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天津三绝”
从大学毕业分配来天津工作,一晃20多年了,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地道的天津人了.天津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传统的风味食品多种多样,操作技艺精湛,被称为天津风味小吃“三绝”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大麻花就是天津特色小吃的代表.
很多时候,出差去外地或者有外地的朋友来天津,都会和他们说起天津的特色小吃,告诉他们到天津不吃"“三绝",是旅游者的遗憾。天津卫吃的玩意儿就是高,隐藏着大的学问,让你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有意思,是越琢磨越有意思。
天津人对于“吃”这方面有自己的理解,天津男人喜欢下厨房,煎炒烹炸,从来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其实熟悉天津卫市井文化的人都明白,独在天津这块地方,下厨房烧菜这件事已经从“家务事”这个概念里抽离出来,单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是一种“玩意儿”就像唱京剧,写字画画儿,玩鸟儿,养蝈蝈,斗蛐蛐一样,是一种“玩意儿”,不但没人会笑话你大老爷们下厨房,而且你要能烧得一手好菜,那还证明你“玩意儿”高,玩儿得好。
所以天津的特色小吃里也便有了很多文化的味道,和天津人聊天,天津人会给你讲很多天津小吃的文化.
天津三绝之首的狗不理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据说当时,在天津郊悬有一户农家,四十岁喜得贵子,叫高贵友,为求平安取名叫“狗子”。狗子长到十四岁时,来到天津学手艺,在一家蒸食铺做小伙计,由于狗子心灵手巧,勤奋好学,练就了一手好活儿。其后,狗子不甘心寄人篱下,便自己摆起了包子摊儿。他发明了水馅,、半发面的工艺,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们都前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生意顾不上说话,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就这样天长日久,人们就叫他狗不理了。当时直录总督袁世凯吃过狗不理包子连声叫绝,随即进京入宫将包子奉献给慈禧皇太后。太后老佛爷品尝了包子龙颜大悦,夸赞曰:“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
耳朵眼炸糕也是天津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起源于清光绪庚子年间,当时的北门外大街是去往京师的通得街大道,东西两侧的估衣街、针市街、竹杆巷等,商号鳞次楷比,顾客车水马龙。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柜刘万春就是由原来推着独轮车在鼓楼,北大关一带走街串巷流动售货,改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门外大街上摆摊设点现做现卖的。后来,刘万春与他的外甥张魁元合伙,在北门外大街租下一间八尺见方的门脸,挂起“刘记”炸糕的招牌,办起了炸糕店。由于刘万春的炸糕选料精,制作细,物美价廉,因而在北门外大街卖的炸糕中,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使刘万春赢得了“炸糕刘”的绰号,买卖日渐兴隆。逢年过节,人们借“糕”字的谐音,取步步登高之意,争先购买,互相馈送。每逢生孩子,过生日,办喜寿事,人们更是提前预约,大量购买,使得炸糕生意蒸蒸日上,刘记炸糕店开始显露名声,因为炸糕店紧靠一条只有一米多宽的狭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广为流传。
追本溯源,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始创于二十世纪初叶。在海河西侧繁华的小白楼南端,当时的南楼村窝棚区一带,有个名叫刘老八的人开了一家麻花铺,为了生计,他经过反复研制,在不带芝麻的白条和带芝麻的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闽姜、核桃仁、瓜条、青红丝等多种小料的酥馅儿,首创出风味独特、香甜酥脆、甜而不腻、久放不绵的什锦夹馅大麻花。1956年公私合营,政府赎买了麻花铺,并投入资金成立了专营麻花的店铺,取字号“桂发祥”。随着经营的扩大,产量的提高,麻花的名声日大,以致于天津城无不知,因其坐落在天津六区十八街公所前,所以人们习惯地叫它十八街麻花。我认为十八街麻花是天津最有特色的食品,是来天津最应该带走的特色礼品和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
天津三绝只是天津特色小吃中的代表,天津小吃丰富多彩,像风景.那些名满全国、蛮声海外的天津特色小吃选料精良,制作独特,技术先进,是关注健康的美味食品,作为天津代表性特产和中华民族经典食品,和天津这座开放的城市一样,已经真正走向了世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