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厅
为了管理流入蒙古游牧地的汉人,嘉庆五年五月戊戌(1800年7月8日),清政府在郭尔罗斯前旗境内设长春厅,治所在今新立城,置理事通判管理汉人事务,史称“借地设治”。厅是清政府对地方行政级别的称谓,当年的长春厅设理事通判和巡检各一名。通判衙门的职责是“弹压地方,管理词讼,承办一切命道案件”。长春厅的首任理事通判叫六雅图,蒙古人:巡检叫潘玉振,汉族人。当时因为是借地设治,他们只能管理流入境内的民人事务,而当地的蒙古牧民和外来的八旗人都不归其管辖。长春厅的设治,吸引了大批的关内流民到伊通河沿岩肥沃的土地上安家落户,当时长春厅的管辖范围到今天九台县境内的沐石河,西到今天的大屯镇附近,南到新立城水库,北到农安境内。厅下又设怀惠、沐德、抚安、恒裕四乡,后又增设农安乡,成为五乡。在这种情况下,长春厅官员、蒙古王公与汉族流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关系。长春厅官员只对汉人进行“审断词讼”,不能干涉蒙古王公事务;蒙古王公在长春厅辖境内“设柜收租”,不能过问汉人“词讼”;境内的汉族流民,则承受着蒙古王公和满族贵族的双重压迫。 新立城地势低洼,交通不便。道光五年(1825年),清政府决定将长春厅治所北移至宽城子。宽城子原是一个较大的集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自长春厅迁入后,发展很快,迅速成为垦区行政中心。同治四年(1865年),商民损资修筑城墙,名为宽城子旧城。旧城位于今南关区一带,占地528公顷,形状不规则。南北最长1.9公里,东西最宽3.2公里,周长10公里。最初用木板修筑,高3米,设4门。1897年改为砖瓦结构,高8.25米,宽6.6米,6个小门。东为崇德门,南为全安门,西为聚宝门,北为永兴门,西南为永安门,西北为乾佑门。6个小门是:小东门、小西门、马号门、东北门、东双门、西双门。 城内建有12条街路,城外有护城河,绕城而过,注入伊通河。旧城区的建成,对长春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宽城子旧城周围,迅速兴起了卡伦、万宝山等10几个集镇。宽城子旧城由地方垦区中心进而发展成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宽城子旧城建于封建社会末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交通的发展,城门和城墙被陆续拆除,整个旧城已无遗迹可辨了。长春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决定将长春厅升为长春府。这一时期,长春城市建设进展很快,在旧城区的基础上,又新建了4块街区。
中东铁路附属地甲午战争后,沙皇俄国攫取了中东铁路的筑路权,1898年动工修建哈尔滨――宽城子段铁路,1889年至1901年在长春二道沟一带修建宽城子火车站,强占了552公顷土地,成为沙俄的附属地。附属地内建有广场、停车场、货物处、水塔、兵营、商店、学校、俱乐部和俄国人住宅等。中东铁路附属地是沙俄的势力范围,享有行政、司法等特权。沙俄努力的侵入,激起了长春人民的反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长春义和团纵火烧毁了宽城子车站和俄人住宅。长春府官员大为震惊,知府谢汝钦“亲往镇抚”。在清政府与沙俄的勾结下,长春义和团很快被镇压下去。俄国人乘机扩大势力范围,强占了石碑岭和陶家屯两个煤矿,大肆掠夺长春煤炭资源。 长春县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将长春府改为长春县,面积2028.6平方公里,人口55.7万人。民国之初,东北政局复杂多变,社会动荡不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军阀各自拥兵自重。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安定奉天省(今辽宁省)后,便企图兼并吉、黑两省。1917年(民国六年),张作霖以孟恩远拒不离任,组织吉军在长春一带准备抵抗。经徐世昌幕后调解,“奉吉暗潮”暂告平息。1919年(民国八年),驻长日军挑起“宽城子事件,驻长吉军撤退,投靠张作霖。孟恩远被迫下台,吉林省终为张作霖所控制。
清末民初时期,长春城市发展很快,迅速成为东北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铁路通车前,每天有2000多辆大车往返长春。铁路通车后,城市交通职能扩大,通往沈阳、哈尔滨、吉林的货运量大幅度增加,每年运出去的木材、大豆数量均居东北首位。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在长春开工厂,办商店,倾销洋货。表面上看,长春城市是个整体,实际已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由清王朝以及后来的民国政府和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势力共同管理,长春变成了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解放战争时期长春市位于东北大平原中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发动了反人民内战,国共两党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日本投降与苏军进驻长春1945年8月8日,前苏联政府对日宣战,百万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8日,伪满洲国皇帝宣布退位。9月20日,苏联红军进驻长春,成立了长春卫戍司令部,逮捕了伪满洲国各部大臣,连同溥仪先后押往苏联,伪都长春同东北一起光复,日本帝国主义苦心经营14年的伪满洲国彻底覆灭。 前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后,东北抗日联军联合作战。1945年9月20日,抗联教导旅旅长、东北党委书记周保中以苏军驻长卫戍司令部司令的身份,率领部分抗联战士进驻长春,协助苏军接管伪满政权,同时组建人民武装,筹建民主政权。11月8日,经苏方同意,中共中央东北局调中共山东分局社会部长、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刘居英(未公开身份)出任长春市市长。刘居英接管长春市政府后,立即发布协助苏军实行军管,保障市民正当权益,发展自由贸易,严惩罪大恶极汉奸,取消苛捐杂税,兴办国民教育,开展市政建设等7项施政纲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主张和争取和平的愿望。 (二)接收与反接收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抢夺胜利果实,龟缩在重庆的国民党政府任命赵君迈为长春市市长。1945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派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专员蒋经国等来长,要求驻长苏军协助接收长春。驻长苏军以“中国内政,不便协助”为由,拒绝了熊式辉的要求。 行政接收破产后,国民党便以中国合法政府的身份,借口履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挑起外交纠纷,要求驻长苏军移交权利。在国民党外交攻势和美英等国的压力下,前苏联政府被迫同意将沈阳、长春等大城市移交给国民党政府。1945年12月14日,刘居英撤出长春市区。12月22日,国民党市长赵君迈进入长春,国民党将收编的伪满“铁石部队”刘德溥部改为东北保安第二总队空运长春,长春市变成了国民党与伪满残余势力控制的城市。1946年4月14日,苏军离长回国,下午2时,周保中率部进攻长春。经过4天3夜激战,全歼守敌两万余人,国民党市长赵君迈等被俘,刘居英市长返回长春。外交接收失败后,国民党转为武力接收。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调集了10个师的兵力,分3路进攻长春。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刘居英市长和驻长东北民主联军于5月22日午夜主动撤出长春市区,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国民党再次占领长春,尚传道任国民党代市长。国民党侵占长春后,推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以“整顿治安肃清共党”为名,逮捕和杀害无辜;以接收“敌伪资产”为名,没收了189家工厂;以“整顿税收”为名,搜刮民财,80%的中小企业相继倒闭;以“整顿私立学校”为名,扣发教员工薪。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激起了长春人民的义愤,工人罢工,教师罢教,长春大学“反饥饿、反迫害、反迁校”的战斗风起云涌,动摇了国民党在长春的统治。 (三)久困重围与和平解放1947年后,国民党在长春成立了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妄图固守长春。长春沦为伪满国都期间,曾是日本侵略者重点设防的城市。国民党军在此基础上,大肆构筑城防工事,增修永久性、半永久性的明碉暗堡150余个,形成了要塞式的防御体系。东北人民解放军采取“久困重围”的方针对长春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政治瓦解。国民党驻军为了固守待援,推行“杀民养军”政策,大肆搜刮民粮驱逐百姓出城,砍伐街路树木,拆毁城市建筑修碉堡,长春这座近代化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30.7%的房屋被拆毁,33%的输电设备被拉走,70%的供水设备遭破坏,疮痍满目,惨不忍睹。 “久困重围”的方针,加剧了国民党守军中的矛盾。非嫡系部队六十军弃吉就长后,寄人篱下,苦不堪言。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军心动摇。解放军派代表多次秘密会见军长曾泽生,晓以大义,动员起义。曾泽生在突围无望,守城必亡的严峻形势下,决定率部起义。六十军起义后,新七军孤立无援,被迫向解放军投降。郑洞国见大势已去,决定放下武器,投身人民。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 和平解放史称“兵不血刃”,然而长春的和平解放却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长春的优秀儿女为了家乡和全中国的解放,在长春外围战斗中伤亡4000多人,在市区遭国民党杀害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300多人,还有10多万人民群众在国民党“杀民养军”的政府下饥饿而死,长眠在长春这块土地上。他们用血肉之躯和累累白骨,同国民党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赢得了和平解放。长春大事记1800年7月8日 清政府地设治,设立长春厅。 1825年 长春厅衙署迁到宽城子,即今天的西四道街一带。1865年长春商民募集资金修筑城墙。 1884年 长春厅抚民通判李金镛创办养正书院。1901年俄国人建成了长春的第一座火车站---宽城子火车站。 1906年 长春开埠后当地政府耗资白银九万两修建道台衙门。1907年日本人开始修建长春火车站,满铁长春附属地的规划和建设开始了。 1912年 吉长铁路通车。1931年9月19日日军攻占南岭兵营,长春沦陷。 1932年3月9日 伪满洲国成立,爱新觉罗 溥仪就任执政。 1934年3月1日爱新觉罗溥仪登基称帝,年号康德。 1932年11月 日本关东军主持《大新京都市计划》,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1945年8月19日苏军进驻长春,日本关东军投降。 1948年6月25 东北人民解放国围困长春战役开始,围城期间市内死亡十余万人。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分别起义,投降,长春解放。
1948年10月15日 长春特别市市政府成立,邹大鹏任市长。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 1954年9月27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入长春市,长春市变成为省会城市。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1958年8月 长春市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小河台乡成立。1968年经沈阳军区批准,长春市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8月 国务院在东北三省建设商品建设商品粮基地,长春市五县被列为其中。1980年10月 长春市与日本仙台市结为友好城市。 1984年11月 君子兰被定为长春市市花。 1985年8月1日长春电视台正式开播。1991年3月 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8月23日长春举办首届中国长春电影节。1999年 中国第一列时速200公里的电动旅客列车组在长春客车厂下线。199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施行《长春市城市总体规(1996--2020)》,确定了长春市城市性质。 450路电车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不知道是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长春也有赛马场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站前广场
道台衙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二商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长江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解放大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警察局和铁路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净月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还是净月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康德会馆(老市政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老火车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满洲国首都计划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南关桥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胜利公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世界第三快车-亚细亚号停靠在长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司法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外交部(今太阳世纪居旁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八大部之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西广场水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新京的银座-吉野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中央通(人民大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看那时的解放大路树木林立的,当时还比较注意绿色的。现在都拆了。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却是一辈子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