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jxp.gov.cn/html/Custompublicsentiment/2008/4/084202246217267.html
◎包容各方的美丽三沙港
三沙镇地处福建东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环山,一面襟海,陆地面积63.6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0人。主
要居民点沿海岸线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东澳、西澳等,民房多数依山而建,是
个风光旖旎的滨海小镇。三沙人说“风浪大时,房屋倒塌,树带根拔,但港内的船不会破”。这足以说明三沙港口条件优越。三沙海岸线35公里,有15个澳口可停泊船只,最大的古镇港南北宽700米,主航道水深15-44米,万吨级轮船不受潮水限制可随时停泊,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海里。三沙在历史上被誉为“福宁门户,闽浙钥匙”。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到清朝,历代都曾在此设镇驻兵76岁的林瑞枝说,大多数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从闽南迁移过来的,他们的先辈讨海来到三沙后,就像“海加定”(红树林)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的“祖”都是“闽南祖”。林瑞枝老人现在是该镇退休干部管理站站长,祖籍在惠安县,他的父辈上世纪初从海上“登陆”定居三沙,老林就是在三沙出生的,从他父亲算起,现在已有4代人了。老林说,他们在三沙算是比较年轻的移民了。林瑞枝说,闽南人是这里最早的开发者之一,最早移居三沙的闽南人是漳浦渔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来
到三沙。他们发现三沙港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花、小黄花、带鱼、目鱼等近海经济鱼类,便经常驾船到此捕鱼、避风;他们看不到什么人烟,就在岸上搭简陋的木房作为落脚点,住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慢慢就习惯了,成了“常住人口”,随后就有闽南沿海各地的渔民陆续在三沙定居下来。三沙是自发的松散型自由移民小镇,到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三沙人口才8000多人。现在已有4万多人。三沙有姓氏六七十种。也正因为这些渔民来自五湖四海,所以三沙民间没有任何宗派,也没有像一些地方本地人对外姓有排他性。老林说,这种几百年延续下来的包容精神,应是闽南人的优秀品质之一,现在在许多方面都得以体现,比方说选村干部,谁能干、会为村民做事就选谁,村民就拥护,而不存在哪个姓大、哪族人多势力就大的问题。
http://bbs.ixiapu.com/read.php?tid-29128.html古镇村地名的由来
烽火岛对面的大陆,最近距离的是古镇村。《沿革考》认为“古镇”这个地名因宁远镇在三沙而得名
,这虽然是明显的谬误,但若说是因为“烽火镇”而得名,则可能更让人信服。当然,这个设想虽然并不
大胆,却也得小心地求证。
唐代驻镇的边防军,又称镇兵,主要由职业军人所担任。唐中后期实行募兵制,虽无明文规定军人家
属必须隨军居住,但作为军兵主要来源的破产农民既以从军入伍为谋生职业,在家乡家属生活无着,自然
会离开乡井而随军居住。烽火镇长期的驻军之中,必有大量的随军家属。这些随军家属会住在哪里呢?烽
火岛弹丸之地,既无平地可垦,水源也缺乏,无法屯驻太多人口,随军家属不会跟着住到烽火岛上去。而
古镇与烽火岛近在咫尺,一船可渡,既有淡水,又有土地可开垦,自然为首选之地。因此,可以推定,古
镇应由烽火岛随军家属所开发,或者原有居民,随军家属进一步开发了古镇村,并使之成为烽火岛驻军的
“后勤补给基地”,时间既久,村落就产生了。古镇村落的形成时间,当在唐代或者唐代之前。到了宋代
以后,废镇为寨,宋人因此称之为古镇,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古镇这个地名,进一步印证了烽火岛的历史变迁。关于古镇村。补充如下:
《三山志﹒地理﹒叙县》记载:劝儒乡擢秀里下有“赤岸……三沙、烽火寨”等建置。三沙是明确的村级
行政单位,而烽火寨虽然是军事建置,但因其有户籍(随军家属),同时也成为一个与村平级的行政单位
。古史志中有户籍和税收等与之相关的记载。这样看来,古镇村落的形成时间,当在唐代后期。到了宋代
以后,废镇为寨,宋人为了便于管理,将古镇划为屯垦之地,成为一个行政单位,
而将之取名为古镇,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http://bbs.ixiapu.com/read.php?tid-2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