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斯奈德诗选 斯奈德男装

  加里·斯奈德被称为“垮掉派运动”的亨利·梭罗(金斯堡被称为该派的惠特曼)。20世纪50年代初,他一边做护林员和伐木工,一边去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日语和中文。60年代与金斯堡和费林杰蒂一起参加了左翼活动。1967年1月,他参加了旧金山嬉皮士最初的集会。

  斯奈德对于东方文化尤其是日本文化有着很深的浸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来到日本,在京都的一座寺庙里修习了三年禅宗。60年代他又在日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主要作品有《碎基石》(1959)、《神话和典籍》(1960)、《无尽的山河》(1969)、《偏僻的乡村》(1967)、《关于波浪》(1970)、《龟岛》(1974)等。

  1975年获普利策诗歌奖。他还翻译出版了中国诗僧寒山的作品和白居易的《长恨歌》。

中国文化、本土意识与斯奈德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受中国文化影响主要在三方面:一、寒山诗;二、禅宗哲学;三、儒家的入世思想。有人据此认为是“东方诗,尤其是中国诗歌的影响”使斯奈德在垮掉派中一枝独秀。

  事实并非如此。在斯奈德与中国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他的本土意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文化意识,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个人身上分别表现为时代意识和个体意识,包括体现在个体意识中的阶级意识。对斯奈德来说,民族文化意识来自美国文化传统和美洲印第安文化传统。他用中国《诗经·伐柯》中的诗句“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比喻民族文化传统作为一种规范在塑造一代又一代新人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他宣称造成他这把斧柄的“美国斧子”有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罗伯特·弗洛斯特、王红公、华莱士·斯蒂文斯等。的确,斯奈德翻译寒山诗有时就像庞德译汉诗一样,有目的地进行改写。王红公的西部山野诗为斯奈德接受并融会寒山的“野性”铺平了道路。(但斯奈德并非像某些中国学者所说的那样是王红公的“门徒”。)惠特曼的泛神论与庄子的契合之处成了斯奈德接受禅宗影响的中介。梭罗在沃尔登湖的隐居生活为斯奈德后来把西艾拉·内华达山当作寒山并在该地隐居伏下了契机。美洲印地第安文化与中国古代神话共有的萨满色彩则成为斯奈德迅速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催化剂。至于本土意识的另一方面,即个体意识,则是由个人的经历和生活方式决定的。斯奈德从小与印第安人有接触,在大学学的是文化人类学,研究印第安民谣,深受印第安文化熏陶。读大学时还研究马克思主义,由关心社会发展到关心整个人类,这一点使他很容易接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

  总之,在研究和借鉴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加里·斯奈德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本族文化特点作为参照项,或者作为接受外来影响的中介,或者作为选择器以决定取舍,本土意识在文化对话中起着制约作用。



  2008年度的美国露丝·里利诗歌奖授予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同时他还获得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该奖项是目前美国最享有声望的诗歌大奖之一,是由美国最负盛名的、创办于1912年的诗歌杂志《诗刊》组织评选,药业巨头露丝·里利1986年创设的。《诗刊》主编克里斯蒂安·魏曼在宣布这一消息时称:“斯奈德本质上是当代一位虔诚的诗人,尽管他并没有将自己献身于某个上帝或某种生存方式。他的诗既是人与神圣自然关系的一种圣约,又是对我们一旦忘记这种关系必然遭受惩罚的一种预言。”这是斯奈德继1975年度普利策诗歌奖和1996年的伯利根诗歌奖之后获得的又一项重要诗歌大奖。

  加里·斯奈德1930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在他两岁的时候,一家人因经济大萧条移居美国西北的华盛顿州基萨普县。在那里,他们养鸡、养奶牛、还经营着一个小果园。斯奈德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使他早早地意识到当地居民同自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传统关系。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不仅反映在他的创作中,也反映在他未来的政治和环境保护活动中。1942年因父母离异,12岁的斯奈德随母亲一起来到俄勒冈州的波特兰。美国西北海岸连绵的群山给斯奈德提供了投身自然的便利,也使他从小养成了登山的爱好。

  1947年,斯奈德进入俄勒冈州里德学院学习,四年后,他拿到了文学和人类学两个学位。在这里,他结识了后来与“垮掉的一代”关系密切的诗人菲利普·沃伦和卢·韦尔齐,并且一度同住一室。而且他还在学院刊物上发表了自己最早的诗作。

  1953年,斯奈德回到旧金山,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包括中文和日文在内的东方语言。同时,他努力学习佛教禅宗,并且开始攒钱准备远赴日本继续禅宗的学习。他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诗歌创作,还结识了来自美国东部的艾伦·金斯伯格、杰克·克鲁亚克等人,成为“垮掉的一代”的成员。1955年10月,他参加了著名的旧金山“六画廊”诗歌朗诵会,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浆果宴会》。这次朗诵会因金斯伯格的一首《嚎叫》而成为“垮掉的一代”形成和发展中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因此斯奈德也一直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重要人物。

  斯奈德虽然融入“垮掉的一代”时间较晚,但他很快对他周围的朋友们,尤其是克鲁亚克,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直接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两人曾经一路搭车去往加利福尼亚中部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这一经历被克鲁亚克写进了小说《达摩流浪者》,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贾菲·赖德即是以斯奈德为原型的。斯奈德的形象也可以从克鲁亚克对贾菲的描述中略见一斑。他“个子并不高,身高大约只有五英尺七英寸,但却相当强壮、精瘦结实、行动迅速而孔武有力。他双颧高凸,两颗眼珠子闪闪发亮,就像一个正在咯咯笑的中国老圣人的眼睛。而他颌下的小山羊胡,抵消了他英俊脸庞的严峻。”斯奈德还向他提起过自己在荒凉峰上做森林火警员的经历,使得克鲁亚克也进行了同样的朝圣之旅,并且以此为基础创作了另一部小说《荒凉天使》,斯奈德则以雅里·瓦格纳的名字出现在这部小说中。

  “垮掉的一代”大多数成员都对禅宗感兴趣,斯奈德显然是其中最为严肃的一个。1955年,斯奈德正式成为一名佛教徒。第二年,在美国著名佛学家露丝·福勒·佐佐木的资助下,前往日本求取佛学真经。在随后的12年间,斯奈德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日本度过,先后在京都的相国寺、大德寺参学,最后又跟其他人在一个小火山岛上居住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只偶尔回到美国,所从事的只有学习和传播禅宗思想、与佐佐木一起翻译禅宗经典。直到1968年,斯奈德才偕妻子回到美国定居,搬到位于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内华达山脉的山林中住了下来。

  斯奈德对中国向往已久,曾深入学习过中国文化。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自己第一次阅读中国诗歌的英译是在19岁。他曾说,中国文化、文学对他的影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百分之八十。在中国诗人中,他最钟情于唐朝僧人寒山。与其他美国诗人通过英译来了解中国诗歌不同,斯奈德的汉语具有一定水平,因此早在旧金山时期,他就在著名华裔学者陈世骧的帮助和鼓励下阅读寒山的原作、尝试翻译寒山的诗歌。1958年秋,斯奈德将自己翻译的24首寒山诗,发表在《常春藤》杂志上。1965年,他又将一部分寒山诗与自己创作的诗歌合为一集出版,名为《砌石与寒山诗》。他对寒山的出色译介,加上此前庞德等人对中国诗歌的大力推崇,不但让西方读者接触到东方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美诗学观。

  1984年,斯奈德作为“中美作家会议”美国代表团的成员来华访问,终于圆了他三十多年来的梦想。在华期间,他专门带上他的在上海出生的日裔妻子,同金斯伯格一起前往苏州寒山寺,因为他们相信寒山曾经在这个地方出家修行。尽管中国史学界对历史上有无寒山其人、寒山是否在苏州归隐的问题并无定论,但对于这些来自美国的寒山崇拜者来说,他们并不在意。斯奈德将自己的寒山诗英译本赠送给寒山寺住持,还当场题诗一首,名为《枫桥边》。

  对于斯奈德的“垮掉派”这一身份,学者们有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斯奈德更多的只算作“旧金山文艺复兴”的一员,应该比“垮掉”更为准确。斯奈德本人对“垮掉”的头衔也有所保留,他曾否认自己是一个“垮掉派”诗人,但是,在“垮掉的一代”形成以及发展的早期,他与“垮掉的一代”主要成员关系密切,另外,尽管斯奈德早在1956年便与“垮掉的一代”分道扬镳,自己孤身前往日本,但双方仍保持着密切联系。1984年,他又与金斯伯格一道来华访问,似乎再一次印证了他“垮掉”的身份。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场合,谈到“垮掉的一代”时,斯奈德总是用“我们”一词,而不是“他们”。

  斯奈德与金斯伯格等“垮掉的一代”作家一样,思想激进、关注社会问题。从诗歌创作来看,斯奈德也与“垮掉的一代”有相似之处,如他也在诗歌中表现嬉皮士那种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也会求助于直觉、梦境、宗教、神话甚至毒品。但他也明显与金斯伯格等“垮掉派”诗人存在着差别。金斯伯格对社会的关注集中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上,而斯奈德则更关注生态问题;在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上他也与金斯伯格声嘶力竭的“嚎叫”完全不同,斯奈德是在对自然生态动人描写的基础上,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一种多元生态思想,从而使自己成为最富激情的后现代时期的“环境主义诗人”。

  毫无疑问,获得多项诗歌大奖的斯奈德是一位成功的诗人。进入70年代以后,他则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位生态诗人和生态勇士,被称为“当代的梭罗”。斯奈德是一位出色的生态诗人,他的诗歌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在于其完美的生态价值。他在自己的诗歌中教人们如何观察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中的人类,他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万物,让人们看到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环境保护主义与绿色运动兴起,斯奈德很自然地成为这个运动的诗歌代言人。

  斯奈德的生态思想,可以看成是东方传统文化、禅宗思想、对自然和原野的热爱、对体力劳动的推崇等多种因素的结合体。斯奈德所译寒山的诗歌就全部是描摹自然、赞颂隐逸生活的作品,与斯奈德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情趣正好相符。

  斯奈德主张生物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美国“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念。利奥波德在他的名著《沙乡年鉴》中提出了“土地伦理”的思想。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的共同体中。土地伦理就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在这个共同体内,每个成员都有它继续存在的权利。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土地伦理观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着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斯奈德则将这种土地伦理观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正如他所指出,在自然界,“最受无情剥削的阶级是:动物、树木、水、空气、花草”。但其实生命无等级之分,石头与小草的生命和爱因斯坦的生命一样美丽、睿智而又有价值。

  斯奈德不仅在诗歌创作中对自己的田园理想进行充分的表达,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位返归大自然的身体力行者。在美国文学史上,这种热爱田园生活,向往大自然的情怀源远流长,最具代表的当属梭罗。作为“人回到大自然中去”主张的身体力行者,他曾经于1845年到1847年独自一人在康科德附近的沃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欣赏自然中四时的变化,享受户外劳作带来的乐趣。而斯奈德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着类似的体力劳动。他从日本回到美国之后,曾先后做过伐木工人、森林火警员、海员等工作,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同时也为自己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充实的素材。

  1972年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一百一十三个与会国通过了力图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和《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事业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斯奈德作为与会者,亲身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不再“垮掉”的斯奈德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态主张,身体力行,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美国二十世纪最有贡献的生态作家”。




洞中的火光

一整天蹲在阳光中,
一手转动钢砧,
一手拎着四镑重的手锤
砸下来。
一小时三英寸
花岗岩山石
小径上的四方块。
上边,庇尤特
山的峭崖颤动。
我已汗流浃背。
为什么今天要不停地想起,
一份石头山上的活儿
酸痛的双臂
骡子的蹄印
弓起身子的盲目的天空
正午睡在
长满蛇鳞的桧树的枝干下边
于是心灵
进入钢钻尖端
手臂落下
犹如呼吸。
峡谷,在那
钢钻的支点上震颤——
我们在十二英寸深的地方填满
乳香般的
炸药。
洞中的火光!
洞中的火光!
洞中的火光!
把撞针塞进去。
穿过尘埃
和溅洒的碎石
漫步,回来时发现:
两手、双臂还有双肩
全都自由了。

烧掉小小的的枯枝

烧掉从
茂密地展开的
白皮松上
落下的
枯枝。
一百个夏季
融雪 岩石 和大气
在缠结的枝头发出嘶嘶声。
山岭上的花岗岩:
里特尔山——
黑岩老了一大截。
天鹅座,天鹰座
迎风的火焰

从西埃拉回家

深夜醒来,撒尿,
挡住那奔来的冬日星辰,
生火
到了寒冷的黎明它还在闪烁。
在湖里把煮玉米糊糊的锅洗干净
马粪上的霜
一只灰悭鸟偷看营地。
整个早晨都去卡车那儿
装花岗岩,
和兰伯氏松的树苗。
下到滚烫的平原。
圣华金,货车上的墨西哥男人。
冷雾
草席的气味
海边一杯
绿茶。

八月在野营地,迪克·布莱沃来访

你蹒跚一千英里
从北边的旧金山
徒步登上山腰,在云中走了一英里
那小屋——惟一的一间——
被野草围住
草地和雪野,几百座山峰。
我们躺在睡袋里
谈了半夜;
电缆线上的风,夏天山里的雨。
第二天早晨我把你
送了那么远一直到悬崖,
还把雨坡借给了你——雨水穿透了页岩——
你走下了雪野
在风中飘着
最后一次挥手道别 半个身子藏在云雾中继续徒步
纽约已近在眼前;
我背对自己的群山,在远远的,
远远的西部。

滚滚涌来的暮色

纽波特,俄勒岗——滚滚涌来的暮色——
九月里沁凉的大海气息,我
看见菲尔·怀伦带着那么多食品
穿过一个脏兮兮的地方,那儿满是
运木材的卡车,猫和
集材工人
眼睛盯着地上。
公共汽车经过时我喊了一声
但他依然盯着地上,
十分钟后我带着书和行囊
敲他的门
“我想你没准就在那辆巴士上”
他说,然后
把那些吃的全都拿出来给我看。

松河
——给哲


自麦楚城堡的顶端
可以看见几英里平坦的庄稼地
山峦,一条长湖。
一个中学生透过架在
城上的家制望远镜远眺。
新落成的商店
把这山顶塔楼变成了侏儒,
就像牛角——
如今没有人
知道他们如何
将这巨大的石料弄到高处。
麦楚代拉一家
是它的主人,
坐在这多风的
了望的塔顶
在冬日:他们
小小的村舍
全都在雪下。

火车上打盹

公文包,膝盖上边
紧绷的吊袜带
偷看胖乎乎的一小截大腿
随着列车的减速颠簸,歪斜
眼睛
闭上。嘴巴张开。
年轻的少妇睡得辛苦
疲倦的工人们
在加速和减速中猛地东倒西歪
前方信号灯
为这趟特快亮起
它只停一站
到站时他们才从迷迷糊糊中
惊醒。
致SANCHI的一位石头姑娘
在冰冷的草丛中半睡半醒
夜雨轻弹槭树,
在一只倒扣的黑碗下
在平地
和一个颤动的斑点上
比星辰还要小,
它占据的空间,
只有一粒种子那么大,
像鸟的头骨一样是空心的。
光芒飞越了它
——从未留下踪影。
一块稀奇的风吹雨打的巨岩,
老树干全都变成了石头,
劈开岩石找到宁静。
所有爱恋的
时光:
血肉之躯的两个人变化着,
紧抱在一起,门框
杂物,枪柄
凝缩于一块沧桑的碎石。
一碰,
这梦就突然动起来。是真的:
它会永存。

雨季前一个禁酒日

昨夜醉酒了
前天夜里也醉了
谈天 嚷嚷 狂笑,也许
我该一直呆在家里看书——
“行行好别把我一个人丢下——
跟我一起干点什么!”
房东的儿子
透过后墙的一扇窗户听见我嚷嚷。
星期天早晨,十一月,长着红色羽轴的
鸟群蜂拥在桃树
之上扑动
打开双翼
展示白得眩目的脊背
红雀们啄开了饲料盘里的种子。
可别逼得太近——
我猜今晚我还得醉。
整整一年,从雨水到紫藤,
和杏树开花,通宵唱歌,
睡在地板上,
逃避内华达山里的工作
那儿偏僻又威严
冷雾,干燥,
果树的叶子一片片落下。
很快又要下雨。
烧树叶的气息。
橙红的浆果,鲜红的浆果
一只突然跳起的猫
——我认识他——
蜜蜂箭一般地冲进一朵花
这温暖的禁酒的一天
我不知道我跟大伙说了些什么

更好

大叔,哦大叔
七十只狗
哦蜈蚣
在床上蛰我
长满红叶的樱桃树起风了
理由很多
公牛你是
太黑了。
柿子
太胖了 这棵树它的
枝条弯得太厉害。

八月雾汽弥漫
——给莎丽


八月雾气弥漫,
九月干旱。
十月炙手可热。
纳帕和索诺玛的草地,
灌木丛,
被焚烧。
接着到了
十一月,
我们全都拨回了时钟,
天突然就下雨。
最初的青草的嫩芽。

就像柔弱而
新鲜的年轻植物
变得光滑又清洁在夜里
伏在我的身上。
触摸,品尝,在大地上
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新的雨水。
当我们开创新的人生。

以上 杨子 译




别克罗德·达伦堡

为何不喝上几杯
  面对月亮坐它个整晚
  打开胸怀
    就像那些久远的古人?!
昨晚正是满月,却有
       太多的阴云。
一壶清酒
  很快饮尽。
今天午餐时你结束了
六点乘船从神户开始的旅程。
八年了:旧金山,
滨海,群山,
      日本。

微语绵绵,步儿款款。
背着你的帆布背包去印度
欧洲,再返回

这世界的悠闲,这
        烟雨。
尽管在某处
我们会
   再次分手。

诗是怎样来找我的

它跌跌撞撞,绕过
夜里的巨大砾石,受了惊吓般
停脚在我篝火的范围以外
我去迎接它,在那光的边界上。

涉过涨水的戈尔迪河

抱紧水流上的圆木
浪头击打着我的背包
挣扎着,歪斜着身子穿行
垫脚石冲走了,感觉
身体失去控制:被
卷到圆木下、深水中
冲下乱石滩、深谷里。
从奔涌的激流中抬眼看
杉树枝头的阳光
一个光圈中盈满飞虫,一只鸟掠起
山脊上的云朵
天空
碧蓝
  我与死搏斗
     一个人
       穿过了它。
加里·斯奈德诗选 斯奈德男装

老骨头

在外面四处奔走,寻找食物
一块根茎,一声鸟叫,一粒你能砸开的种子
扯拔,挖掘,布网,钩捕
  几乎不能过活。

在外面灰尘弥漫的斜坡上没有食物——
带来一些——寻找一些
求得一个饥饿的梦。
鹿骨头,山羊骨头
  饥荒的家园。

在窗外面某地
一个为老骨头准备的圣坛
那些老骨头的粉末,
  古老的歌谣和传说。

我们吃过的——谁吃了什么——
  我们都如何战胜?

禅寺秋日拂晓

昨夜观看昂宿座
月光里,呼吸如烟
痛苦的回忆像从胃里涌上来的食物
卡住喉咙。
我打开睡袋
铺在走廊席子上
在秋夜的繁星下。
梦中你出现
(这是九年当中的第三次)
野蛮、冰冷,指责着我。
我羞愧地醒来,感到恼怒
没有必要的内心斗争。
天快亮了。金星和木星
我第一次看到
它们靠得那么近。

以上 刘川 译




献给罗宾的四首诗

在秀色洛森林

我睡在杜鹃花下
一整夜,花瓣飘落
在纸板床单上颤抖
脚紧贴我的行囊
手深入我的口袋
几乎不能入睡。
我记得,那时我们在学校
同眠在一张温暖的大床上
我们是最年轻的情侣
当分手时,我们也只有十九岁。
现在我们的朋友们都结婚了
你也回东部教书
我不介意以这种方式生活
绿色的山峦,长长的蓝色海滨
但有时,露天而眠
我会回忆,有你的时候。

春夜,在相国寺

八年前的这个五月
我们走在夜晚的樱花下
在一个俄勒冈的果园。
那时我所想要的一切
现在都已忘记,除了你。
今晚在这儿
在一个故都的花园
我感到幽灵的战栗
我记得你清凉的身体
赤裸着,在一件棉布夏衫之下。

秋晨,在相国寺

昨晚瞭望昴宿星
月光下,风气氤氲
苦涩的记忆
如哽在喉。
我打开一条睡袋
在廊间席子上
在秋夜繁星下。
你在梦中出现
(九年中有过三次)
狂野,冷酷,责难
我在羞愧和愤怒中醒来:
心中毫无意义的战争。
天欲破晓。金星和木星。
我第一次看到
它们如此接近。

十二月,在亚斯

你说,那个十月,
在果园边的高高的干草里
当时你选择了自由
“某天重新来过,也许十年。”

大学毕业后我见过你
有一次,你有些古怪。
而我正困惑于一个计划。

现在十年多已经
过去:我始终知道
你在哪里——
我本该去找你
希冀赢回你的爱。
你仍旧独身一人。

我却没做。
我想我必须由它去吧。我
只有这样做。

只有在梦中,像这个黎明,
我们年轻的爱情
庄严,令人敬畏
才返回我的心灵,我的肉体

我们拥有别人
渴望和追求的一切;
我们在十九岁时遗弃了它。

我感到苍老,仿佛我已经
活过许多生。
现在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是否我是个白痴
或者已经完成了我因缘中
的命定。

诗如何来到我身边

它笨拙地绕过
夜晚的巨石,忐忑地
驻足在
我的营火以外
我去迎接它,在
光的边缘

在顶部

所有这些新材料都在顶部
把它翻过来,把它翻过来
等待,灌水
从黑暗的底部
把它再翻出来
让其伸展
甚至筛选。
看着它萌芽。

一个思想就像堆肥。

以上 王永 译




佩特谷上

到正午时我们清扫
完了最后一段路,
在高耸的山岭边
在溪流上面两千英尺
到达山隘,越过
白色松林,花岗岩肩头,
继续前行到一片
雪水浇灌的绿色小牧场,
边沿长满白杨--高高的
太阳强烈地直射下来
然而空气却凉爽。
在颤抖的影子中吃一条
冷冷的煎鳟鱼。我窥视
一道闪亮,发现一块
黑色火山玻璃石--黑曜岩--
在一朵花旁边。手与膝
推动着丝兰,千万个
箭头的残余
在一百码外。没有一个
好箭头,仅仅是在一座除了夏天
就总是下雪的山岗上的剃刀片,
夏天的肥胖的鹿子之地,
它们前来扎营。在它们
自己的足迹上。我跟随我自己的
足迹来到这里。拾起冷冷的钻头,
鹤咀锄,短柄锤,和
炸药袋。
一万年。



岩崩上的阳光的压力
以令人眩晕的踏跳的降落旋动我,
桧树阴影中,一潭鹅卵石嗡嗡作响,
一条今年的响尾蛇的细舌闪忽,
我跳跃,嘲笑它那盘卷的石色身躯--
被暑热猛捣,从岩石上跑到下面的
翻滚在拱起的墙下的小溪,把整个
头部和肩头全部浸入水中:
完全伸展在鹅卵石上--耳朵轰鸣着
睁开冷痛的眼睛,面对一条鳟鱼。

薄冰

二月里,在漫长的
微风后的一个暖和的日子
走在古老的伐木路上
在苏马斯山下
砍下一根桤木拐杖,
穿过云层俯视
努克萨克那湿漉漉的田野--
踩踏在一个冻结到
道路那边的池潭的冰上。
它吱嘎作响
下面的白色空气
迅速逝去,长长的裂缝
突然冒出黑色,
我那装有楔子的登山靴
溜滑于坚硬的滑面上
--如同薄冰--突然感到
一条古老警句变得真实--
冻结的树叶的瞬息,
冰水,和手中的拐杖。
“如履薄冰--”
我回头向一个朋友叫喊,
薄冰破裂,我掉进去
八英寸。

穿过雨

那匹木马伫立在田野里--
一棵大松树和一间厩棚,
然而它伫立在开阔地里
屁股迎着风,被溅湿。
我在四月试图抓住它
骑上裸背奔驰,
她蹶蹄,狂奔而去
后来在山岗上倒下的
桉树的荫影中
啃吃着新发的嫩苗。

京都:三月

几片轻盈的雪花
飘落在虚弱的阳光中;
鸟儿在寒意中歌唱,
墙边的鸣禽。李树
紧裹而寒冷的花蕾就要开放。
月亮开始
初露,西边的一线蒙胧
在暮色中。木星在半路上
高悬在夜间沉思
结束之际。鸽子的鸣叫
如同拨动的琴弦声。
黎明时比坚山顶端
一派白茫茫;清澈的空气中
城镇周围那冲出沟壑的
绿色山岗锋利,
呼吸带来刺痛。带霜的
屋顶下面
情侣分离,离开被褥下面
那温和的躯体的缠绵的暖意
打破冰冷的水来洗脸
醒来喂他们所爱的
孩子和孙子。

流水音乐

树下
云下
河边
沙滩上,
“大海之路”。
鲸鱼 海路的巨兽--
盐; 寒冷的
水; 冒烟的火。
蒸气,谷物,
石头,木板。
骨锥,毛皮,
竹钉和竹匙。
未上釉的碗。
一根束发的带子。
超越伤口。
坐在阳光下的岩石上,
观看老松树
挥舞
在令人盲目的精细的白色
河沙上面。

流水音乐二

流动的清溪
流动的清溪
你的水对于我的嘴
是光芒
对于我干枯的躯体是光芒
你流动的
音乐,
在我的耳里,自由,
自由流动!
我的内心
有你。

松树冠

蓝色的夜里
霜雾,天空上
月亮发光
松树冠
雪蓝色地弯曲,隐退
入天空,霜,星光。
靴子的吱嘎声。
兔迹,鹿迹,
我们知道什么。

斧柄


四月最后一周的一天下午
教卡伊怎样抛掷战斧
转动一半它就插入树桩。
他想起战斧的头
没有柄,在商店
去拿它,想把它作为己有。
门后的一根断掉的柄
长得足以作斧柄,
我们按长度刻划它,把它
与战斧的头
还有工作斧一起拿到木砧上。
在那里我开始用战斧
给旧斧柄造型,最初
向埃兹拉·庞德学到的警句
在我的耳里鸣响!
“伐柯伐柯
其则不远”。
而我对卡伊这样说
“瞧:我们将通过核查
那我们用来砍它的工作斧柄
来给战斧柄造型--”
他明白了。我又听见:
在公元四世纪陆机的
《文赋》里--序言中
说:“至于
操斧
伐柯
虽取则不远”。
我的老师陈世骧
多年前就译出并讲授它
而我明白了:庞德是斧子,
陈是斧子,我是斧子
而我的儿子是斧柄,很快
再次重新造型,模型
和工具,文化的技艺,
我们延续的方式。

留在苏窦山了望台上的诗

我,诗人加里·斯奈德
五十三岁时在这道山岭
和这块岩石上呆了六周
看见了每个了望台所看见的东西,
看见了这些群山四处移动
又在海面上终止
看见了风与水破裂
头角分叉的鹿子,鹰眼,
而当祷文述说时,了望台会死去?

岁月

岁月好像翻滚得
越来越快
我干得越来越努力
男孩长得越来越大
种植着苹果和樱桃。
在夏天赤脚,
在冬天穿胶靴。
小男孩躯体
柔软的腹部,细小的乳头,
肮脏的手
如今草丛穿过
橡树叶和松针而来
我们将再种植几棵树
又观看夜空转动。

我们与所有生物一起发誓

吃着三明治
在树林中工作,
一只母鹿啃吃雪中的睡菜丛
相互观察着,
一起咀嚼着。
一架比莱飞来的轰炸机
在云层上面,
用咆哮充满天空。
它抬起头,聆听,
一直等到声音消失。
我也如此。

以上 董继平 译




阿纳萨兹

阿纳萨兹,
阿纳萨兹,

蜷缩在峭壁的裂缝中
长出整齐的玉米地和大豆地
向地底沉下去,更深更深
升到你神灵般的胯部
头上全变成老鹰的羽毛
膝盖和肘带着闪电
眼里坠满花粉

蝙蝠的气味。
沙石风味
舌尖上的颗粒。

黑暗处
女人
在梯子脚下分娩。

涓涓溪流在隐蔽的峡谷中
冰凉而滚动的沙漠下

玉米篮子 瞪大了眼睛
红皮肤孩子
岩唇般的家,

阿纳萨兹

译注:“阿纳萨兹”意为“古老的人”,北美印第安人的一支原始部落。

我走进麦夫芮克酒吧

我走进新墨西哥州
伐明顿的麦夫芮克酒吧
喝了双份波磅酒
接着喝啤酒。
我的长头发在帽沿下卷起
耳环扔在车上。

两个牛仔在台球桌旁
摔跤,
一个女招待问我们
从哪里来?
一支西部乡村乐队开始演奏
“在马斯科基,我们不吸玛利华纳大麻”
下一首歌曲响起时,
一对男女开始跳舞。

他俩搂在一起,像五十年代
高中生那样扭动;
我想起我在森林干活的日子
还有俄勒冈马德拉斯的酒吧。
那些短发一样短暂的喜悦和粗糙——
美国——你的愚蠢。
我几乎可以再一次爱上你。

我们离开——上了高速公路的辅助道——
在粗旷而衰弱的星星下——
峭壁阴影
使我清醒过来,
该干正经活了,干
“应该干的活”。

无论什么,别在意

父亲是空
妻子  波浪

他们的孩子是物质。

物质和他母亲在一起
他们的孩子是生命,
女儿。

女儿是伟大的母亲
她把父/兄物质
当作情人,

而产生了心智。

译注:原文标题“No Matter, Never Mind”也可解为“没有物质,绝没有心智”。



——给迈可和麦克古鲁尔


裸体或半裸体女人的美,
在于没有什么清晰或明确的——不在
曝光下;而背或手臂的一条曲线,
像一支舞——唤起“另一个世界”

“天国”,或者更美妙的,
造物中心的快乐。

带给每一种具体的哺乳类
动物——关于命名和形式的
某种梦幻般的完美

于是我可能被征服,渴望
在一只可爱的母马或母狮,或老鼠女士身上,
看见“那边”的美
通过她而闪亮,胡须抖动
或尾巴优雅地波动

那魔幻的,

迷人的,如此的

魅力。

写给孩子们

起伏的山脉,山坡
不计其数
在我们前面。
陡峭的攀登
万物,向上,
向上,而我们都
向下。

下个世纪
或下下个世纪,
他们说,
都是峡谷,草原,
如果我们能够抵达
就会在那里和平相遇。

攀登这些将要来临的波峰
有一句话给你,给
你和你的孩子们:

聚集在一起
学花草
轻装上路

光的作用

它温暖我骨头
石头说

我吸进它,它长出
树叶在上
树根在下
树木说

一个广袤而模糊的白色
把我从夜里拉出来
飞蛾边飞边说——

有些东西我能闻到
有些东西我能听到
我能看见的东西更多了
鹿说——

一座高塔
在辽阔的平原上。
如果爬上去
一层
你就会多看见一千里。

圣盖布里尔山脉

我梦见——
柔软的,白色的,可以搓洗的乡村
衣裳。
编织地带。
动物粪便
在这高高的岩石上;
籽,枝,幼芽,草粒
在我腹部,压成花纹——

哦 旧时的爱
还好吗。
我们大家在一起
与所有的另爱和孩子们
互相
成对,纠结——
繁杂,喧哗,了结。
我与你们一起跳水
浪卷回来,冻结;
波浪的法则。
同峡壁一样清晰
一样甜蜜,
一样遥远。

编织进
黑暗。
松鼠毛发,
吱吱作响的松鼠骨头,
紧凑在狐狸粪便中
干枯。

鳄梨

达摩就像一枚鳄梨!
有的部分成熟到你无法相信,
但的确好。
其它部位发硬,青涩
没有多少味道,
取悦那些喜欢熟鸡蛋的人。

而皮薄,
巨大而圆润的籽
在中间,
是你自己的原生自然状态——
纯净,平稳,
几乎没有人劈开过
或者试图看一下
它是否会生长。

坚硬而滑溜,
看起来好像
应该种植——然而
它冲出
指缝——

逃走了。

岩床
——给玛莎


雪融化后的池塘 温暖的花岗岩
我们在此扎营,
不想寻找更多的了。
歇息
把大脑交给风。

岩石上,轻轻地倾斜着,
天空和石子,

教我温柔吧。

差一点错过的触摸——
一扫而过的目光——
细小的步子——
最终覆盖硬质地面的
世界
细云和薄雾
聚集成石板蓝
夏天的阵雨。

茶叶与紫色星光的夜;
新月即将落下,
为什么需要这样久
才学会
爱,
我们笑
而后悲伤。

眩目
——给理查和迈可


眩目,诱惑
图案
陶醉的,颤抖的,
蜜蜂?还是花?为什么
种子四处移动。

自我分裂,分裂,再分裂的种子。
“我们都知道它引向哪里”
令人眼盲的金色花粉风暴
——穿过它去寻找?
眩目
还有蓝色粘土。
“所有的移动物,都爱唱歌”
根部在运作。
隐藏着。




秋晨在Shokoku-ji

昨夜瞧着牛座的七星
月光下哈气成雾
恼人的记忆象呕吐
堵塞我的喉头
我打开一个睡袋
在廊子的塔塔密上
在稠密的秋星之下
你出现在我梦中
(九年中的第三次)
野泼、冷淡、充满指责
我醒来惭愧而愤怒:
我们两颗心间无意义的战争。
黎明将到,维娜斯与朱庇特。
第一次我看到
他们这样接近。

腊月在Yase

那年十月,
在果园的高高干草地里,
那时你选择了自由,你说
“有一天,也许十年后,再一次”

大学后我看到你
一次,你很异常
我正为一个计划所盘据。

现在十年了,不止
十年,逝去,我一直知道
    你在哪儿
我本可以早就去找你,
希望找回你的爱情
你还是单身一人

我没有去,
我想我应当单独过下去,我
已经这样做了
只是在梦中,象这个黎明时分
我们年轻时恋情
的严肃,可畏的强烈
回到我的头脑,我的肉体中

我们曾有别人
都贪要和寻找的
我们把它抛在身后,那时才十九岁

我觉得自己老了,好象我已经
活过许多次
最好永远不要知道
自己或许是个傻瓜
或者做了我的
轮回之神要我做的。

马鞍山的雪

唯一可靠的是
Kurakuke山上的雪
田野和树林
解冻了,又冻上,又解冻
完全不可靠
这是真的,一场鹅毛大雪和风景
今天在那里象酵母,仍然,
那唯一微弱的希望的源头
是Kurakuke山上的雪

和山恋相会晤

他爬到吐着泡沫的山溪边
他从水下岩板向后退
他放一个手指在水里
他转身向一个水潭
将双手放在水里
将一只脚放在水里
向水里投掷卵石,
他用双手拍打着水面
大声呼喊着,起身,站立
面对着急流和山峰
举起双手,高呼三次!

以上 郑敏 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0836.html

更多阅读

赛尔号罗德利斯怎么得 赛尔号罗德利斯实战

赛尔号罗德利斯怎么得——简介赛尔号命运之轮20层攻略。赛尔号罗德利斯怎么打。命运之轮更新了最新的十层。这就告诉大家赛尔号命运之轮20层攻略,赛尔号罗德利斯怎么打吧。赛尔号罗德利斯怎么得——工具/原料赛尔号赛尔号罗德利斯怎

声明:《加里·斯奈德诗选 斯奈德男装》为网友霸道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