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中国股市,就是圈钱行情。这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导致的。对于股市来说,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打飞机。政府,想不想打,到没到时机打,才是关键。 要搞清楚圈钱游戏的本质,就要搞清楚钱怎么圈。 钱,都在银行里。关于这个基本问题,缺乏认知的,需要学习常识。区别在于,钱存在于什么账户里,以及,对应的比例。这就是所谓的经济结构问题。 个人储蓄账户、企业账户、政府和社会团体账户,一共就这么三大类。 负债状况,是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个人负债、企业负债、政府负债,总体水平和均衡程度,决定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是,通过房地产这个工具圈钱,把个人储蓄账户的资金转移出来,把个人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率加上去,把货币主要转移到政府账户里,顺便扔点儿渣滓给地产商的企业账户,完成财富转移。政府通过房地产圈钱的根本目的,在于大规模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构筑强大的国家崛起基础,顺带着给公务员发薪,大家再分点儿,流入亲属、小蜜的个人账户。极个别的傻叉,会把现金砌到墙里。 企业,在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中,兴奋的将资产负债表搞得越来越惨,杠杆越来越高。个人,被房地产圈钱市场忽悠的越来越兴奋,把储蓄比例不断降低,把资产负债率提升。这件事,玩不下去了,才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 个人、企业,要出现杠杆率调整。政府没办法通过房地产税收来充实财政。政府除了努力开源,就只能拼命节流。这就导致,反贪抄家和三公消费嗝屁。 个人降杠杆的方法,就是少买房,把房产变现。企业降杠杆的方法,就是少借钱和股权融资。个人和政府,所有来钱道,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企业,所以,一切焦点都聚集在企业资产负债率。 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有效方法,最立竿见影的,就是股权融资,启动大规模IPO。这就回到上文,怎么构筑强大的投资者资金注入能力上。降低利率,开放中国市场、打压房地产市场,这都是最简单的手段。还有更加简单粗暴的,就是新华社发文嚎叫,逼急眼了,国家和社会团体资金强行拉。 拉起来,好融资,进入下一个循环。 股市,关键还是要靠炒。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就在于如何把上证炒起来,好融资。别的,都是扯淡。你不炒,国家也会炒。没有钱,印钱也要炒。这是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