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识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能力目标
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及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能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3.结合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触?
生:听了这首歌,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有一种精神在鼓舞着我们。
师:每当我们唱响这首歌时,爱国情感便会油然而生。这种精神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课题: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板书课题:第一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讲授新课
世界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大文明古国,但,只有中华文明走到了今天,其他三大文明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我们无数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中,西方列强几乎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日本几乎奴役了半个中国,但,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重获生机;新中国的成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并不平坦的65年,这65年中,我们医治了战争创伤,经历了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我们振奋过,我们跌倒过,我们迷茫过。65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是什么让中华民族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有民族精神的支持和鼓舞。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一、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那么,什么是民族精神呢?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它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过渡)师:每个国家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所要谈的民族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板书: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播放抗震救灾的视频
社会各界的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体现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师:在抗震救灾中我们能看到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课件展示材料)
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过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史册中,展现民族凝聚力的光辉篇章。
请你说说“土尔扈特东归”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这种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作用?说说它的表现。
土尔扈特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的形成源于先民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华民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精神。
这种团结统一精神不仅表现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抗战时期),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反对台独,藏独、疆独),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板书:团结统一
(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英国哲学家罗素
材料二:2009年10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朝鲜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举国欢庆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温总理专程赴朝鲜访问,出席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有关活动,充分体现了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朝关系,坚定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
中国将继续与有关各方协调与合作,为实现半岛无核化,实现地区和平稳定而不懈努力。
问题探究
二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中华民族什么品格?
生: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板书:爱好和平
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在当代国际社会,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这种追求和平的风范,表明了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独特态度,即民族、国家整体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只能建立在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携手共进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础上;主张以道德为教化之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感化其他民族、国家,以达到“协和万邦”。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对各兄弟民族持久的亲和力以及对其他民族、国家巨大的感召力。
(课件展示材料)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唯勤”,“天道酬勤”。“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穷贵贱死生动其心”。
上述词语和警句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课件展示材料)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视为重要的优良品格。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些名言警句,都是中华民族性格和品质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把勤劳视为安身立国之本,把勤劳和勇敢紧密结合在一起。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华民族才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并长期独领风骚。
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作为中共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中共的政治本色,是中共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也是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司马迁身受腐刑之苦而著《史记》,他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文王(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都体现了一种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板书:自强不息
板书: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材料: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在他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对祖国的忠心赤胆、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等,无不是爱国主义的结晶。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从来就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进步和真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尊敬的民族品格。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一批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在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祖国。当彭桓武被问到为什么要回来时,他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今天,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爱国”?
如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来略;投身建设全面小康事业,贡献自己力量。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彩,反对外来侵略……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我们要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