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人。杨震年轻时好学,向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明习经学,博览群书,无不寻根问底。众儒士给他的评价是“关西孔子杨伯起”。五十岁时,才开始在州郡任职。
大将军邓骘听说他是贤人而征辟了他,推举他为秀才,经过四次升迁,担任了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杨震到东莱郡就任时,路过昌邑,原来由他荐举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好此时担任昌邑县令,王邑为了报答他的举荐之恩,便在晚上怀装黄金十斤赠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的人品,才举荐你,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人品。”王密说:“黑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抱愧而去。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一直公正廉洁,不接受私请。子孙常常吃蔬食,出入也没有车坐,旧友长者中有人想劝他置办一些产业留给子孙,杨震不肯,说:“让后世称他们是清白官员的子孙,把这种名声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
永宁元年,杨震为司徒。第二年,邓太后驾崩,内宫宠人开始横行。安帝的乳母王圣,因有奉养的辛劳,凭靠此恩变得放肆起来。王圣的女儿伯荣出入宫廷,传送贿赂。杨震上疏规劝安帝任人唯贤,疏远小人。应当尽快迁出乳母,禁绝伯荣入宫,不让他们与宫中交往,让恩和德两者都兴盛,君臣上下全和美。安帝把杨震的上疏拿给王圣等人看,内宠们都对其怀恨在心。
延光二年,代替刘恺做太尉。帝舅大鸿卢耿宝向杨震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他没有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去拜访杨震说:“李常侍是皇上重用的人,想让你征召他的哥哥做官,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如果皇上想让三府征召,那么应有尚书的文书。”于是拒不答应,耿宝忿然而离去。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亲近的人,杨震又没有答应。司空刘授听说这件事,立即征召了这二人,且十天中都得到提拔。因此杨震更加被怨恨。
不久中常侍樊丰、侍中周广等结党营私,趁皇上在外,动用国库大修宅第,杨震的属官高舒把工匠召来拷问,获得樊丰等人伪造下发的诏书,就写成奏折,准备等皇上回来就递上去。樊丰等人闻知,十分害怕。正碰上太史说星象逆行,就一起诬陷杨震。杨震被罢官,闭门谢绝宾客。樊丰等人仍怨恨他,就请大将军耿宝上奏说杨震不服罪,心怀怨恨。皇上就下诏把杨震遣送回原籍。杨震走到城西的几阳亭,就慷慨地对儿子门人说:“死是士人本分。我承蒙皇上厚爱,身居高位,憎恨奸臣狡猾而不能惩处,厌恶后宫作乱而不能禁止,有何面目再见日月!我死以后,用杂木做棺材,布单被只盖住身体,不要埋葬在祖坟,不要设立祭祠。”于是饮鸩酒而死,终年七十多岁。弘农太守移良遵照樊丰等人的旨意,派官吏在陕县截住杨震的丧车,露出棺材停在路边,罚杨震的儿子们代替邮差传递公文,沿途百姓都替他伤心流泪。
过了一年多,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到宫阙追诉杨震冤死的事。朝廷都称赞杨震的忠诚,于是下诏任命他的两个儿子为郎,赠钱一百万,按礼节改葬杨震于华阴县潼亭,远近的人都赶来会葬。在葬前的十余天,有大鸟高一丈有余,聚集在杨震的灵柩前,俯仰悲鸣,泪水沾地,葬毕,才飞去。郡上把这个情况上奏。当时接连有灾异现象发生,顺帝有感于杨震的冤枉,于是下诏说:“原太尉杨震,为人正直,匡正时政,而小人如青蝇颠倒黑白,同停在篱笆上。上天降威,灾害屡兴,既卜又筮,知道都是为了杨震的缘故。朕以不德,因而扩大罪责,山崩梁折,我太危险了!现在派太守丞用中牢祭祀,杨震魂魄有灵的话,就怅然享受祭品吧。”于是立石鸟像在他的墓所。
后来华阴杨氏为了铭记杨震清廉刚正的人品,以教育后代,且代代相传,就将杨震一脉的杨氏取名为“四知堂”。“四知堂”便从弘农堂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一族。(参考范晔《后汉书杨震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