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时代,有一篇《隆中对》的语文课文,讲到诸葛亮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后来读书看别人的研究,对于诸葛亮为什么自比管仲、乐毅,所做的解释都很笼统,说不到点子上。如果只是强调自己精于治理国家和擅长军事行动,为什么不比姜子牙和张良,或其他的名相、名将,单单比于管仲、乐毅?
我觉得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既与汉末的形势有关,也与他的出生地有关,更与他的能力和抱负有关。
汉末的形势与春秋战国的局势很相似,地方割据,群雄争霸。而管仲、乐毅都是成功帮助诸侯称雄称霸的人,所以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容易得到想称雄称霸者的兴致。
管仲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们建功立业的地方都在齐国。而诸葛亮是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就是历史上齐国的领域,从小可能就是听着管仲、乐毅的故事成长的,所以用管仲、乐毅来自比,非常自然。
诸葛亮为什么自比于管仲、乐毅,当然不是自娱自乐,他是在自我推销。推销给什么人?自然是能待自己如管仲、乐毅的人了,也就是齐桓公、燕昭王那样的诸侯。哪些人是诸葛亮心目中的齐桓公、燕昭王呢?在《隆中对》中可以找到答案,“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在诸葛亮的叙述中,他说到了董卓、曹操、袁绍、孙权、刘备、刘璋、张鲁等,这些就是他心目中齐桓公、燕昭王的人选。他自比于管仲、乐毅,其实就是想效力于这些人。
那么,在诸葛亮渴望效力的诸侯中,刘备是首选么?肯定不是。管仲、乐毅都是在北方成名,而且是在齐国,他自比于管仲、乐毅,很有可能就是想效力一个与齐国有关系的大人物。谁与齐国有关系呢?只有曹操。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升迁为济南相,济南正在齐国故地。济南相任内,曹操政绩昭著。济南国(今山东济南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的官长多依附强硬后台,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官长,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诸葛亮小时候也无疑听过曹操的故事,想为曹操这样的英雄效力更是十分可能的。
诸葛亮有没有复兴汉室的志向和忠于刘姓皇帝的想法呢?应该没有。否则他就不可能自比于管仲、乐毅了。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事公子纠,甚至欲射死另一位公子小白,后来小白继位,为齐桓公,他识时务地追随齐桓公,并不是只盲忠于公子纠,他提出了“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名义领袖地位,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重要战略大获成功。以致孔子都赞叹说:“微管仲,吾披发左衽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与“尊王攘夷”如出一辙,诸葛亮也是想要这样做的,可惜没给他机会。乐毅是赵国人,做的是魏国的官,由于出使燕国,被燕昭王招贤政策打动,改换了门庭,献计“举天下而攻之”的伐齐方略,联合楚、魏、赵、韩诸国,打得由管仲开创建立起来的齐国大国地位岌岌可危,一蹶不振。后来燕惠王即位,不相信乐毅了,乐毅便投靠赵国。诸葛亮把管仲、乐毅当榜样,自然就对管仲、乐毅几度改换门庭的做法认同了,所以也就不会一心只想辅佐刘姓皇子皇孙的。
诸葛亮之所以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因为刘备姓刘,为汉室皇家正统,而是因为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如果三顾茅庐的人换成了曹操、刘璋、张鲁,诸葛亮也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管仲、乐毅的做法。
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管仲任政于齐,是齐国脱颖而出称霸天下的开始;乐毅合纵伐齐,是齐国威风扫地雄霸天下的终止。诸葛亮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可以振兴一个君主和国家,也可以摧毁这个君主和国家。谁如果用我诸葛亮,我就有本事学管仲成全他成为霸主的事业,谁如果不用我诸葛亮,我同样有本事学乐毅摧毁他的霸主梦想。他一生联合孙吴,五次北伐,与曹魏做对,就是在摧毁曹操的霸主梦想,你曹操没用我诸葛亮,我就不能让你称心地统一天下。
当然,这也只是事后揣测,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是否是给曹操听的,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千古风流人物,已被时光的东逝之水“浪花淘尽”,我这也只不过属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罢。
(首发于中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