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的几个问题 瓷器免费鉴定

(今天在家休息,总算有空了,我把这篇文章修改一下重新发表,敬请众网友赐教。刘学义)

古陶瓷鉴定是一项细致而又繁杂的工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的瓷器生产源远流长,不仅有千余年的历史,而且九州大地瓷窑遍地,仅有史料记载的窑口就达数百座。这其中又以北宋时期的汝窑、钧窑、定窑和南宋时期的哥窑、官窑等五大官窑,隋代至北宋时期的越窑,五代以来的景德镇窑,南宋到清早期的龙泉窑,五代至南宋的建窑,元代至清早期的德化窑,五代至辽、金的耀州窑、磁州窑等窑口最负盛名。这些窑口除各自拥有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色外,还具有相互吸收、借鉴、融合及至互相仿制的一面。另外,今人仿古,古而有之。如明代万历时期,因大量出口贸易的需要,除推动了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发展外,也带动了仿古瓷器的兴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仿古高峰期。清代乾隆朝因皇帝的好古、尚古倾向,引发了第二个仿古高峰期的出现。清末至民国时期景德镇红店陶瓷艺人为获取超额利润,不仅推动了瓷器绘画艺术的全面复古,创制了具有元代山水画风格的浅绛彩新品种等,同时冒写明成化、万历,清康、雍、乾款的瓷器大量存在,形成了历史上第三个造假高峰期。特别是近期的2000年以来,造假之风更是日盛一日。到了2004年左右,景德镇的青花仿古瓷已经铺天盖地,达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眼下,全国各地不仅古玩市场、古玩商店假货充斥,就连拍卖会上也难觅真品,甚至一场拍卖会出示拍品几十件乃至上百件,件件都是“冒牌货”,一件真品都不上。造假的泛滥,也使人们的眼光慢慢地产生了迁移,甚至一些所谓的老专家也屡屡走眼,以假看真,而真品却被看成假货。还有所谓的国家级专家不仅时常联名给假货出具“真品”证书,而且公开宣传“景德镇仿明代、清代、民国青花瓷能达到90%的象,专家都会走眼”等等。这些假专家的推波助澜,更进一步助长了这场颠倒历史的造假浩劫的肆虐。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古陶瓷鉴定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但是这并不等于瓷器真的可以不辩真假。其实,现代的造假远不如古人的造价高明,何况古人造假都无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必然会无法避免地留下他那个时代的印记。这是因为,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制瓷原料和绘瓷原料,它们均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如就青花钴料而言,据笔者统计,仅景德镇就先后使用过陂塘青、苏麻离青、苏勃尼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无名子、浙料、珠明料、碗青、日本洋蓝(工业钴)等十一种青花料。清代雍、乾时期善仿明宣德。而宣德器是用苏麻离青绘制的,雍、乾时期只能用珠明料仿制。苏料的特点是料浓处呈黑色且釉面下凹,有亮银感结晶斑;而珠料的料浓处一般不发黑,釉面微上凸,没有结晶斑。两相比较,差别巨大,是没法走眼的。这是其一。其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制瓷所用的生产工具也在不断变化,与之相应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变化,这些都会无法抹灭地在瓷器上打上时代烙印。第三,时代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文化导向、审美情趣、流行趋势等方方面面的不同。造假者只能以现代的生产资料加上现代人的眼光去揣摩仿造古代瓷器的大致器型及大致画面,并且也不可能仿得真象。因此,上述种种条件的限制,决定了造假不能。同时,也为我们准确地辨别真假古瓷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反复比较,学会鉴别真伪,应当是不很难的事情。

瓷器鉴定,说复杂也复杂,可以从胎土、釉质、釉上彩料及釉下彩料,器型器足及制作工艺,绘画风格、技法及构图特征等五大方面分成上百个问题去观察。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能看懂新瓷,古瓷也就很容易看懂了。总之,古瓷与新瓷有着无法混淆的根本区别,只要能够深入观察,反复思考,并通过相互对比,就不难发现新与古间本质不同之处。

据我体会,以下方面问题是必须弄清楚的。

1、要了解青花瓷中古瓷青花的发色共性和不同时期各自所使用的11种青花料中某一种或某几种青花料的个性发色特征。这包括呈色、明亮度、通透性、青花部位釉面及釉下气泡的大小、密度、分布状态等,同时也要了解新瓷所用青花料的发色特征。简单说,除清末至民国所用日本洋蓝外,古瓷所用其他10种青花料的釉下状态都呈粥状、有厚重和立体感、青花边沿清晰;新仿赝品所用工业钴釉下状态呈水状、轻薄无立体感、青花边沿模糊不清。当然还可以说出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一一赘述。

瓷器鉴定的几个问题 瓷器免费鉴定

2、要了解不同时期釉上彩绘彩料各自的发色特征。自宋代以来,先后有红绿彩、五彩、斗彩、矾红、珐琅彩、粉彩、墨彩、金彩、广彩、浅绛彩、新彩等不同装饰风格的釉上彩瓷出现,不仅上述诸彩各不相同,就是同一类釉上彩,不同时期也风格不同。例如,五彩中的红彩,不同时期就有不同时期的发色特点,其它诸彩亦然,都没有相同的。所以,清仿明,一眼就可看出,新仿古、后朝仿前朝同样如此,都是没法仿得真象的。

3、要了解不同时期的施釉工艺,釉面特点,釉层厚度,通透性,亮度及发色等。历史上曾使用过蘸釉法、荡釉法、干粉施釉法、刷釉法、吹釉法、浇釉法等施釉工艺,但这些都是手工施釉。而现在均采用机喷法,它与手工施釉所形成的釉面特征是明显不同的。另外,不同的手工工艺形成的釉面也明显不同。如元代及明代早期的瓷器,器身外壁多采用吹釉法,而内壁及器底则多采用刷釉法及荡釉法。两相比较,施釉工艺不同,形成的釉面特征也明显不同。并且,这一时期的瓷器还有一个共性——器外与器里施不同的釉色。这主要是为节约成本,器表施好釉,器里用糙釉。再如吹釉法与干粉施釉法两种不同的施釉工艺,形成的釉面特征区别十分明显。当我们了解干粉施釉法仅流行于元代及明代早期这一时代背景,必然为我们把握这一时期的瓷器特征增加了一条考察线索。

4、要了解不同时期的胎质及制胎、修足特点。不同的时代,由于瓷土矿的地理位置不同,所含化学成分不完全相同,其研细度、洗净度、腐熟度及所添加的石粉的颜色和添加比例不同,煅泥方法及炼熟程度也不同,再加上烧结燃料及温度的不同,烧成的瓷器胎质肯定不同。如景德镇古瓷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包括麻仓官土和祁门土),现代赝品多是混合胎料。两者在色泽、密度、比重、通透性、手感、音质等很多方面均有区别。同时,由于生产年代不同,生产工具及生产工艺不同,真品与赝品在制胎、修足等制作工艺方面会有显著的区别。只是一般爱好者往往忽视细微处的比较而已。现代赝品造假,只是在器型和画面这两个方面模仿,但它们的胎质是相同的。不过它们与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胎质都不会相同。

再就是制胎和修足特点。古时候制胎是采用分段粘接的方式成型,现在这种工艺已经几近失传,新仿品多是一次成型,没有接胎痕。就是做上假接胎痕也不自然。不是形状不象,就是位置不对,不伦不类。再说修足,这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修足方法是不同的。如元代多把瓷器的底足做成壁环状,且足端内低外高,用侧刀将足外墙与足端的直角倒去;康熙时瓶类流行二等台足(又称假圈足);再如雍正朝用特制的凹刃刀具将圆器的足端切削得光滑圆润如泥鳅背等等。

5、了解各时期的绘画技法与构图特点等。时代不同,绘画工具及绘画技法不同。如元代至明代多用硬笔构图,而清代以后则多用软笔绘画,大家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再说绘画技法,如元代采用一笔点画法;明代主要采用勾廊填涂法(只是到了明末才有了皴染法)等等。另外,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流行元素,这些都会反映到瓷器画面中去,因而在构图特点上也各具时代特征。如元代崇尚市井田园与恬静自然的画风,田园人物画面较多且构图疏朗明快;乾隆时期喜欢浓重热烈的画风,有些画面使人感到密不透风等等。还有时代文化导向对瓷器画面的影响巨大。如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瓷器就多画仙鹤神兽;再如康熙皇帝重视农耕,瓷器画面就流行耕织渔樵图等等。

6、学会看包浆。釉面的包浆是年代沧桑的记载,是瓷器陈旧程度的直观表现,是自然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件古瓷,无论是传承有序还是地下出土,只要年份到了,包浆就有了。新仿品无论如何作旧,都是做不上包浆的(那种所谓“包浆不自然,系人工所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说明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包浆)。说到底,瓷器的包浆不是脏,也不是人为摩擦甚至涂鸦。可以这么说,釉面的包浆与光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过包浆的外延大于光泽。凡是古陶瓷,釉面必定是明亮的,并且它是在吸收外来光线的同时由内向外发出的一种柔和之光,明亮而不刺眼,故被人们称之为宝光、酥光、绸缎光等。暗淡无光的,肯定是假货。新瓷的釉面远不及古瓷明亮,但是它刺眼。因为这种光是对外来光线的直接反射,具有视觉杀伤力,故此人们称它为贼光、硬光、火光、生光等。“宝光”只是人们肉眼观察的视觉效果,而“包浆”这一概念不仅盖括“宝光”之内涵,还包括手感的触觉效果。釉面的包浆越好,手感就越丝滑柔润,细爽暖软似有弹性。凡是一百五六十年以上的老瓷器,都会有这种效果。反之,新仿赝品无论如何伪装,都不可能有这种效果。因此,会看包浆是很重要的。

7、认识火石红。古陶瓷都是通过自然凉晒后入窑烧制的,在南方湿热环境下产生火石红是很自然的。而现代生产,是采用机械烘干的办法去除胎土中的水份,同时又用现代的油炉、煤炉或者电炉焙烧,速度快、效率高,省场地,但失去了产生火石红的条件。所以,现在的火石红多是假的,很容易辨认。自然形成的火石红由于是在烧制过程中从瓷胎内析出的,有的在器物底部大面积出现,有的呈点片状分部,有的仅在足端某一位置出现,有的仅在底釉的周边位置出现,有的则是在足端胎釉结合部一周出现,其形状并无规律。但是,真正的火石红无论出现在哪个部位,也无论呈什么形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具有明显的结晶点和柔光。假造火石红多是在入窑烧制前人工用色料涂抹而成,不仅颜色不正,而且没有结晶和柔光,有的用放大镜观察,会呈粉末状。因此,只要认真观察,认识火石红是很容易的。

8、要多方面,分层次观察,注重细部特征。应当说,一件瓷器只要在某个方面完全符合某一时期的特征,其他所有方面也一定会完全符合这一时期的特征(当然朝代更迭初期几年内变化不见得明显,如永乐后期至宣德早期)。反之亦然。问题是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到这些方面的特征,不然就会一错百错,导致走眼。要做到准确把握,光靠泛泛的观察是不够的,必须对瓷器的胎质、釉面、彩绘颜料、器型、绘画风格与技法、制胎及修足工艺等各个方面分层次观察和对比,进行系统研究。这样久而久之才能对各个时期各类瓷器各个方面的特征具有清晰而又准确的把握。例如青花瓷,一般认为青花瓷是从元代产生并发展延续至今的。我们前面说过画青花曾使用过11种钴料。其实青花瓷的釉面也有多种。先后出现过青白釉、卵青(白)釉、亮青釉、奶白釉等青花釉面。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大概认识和区分这几种青花釉面,这是第一层次的问题。接下来还要了解它们各自的使用年代,这是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再接下来就是对这几种釉面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观察和比较,以准确把握每种釉面在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施釉工艺等条件下的变化。就说使用最普遍的亮青釉吧,不同的年代,其釉色、质感、硬度、光泽、釉下气泡等各个方面的细部特征也不相同。我们需要准确区分不同年代青花瓷亮青釉面的特征。这是第三个层面的问题。还有,即使同一个年代的亮青釉,由于窑口不同(如景德镇窑系、玉溪窑系、博山窑系等,历史上都生产过亮青釉面的青花瓷器,它们各有特色,互不相同)、施釉方式不同、釉层厚度不同、烧结温度不同、还原气氛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细部特征也不相同。要区别这些不同,就是第三个层面的第二个问题。再深一步,即使同一年代、同一窑口、同一施釉方式的的产品,由于施釉厚度不同、生产季节不同、烧结温度不同,釉面的细部特征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这是第四个层面的问题。再例如绘画方面,我们单说云彩的画法这个深层次的具体问题,历史上先后流行过火焰云、灵芝云(如意云)、蝌蚪云、凤尾云、飘带云、水波云(涟漪云)、雾气云等多种画法。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不同画法的云彩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区别,这是第一层面的问题。接下来要知道这些不同云形图案各自流行的年代。这是第二层面的问题。再进一步我们要具体把握每一云形图案在各自流行年代的期间内从绘画技法到云形轮廓的前后变化。等等。这样,就象层层剥笋,把瓷器方方面面的问题研究透,就万不可能再走眼了。

我们上面说的,看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并没有什么难的。谈到具体问题当然越扯越多,显得纷繁庞杂。其实真正做起来没那么复杂。只要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和比较,由浅及深循序渐进,学会鉴别古陶瓷是不成问题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268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儿童学习跆拳道的几个问题

关于儿童学习跆拳道的几个问题——简介练习跆拳道能提高吃苦耐劳的能力.无论练习哪种武术,都是要下苦功夫的,一个动作为了做的标准,有力量、有速度,可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强身健体.跆拳道也是一项体育竞技,

关于《道士下山》的几个问题 道士下山下载

关于道士下山的几个问题距离《道士下山》上映已有一月,在这个点写下一些东西,只是发表一些思考。《道士下山》豆瓣评分5·5,如果《捉妖记》能评7·2的话,那么我觉得《道士下山》的分太低了。是的,我们是在比较中得出高下的。不否认陈凯歌已

转载 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

2014-07-04 21:22:17|分类:干部教育培训新视|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灿烂的阳光《王东京:关于党校教学改革与管理的几个问题》这个讲题对我来说有点大,也很难讲。说实话,我之前在经济学部做教员,从综合层面对教学改革与管理研究得不多,

关于最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的几个问题 指挥家卡拉扬

关于卡拉扬的几个问题1、卡拉扬的黄金时期?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着种种说法,很乱。很多情况是:要介绍一套卡拉扬的录音如何了不起,就写上该录音“录制于卡拉扬指挥生涯的黄金时期”或“鼎盛年代”。诚然,大师六十多年的指挥生涯,每个时期都

声明:《瓷器鉴定的几个问题 瓷器免费鉴定》为网友第条慰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