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书艺文志》中关于九流十家的排序依据 汉书艺文志作者

浅论《汉书艺文志》中关于九流十家的排序依据 汉书艺文志作者

开篇吐槽:拖欠老师N年的论文终于得以完成,为悼念我逝去的三小时,同时给未来要上目录学的苦逼学妹提供一篇现成的作业,特将拙作上传。。。

正文:

《汉书艺文志》,为东汉班固所著。其中将九流十家排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经过反复研读其原文,并参看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历史背景后,鄙人以为当从时代背景、东汉时期的政坛状况及九流十家各学派的思想观点三个角度对《汉书艺文志》中关于九流十家的排序做论述。

一、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至汉朝的时代背景是由分裂割据、战乱重重到秦大一统,汉承秦制繁荣发展。而九流十家的多数学派便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所谓“百家争鸣”的现象,这被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即便如此,各学派的学术观点也是紧扣国家发展,治国理念。而当时的六国职权者则从中挑选学术观点最能支持自己统治的学派,任用其理论进行统治。就如秦朝统一后,依据秦始皇的治国理念将法家的思想奉为第一;而至汉朝统治者则偏爱儒学,汉武帝更是进一步的巩固了儒学的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以政治为上的国家。在古代,统治者和他的集团作为社会高点,一切物品、思想、甚至人的好坏、轻重都是以这个圈子的喜好而进行定义。光看春秋到汉朝时期儒学地位的变更,便能深刻体会介中深意。所以九流十家的地位和排序多多少少都受到了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统治集团的喜好影响。

二、东汉时期的政坛状况以及九流十家各学派的思想

上文已说道,政治对思想的地位有绝对的影响。因此以下便结合作者班固所在东汉的政坛情况和各学派思想主张,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九流十家排序依据。

班固作为一个被明帝赏识的兰台令史,加之其早期险些受害于所谓的私改作国史。所以他绝对是一个忠于统治阶级的臣民。这在他的文字中便能得到极好的论证。东汉延续西汉的治国思想,所以班固将其放在了第一位。而后种种班固也严格遵循了各学派被统治者的利用和喜爱程度进行了排序。这从《汉书艺文志》中对九流十家各派简介,学派出自于何级别官员,便可佐证。

1.儒家

“儒学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汉朝时,因袭秦制。到汉哀帝,将“丞相”一职的名称改称“大司徒”。到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众人皆知,丞相便是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他是皇帝进行治国工作的战线高度保持统一者,可以说汉代的丞相几乎可以为统治者进行代言。西汉灭了秦以后,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是因统治者刘邦出生农民之家,通过起义夺权获得天子之位,所以他深知百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儒学重仁义,所以汉朝统治者便通过推行儒学已达到安抚民心的作用。这对于推翻王莽新朝的东汉统治者亦是同一原因和道理。所以,儒家排名第一是必然的。

2.道家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史官隶属于大司空府,及西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府,属于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一部分,地位次于丞相。同时史官除了编纂和记录国史之外还需记录帝王起居言行,和帝王走的及近,在东汉有很高的地位。而记录史实就是讲求不带入个人观点,与道家的无为而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为道家的地位也因史官的重要性而位居第二。
3.阴阳家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古代科技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于无法认识的现象便归入神创,观星象占卜便孕育而生。而在多年观星象的过程中,对天文之道,历法之事也有了相当的成就,先秦夏朝时期便出了关于历法、天文的记录《夏小历》东汉时仍然抱有祭天等遵循天道的活动,同时掌握历法记日对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产生于《易经》的阴阳学派一直很重要,排位第三受之无愧。

4.法家

“法家者,盖出于理官”理官是掌握司法的官员,在九卿中地位偏上,却隶属于三公。司法的作用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在三公之外,九卿之中排位靠前已算不错。

5.名家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人对礼节的重视程度,实乃现代人很难想象和做到的。礼官与理官地位大致一样,所以尚礼的名学紧随法学之后。

6.墨家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清庙之守是掌管太庙或王祝的官员,墨家中明鬼和天志的观念与之可谓谋和。虽说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在现代看来极为优秀,但在那个一人做主的时代,人人平等的思想是不可能之事,所以说墨家排名靠后也情有可原。

7纵横家

“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行人之官就相当于今天的外交官,但在那个信息闭塞,交通水平极不发达的年代,行人之官自是没有今天的外交官吃香。且在已被统一的东汉,或许只有在其北击匈奴时才用过行人之官传传话,而我们对他的认识也不过是一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罢了。“言其当权事制宜”像这样的学术言论,对统治者而言自是不希望出现在自己身边的。遂,榜上排名倒数第三。

8.杂家

“杂家者流,盖出于仪官”杂家主张将百家之观综合,他们看得出王道政治是必须贯穿百家的。但对于天子而言巩固自己的地位,加强中央集权是第一位,这样的理论反而在那个时代反而显得偏颇乖张。遂,先进思想得不到一个好排名。

9.农家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农家之说和农稷之官一样是专门教导农民耕种的,若是让君王来干涉,便违背了君臣上下的理论。所以,便落于最后了。

10.小说家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稗官便是小官的意思,在东汉尊崇的儒家代表孔子对其如是评价,虽然是小的技巧也有一定值得欣赏的地方,但要想推行久远恐怕不合适,所以这不是君子应当学的。这也致使小说家垫了底。

如上,借由时代背景和官场制度及各家思想,我所看出的班固排序依据大致如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50223.html

更多阅读

韩愈《进学解》中的教育思想 韩愈的进学解

韩愈的《进学解》是关于如何学与教的论述,其中也用比喻方式,阐述了人材的选用与发挥作用的问题,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见解,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论怎样学习《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论《红高粱家族》的寻根意识 红高粱和红高粱家族

论《红高粱家族》的寻根意识沈涌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80年代中期问世时,在文学界、在读者群中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确实,这是部很有新意很有特色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必定会占据一定的位置。《红高粱家族》里的思想艺术,对于

声明:《浅论《汉书艺文志》中关于九流十家的排序依据 汉书艺文志作者》为网友追梦抓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