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丑盛夏访康成书院遗址三首
2009年7月19日(周日),应友人之邀,访古不其山“康成书院”遗址,归赋三律绝。
一
岭树蝉鸣涧水声,寻幽来访郑康成。
司农北海群经注,授学东莱千客耕。
文墨尝濡书带草,黄巾犹拜汉儒名。
当年黉宇今何在?旧迹依稀荒圮倾。
二
书院山村演礼屯,康成此去地名存。
汉时明月今犹照,百代儒师千古魂。
三
东崂海上不其山,乡野至今思郑玄。
千载书香自君始,首开村学汉风传。
2009-7-19
【鄭玄】郑玄(127年-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潍坊高密)人,東漢經學家。少時習《易經》、《公羊傳》。後拜馬融為師,習古文經學。因黨錮事件而被禁,專心著述。後又博通今文經學,遍注群經,乃為漢代集經學之大成者,世稱“鄭學”。200年官渡之戰時,被袁紹逼迫下隨軍而行,病故於途中。代表作為《毛詩箋》、《三禮注》。
【康成书院】汉康成书院在古不其山(今青岛城阳铁骑山)东麓的书院村,其名称源于东汉经学家郑玄曾在此设帐授徒。当时“从学者盈万”,著称海内。
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州、徐州黄巾军复起,攻破北海郡,“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在此筑庐讲学授徒。晋代古方志《三齐记》首次载明“郑玄教授不其山”,《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皆引晋代伏琛《三齐略记》语曰:“郑司农尝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明、清之际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写有《不其山》诗:“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在原郑玄筑庐授徒处,建院宇,聘教授,辟学田,重建“康成书院”。书院坐北朝南,东西略呈长方形,占地亩余,围有院墙,门南向,屋3间,高约5米,宽约12米,南北深约4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雕以云图。该建筑具有十分完整的墙、柱、梁、栋、枋、斗拱和起脊屋顶各组成部分,在当时可谓宏伟壮观。清初,由于康成书院无人经管,渐圮。
附注——
2001年,青岛市委领导提议恢复“康成书院”。按照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搞好书院建设的思路,崂山风景区管委会与山东大学经磋商,决定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书院以山东大学为依托,遵循书院文化新理念,在完善自身功能、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吸纳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多领域、高层次的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转化和推介。2002年5月崂山康成书院挂牌成立。
然而,此“崂山康成书院”已非原址重建的“康成书院”了。
【司农北海群经注】郑玄为北海高密人,汉廷曾授“大司农”之职。他一生著有《六艺论》、《驳五经异义》等,遍注群经60余种280卷,100余万字,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融今古文经为一体,自成体系,被誉为“郑学”。
【授学东莱千客耕】《后汉书·郑玄传》:“玄自游学,十餘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客耕东莱”即客居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活,一面收徒讲学。郑玄客耕之地在不其山下,即今青岛市城阳区(原崂山)惜福镇书院村。不其山属崂山山脉,郑玄带领诸弟子在那里建起房舍,边耕边读,其弟子最多时将近千人,崔琰、公孙方等都曾在此就学。
【文墨尝濡书带草】《三齐记》载,“郑康成教子处有草如薤,谓之‘郑康成书带’”。“郑司农常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黄巾乱,乃避。遣生徒崔琰、王经诸贤于此,挥涕而散。所居山下草如薤,叶长尺余许,坚韧异常。时人名作‘康成书带’”。传说郑玄在康成书院讲学著述时,经常到书院附近的野地采集一些草叶用于编竹简。此草叶子细长,十分坚韧,四季常青,郑玄就是用这种草编作草绳用以捆书,后来的人们便将这种草叫“康成书带”,又称“书带草”、“郑公草”。“文墨涵濡,草木为之秀异”。小小的书带草,长期受到郑公书香的熏染,自然也带有书香墨气,成为文人青睐之雅物,植之园林、书屋周围,并迭见于大诗人的歌咏,如李白有“书带留青草,琴堂幕素尘”,苏轼有“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王世贞有“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街薜荔墙”等诗句。
【黄巾犹拜汉儒名】“丁汉之季,党锢事起,(玄)遂扫轨不出,太守孔融表其门曰通德,黄巾相约不入其境……”([清]任兆麟《论复郑康成从祀》)“当汉之末,奸雄竞起,玄身出禁锢,四方聘请,不能动其志,脱一身于污浊之世,独全其道。至使黄巾望玄而拜,不入其境。”([宋]林希《书郑康成传后》)
【黉宇】旧指学校。
【书院山村演礼屯】郑玄离开不其山“康成书院”后,附近居民点被称为“书院村”,村北小屯叫“演礼村”(郑玄向追随者传授、演习礼仪的地方)。“书院”、“演礼”两村名至今沿用。
【首开村学汉风传】郑玄在“康成书院”时近一年,为当时东夷偏远之乡培养了第一代儒生,开创了“村学”之风,为崂山植入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从此,崂山文人辈出,贤士丛生,成为礼仪之邦。
附:无疆行者《临屏题刊兄郑玄诗》
2009-07-2208:24:15
看刊兄诗让行者记起以前里太白的一首,"郑玄事业传薪火"(见"不惑之年惑转多,行当知止止于何").
呵呵,里兄曾说"自古无人超北海",复见刊兄"东崂海上不其山,乡野至今思郑玄",得一绝拜之.
闻兄说出郑康成,忆得黄巾识姓名
唯愿东风磨刀笔,一杯一句对君倾
P.S.,唐"甘露之变"中有郑注者,非郑玄之注也,一笑.
里太白诗:
不惑之年惑转多 , 行当知止止于何
郑玄事业传薪火 , 屈子功名沉汨罗
自古无人超北海 , 几曾有梦到南柯
引杯看剑能长啸 , 碧海沧江傲逝波
据村书记(右)介绍,以上照片即为康成书院原址所在之处。
以上照片是康成书院所在山区的现貌(用女儿手机所拍)
这是南迁重建的“崂山康成书院”(资料照片)
访康成书院谒郑玄 郑友成 快2000年了,康成书院的牌子还挂在崂山山麓。近年来,赞美者有之,参拜者有之,求学者有之。我也随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拜谒了康成书院。说到康成书院不能不提及郑玄。郑玄是东汉儒家学者,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晚年在崂山创办了康成书院,为青岛地区古代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因此,作为一个青岛人,应该了解郑玄。而要了解郑玄,应该从其学经、注经、讲经的三个人生历程开始。不乐为吏终生学经 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郑玄(字康成)生于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一个农家。郑玄的远祖名叫郑国,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其后世封为朐山侯。郑玄的八世祖郑崇,字子游,西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郑崇为人刚直不阿,很受哀帝的信任和重用,后遭佞臣诬陷,死于狱中。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未出仕,终生在乡务农。 郑玄天资聪颖,性喜读书。少学书数和经学,到八九岁时通《三统历》、《九章算术》。到十二三岁,能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郑玄不尚虚荣,天性务实。十一二岁的时候,他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夸夸其谈,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母亲暗地里多次促他也显示点才华。郑玄不以为然,说这些场面“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郑玄16岁时,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也通晓谶纬方术之学,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被称为神童。汉代官府相信灾异、符瑞说(如把自然灾害视为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和警告;把“禾生双穗”、珍禽异兽出现等自然界一些罕见的现象看作上天对人们的奖励和对为政者的赞赏),鼓励地方官吏将“符瑞”撰文逐级上报。这一年,民间有人献瑞,县吏请郑玄书写。郑玄写好公文,又写两篇颂辞,县吏很是赏识。郑玄17岁时因预测气象得到证实,被当地视为“异人”。郡守认为郑玄是少年奇才,并亲自为他主持了冠礼(即男子20岁时为表示成年而举行的加冠典礼)。 郑玄在18岁那年,出任乡啬夫之职。汉代实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亭、里、什、伍等。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啬夫是乡一级掌管诉讼和税收等事的小吏。郑玄任啬夫,忠于职守,体恤民意,受到百姓的爱戴,不久晋为乡佐。《后汉书》说他:“抚恤孤苦,闾里安之”。郑玄在尽职之余,坚持自学,还常去学馆向先生求教,到了21岁,已经满腹经纶。当时的北海相是杜密,字周甫,郑州登封人,曾任代郡太守、太山太守,和“天下名士”李膺齐名,并称为“李杜”。杜密发现郑玄是个人才,就把他升调到郡里为吏录。到北海郡不久,桓帝永寿三年(157年),杜密又举荐郑玄入太学受业。 郑玄在太学既学今文经,又学古文经,而且学无常师。他先拜京兆(今陕西长安)第五元先(第五是复姓,是当时京兆平陵的大姓)为师。第五元先曾任兖州刺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今文经学家。郑玄师从第五元先,先后学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其中,《京氏易》是西汉京房所写,《公羊春秋》是战国公羊高传述、西汉初成书的,这两部书都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三统历》是西汉刘歆写的历法,《九章算术》则传说是西周周公著的,这两部书都是历数之学的重要著述。此后,郑玄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尚书》等书,其中除《礼记》和《韩诗》外,均为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继之,郑玄又由陈球授业,学习了《律令》。至此,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名儒,全都求教过。 桓帝延熹三年(160年),郑玄与涿郡卢植拜班固的学生、著名的古文经学家马融为师。马融,扶风茂陵(今属陕西兴平)人,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学问十分渊博。他的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400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50人以上。据说,马融平素骄贵,只授业于高徒,再由高徒传授给其余弟子。郑玄投学马融门下,三年没能见到马融的面,但郑玄不受其影响,日夜寻诵,毫不怠倦。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高徒考论图纬(古代一种天文学)问题,遇难题不解。听说郑玄精于书数,便召他相见。郑玄解答完毕,马融及弟子们惊佩不已。郑玄趁机把平时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马融求教,马融一一作答。学成之后,向马融请辞。马融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说,由他传承的儒学思想,一定会由郑玄在关东发扬光大。 郑玄辞别马融,又游学于幽、并、兖、豫诸州,返回山东时已“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遇阉尹擅势,坐党禁锢,十有四年。”(《后汉书》)党锢解除,执掌朝廷权柄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于灵帝中平二年(185年),征辟郑玄入朝为官。州郡官吏惧于何进的权威,胁迫起行。郑玄不得已,只好入朝。何进为表示礼贤下士,对郑玄礼敬有加,设几、杖之礼以待之。郑玄拒不穿朝服,只穿普通儒者的便服与何进相见。第二天,未等授予官职就逃走了。灵帝中平四年(187年),三司府曾先后两次征辟郑玄,他都借故婉言谢绝。第二年,郑玄与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陈纪等14人并被征为博士,他因父丧而未赴任。后将军袁隗表举郑玄为侍中,他仍以居丧为理由而拒绝出仕。灵帝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不久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迁都长安。这时,公卿们又举郑玄为赵王乾之相,但因战乱道路不通,没有受召。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黄巾军攻占青州,郑玄到徐州避乱。徐州牧陶谦听得郑玄到来,以师友之礼相待。五六年时间,郑玄以注经度日。当时孔融为北海相,对郑玄特别尊崇,他一面为郑玄修葺故居庭院,一面再三派人敦请郑玄回郡。献帝建安元年(196年),郑玄从徐州返回高密。据《后汉书》本传记载,郑玄在回高密的路上遇到黄巾军,黄巾军对郑玄十分敬重:“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回到高密后,孔融待之甚厚,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并特立郑公乡。这样,郑玄在70岁时结束了流亡生活,终日精研经典,博稽六艺,并时常睹览秘书纬术。献帝建安二年(197年),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一次,他大宴宾客,邀郑玄赴宴。郑玄最后到达,袁绍却请他坐首席。席间,袁绍的高朋豪俊,见郑玄是儒生,不认为其有很高的学问,于是找一些疑难问题,群起向郑玄发难。郑玄一一答对,语惊四座,宾客无不折服。袁绍举郑玄为茂才,并表请为左中郎将,但郑玄婉拒。献帝建安三年(198年),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九卿),给安车一乘,所过郡县长吏迎送。郑玄在家拜受后,乘安车至许昌,但又借口有病告老还乡,世人仍称他郑司农。这一年春夏之交,袁绍之子袁谭率黄巾降兵攻北海,围孔融于都昌(今山东昌邑)。郑玄的独子益恩(23岁时被北海相孔融举为孝廉),率家兵前去营救,结果阵亡,时年27岁。益恩死后,生有遗腹子,郑玄因其手纹与自己相似,取名叫小同。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春,郑玄梦见孔子对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后汉书》本传)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即龙年,而来年是辛巳年,也就是蛇年,旧说龙、蛇之年对圣贤不利。所以他醒来后心情郁闷,认为自己当不久于人世了。这一年,袁绍与曹操的大军在官渡会战。袁绍为壮声势,叫袁谭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抱病而行。走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境)病危,同年6月病逝,终年74岁。 从文献我们还可以看到,郑玄不仅自己一心向学,而且要求身边所有的人都要刻苦读书,包括子孙、弟子和佣人。郑玄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兼容并蓄矢志注经 郑玄注经,是在辞别马融返回山东之后。这时,已经发生了“党锢之祸”。党锢之祸是东汉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两派长期斗争的产物。外戚当权,即杀戮和罢免宦官,重用他们的同党;反之,宦官掌权,则诛杀、罢免和压制外戚。桓帝延熹九年(166年),李膺、陈实、杜密等一批比较正直的士家豪族和“名士”出身的封建官僚,联合反对宦官集团。宦官则控制了桓帝,捏造罪状进行反击。桓帝下令逮捕了李膺、杜密等人,并对逃亡者悬赏追捕,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后来,由于外戚集团的支持,桓帝下令开赦李膺等人。不久,外戚与党人计议反击宦官事泄,宦官先发制人,将李膺、杜密等200余人一并下狱处死。灵帝建宁元年(168年),下诏各郡查究党人,凡党人及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现居官位者,一概免职禁锢,这就是所谓第二次党锢之祸。所谓“禁锢”,也就是绝其仕进之路,永远不许为官。郑玄曾为杜密故吏,又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也被视为党人。建宁四年(171年),郑玄和同郡孙嵩等40余人俱被禁锢。郑玄在被禁锢后,杜门不出,隐修经业,直到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蒙赦令,长达14年之久。14年里,郑玄注疏了大量经典。14年后,他仍不为名利所诱,不受权贵所迫,“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后汉书》),致力注经,未有丝毫懈怠。比如,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郑玄到徐州避乱,连续五六年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注《孝经》。再如,献帝建安五年(200年),郑玄受袁绍所迫,在赴官渡途中,在病危去世的前夕,还在注《周易》。 郑玄一生的成就在于注经,他的贡献也在于注经。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从郑玄注经前的经学形势说起。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经是西汉初年用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记录的,由秦亡后幸存的儒生们口授的经书;古文经是东汉初年据说在秘府图书中发现的或在孔府夹壁中发现的,用秦以前的籀文书写的经书。两派各树一帜,互相攻讦。今文经派斥古文经派为“颠倒五经,变乱师法”,古文经派斥今文经派为“专已守残,党同妒真”。两派争辩,从西汉末年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到郑玄时,今、古文经派之间先后发生了三次大的争论,经学界十分混乱。《后汉书》说:“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诸儒颇修艺文。及东京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在这种情况下,学子们迫切需要一种公认的、统一的经典。 由于郑玄学贯今、古文经,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在他的肩上。郑玄注经时,冲破世风的羁绊,不专治一经,不讲究“纯谨”,不专守一师之说,不尊一家之言,以古文经学为基础,吸收今文经学中的优点,从总体上把握经书的源流,辨析学术,考溯源流,“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成一家之言。在《易》注方面:郑玄以古文《费氏易》为主,兼容今文《京氏易》,对今、古文《易》学综合进行研究;他以“礼”注《易》,强调“不易之论”即社会伦理功能;通过探讨宇宙奥秘为易学象数理论寻找客观根据,使象数《易》学成为两汉《易》学发展的最高成果。在《尚书》注方面:西汉时,今文《尚书》占绝对优势,到了东汉,古文本逐渐流行起来。郑玄吸收马融一些观点,但又与马融不同,或马从古而郑从今,或马从今而郑从古。在《毛诗》注方面:汉代传授注释《诗三百》的有四家,即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郑玄先学今文《韩诗》,后师从马融研究《毛诗》。其《诗》注直接来源于马融,他的《毛诗笺》以及《毛诗谱》,兼采了今文三家《诗》,尤其是《韩诗》。郑玄为毛诗作注后,学习毛诗的人逐渐多起来。其后三家诗亡,独毛诗刊行于世,流传至今。在“三礼”注方面:郑玄《周官注》来源于马融;《仪礼》注,出自“古经”;《礼记》注,则是独创的新说。郑玄的“三礼”开了“三礼”之学。在“五经”、“六艺”注方面:郑玄撰《驳五经异义》,对许慎等人的“五经”专著中存在的谬误加以辩驳;著《六艺论》叙述六艺特征及其传授的渊源。 郑玄一生注的经典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郑玄公正地对待今、古文经学,取长补短,以理服人,令人信服。最典型的例子是郑玄与何休的两汉经学史上的第四次论争。何休,是汉代公羊学最后一位大师,今文经学家,“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后汉书·儒林列传》说他“作《春秋公羊解诂》,覃思不窥门,十有七年”,“与其师博士羊弼,追述李育意以难二传,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他认为《春秋》三传,只有《公羊》义理深远,像墨子的城防一样无懈可击。而《左氏》与《谷梁》二传则存在严重的缺点。这是何休有憾于李育与贾逵论争而未能占上风,面对《左氏》更为勃兴、《公羊》退无可据的局面,而采用的以攻为守之举。对此,郑玄作《发墨守》、《起废疾》、《箴膏肓》加以反驳,认为三传各有其优缺点,《公羊》并非十全十美。何休见到郑玄著述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郑玄“义据通深”的著述,征服了当时经师和学者们的心,消除了门户之见,使两汉200余年的今古文经争辩归于一统。创办书院聚徒讲经 郑玄讲经,也是始自关陕业经之后。《后汉书》记载的是:“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郑玄讲经,不专一地。在故里讲过,客居外地时也讲过。众多史书记载其在不其讲经。晋代古方志《三齐记》首次载明“郑玄教授不其山”,《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皆引晋代伏琛《三齐略记》语曰:“郑司农尝居不其城南山中教授。”《合壁事类别集》中,引《三齐要记》:“不其城有郑玄教授山。”郑玄讲经,不拘形式。有如孔夫子设坛讲经,也曾创办书院讲经。最值得称道的是书院讲经。而在其创办的书院中,影响最大的是康成书院。 康成书院创办于献帝中平五年戊辰(188年),旧址在青岛市城阳区崂山北麓的三标山两侧的朝阳坡下。这里,北倚巍峨屹立的铁骑山,南临风光秀丽的墨水河。东汉时,这里属不其县,归东莱郡。崂山北麓的山是不其山,后称铁骑山。文献上说的“东莱”、“不其山”等就是指青岛城阳区崂山北麓一带。“康成”是郑玄的字,书院是郑玄修建和执教的场所,所以又称作“康成书院”。 康成书院建成之后,远近慕名求学者很多。许多学徒自远方投至门下,相随者数百千人。书院教学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群经。后来其门生把郑玄问答五经的言论像孔门弟子为纪念孔子编辑《论语》那样,编辑为《郑志》,共有8篇。由于郑玄治学严谨,讲经有方,弟子受益匪浅,成名者亦多。有山阳郗虑,官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字伯舆,魏镇南将军安乐乡侯;清河崔琰,字季珪,魏东西曹掾,迁中尉,著名于世;乐安国渊,字子尼,魏司空掾,迁太仆;任嘏,字昭光,魏黄门侍郎。康成书院曾盛极一时,闻名于世,后来因自然灾害,粮食缺乏,书院停办,郑玄罢谢诸生,离开了青岛。 康成书院在当地影响很大,因此,“书院”成了命名的首选。如,附近的村落称为书院村,村中那座桥称为书院桥,村外不远处的水库成为书院水库,通往李沧的“大动脉”称为书院路。书院村以北不远处的小屯,名叫“演礼村”,这里曾是郑玄当年向山里人传授、演习礼仪的地方。书院村边的山坡、沟壑、山崖处,至今长有一种叶如韭,长过尺,坚韧异常,四季常青的草,因为当年郑玄在此讲学论经时,经常采摘草叶编竹简,当地人便把这种草叫作“康成书带”,也叫“书带草”。唐朝诗人陆龟蒙游康成书院时,从这种草想到郑玄,写了《书带草赋》: 彼碧者草,云书带名,先儒既没,后代还生,有味非甘,莫共三山芝校,无香可媚,难将九畹兰争,叨词林畔种,在经苑中荣,翠影临波,恐被芙蓉见鄙,贞姿傍砌,愁为芍药相轻,发叶抽英,因天授性,纷稚圭池上之宅,拂仲蔚门外之径,不省教施异术,安得返魂,未尝辄入明廷,何当指佞。几临寒目,幸到青春,莎蕊未传于渔父,蒲葺窃咏于诗人,霜亦曾沾,潘令偏知白薤,风常遍起,宋生惟道青苹。栽培只倚于贤邻,搴撷长忧乎雉戏,出惭无用,舒还有异,当《琴操》发伯牙山水之情,值儒编动凿齿《阳秋》之思,敢曰求友,宁忘慕义,吴娃楫上,空羡苔滋,魏主帷中,惟通蕙气,或乃兰荧越徼,堇茂周原,幽搜莫及,兴咏徒存,此则对仲举萧疏之室,处子山摇落之园,不识深宫,岂是曾为帝女?非侵远道,谁言能忆王孙?徒爱其敛疏烟,披晓露,弱可揽结,匀能布护,萧萧而不计荣枯,漠漠而何干好恶,金灯照灼,尚惊秦帝之焚,粉蝶留连,真谓羽陵之囊。尔乃高推篱菊,瑞忤阶謣,我则惟亲志士,每聚流萤,岂便离蒿莱于隙地,希杜若遥汀,傥遇翰林主人之一顾,庶长保岁寒于青青。 明、清之际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游康成书院后写有《不其山》诗: 深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有人认为其诞生于唐朝,事实证明郑玄自东汉时就在崂山创建了书院。至明、清中叶,书院多变成为科举做准备的场所,清末废除科举,书院改为学堂,书院遂消失。康成书院开创了村学之风,受郑玄和书院的影响,后人在崂山建了众多书院,有青峪书院、石屋书院、上书院、下书院、劳山书院、华阳书院等等。 康成书院是崂山周边所有书院中建造时间最早的书院,也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书院,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郑玄离去后,书院还延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明正德七年(1512年),即墨知县高允中在原址重建,并聘教授,辟学田。书院坐北朝南,东西略呈长方形,占地1.2亩,围有院墙,门南向,屋3间,高约5米,宽约12米,南北深约4米,重梁起架,檐下四根木柱撑顶,柱基座为青石鼓形。木质门窗平开,雕以云图。该建筑具有十分完整的墙、柱、梁、栋、枋、斗拱和起脊屋顶各组成部分,在当时可谓壮观。明末御史黄宗昌,慕郑玄之名,在康成书院附近筑“玉蕊楼”,后来叫楼上村。黄宗昌说:“玉蕊楼余所敬慕康成先生而作者也。遐想当年,先生持人犯于天地,于斯托处以身教焉……回首先生故址,宿草荒烟中,恍若有得焉,又颓然若失焉,始知君子之自立,固无所借资,而山川人物,实有相待而成者,则人道在斯,先生启余何多也。”清代翰林尹琳基崇奉“郑学”,立祠于崂山太清宫,供郑玄大司农之位,叫经神祠。清代,由于康成书院无人经管,渐圮。 2001年,山东省副省长、青岛市市长杜世成倡导再建康成书院,弘扬国学。崂山风景区管委会按照以高等学府为依托搞好书院建设的思路,经与山东大学磋商,决定共同恢复康成书院,并迁址于崂山南麓,更名为“崂山康成书院”。2002年8月,康成书院挂牌,重现崂山太清风景区。书院恢复以来,以山东大学为依托,遵循书院文化新理念,在完善自身功能、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吸纳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多领域、高层次的传统文化学术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转化和推介,先后举办了“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讨会”、“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崂山养生文化国际研讨会”、“儒学与和谐世界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慕名而至。2005年7月5日,吴邦国委员长视察康成书院并题字。2006年5月6日,江泽民同志到康成书院考察,为康成书院题字,对康成书院的未来寄予厚望。 文中舛错之处,恳请斧正。 参考文献: 《后汉书》、《后汉纪》、《世说新语》、《三齐记》、《续汉书·郡国志》、《三齐略记》、《太平广记》、《太平御览》、《莱州府志》等。 (作者系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