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 更上层楼形态

我的理解: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生产力是生产者运用生产物料(工具、辅具、辅料等)将生产对象加工成产品的能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力三要素: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物料与生产对象合称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主要是不同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与产品分配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关系核心问题:首先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权即谁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问题,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由谁来组织、决策、管理生产的问题;客观事实是:不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生产线上的一线工人是没有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权的,企业家才拥有社会再生产的决定权;企业家可能是资本家但企业家并不等于资本家。其次是生产成果的分配问题:如何分配、谁最终决定分配?已往的社会历史都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决定全部或大部分产品分配;但我认为,“生产资料所有者决定分配”只是以往社会的公共默认而已,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社会规律;在我看来,所谓社会主义分配就是将“生产资料所有者决定分配”改为“所有生产者共同决定分配”,这是一种分配制度的根本性改变,而实现社会主义分配的前提是劳动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对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指出,它包括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关系,“它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生产关系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人们习惯上马克思的表述概括为生产关系的“四环节”,把斯大林的表述概括为“三分法”。我个人认为:当今社会的实践,已经表明所有制不能决定分配,或者说所有制已经不能决定全部分配,如最低工资制度及工资指导线等即为实证。

经济基础是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领域内部的人与人关系、生产领域外部的人与人关系和生产领域内外之间的人与人关系;脱离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是不存在的。经济基础包含:生产领域中的社会再生产、生产领域的分配制度(工资税费积累的分配比例即生活消费、公共管理、社会再生产之间的分配比例;工资内部分配即劳动者内部消费资料或者说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非生产领域即上层建筑领域的生活资料分配制度等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它一经产生以后,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表现出追求尽可能多的独立性的倾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摘自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权掌握在谁手中。上层建筑主要指政治、军队、议会、法律、法院、检察院、行政即政府、文化体育等领域。

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不是一回事。生产方式的变革会导致社会形态的演进;但这并不能推论出:生产方式=社会形态。

---
注:物质资料生产包括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两大类;有形产品如衣服大米等,无形产品如小说、电影、歌曲、软件等;书、拷贝、歌谱、磁盘等是无形产品的载体但不是无形产品本身。
---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 更上层楼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旧帖:
---
劳动是具有一定劳动技能与经验的劳动者,运用劳动物料对劳动对象所进行的有目的加工或处理的人类活动。
劳动物料(劳动工具、辅具、辅料等)与劳动对象合称劳动资料;生产劳动中,生产物料(生产工具、辅具、辅料等)与生产对象又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物料是人们用来将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一切物质资料。这里的物质是哲学定义的客观存在,包括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
劳动对象是人们将自己有目的的活动加诸其上的一切东西。劳动对象可以是自然界本来存在的物质材料(还未有人类劳动加诸其上),也可以是已经经过人们劳动过的物品(称为原料)。
劳动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三要素: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
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物质,客观存在)的关系构成劳动力(生产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劳动关系(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劳动的分类: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为他人的消费品而劳动并以获得自身回报为目的)又可分为商品生产劳动(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与非商品生产劳动(不以或不能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劳动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如义务教育老师的劳动、公共安全的警察服务等)。

非生产劳动(不以或不主要以获得自身回报为目的)可分为自给劳动(为自己及家庭劳动,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制造的产品)与自愿劳动(义务劳动,志愿劳动,为他人而劳动,但不求获得回报,如学雷锋、义务植树、慈善服务等)。

劳动必须是合法、正当、有益的人类活动。走私、贩毒、抢劫等负面性质或危害社会的活动不是劳动。
---
产品: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称为劳动产品,简称产品;包括有形产品、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
商品:以市场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产品,称为商品。
---
写小说是提炼客观社会现实与生活素材、发挥人脑想象力的劳动创造无形物质财富的例子;将小说拍成电影则是无形物质再创作之劳动创造财富的例子。
写免费小说是一种自愿劳动;若有了版权收入,写小说则是一种生产劳动。
---
===

参考资料:
---
生产方式(Mode ofproduction):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3915/5135016.htm?fr=aladdin
--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社会形态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范畴。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则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来划分的。从生产工具方面来看,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这几个时代,则呈现处一个技术社会形态的序列: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06566/706566.htm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mj-7lpDdDrRs4T5VTWro_j-TZMOnoBD0zom0g15lUVAZb5jmltwSMnR9Tcstb2nA3kOReexbHTQYvNLMo0YmA_
--
经济基础即社会核心生产力为基础的的经济结构总和。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决定了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与“上层建筑”相对。是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31页)。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精辟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2卷,第32页)
-摘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6315.htm?fr=aladdin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49259.html

更多阅读

太重感情的人;其实很辛苦 重感情的人没有好下场

太重感情的人;其实很辛苦。容易满足,更容易受伤;付出的远远超过得到的很固执,不懂得放弃,想要离开,却一再为自己找不离开的理由;在别人面前笑得很开心,一个人的时候却很漠落;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喜欢听悲歌。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

声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 更上层楼形态》为网友试着放弃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