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指出:“印度”一词不但在古代著作中找不到,在梵语或泰米尔语那样的印度古代语言中也找不到任何踪迹。事实上,“印度教”一词根本不是起源于印度本土。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执意用它,把湿婆教、耆那教、沙克蒂教及外士纳瓦传统等多种多样的传统说成是“印度教”。这样说可能很方便,但最终是不正确的。
实际上,所有的吠陀文献中都没有'印度’这个词。这个词是由与印度毗邻的阿富汗、俻路支和波斯等省的穆斯林叫起来的。在印度西北部边界上,有一条叫辛度的河,穆斯林因为发不准辛度这个音,所以便把这条河叫做印度河,把住在这一带的居民叫做印度人。”
就有关这个概念,历史学家C.J.福勒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他强调说,“印度”一词原本只是用在地理方面的,与文化或宗教无关。
“印度教”(Hinduism)一词并非印度人民对自有宗教的称谓,而是外来人强加的。在印度所有经典中都没有这个词的出现。"Hindu"实为"Sindhu"一字的讹传。此字本指自古以来就被西方国家称为"India"(印度)的国度,是由希腊人从波斯人借用的字。后来由于印度周边地区的穆斯林无法念清楚"Sindhu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个字母"S",因此把该字念成了"Hindu"。这个字后来就被外国人用来代指生长在由印度河及恒河浇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因此,确切地说,印度教是由存在于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组织集合而成的。
不过,尽管有那么多的信仰,但大多数的根源都来自一个,即成书于公元前5000年前的《韦达经》(又译“吠陀”“韦陀”)。《韦达经》有四部:娑摩(SamaVeda)、耶柔(Yajur Veda)、梨俱(Rig Veda)、阿闼婆(AtharvaVeda)。这四部《韦达经》教义主要分两个部分:祈求世间福报及达到灵性解脱。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层次。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不同目标及不同层次才构成了印度教各种信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印度教的经典主要是四部《韦达经》(Vedas),此外还有作为韦檀陀哲学来源的《奥义书》( Upanisad)和《森林书》(Aranyaka)、历史文献《往世书》(Purana)、两大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和《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以及《博伽梵歌》(Bhagavad Gita)和一些宗教圣人传记等。
·《吠陀》(Veda)是印度上古时期的文献总集,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学、文明的基石,历来被认为是印度教最古的经典。
·《奥义书》(Upanisad)是印度古代哲学典籍,《吠陀》的最后一部分,数量约有200多种。
·《森林书》(Aranyaka)是广义的吠陀文献之一,它用古典梵语的早期形式写成。按照传统说法,森林书是年事已高的婆罗门或刹帝利贤人在隐居于森林时写的。
·《往世书》(Purana)覆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宇宙论、神谱、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