示)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赵国左师触龙运用巧妙的方法说服赵太后,为挽救国家危难而让少子长安君“质于齐”的经过,说明了封建统治者应该为子女“计深远”,并“令有功于国”,以期能“自托”的道理。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赵太后新用事──老妇必唾其面”),交代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赵国面临“秦急攻”的严重局势,向齐国求援,而齐国提出“必以长安君为质”。赵太后出于宠爱幼子,坚决不肯答应,并拒绝朝中大臣的进谏,一时形成了僵局。太后当众宣布“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这充分表现了她的固执任性、蛮横专断,而又缺乏政治远见。大臣的“强谏”与太后的坚拒形成了尖锐矛盾,这个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触龙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谏,显然是极端重要而又极其困难的。

第二部分(“左师触龙愿见太后──齐兵乃出”),记叙触龙说服赵太后的经过,这是全文的重点。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触龙针对赵太后的心理状态采用了一整套“迂回战术”,动之以情,喻之以义,终于说服太后。

首先用“缓冲法”。触龙见到“盛气而揖之”的赵太后,根本不提“令长安君为质”的大事,而是先从叙谈生活琐事入手,自诉“病苦”之情,再问候太后的饮食起居,表示关心,从而使太后“色少解”。在叙寒温、谈家常之中缓和了紧张气氛,开始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用“引诱法”。气氛虽有所缓和,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触龙仍不直接提长安君的问题,却提出要为自己的少子舒祺谋个黑衣卫士职位的事,这就使太后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触龙此行只是为其子求情而来,从而拆除心中的戒备。触龙还说出“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哀婉之词,在“爱子”上引起了太后感情上的共鸣。触龙正是以自己的爱子之心为诱饵,巧妙地引出太后爱子之情,从而过渡到长安君的问题上来。

再次用“旁击法”。话题虽然已转到少子(长安君)身上,但还不宜贸然接触到长安君当“人质”的问题,因此触龙又转弯抹角地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这里采用了旁敲侧击、避实就虚的方法,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这样,就在不肯让长安君去齐作人质的问题上摧垮了太后的抗拒情绪。

最后用“直入法”。当太后接受了爱子必须为之计深远的道理以后,触龙紧紧逼进,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赵国及其他诸侯国侯位绝嗣的原因,就在于其子孙“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接着,单刀直入地指出,眼前太后只知一味溺爱长安君,“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这种作法是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如不让长安君为国立功,则将难以“自托于赵”;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必将重蹈前代“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的覆辙,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触龙这番剖析,把爱子之心与关心国家命运两者紧密联系起来,切中利害,不能不使太后心悦诚服,终于同意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至此,触龙说赵太后大功告成。

第二层,写触龙说服赵太后所收的效果,齐国出兵,解救赵国的危难。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以下两点特别值得借鉴。

第一,描写人物形象生动,性格突出,尤其是善于刻画心理变化。写触龙,从“趋”,“至而自谢”,“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表现他的以柔克刚,以情动人。写人物语言,多用问句,温和亲切,娓娓动人,可谓“义正而词婉”。如“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其继有在者乎?”“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等,表现他循循善诱以义喻人的特点。

写赵太后,突出她的爱子之心。如“老妇必唾其面”,“盛气而揖之”,寥寥数语,蛮横固执之态如在眼前;“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妇人异甚”两句,宠爱长安君的微妙心理跃然纸上;“色少解”,“笑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既反映出太后的神态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也表现她性格上有深明大义的一面。

第二,细密的风格。浦起龙在《古文眉诠》中详论本文时指出:“摹神微密之文,必细分节次,愈见关目步骤之工。意越冷,越投机;语越宽,越醒听。由其意冷无非苦心,宽语悉是苦口也。”具体地讲,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章结构安排做到层次分明。从总体来看,有三大部分:开始,交代劝谏前的背景;中间,详述劝谏的过程;结尾,表明劝说成功的效果。叙事有头有尾,结构完整。从局部来看,触龙在劝谏过程中采用“迂回战术”,也有明晰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用“缓冲法”──叙家常;第二步,用“引诱法”──托幼子;第三步,用“旁击法”──谈燕后;第四步,“直入法”──论历史。但步步都围绕“长安君为质”这一中心议题阐明爱子必须为之“计深远”,不能使其无功而受禄,而要令其“有功于国”的主题思想。层层深入剖析,说理严密,说服力强。

二是在选材、用语方面做到精细而周密。选材虽广,有的内容看似冷僻,但同样能为主题服务,亦属作者精选。描写人物,有时外表冷淡而其内心炽热。用语虽宽,但同样动听,也能体现丰富的感情色彩,打动人心,富有感染力量。

六、说话练习: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所受的启发。

1、说话应讲究技巧。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孔子《论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赵太后不愧明后,深明大义,纳谏。

附参考资料来源:

中华语文教学网、语文轩、中国教育资源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6363.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说中国人是蛇的传人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中国人是“蛇的传人”的吗?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3年,阴历癸巳年。癸巳年,即俗称的“蛇年”。提到蛇,不少人觉得“不好”,甚至将十二生肖中的“蛇”改称为“小龙”。其实,“蛇”在早期中华民族信仰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从“开天地”的盘

正说水浒人物之史进篇 水浒传九纹龙史进

  梁山好汉中,第一个在书中出现的就是九纹龙史进。而且第一个以故事主人公身份描写的也是他——只可惜故事略微短了点,所以还评不上主要人物的级别。但即使这很短的几个片段,仍然显出了一条好汉的风采。  史进老家是华阴县外史家

如龙5的事情我简单说几句官博君个人观点 大凉de官博君

《如龙5》的汉化目前看来是一片骂声,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是这么几种:1.才汉化了85%,还有一堆bug没处理就发出来,不是找喷吗?答:使用说明(http://www.497.com/gl/7103.html)中已经列出了所有已知bug和未翻译部分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已经

CaoMeng:从李小龙的白人血统说起

1  CaoMeng  1449  10530发短信 趋加追订 屏蔽2014-11-28 01:45:044073503  从李小龙的白人血统说起  176纪念一名伟大的美国人。 1940年的今天, 李小龙在美国旧金山出生了。早些年,草蜢就听说李小龙的妈妈是个欧亚混血儿。

声明:《触龙说赵太后 触龙说赵太后中心思想》为网友半拉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