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汹涌的黄金甲中,有一个重要的情节:西域草乌头。这是个什么东东?
大夫的回答:草乌头是乌头的一种,乌头是一种毛茛科草本植物。入药部位是乌头的块根,主要药理成分是:乌头碱。古称:辛,温,大热,有大毒。功能:祛风寒,散风邪,温经止痛。善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等。
入药的乌头现在主要有川乌头、草乌头、附子,古时还有天雄、乌喙等。草乌头是野生的乌头,其块根有时长得象乌鸦的头部,尖端象乌鸦的嘴,以此得名乌头;川乌头是人工种植的乌头,主产于四川、陕西,其毒性要小于野生之草乌头;附子是川乌头主根之旁的侧根,常甚肥大,其毒性多小于川草乌。
服用乌头中毒的原因:乌头碱本身有剧毒,致死量为2.5毫克。不同品种的乌头毒性差别很大,原因是,乌头碱的含量不同、炮制方法不同、煎煮方法不同。生药的中毒剂量,川、草乌头:0.1-3两,附子:0.5-2两。现行中国药典法定用量为3~6克。中毒的表现:服药30分钟至1-2小时,出现口唇、舌头、肢体麻木,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迫,肢冷脉弱,直至死亡。
为预防中毒,第一不宜用量过大,第二,应先煎久煎,煎1-2小时以上,至口尝煎药水仅稍留麻辣感为宜。
回到电影里,所谓的西域草乌头,应该是指分布于新疆的多根乌头和准噶尔乌头。草乌头的确能祛寒,但不是治巩皇后的虚寒,而是祛实寒,并且不宜长期服用,应该中病即止。如果像电影中太医只叮嘱女儿“每日加半钱(1钱为3.125克,半钱为1.5625克)”,而且是煎药一段时间后兑入,就是说:不是先煎而是后下了,毒性自然会增加。那就会在数日之内使其用量增至中毒剂量,自然使人神志昏聩。
关于乌头的历史公案
历史上,由于毒性峻烈,乌头被称作一箭封喉的毒药。生乌头榨出的汁或煎出的汁叫射罔(音“亡”)。将射罔涂抹在兵器上,再经晒干,则足以致人死命。著名的典故“关公刮骨疗毒”就是疗乌头的毒。当年华佗用刀割开皮肉,用刀刮骨,沙沙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而关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成就了关公的英雄本色。
但据我推测,此事也成就了华佗,让他发明了著名的中医麻醉药——“麻沸散”。传说华佗是受猎户的启发发明“麻沸散”的,但是无据可考,刮骨疗毒可是多少有些证据。华佗原本建议:将关公缚于铁环,以布蒙头,再行手术。但关公不用,他真的不怕疼吗?他真是神人吗?恐怕华佗也会怀疑,正是这种怀疑,让华佗发现原来乌头还有“局麻”作用,最终发明了“麻沸散”。后世中医也常用乌头来治疗寒性的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