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卫平 中央党校毛卫平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中央党校校哲学部教授毛卫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必须认真研究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毛卫平 中央党校毛卫平

一、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

“和谐哲学”是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取代“斗争哲学”而提出来的。因此,只有在与“斗争哲学”的对比中,才能弄清“和谐哲学”的确切含义。

1、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的根本区别

认为和谐就是没有矛盾的看法是不对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认为“斗争哲学”就是讲矛盾的斗争性,“和谐哲学”就是讲矛盾的同一(统一)性也是不准确的。任何矛盾都存在统一性和斗争性两个方面。

“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根本区别:所谓“斗争哲学”,虽然也讲统一,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打破这个统一体;而所谓“和谐哲学”,虽然也讲斗争,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一体的存在及更好的发展。斗争哲学是事物处于质变阶段的哲学,是指导革命的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而和谐哲学则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的哲学,是指导建设的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二者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出发点和目的也不同。

斗争哲学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是你死我活,“一个吃掉一个”;和谐哲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是统筹兼顾、共存共荣、共建共享。

2、正确理解和评价斗争哲学

第一、“斗争哲学”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认为讲斗争就是斗争哲学。

第二、“斗争哲学”是对还是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把它用在什么地方。

第三、不能笼统地说毛泽东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更不能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3、和谐哲学与传统文化

(1)如何看待我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哲学:

第一、不同时期,遭遇不同命运。社会革命时期它不受欢迎;而在社会的相对稳定时期,它受到欢迎。这是由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所决定的。

第二、适逢其时,符合今天的需要。

第三、哲学高度、具有普遍意义。

第四、封建内容,不能照抄照搬。

第五、否定革命,不能亦加肯定。

(2) “和”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和”的哲学是包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弥补和加强了其薄弱环节。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需要转移。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应当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哲学的积极成果。

4、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

从斗争哲学转向和谐哲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实现这一转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历史性飞跃。

二、和谐哲学与构建和谐社会

1、 前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

2、 途径: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贯穿了和谐理念,是今天实现社会和谐的现实途径。

3、 实施:重视并改善管理

搞好社会管理,是完成执政使命的重要基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3592.html

更多阅读

百位文艺名家讲故事----中央党校韩庆祥:现代社会靠法治

【中央党校韩庆祥:现代社会靠法治】前市场经济社会是基于种地的传统社会,依赖于人治;市场经济社会是基于交换的现代社会,依赖于法治。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16个小时逐渐陌生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基于契约的游戏规则实现,强调社会对

转载 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2014-07-04 21:22:17|分类:干部教育培训新视|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灿烂的阳光《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这个讲题对我来说有点大,也很难讲。说实话,我之前在经济学部做教员,从综合层面对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得不多,

声明:《毛卫平 中央党校毛卫平》为网友可攻可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