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要求:“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和郡县制度;
②理解:理解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③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
④探究: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图片、图表等媒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运用材料,多媒体等教具,采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筛选材料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学法指导:
(1)正确分析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2)要知道“始皇帝”的来历,了解古代皇帝制度的创立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本条件和重要特征,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要掌握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要能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3)要认识到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要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并能分析其作用。认识秦亡于暴政,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一面。
教学方法:
1、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自主构建。
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较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都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选择重点要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题(也是本课内容的中心),由此可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两目作为重点。
2、注重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注意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备课时要设计学生活动,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中,尽量使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导入新课
大家有看过《神话》这一部电影,为何这部电影播出后会很受欢迎?
(。。。)
这不仅是因为明星的号召作用,还因为中国今天的崛起。在2000多年前中国曾经也以世界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国家就是秦朝。它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大帝国。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去感受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
新课教学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秦国统一的背景或原因
1、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
背景: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目的:争夺土地和人民
方式:兼并战争
2、秦朝统一:前221年
秦国先后灭掉了哪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探究:秦朝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的条件有哪些?
客观原因:
①社会基础:经济发展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分裂阻碍经济发展)
②政治基础: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
③民心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④理论基础: 韩非子法家学说影响到秦王嬴政的大政方针
⑤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有利于统一
主观原因:
①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②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任用外来人才; B、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
结果: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秦国能统一全国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日益强大。
思考:假如你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始皇是怎样做的?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采取一系列类似360安全卫士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国家系统。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独裁,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它是一种君臣关系。其特点一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二是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蕴涵皇帝与丞相的矛盾)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蕴涵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两个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建立皇帝制度
①“始皇帝”的来历
夏商周三代统治者,天子称什么?称王,文王、武王。王是最古老的一个汉字,甲骨文里就这么写。三横一竖,用于沟通天地人的天子。等秦王嬴政完成统一之后,他说三代统治者都称王,我要还称王,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所以你们给我琢磨琢磨,我应该叫什么?大臣一想,您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就从“三皇五帝”里取两个字吧。三五显然很二,更像是闹钟或者香烟的品牌,所以就叫皇帝,三皇五帝都沾边。
从此,秦朝开始有了大权独揽,拥有至高无上皇权的皇帝。自称“朕”,诏旨称制,或者称诏。值得一提的是,在秦朝统一以前,谁都可以称朕,屈原就老称朕。秦统一后,你要朕,那就把你给震了,只能皇帝可以朕。其实这个制度是在不怎么样,因为皇帝大权独揽的结果就是你这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就完全看皇上一人了。如果是明君圣主,国家就能够强盛,但是明君圣主是比较少的,中国历史上明君比较集中的朝代就是清朝,除了同治皇帝差点,都还可以。像明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皇帝开国的都还不错,到二世没准还能凑合点,守现成的还行,到三世这帮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整天与宦官为伍,一代不如一代,王朝总是逃不脱兴衰的怪圈,所以大权独揽的皇帝制度是有缺陷的。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的地位,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在确立“皇帝”名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维护皇帝权力的制度和方法,那么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②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的影响: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新增知识点:我们现在看到影视剧中皇帝朝服大多数都是黄色的,秦始皇的朝服却是黑色的,大家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找出原因。
2、建立中央官职——三公九卿制
除皇帝制度外秦始皇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官制。
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是指什么?各自的地位和职能是什么?对于加强中央集权有何作用?
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尉虚设)
太尉主管军事,大概相当于中央军委,但是在秦朝太尉一般不设,是个虚衔。丞相,相当于国务院,主管行政,总领百官,国家大事基本上都归丞相处理。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管监察,同时负责监察百官,还要掌管百官的奏章,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兼反贪局兼检察院兼人民来访办公室主任,就类似这么一个职务。这三位称为三公。三公相当于中央一级的大官。
三公之下是诸卿,相当于各部部长。诸卿在史书上叫九卿,但是一般可能不止九个。其中比较常见的比如奉常,宗正,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少府,治粟内史,将作少府。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九卿则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3、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还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补充: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就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县以下就是乡,乡下面是里。乡、里的领头人,不是朝廷任命的,而是当地自己选出来的,就是村民自治委员会,跟居委会的性质差不多。这种制度就叫中央集权。从皇帝往下,一直到县,一竿子插到底。这个让后来的班主任、班长、课代表、小组长都受益,从学生会到包工队一直都在效仿。
①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呢?(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个人手中。郡县制的推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点: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同点:
分封制 | 郡县制 | |
时代 |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
权力来源 | 层层分封 | 中央任命 |
权力时限 | 权力世袭 | 考察任免 |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并有封地 |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服从中央) |
结果或影响 | 诸侯国的独立实行很强,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划分标准(基础) |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实行的,按地域划分基础 |
(以中央集权的方式解决了分封制所导致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② 秦朝官僚机构有什么特点?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牵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③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权力高度集中。
4、秦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补充教学)见教材P10“历史从横”
(1)秦统一后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有哪些?(学生阅读教材总结)
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制定选官制度);修建长城、驰道、直道;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整顿各地风俗;颁布严苛的秦律
(2)哪些是积极措施,哪些是消极措施?
积极措施:北击匈奴;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统一越族、修建驰道和灵渠等等。
消极措施:焚书坑儒、修阿房宫、筑骊山墓、繁重赋役等。
以上分别属于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措施,只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大,才能够有能力把这些措施在全国迅速推行。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是秦的政治制度,那么,秦王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还有哪些重要作用和影响?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补充教学)
(1)积极作用 :
①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使政令迅速传达,有效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2)消极作用: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应具有双重性,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巩固了秦的统治,另一方面也起了消极作用。(渗透历史评论方法)
①严酷的秦律(陈胜、吴广起义)
②政治的腐败,权力过分集中,容易腐化;秦的暴政,激起秦末农民起义,秦朝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③思想文化的控制(如焚书坑儒)、赋役的无度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最终也因此而激化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
(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秦王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由于行之有效,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评价秦始皇(学生讨论,教师方法指导)
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的秦始皇和“不恤民力、专权残暴”的秦始皇展开讨论。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当时和后期的影响中,做出综合评价。评价时,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技巧
1、评价标准,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2、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价。否则人物同伴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有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的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要全面客观,要运动阶级分析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在承认历史人物个性特点对历史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又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板书设计】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2、秦朝统一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⒈建立皇帝制度
2. 建立中央官职
3、建立地方机构
4、秦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作业】
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小论文】
1、假如你是《寻秦记》中的项少龙,从现代社会来到了秦王朝的历史时空中。请你为他写一篇回忆录,尽量从多角度去反映秦统一后的社会变化和问题。(要求500字以内)
2、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原告说:“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3、《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在皇宫中嘻嘻哈哈、疯疯癫癫地闹着,剧中的皇帝也无可奈何。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你如何评价该剧的剧情?
(这是不可能的,完全是小说为了情节而虚构的。(1)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威严,必然规定许多约束,增强人们的神圣感。(2)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决不会允许小燕子在森严的皇宫随心所欲。因此不可能出现剧中无可奈何的情形。)
【课后小结】
根据课堂学生学习情况,老师及时做好总结,调整学习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