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苴是越南最南端的城市(来自网络)骑车的越南美女。白色长衫是越南女性的标志。(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之前误将“芹苴”写作“芹宜”了,误导了许多朋友,尤其是那些心急火燎的相亲客兄弟们。本人特此致歉。同时感谢网友“新晶子传奇”指出本人的错误。谢谢大家关注!
正文:
湄公河畔小城芹苴
近来有关“越南新娘”的报道比较多,芹苴这个地方常常被提及。说实话,自从去过芹以苴后,我老在琢磨它的英文或者说是越文名字CANTHO(听着像“砍头”似的)究竟是什么意思。真后悔在越南时没向当地人讨教一下。CANTHO这个词的发音听着像中文的“砍头”。虽然好记,但感觉也实在太怪了。
芹苴位于越南南端,湄公河畔。越南国土呈一个南北向长条形,很像一根PLUTO爱吃的骨头。当年法国人、美国人先后啃过,结果都咯掉了大牙。
摘一段网上有关芹苴的介绍:
芹苴(CầnThơ),距离胡志明市170公里,它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中部,位于后江的右岸,由于河面宽广,为海陆交通中继站,鱼产、水果很多样也便宜。是九龙江平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越南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为湄公河三角洲里最大的城市。据说芹苴在越南南方算大城市,是湄公河三角洲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在中国人眼中越南哪座城市都称不上“大城市”。尤其是在国内几大都市生活的人更容易有这样的感觉。“曾经沧海难为水”啊。当然,中国城市已经大得离谱了。即俗话所说的“大而无当”。中国的大都市往往大到了不方便生活和工作的地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能只存在于“新闻联播”和“上海世博会”里,应该更现实些才对。
芹苴坐落在湄公河畔,当地人对母亲河的感情肯定更要深一些。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作“澜沧江”)是越南人民的母亲河。所以陪同我们的越南小伙子一路上不厌其烦地谈论着绍湄公河。
湄公河有九大干流,所以越南人又它称为“九龙江”。越南人也自称是“龙的传人”,但他们心中的龙不是咱们的长江、黄河,而是九龙江。但中国古代传说中好像也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多亏越南人不像韩国人那么贪,否则越南倒真可以跟中国人论一论龙文化的源头了。
对不熟悉越南的国人来说,通常对芹苴这个地名肯定没概念。因为过去我们听“抗美援越”故事时,好像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虽然可能不知道芹宜,但许多国人肯定听说过“越南新娘”。据说,迄今为止,已有数万越南女人从芹苴出发嫁到了中国。网上常见有人问芹宜有无机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他们:有,很小,是个支线机场。原来芹苴机场只有一条跑道,现在应该有两条跑道了。
这张照片来自网上。可能是芹苴一带。在越南乘车时,沿途几乎都会以河流为伴。
芹苴——中国水电工程受害者之一
此处借用赵本山们对他们家乡“铁岭”的昵称,姑且把芹苴也算成越南的“较大城市”。
我们是黄昏时分进入芹苴市区的。恰逢上下班高峰时间,摩托车多得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许多摩托车上坐了三四个青年男女。场面颇为震撼。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芹苴好像刚发过洪水似的。我们是十一月份去的,属于“旱季”,按理说不该发洪水。本人在孟加拉国常驻过两年,那里的气候与越南近似。一打听,当地人告诉我:“都是上游中国人建大坝的结果。过去芹宜在这个季节从未发过洪水。如今中国建了许多大坝之后不管什么季节都可能大旱大涝。每当中国的大坝开闸放水,我们下游的芹宜就发洪水。反过来,遇到大旱年景,上游缺水,中国大坝不放水,我们这里的农作物就遭殃了。”
其实中国这些年大建水电站,在大江大河上筑就了无数高坝。结果不仅中国各大江河下游地区连年大旱大涝不断,当地民众尤其是农民苦不堪言。问题最严重的云南和重庆,一个年年抗旱年年旱,一个烈日炎炎照天烧。
下面这组由攀枝花横断山研究会搜集的、反映四大江河上筑坝现状的数据尽管可能不完整,但已经十分惊人了:
截至到2013年5月21日:
不清楚有关决策者是怎么考虑的,脑子真进水了?难道为了养活水电大军就得让国内外下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难道就因为当初有领导人学水电,至今全国还得大建水电站吗?这种人自己真该尝尝断子绝孙的滋味。我们的后人将会这样写这段历史: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被“转基因”的水电狂人占领。这些怪物不顾严重的生态隐患及民众抗议狂建水电站,致全国大江大河统统患上“肠梗阻”。严重的旱涝灾情持续了整整一百年。史称“百年自然灾害”。
VICTORIA RESORT
维多利亚度假酒店VICTORIA RESORT
在芹苴期间,我们下榻在维多利亚度假酒店。
跟着跨国公司出行的最大好处是,他们对酒店特别讲究。我们在越南住的三家酒店里,胡志明市和河内下榻的五星级酒店,后来我才注意到,两家酒店均入选“2010年世界十佳酒店”。我留意过有关世界级酒店的评论,注意到国际游客对越南的酒店服务评价不是一般地高。这就是“殖民地文化”的优势所在。在中国其实也是如此,但凡“被殖民”过的城市,在文明程度和服务质量上往往比国内其他城市更胜一筹。
出于传统认识,中国人对殖民者深恶痛绝。但是我去过很多当年的殖民地国家,他们对欧洲殖民者评价普遍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我个人以为,对殖民史和殖民文化理应做客观地、历史地研究。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不断扩大影响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殖民者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那些勇敢的殖民者前赴后继,世界许多地方将仍可能停留在原始状态,无法分享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芹苴的维多利亚度假酒店无论从名字上还是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上,都透着一股子“殖民文化”的味道。在这种地方,“消费者就是上帝”的原则被贯彻得不折不扣。
维多利亚酒店只是一个“平房大院”,虽然在硬件上不如五星级酒店豪华,但却设计得很别致。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木质结构的接待大厅里摆放着无数令国人眼热的红木家具,房间里的布置也很人性化。有一个提示牌写道:“请注意,这里可能有蜥蜴。”
巧得很,我特别喜欢蜥蜴。因为蜥蜴最爱吃蚊子,房间里有蜥蜴,蚊子很快就被消灭忘了。而且蜥蜴绝对不会主动攻击人。
尽管房间门窗大开,周边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却未见任何蚊蝇。我想不仅仅是蜥蜴的功劳,附近一定种植了印楝、香樟这类的抗虫树种。
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设想,放下行李后时间虽然已晚,我仍然毫无犹豫地走进了酒店的花园。
说是花园其实就是个大院子。院子三面有围墙和大门,一面靠着湄公河。花园里有一个“水上餐厅”,水面上矗立着许多草棚“包厢”,包厢中间有一张餐桌,客人围坐在那里用餐。“包厢”由木质“栈桥”串联起来。那些有客人的“包厢”在夜幕下透出灯火,十分诱人。
我沿着湄公河散步,一艘艘点着灯的大大小小的渔船、运输船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夜色茫茫中,我不得不仔细观察,才能隐隐约约地看见远处有不少船只来来往往。湄公河很平静,那种感觉在黄河令我想起2007年跟随中国战略研究学会首席科学家、地质找矿专家崔中教授一起在黄河滩上搜集砂样,1998年秋季在芜湖长江边观察大洪水过后开始回落的江水,1994年跟中港集团驻孟办的老友赵昌志一起在贾木那河轮渡码头等待去孟印边境一个村庄参加“宰牲节”。
人们常说:人在旅途,行者匆匆。但是只有当你平静下来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动感与宁静之美。动静之间人才有机会真正完成一次心灵旅程。一个人如果永远都在忙碌不休,那他只是一个匆匆的生命过客,根本无暇品味人生的真谛。所以,无论是谁都要给自己一个休息的时间。给自己一次心灵旅行的机会。
我住过许多酒店,但从未像芹苴小城的维多利亚度假酒店那样,在短短的夜晚里让我产生了那么多的人生感悟。
这张照片来自网上。越南夜晚的街景差不多都是这样。
夜游芹苴
站在湄公河畔思考完毕之后,我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尽管已经快到晚上十一点了,我仍不打算立即睡觉,而是决定到街上看看。看看当地人的夜生活和治安情况。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喜欢一个人独自逛一座城市。乘车和步行观察一个城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如果乘车逛一个地方,过后你几乎记不得什么了。假如你曾经用脚步一步步地“丈量”一座城市,那你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就会亲近许多,足以把她刻在脑海里。我就这么用脚“丈量”过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城市。
走出酒店大门后,我沿着马路、循着灯光一直走进了市里。这座城市的市区很简朴,几乎没有高楼,街边有许多饮食大棚和小摊以及音乐阵阵的“卡拉OK歌厅”。其实那些歌厅就在大棚里,显得很山寨。这种景象在国内西南地区小县城里很常见。
夜晚是年轻人的世界,不仅饮食摊上、歌厅里如此,整个大街上只看见年轻人。这一点让我感觉很好奇,看来越南人的人口很年轻。如果是这样的话,越南的劳动力优势还可以持续20年。在城市一隅,有一座“灯光球场”,球场上奔驰着一群20岁上下的小伙子。他们踢得很“敬业”,或许是当地的职业球队?据说芹宜在越南是个体育强市。看来真的“火车不是吹的”。
这座小城给人以平和的感觉,街上看不见流里流气的人,也听不见吵闹。街道的卫生状况也还凑合,与中国西南地区的小地方别无二致。走在街头我有一种在国内某个小城闲逛的感觉。
我看了一下手机上时间,已经凌晨两点多了。我开始往回走,这时我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天开始下起小雨,雨点儿逐渐变大。正在担心之际,看见两辆出租车靠近。我挥停了其中一辆,上车后用英语告诉司机酒店的名字。越南人似乎人人也都会上两句常用英语,这对游客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几分钟后车就开进了酒店大院。我匆匆付过帐后回到房间。这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多付账了,因为越南盾跟人民币的比价差得较大,很容易搞错。我指望出租司机会主动找回酒店还给我多收的车费。可惜没有等到。如果是在孟加拉国,遇到这种情况(我可能付了十倍的钱),司机百分之百会找我还钱的。所以说,信佛教的人并不比信伊斯兰教的人更诚信。
(照片来自网上)越南盾让我看着就头痛。幸亏我比较喜欢“胡伯伯”。
“越南新娘集散地”——芹苴
本来嘛,跨国婚姻并不稀罕。只是近年来娶越南这股风好似愈刮愈猛,国内媒体也报道得越来越多了。由于嫁到中国的越南女人人数众多,中介、中国“相亲客”和“越南新娘”的素质也良莠不齐,据说已经出现了某些社会问题。果真如此的话,两国政府似乎不能再撒手不管了,否则这种“跨国婚姻”很容易产生“国际问题”,惹出“国际麻烦”。“外事无小事”嘛。
据说芹苴是韩国和台湾婚介的首选地,许多日本、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人纷纷通过中介到芹苴找他们的“另一半”。一些人还真的实现了他们的“越南梦”——娶个越南老婆。
之所以称芹苴为“越南新娘集散地”,原因是相亲客们见到的或娶回家的并非都是芹苴本地女人,其中一部分来自越南其他地区。大概因为芹苴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外国人找越南老婆大多首选芹苴,结果令当地姑娘供不应求。
在许多人眼中,芹苴成了名副其实的“越南新娘集散地”。那些越南女人背井离乡远嫁他国,多年后回想起芹苴相亲过程时,她们会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想起“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多少年后,芹苴会不会为此树碑立传?
正所谓:有缘千里来牵手,无缘错过悔断肠;“洪洞县里无好人”,芹苴处处有媚娘。
越南美女图(图片来自网络)
芹苴“扶贫”之旅
若干年前,本人有幸到芹苴一游。但本人的芹苴之行与“越南新娘”无关,而是一次“扶贫”之旅——跟随一家跨国公司去看他们的扶贫项目。一开始我还纳闷儿那家公司为何偏要选芹苴作为“扶贫点”。关注了“越南新娘”的报道后我才意识到芹苴有点儿像中国的西部地区。属于需要外界开发和援助的贫困区。娶“越南新娘”何尝不可以看作一种“扶贫”手段呢?如果这样想的话,似乎还应当鼓励“娶越南新娘”了。
“列队”欢迎我们的村民和孩子们
实事求是地讲,当那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告诉我们这些来自各国的媒体人有关他们扶贫项目的具体内容时,我立即批评说“不靠谱”。因为他们的做法实在太可笑了。该公司计划在10个贫困村庄各选一家最穷的贫困户,给每家建一栋房屋,并配齐各种家电。上图里的那位美女主任就是陪着跨国公司领导去发家电的。
我告诉这家公司的领导说:“你们这么做毫无道理。怎能只给给村里最穷的那家送一套家电齐全的房屋呢?你们这么做不叫‘扶贫’。你们这么做好像是帮助村里最穷的人家脱贫了。但是他是靠自己劳动致富脱贫的吗?不是。那么你们这么做不是鼓励不劳而获吗?另外,你们这么做也不公平,更起不到扶贫的作用。反而可能给那个村庄添乱,人为地制造村民之间的不和。以后这家人很难在当地待下去。”
拿话筒的小眼睛美女是芹苴市妇联的领导。她的美貌在越南应该算有代表性的了。
这家公司不仅送房子、送家电,还送全套家电和5000000盾现金。让这家最穷的农民一举成为村中“首富”。
我实在不明白欧洲人跟中国人怎么想法上差别这么大。研究了半辈子扶贫,还是头一次遇见如此荒谬的扶贫方式呢。眼珠子差点儿掉下来。
当然我也知道这家公司的用意。他们的产品与农业有关,而越南又是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所以才采取这种“曲线救国”的战术,企图一举在越南农民心中建立一种美好的形象。不过这种“IMAGEBUILDING”的做法也太无厘头了。到头来恐怕适得其反。
来自各国的媒体记者在采访村民
欧洲企业跟美国企业在公关方面差距巨大。欧洲人似乎总觉得自己的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无需做太多的宣传。而美国人恰恰相反。他们最舍得在广告宣传方面大投入,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看看美国产品的广告吧,无论是食品饮料、汽车电器、机械设备一旦已经或者计划登陆中国市场,它们的广告和宣传就会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难以忘怀。关于这个问题我跟欧洲公司公关部门的朋友争论过多次。他们始终就想不明白。他们一方面希望媒体帮他们报道,另一方面又拿不出很好的宣传方案来。
这位黑黝黝的记者印象里来自比越南还穷的老挝。或许我记错了。反正同行中大多来自东南亚。
不过我倒没听见其他记者觉得这家公司这么扶贫太荒唐。当年我在孟加拉国时跟许多NGO打交道,也知道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大企业帮助当地的穷人。但像这次越南发生的事情简直有点儿天方夜谭了。
神气活现的市委书记视察农田
一位越南技术人员毫不犹豫地就跳下水田,给领导拔了几根样品。我清楚地看见他脚上穿着皮鞋就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