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初,产生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宗教改革运动。在一些地方诸侯的支持下,宗教改革运动在阿尔俾斯山以北的区域迅速蔓延,并与保守的罗马教廷形成对抗之势。这种教派之争很快扩大到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一百年后终因矛盾激化,爆发了欧洲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史称“三十年宗教战争”),参战各方最终因经济衰竭而签订停战协定。至此,宗教改革运动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新教教派,原先一统西欧天下的天主教不得不承认新教教派在中、北欧的自由发展空间。
早在新教产生之初,天主教内部就举行过高层会议,提出了一系列与新教划清界限和重振人心的应对措施,包括将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结合成一个新的具动感的、具有强烈剧场效果的建筑风格形式。天主教希望以这种新形象来展示自己凯旋般的强大,把它培养成为激发人的情感和吸引信众的新源泉。与其他参战各方的经济萧条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罗马教廷,它因收取各地教徒的贡赋而依然富足,从而有能力将这种新的建筑和装饰风格(既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推向成熟。在17和18世纪,巴洛克艺术经意大利和西班牙,流传到天主教分布较为集中的欧洲其它地方和美洲殖民地。
法兰西在30年宗教战争后崛起为欧洲强国。此前,法兰西国王在城市市民的支持下统一了全国,随后又取缔了城市自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主义的政体,17世纪时绝对君权已是如日中天。国王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国家对所有社会活动的严密统治和对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严格规范。建筑也必须与国家的体制相一致,必须主次分明、庄重有序、严谨节制。这种社会理性与巴洛克的“自由性”大相径庭,而古典柱式的严谨和纯正与树立君王的权威相吻合,古典建筑布局的完全对称和规则的几何形状又与君主政体体的理性相一致。国王一方面要向臣民灌输威严、等级和有序的社会理性,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巴洛克风格所具备的奢华。于是在法兰西形成了一个内部装饰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外墙采用意大利柱式、整体构图整齐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制。后人称之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它是巴洛克建筑的一种古典化翻版。
法国古典主义的宫廷建筑作为君主专制政体的典范,被许多其它欧洲王朝如英格兰,普鲁士,奥地利等所效仿。
17世纪末,18世纪初,资产阶级开始要求政治权利,法国的君主专制政体出现了危机。“忠君”思想已成笑话,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的沙龙成为文化艺术的风向标。他们追求在讲究排场和阔绰的派头下,在举止上,再带一点斯文,以显示其高雅。相应地,在建筑风格上,要使巴洛克再纤巧些、再娇柔些、再细腻些,于是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了。
从广义上讲,巴洛克建筑又可细分为三类:意大利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晚期的洛可可建筑。
2.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
虽然大量地继承了文艺复兴建筑的穹顶、各种立柱和柱顶盘等,但巴洛克建筑师在使用这些单元时所表现的自由度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从而给人以耳目一新、运动、富丽和可亲近的感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规矩的方形和圆形构架被突破,大量运用以椭圆形为基础的S形、曲线形、波浪形立面和平面。凹凸度很大的山墙导致强烈的光影效果;配以旋涡曲线、扭转着身躯的人物塑像以及庭院中的流水和喷泉等,所有这些都在刻意营造一个印象深刻的动感空间(图1,2,3)。
图 1罗马圣卡罗教堂(S. Carlo Alle QuattroFontane,1638-41)。立面为波浪形,上下2层皆用巨柱,雕塑人物扭动着身躯。
图 2罗马圣卡罗教堂(S. Carlo Alle QuattroFontane,1638-41)的上部。曲面的大量运用,椭圆和球面椭圆形装饰和徽章。
图3德雷斯顿主教堂(Kathedrale des BistumDresden-Meissen,1735-51),为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中心式布局,整体平面布局进椭圆形,正面墙体由断续的曲面构成,椭圆形窗洞和窗梢装饰图案复杂,大量具动感的人物雕像。
(2)巴洛克建筑,尤其是教堂的内部空间(多为椭圆形平面加上曲面墙和穹窿顶)不仅给人以很强的整体感,而且其墙面的回声功能还能满足音乐交混徊响的时间要求。适量的光照(光线主要从穹顶射入)被有意识地引导到适当的地方,使某些细节如人物雕像等能在较暗的教堂内部凸显出来。无论你站在何处,都有一览无余的感觉,从而达到剧场的整体效果。
图4都灵圣劳仑佐教堂(SanLorenzo,1666-79)穹隆顶,光线从穹隆顶侧翼的8个椭圆形窗进入,与建筑内部的几何造型和壁画互动,形成奇特光影和色彩。
图5乌兹堡寝宫(WuerzburgResidenz,1719-80)内帝王大厅的天顶油画,油画与墙角的装饰石膏线的过渡关系处理得极为巧妙,部分人物的腿脚甚至真的从画中伸展出来了。
图6维也纳贝维德雷宫(SchlossBelvedere,1663-1736)花园室的巨人柱。
(4)在局部和细部的处理上,用缺陷、装饰、奇异、怪诞等奇异的手法来打破刻板的教条。如把立面山花断开或裁去顶部,嵌入纹章、匾额或其他雕饰,立面上部两侧成大涡卷状;窗和主入口之上的装饰主体为三角形和弧形,但在中部有意识地断开(图1,2,3);立柱由原来的单个变为双柱,甚至三棵柱子为一组。等等。
(5)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色彩艳丽,一身珠光宝气;尤其在室内,大量装饰着壁画雕刻,触处是大理石、铜和黄金,一派富丽堂皇、炫耀财富的气势(图7)。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图7维也真赫里教堂(Basilika Vierzehnheiligen beiLichtenfels,1743-72),内部金碧辉煌、视野开阔。
图8麦腾的修道院图书馆(Benediktinerkloster beiMetten,1722-26),十字拱结构被极为华丽的装饰彻底掩盖了。
3.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以情动人的印象成明显反差,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外观会让百姓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
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当属鲁佛尔宫的东立面、凡尔赛宫以及它的西花园。鲁佛尔宫的东立面的结构层次十分清晰:上下分为三段,左右分为五段。它的底层为基座,约为整个高度的三分之一;中段为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成双柱柱廊,是主体部分;上面为檐部和女儿墙(图9)。它的中央部分用倚柱、戴山花,中央与两端各有突出部分。纵向看,结构简洁、富有层次;横向看,主轴和主从明确;整体构图完整统一。由于鲁佛尔宫是在原有的城堡基础上建起来的,地域空间受到严格限制,无法设置大规模的花园,而这一意图在凡尔赛宫的选址时得到了充分的考虑。从凡尔赛宫向西看,一个巨型的、被精细与几何化控制着的花园展现眼前:花园是几何形的,中轴长达数公里,直而宽。沿轴线设喷泉和飞瀑,点缀着雕象、台阶、草坪和花畦。轴线两侧是高大茂密的树林,树木都被剪成几何形状。林间小径也是笔直的,组成几何图案。大道和小径都有雕象、柱廊、喷泉之类作对景。各色花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排成大幅图案。各种构图虽然变化万千,但极为规整理性,似乎大自然也在听从国王的号令。
图9鲁佛尔宫的东立面(Louvre,17世纪后半叶)。立面水平方向的三个层次:底层结实沉重,中层是虚实相映的柱廊,顶部是水平向厚檐和山花。纵向分五段:以双柱柱廊为主,两端及中央采用了凯旋门式的构图,中央部分的上部有山花。双柱柱廊的刚感强。整体造型轮廊整齐、庄重雄伟,充分体现了理性美,鲁佛尔宫和凡尔赛宫成为欧洲各地君主宫殿的样板。
图10凡尔赛宫(Versailles,1626筹建,主要修建期起始于1668和1678年),全景图片可参阅http://www.panoramio.com/photo/12965
图11凡尔赛宫的花园一角,规则的几何图形随处可见。
从外观的整体构图角度看,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好像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前者更接近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但在很多细节处理上仍然凸显出巴洛克风格的独具匠心(图14)。王族们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为自己找到了这种最为恰当的展示方式;但作为荣华富贵的消费者和享受着,他们把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充分地运用于建筑内部的布局和装饰(图15),其奢华程度决不逊色于天主教堂。
图12维也纳的美泉宫(SchlossSchoenbrunn,1685-1704按法国宫殿的模式改建)。纵向和横向层次划分清晰。水平方向也分为三段,中层由巨柱式壁柱和成对的半露柱作为统治构建。纵向上也呈左右对称式分为7块。
图13美泉宫中央部分的台阶和护栏。尽管远看很平整,但在近处可见螺旋和行云流水般的曲线,以及身姿转动的人物雕塑。
图14波茨坦的普鲁士夏宫(Schloss Sanssouci 1745-47),按巴洛克晚期的风格建造。
图15 德累斯顿的瓷雯阁(DresdnerZwinger),洋葱造形的王冠塔顶表明当时这里为一座王宫。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2面性,即外观高雅、严肃、有序和逻辑性强的品格,内部富丽奢华、金碧辉煌的气派,被欧洲其它王室和各地诸侯所推崇,成为宫廷建筑的典范,如波茨坦的夏宫(SchlossSanssouci )维也纳的美泉宫(Schloss Schoenbrunn) ,德累斯顿的瓷雯阁(DresdnerZwinger)。乌茨堡的寝宫(Wuerzburg Residenz),等等。
四.洛可可风格
洛可可是巴洛克风格晚期的一种表现形式。相对于巴洛克的丰满和力度而言,洛可可则表现为纤细而脆弱、柔媚而优雅、明快而简朴。主要应用于室内装饰,常用金色的阿拉伯式图案,如树枝、贝壳、海浪、珊瑚、海藻、浪花、泡沫、涡卷,以及C形和S形线条,来装饰以象牙白或大青色调为背景色的长方形房间(屋角可成圆形)。洛可可风格也作为“法国阵风”而一度风靡欧洲,如波茨坦的普鲁士夏宫,维也纳美泉宫,(图12),
图16 波茨坦夏宫里的音乐厅,在青色背景的墙面上大量使用金色的纤细C形和树枝形图案。
图17维也纳美泉宫里的中国厅,主要展示所收集的中国精品,洛可可装饰的线条与来自远东的中国瓷瓶成为装饰的主题。
五.更古老的“巴洛克”建筑
约旦佩特拉(Petra)的石窟建筑群(图18)的建造年代基本上可以圈定为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2世纪之间。建筑的三角形山花被有意识地割断,在割断处开凿的却是一圆形庙堂。这种处理方式在古典建筑时期是个例外,只在后来的1500年之后出现的巴洛克建筑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难道巴洛克风格的灵感来自到底源自佩特拉(Petra)?图18高达40米的岩窟建筑,从建筑的细节上看,有希腊化时期、古罗马哈德良皇帝时期以及当地贝都因人建筑的某些特点,建造时期应不晚于公元2世纪。但三角形山花被切割等构图方式只出现在17世纪以后的巴洛克时代。
图18高达40米的石窟建筑,从建筑的细节上看,有希腊化时期、古罗马哈德良皇帝时期以及当地贝都因人建筑的某些特点,建造时期应不晚于公元2世纪。但三角形山花被切割等构图方式只出现在17世纪以后的巴洛克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