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老师,从幼儿园到大学,不管你有多大的学问,只要当教师就要考教师证,通过了才能上岗。我赞同此举。对于拳师也应该如此,你有本事能打人是一回事,你能不能讲清拳中的道理去教人是另一回事。对于拳师而言,需要的能力是后者。
很遗憾,如今大多数教传统武术的拳师教拳时讲不出拳中的道理,他们所谓的教拳,不过是让学生跟着他的示范比划。所以很多传统武术已经变得不像样子了。据说李天骥师兄说:“你们毁了我的太极拳。”我想李天骥师兄的太极拳大概是指24式吧,但是毁了24式太极拳这事能完全赖那些传播者吗?如果李师兄把他的太极拳的每个式子的练法、式中道理讲清楚或写清楚,别人就是想毁,也不那么容易吧。
所以,今天的拳师如果要做明师不做庸师,首先自己要尽量弄清楚所教拳中的道理,至少自己要不断地去向这个方面努力。如果还是沿用着稀里糊涂地比划式教学,不仅耽误从学者,也毁了你所教的拳。
作为拳师不怕自己有不懂的东西,也不怕讲错,只要你讲了某式练什么,道理是什么,人家就可以验证其正确与错误。就不会太耽误学生。作为拳师就怕自己讲不出道理,以一句“久练则奇效自彰”应付之。
久,要多久才算久?五年算不算久?还是十年或更多年?
何为奇效?奇效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你讲不出来,至少你自己能示范一、二所谓的奇效是什么吧。
如果所有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说法,那与蒙人有什么区别吗?!
以孙氏太极拳为例,从站无极式开始就要讲清楚该式的道理,如无极式怎么练,练什么,最好还能说出产生效果的机制和发展过程是什么样的。
这么教拳,学生才练得下去无极式。否则,学生就算模仿,也不知模仿的要点在哪里。
然后要讲无极式之后的转身练什么?如何转?动作要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转。形意拳讲究的“足下藏身”,这一转身就要体现出这个要则。孙氏太极拳之所以融合进了形意拳的精义,是从无极式的形态以及从这个转身中就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是别家太极拳的式子中没有体现出来的极为重要的技术内容。因此,怎可讲学时稀里糊涂地一转,一带而过?!
接下来的两手上抬,讲究就更多了,身体与两手上抬的对应点在哪里?为什么身体要有对应点?其作用是什么?两手怎么抬?开始练怎么抬,以后有什么样的变化。这还是外形。对于气息应该注意什么?所谓呼吸自然如何体现?这时身上的劲与气息是如何对应的?
然后讲两手下落,如何落?这时重心如何变化?气息与身劲如何对应?身体应该是个什么状态?
一个起一个落与开合、呼吸是如何对应的?形意拳、八卦拳的起钻落翻在孙氏太极拳中是如何体现的?这些重要内容都需要跟学生交待清楚,含糊不得。
教学就要这样一式一式地边讲、边示范、边体验、边答疑,如此才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拳中每一式的要点。
如果拳师自己还没有弄懂这些,讲不出来也不要紧,但要跟学生交待清楚自己还没有弄懂。同时自己要下功夫尽量弄懂。
千万要记住,当今拳师并不是封建帮会里一个门派的头目,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做,徒弟就得听我的、孝敬我、伺候我。而当师傅的,对徒弟想教就教点,不想教就不教,还不许学生质疑多问。这是非常腐朽的文化观,今后是不会有市场的。
作为一个拳师,江湖习气要尽量少点,学术气息要尽量多点,如此,你的拳才有希望。别人想毁你的拳,怕也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