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模式为何还有魅力?
张鸣
曾经明星似的薄熙来倒了,虽然,导致薄熙来垮台的薄王交恶的原因,中共提供的解释,还远不能服人。一个依仗薄熙来起家,像打手一样,在重庆的打黑过程中,导致多人莫名其妙死亡,多人冤死的王立军,似乎很难因为牵扯主子夫人的一桩刑事案件跟主子翻脸。但是,毕竟王立军戏剧性地去了美国领事馆,引爆了薄熙来事件,也引爆了重庆模式。让这个曾经寄托了很多人希望的模式,一个不进行政改就可以稳定中国的试验,戛然而止。尽管如此,重庆模式的魅力,却并没有因薄熙来的倒掉而消逝,相当多的人,包括很多知识分子和底层民众,依然认可这个模式。甚至觉得尽管薄熙来倒了,但重庆模式却未必有错,否定薄熙来,但重庆的民生建设却不能否定。退一万步说,重庆的唱红不好,但打黑和民生工程却不能说不好。
是的,尽管我们可以说,所谓的重庆模式,不过是薄熙来为了进一步上位,自己给自己搭的梯子,但是,这个梯子本身,的确有着浓烈的民生工程的色彩,在短时间内,也给部分的重庆人,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所谓的“五个重庆”,“十大民生工程”,虽说有些不像是能真正落在实处的,比如医疗资源的向下倾斜,照顾好130万留守儿童等。有些实际上不过是领导人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比如规模巨大的“畅通重庆”工程,大幅度的提高重庆的森林覆盖率,用昂贵的银杏树替代重庆原有的树木,即所谓的“森林重庆”等等。但如果真的建成,也的确间接地对民众有些好处。但其中相当多的,比如发展微型企业,3000万平米的公租房建设等等,无论怎样挑剔,都不能说不是跟民生直接相关的。
不用说,现在的中共的地方大员,即使没有薄熙来这样大的野心,所谓民生工程,也是政绩的焦点。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国企改革的中途停止,政改迟迟不能启动,这种唯GDP主义的发展,也迅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问题,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境地。经济发展的红利,绝大部分都落到了权贵集团手里,中产阶级虽然也分享一些余沥,但底层的民众却分得的很少,即使收入有所增加,也因为社保和医疗保障的不到位,不仅焦虑感在增加,而且也真的很容易重新返贫。整个社会收入差距之大,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也就是说,虽然经济发展,但发展的好处,却有很大部分的人群没有得到分享。相反,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牺牲的环境,资源,以及土地,负担甚至灾难都落在底层民众头上。特别在最近十年,由于中共领导人的无所作为,所谓的改革,成了利益集团掠夺的借口和工具,因此,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官民矛盾,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很少能见到一个政权,民众对于官员有着这样普遍而深刻的敌视。这样的敌视,跟普遍的民生困局密切相关。近几年来,不仅底层民众日益贫困,就连城市中产,都市白领,也陷入困境,国进民退的嚣张,司法环境的恶劣,逼得中产纷纷逃离,堪比改革前的大逃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几年中共领导人对民生的强调,无非是一种修补,一种基于修补其统治合法性的尝试。然而,由于利益集团的格局已经形成,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已经成型,所以,这样的修补,落到具体的地方,往往成为样子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具文。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谁能呼应民生难题,谁肯定就可以赢得民众的拥护。薄熙来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放手一搏,花大力气打造自己所谓基于民生的重庆模式。
但是,薄熙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攫取上位的资本。在本质上,跟诸多的政绩工程没有区别,而且,由于他的野心特别大,这样政绩工程,做的也格外出格,很像是一场顾前不顾后的豪赌。“五个重庆”和“十大民生工程”,每年需要3000多亿的资金,但目前重庆每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1000个亿,扣去人头费和日常开支,所剩无几。那么薄熙来拿什么来做这样的工程呢?虽说重庆国企扩张很快,但全世界的国企,除了中国这样的国家垄断性的央企,基本上少有赢利的。短时间扩张速度越快,赢利能力就越差,重庆当然也不例外。同时,重庆的房价也不高,土地财政收入有限。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借债。现在,重庆的债务已经达到5000个亿,如果这些工程都建成,重庆的债务,将是天文数字的。即便只是现在的债务水平,实际上已经是寅吃卯粮,透支了重庆人此后多少年的钱粮。古今中外,世界上有过这样的发展吗?有过这样的民生工程吗?这样一种毁掉子孙前景的发展,不过是杀鸡取卵。当然,按薄熙来的如意算盘,只要他能上位,这些债务也就没有人追究了,自有人来给他擦屁股。
事情的灾难性,还远不止此。人们都知道,在重庆大规模开展民生建设之前,重庆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打黑运动。这个运动,在政治上是罔顾法律的黑打,但在经济上,却是所谓的扫荡灰色经济。为重庆拍马的一些学者说,发展中国家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所谓的灰色经济,即一些人用涉黑的手段建立起来的企业,用涉黑手段欺行霸市等等。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打掉这样的经济。当然,在中国这样欺行霸市的人不是没有,但怎么能够说整个重庆到处如此?为了打掉这些所谓的灰色经济,打掉涉黑企业家,重庆抓了5万人,判了2万,把一些规模大一点的民营企业家,都打成了黑社会头子,杀了一些,没等司法定罪,就没收了人家的全部财产。据给这些所谓黑社会头子辩护的律师说,这些案件,几乎没有有确实证据的,普遍地刑讯逼供,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引起法理界震惊的李庄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此案一期,李庄的罪证,居然有他眨眼睛暗示辩护对象翻供这一条。那些学者们,凭什么认为重庆存在着如此庞大规模的灰色经济?凭什么相信这些企业家涉黑都证据确凿?
打掉了原来成型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然后用没收来的少部分钱(大部分的资金都进了警局),去扶植所谓的微型企业,也就是个体户。这就是一些学者说的重庆国进民进。但是,世界上有过这样形式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模式吗?这样干,无非是为了赢得部分底层民众的民心罢了。这不是搞经济,而是在搞政治,特别恶劣的民粹政治,说白了,无非是新时期的杀富济贫。
经过共产革命洗礼的中国大陆,民众对于杀富济贫,对于罔顾法律的运动式打黑,有着高度的亲和力。尽管在历史上,他们的前辈,也经历过这样的杀富济贫,经过这样的打黑,后果都相当不好,等于自己帮助统治者剥夺了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但是,人总是健忘的,而且很多人即使不健忘,也没有这样的水平,认清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薄熙来一直在学习毛泽东,他跟毛一样,也喜欢操控人们的心理。他明白,在这种贫者感觉越来越差,越来越感觉得被剥夺情况下,他只要重新祭起毛主义的旗帜,切实杀富济贫,打黑整顿秩序,就一定会赢得一部分民众的拥护。眼前得了好处,治安好转,就足够了,长远的事情,有谁能看得清呢?
事实上,即使相当清醒的知识分子,认清毛主义的危害,也都有一个过程,在当下巨大的民生危机的情况下,要想在打着民生幌子的重庆模式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非一件易事。我们要明白,即使真的民主化了,完全解决民生问题,依然需要时间。断然不可能通过像重庆这样,声势浩大,耗费巨资的超大规模建设,可以一蹴而就的。这样的民生工程,如果真的建成了,实际上就是重庆乃至全国的灾难。一代人,把子孙的粮食都吃光了,让后代没饭吃。
不认清重庆模式的危害,薄熙来的真面目就不能被揭开,相反,他甚至可能变成一个失败的英雄。当年中国的文革,是以文革的方式结束的,结果到现在还有人为之张目。今天,薄熙来也不应以薄熙来的方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