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三

第十一章植物的抗病性

1.植物抗病性有不同的分类办法,你认为哪种办法最能反映抗病性的本质?

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利用不同的标准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区分为主动抗病性和被动抗病性;根据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之间有无特异性相互作用,可区分为小种专化性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根据抗病性的遗传方式,可区分为主效基因抗病性和微效基因抗病性;根据抗病性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又可区分为抗接触(避病)、抗侵入、抗扩展、抗损失(耐病)和抗再侵染。

通常认为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将抗病性区分为主动抗病性和被动抗病性最能反映抗病性的本质。

2.举例说明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

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生理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例如,小麦感病品种被条锈菌侵染的初期,病株光呼吸强度和暗呼吸强度略有降低,显症后则明显上升,产孢盛期达到高峰,发病末期减弱乃至停止呼吸。小麦感病品种接种条锈菌后净光合速率持续降低,显症和产孢以后剧烈下降,降幅可达健株正常值的50%左右。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寄主后,由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寄主体内病毒RNA含量增高,寄主RNA,特别是叶绿体rRNA的合成受抑制,因而引起严重的黄化症状。在细菌病害方面,由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侵染所引起的植物肿瘤组织中,细胞分裂加速,DNA显著增多,并且还产生了健康植物组织中所没有的冠瘿碱一类的氨基酸衍生物。

3.试比较植物被动抗病性因素与主动抗病性因素的异同。

植物的抗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有先天具有的被动抗病性因素,也有病原物侵染引发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植物被动抗病的物理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它们主要以其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表达被动抗病性的植物具有多种类型的化学抗病因素,可能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或能够抑制病原菌某些酶的物质,也可能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必需的重要化学成分。

病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代谢变化,导致亚细胞、细胞或组织水平的形态和结构改变,产生了物理的主动抗病性因素。抗病物理因素可能将病原物的侵染局限在细胞壁、单个细胞或局部组织中。化学的主动抗病性因素主要有过敏性坏死反应、植物保卫素形成和植物对毒素的降解作用等,研究这些因素不论在植物病理学理论上或抗病育种的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植物保卫素是重要的主动抗病性因素?

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植物保卫素对真菌的毒性较强。有人用马铃薯晚疫病菌非亲和性小种接种抗病马铃薯品种块茎的切片,诱导出过敏性坏死反应,间隔一定时间后即使再按种亲和性小种,也不能引起侵染。据此推测顶先按种非亲和性小种诱导马铃薯切片产生并扩散出一种抗菌物质,从而提出了植物保卫素假说。现在已知21科100种以上的植物产生植物保卫素,豆科、茄科、锦葵科、菊科和旋花科植物产生的植物保卫素最多。90多种植物保卫素的化学结构已被确定,其中多数为类异黄酮和类萜化合物。类异黄酮植物保卫素主要由豆科植物产生,例如豌豆的豌豆素(pisatin)、菜豆的菜豆素(phaseollin)、基维酮(kievitone),大豆、苜蓿和三叶草等产生的大豆素(glyceollin)等。类萜植物保卫素主要由茄科植物产生,例如马铃薯块茎产生的日齐素(rishitin)、块茎防疫素(phytuberin),甜椒产生的甜椒醇(capsidiol)等。

5.试说明诱发抗病性的特点和可能的机制。

诱发抗病性(诱导抗病性)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acquiredresistance)。显然,诱发抗病性是一种针对病原物再侵染的抗病性。

在植物病毒学的研究中,人们早已发现病毒近缘株系间有“交互保护作用”。当植物寄主接种弱毒株系后,再第二次接种同一种病毒的强毒株系,则寄主抵抗强毒株系,症状减轻,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在类似的实验中,人们把第一次接种称为“诱发接种”(inducinginoculation),把第二次接种称为“挑战接种”(challengeinoculation)。后来证实这种诱发抗病性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同一病原物的不同株系和小种交互接种能使植物发生诱发抗病性,而且不同种类、不同类群的微生物交互接种也能使植物产生诱发抗病性。不仅如此,热力、超声波或药物处理致死的微生物、由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的物质(葡聚糖、糖蛋白、脂多糖、脱乙酰几丁质等),甚至机械损伤等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诱发抗病性。诱发抗病性有两种类型,即局部诱发抗病性和系统诱发抗病性。局部诱发抗病性(localinduced resistance)只表现在诱发接种部位。系统诱发抗病性(systemicinduced resistance)是在接种植株未行诱发接种的部位和器官所表现的抗病性。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1.试举例比较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

根据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不同,可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两类。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此类病害在—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许多重要的农作物病害,例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星穗病、小麦线虫病、水麦恶苗病、稻曲病、大麦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病害等都是积年流行病害。小麦散黑穗病病穗率每年增长4—10倍,如第一年病穗率仅为0.1%,则第四年病穗率将达到30%左右,造成严重减产。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原物的增殖率高,但其寿命不长,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条件下会迅速死亡。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初始菌量)不高。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内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天,在一个生长季内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地块内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10天后在其四周约1000㎡面积内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为迅速。但是,由于各年气象条件或其它条件的变化,不同年份流行程度波动很大,相邻的两年流行程度无相关性,第一年大流行,第二年可能发病轻微。

单循环病害与多循环的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防治单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清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的逐年积累。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2.以稻瘟病或小麦锈病为例,说明多循环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按照研究的时间规模不同,流行的时间动态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和逐年流行动态。

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为纵坐标,可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progress curve)。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不同的多循环病害或同一病害在不同发病条件下,可有不同类型的季节流行曲线,最常见的为S型曲线。对于一个生长季中只有一个发病高峰的病害,若最后发病达到或接近饱和(100%),寄主群体亦不再生长,如小麦锈病(春、夏季流行)其流行曲线呈典型的S型曲线。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次高峰。

3.病害流行预测有哪几种类型?

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prediction,prognosis),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forecasting),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流行程序预测、发生期预测和损失预测等。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第十三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1.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植物病害?

对病植物进行诊断的程序,应该是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论要留有余地。首先是仔细观察病植物的所有症状,寻找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的症状特点,如有无病征?是否大面积同时发生?等等。其次是仔细分析,包括询问和查对资料在内,要掌握尽量多的病例特点,结合镜检、剖检等全面检查,自然界里变化万千,典型症状并不真是典型,例外的事是常有的。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俭与剖检等);(4)专项检测;(5)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

2.举例说明植物检疫的特点和基本措施。

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实施植物检疫的基本原则是在检疫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禁止和限制植物、植物产品或其它传播载体的输入(或输出),以达到防止传入(或传出)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目的。根据上述原则,植物检疫主要采取下述措施:1)禁止进境。2)限制进境。3)调运检疫。4)产地检疫。5)国外引种检疫。6)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7)紧急防治。

3.当前在农作物抗病品种选育和使用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抗病品种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混杂、天然杂交、突变以及遗传分离诸多原因会出现感病植株,多年积累后可能导致品种退化。因而必须加强良种繁育制度,保持种子纯度。在抗病品种群体中及时拔除杂株、劣株和病株、选留优良抗病单株,搞好品种提纯复壮。当前所应用的抗病品种多数仅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推广应用后,就可能使病原菌群体中能够侵染该抗病品种的毒性菌株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成为稀有小种。抗病品种推广的面积越大,这些稀有小种积累的速度也越快,逐渐在病原菌群体中占据数量优势,成为优势小种,此时抗病品种就逐渐丧失抗病性,成为感病品种。这种抗病性“丧失”现象,是抗病品种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小麦的抗锈品种、抗白粉病品种,水稻的抗瘟品种、马铃薯的抗晚疫病品种等抗病性迅速丧失现象尤为严重。除少数品种抗病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外.—般应用5年左右就会丧失其抗病性,不得不被淘汰。

为了克服或延缓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延长品种使用年限,除了在育种时尽量应用多种类型的抗病性和使用抗病基因不同的优良抗源,改变抗病性遗传基础贫乏而单一的局面以外,最重要的是搞好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在病害的不同流行区采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品种,在同一个流行区内也要搭配使用多个抗病品种。此外.有计划地轮换使用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选育和应用具有多个不同主效基因的聚合品种(convergent variety)或多系品种等也是可行的措施。

4.如何合理使用杀菌剂?

为了充分发挥药剂的效能,作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即使是广涪谱药剂也不例外,因而要按照药利的有效防治范围与作用机制以及防治对象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部位的不同合理选用药剂与剂型,做到对“症”下药。要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提倡合理混用农药,作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药剂使用不当,可使植物受到损害,这称为药害。长期连续使用单一杀剂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有时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病原菌,对未曾接触过的其它杀菌剂也有抗药性,这称为交互抗药性,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相似的化合物间,往往会有交互抗药性。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轮换使用或混合使泪病原菌不易产生交互抗药性的杀菌剂,还要尽量减少施药次数,降低用药量。

5.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

柯赫氏法则(Koch’sRule)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postulates)或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如发现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就应按柯赫氏法则的四个步骤来完成诊断与鉴定。诊断是从症状等表型特征来判断其病因,确定病害种类。鉴定则是将病原物的种类和病害种类同已知种类比较异同,确定其科学名称或分类上的地位。有些病害特征明显,可直接诊断或鉴定,如霜霉病或秆锈病。但在许多场合难以鉴定病原物的属、种。如花叶症状易于识别,要判断由何种病原物引起,就必须经详细鉴定比较后才能确定。

柯赫氏法则表述为: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如果进行了上述四步鉴定工作得到确实的证据,就可以确认该微生物即为其病原物。但有些专性寄生物如病毒、菌原体、霜霉菌、白粉菌和一些锈菌等,目前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采用其他实验方法来加以证明。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与病原物的鉴定都必须按照柯赫法则来验证,每个医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都应能熟练地运用。

柯赫氏法则同样也适用来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只是以某种怀疑因子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例如当判断是否缺乏某种元素而引起病害时,可以补施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是某元素的作用。

1.真菌、细菌和病毒各通过什么途径侵染植物?

答:真菌大都具有主动性,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牙管或者以菌丝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1)真菌直接侵入的典型过程为:落在植物表面的真菌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牙管,牙管的顶端可以膨大而形成附着胞,附着胞以分泌的黏液和机械压力将牙管固定在植物的表面。然后从附着胞与植物接触的产生纤细的侵染丝,借助机械压力和化学物质的作用穿过植物的角质层。真菌穿过角质层后或在角质层下扩展,或随即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或穿过角质层后先在细胞间扩展,然后再穿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一般来说,直接侵入的真菌都要穿过细胞壁和角质层。侵染丝是菌丝的一种变态,穿过角质层和细胞壁以后,就变粗而恢复为原来的菌丝状。(2)许多真菌是从自然口入侵的,真菌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形成牙管,再形成附着胞和侵染丝,尔后以侵染丝从气孔侵入,如小麦锈病夏孢子萌发的牙管遇到气孔后,顶端形成附着胞,其下方长出侵入丝,侵入丝进入气孔,在气孔下室膨大形成孢囊再长出侵染丝进入寄主细胞。

植物病原细菌主要以菌体随着水滴或植物表面的水膜从伤口或自然伤口侵入,存在于气孔上水膜内的细菌通过气孔游入气孔下室,再繁殖侵染。细菌还可利用水孔作为进入叶片的途径。而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

植物病毒没有主动侵染能力,一般都是从各种方式造成的微伤或者介体直接注入而被动地侵入植物。植物病毒、类病毒必须在活的寄主植物组织上生存。故需要以活的寄主细胞上极轻微的伤口作物侵入细胞的部位。

2.在田间如何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答:对病害的诊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一)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侵染所致的病害,有一个发生传播为害的过程。许多病害具有发病中心,病害总是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植株间病害有轻有重,在病株间常可观察健康植株。而水、肥、气象因子和有毒气体等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发生分布普遍而均匀,面积较大,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病害出现不规则的分布,往往与地势、地形和风向有一定的关系.

(二)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线虫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观察到病征。有些真菌和原核生物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类病毒病害,在植株表面虽然没有病征,但所表现的病状具有明显的特点。非侵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但是病组织上可能存在非致病性的腐生物。侵染性病害的初期病征也不明显,病毒等病害也没有病征,可以通过田间有中心病株或发病中心、病状分布不均、病状往往是复合的等特点与非侵染性病害相区别。

(三)根据田间症状的表现,拟定最可能的非侵染性病害治疗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施药处理,或改变环境条件,观察病害的发展情况。

南农考博试题

1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2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3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大量发生,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的过程和现象。特点1、病害流行是指植物群体发生病害2、有一定的强度(发病面积、发病率、严重度)和速度(传染快速)3、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特殊气候和品种4、植物病害流行呈现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周期性和季节性;地域性和田间分布模式

4植物主动抗性的组成包括如下:

局部获得性抗性(LIR):在逆境因子的诱导下,在受侵染部位产生并局限在受侵染部位的抗性机制。包括超敏反应和木质素,胼胝质等的形成,植保素的积累。

系统获得性抗性是指,植物的某个局部受到逆境因子的侵染的时候,会产生逆境信号物质,在其他非侵染部位甚至植物整体和个体之间诱导产生对这种逆境的抗性机制。名词中所谓的系统,是指在植物整体甚至植物的小环境范围内产生抗性,获得意指必须有外在的逆境因子危害才能产生。例如植物在受到病菌的侵染的时候,会在远离侵染部位的器官或组织内产生抗菌蛋白,以抵御病菌的进一步侵染。

诱导性系统抗性(ISR):是由寄生在植物根部的有益菌,或者称为植物生长促进菌诱导产生的对逆境和病害的系统抗性,这种抗性与系统获得性抗性有所区别的是,它是有益菌诱导产生的,而系统获得性抗性是有害因子诱导产生的,其次介导ISR的信息物质是茉莉酸和乙烯,而介导SAR的信息物质是水杨酸;最重要的是在ISR中,没有SAR具有的几丁质酶等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关于诱导性系统抗性的机制,目前正在探索之中。

系统伤害反应(SWR):系统伤害反应也是系统获得性抗性的一种 ,是植物受到昆虫和草食性动物伤害后产生的系统反应,通过乙烯、茉莉酸等信息物质诱导植物全面的防御机制。

诱导性基因沉默(IGS):IGS被认为是植物对抗病毒侵染的一种抗性机制。病毒的繁殖依赖大量的DNA转录和壳蛋白的合成,但是局部的细胞内某种特定的基因过度表达,会在相邻位置的细胞内诱导对这种基因表达的强烈抑制,即所谓的诱导性基因沉默。植物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抑制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

名词术语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以原生质割裂方式产生在孢子囊内,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大型的孢子囊内可形成数量众多的孢囊孢子,小型孢子囊内只有一至几个孢子。着生孢子囊的特殊分化的菌丝称为孢囊梗(sporangiophore)。

孢子(spore):是真菌的繁殖单位的一种统称,其功能如植物的种子,但与种子不同之处在于孢子不含有先期形成的胚胎,有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两大类。

孢子囊(sporangium):低等真菌产生内生无性孢子的器官统称为孢子囊。

胞间联丝:是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是以质膜为界线、直径为20~30nm的通道,内含一个轴向的膜质器件—链管(desmotuble),两个膜之间的空间大约5nm,且含有微管。

胞囊(cyst):异皮线虫属某些种的成熟雌虫死亡后,表皮变褐变硬即为胞囊,内藏大量虫卵。

被动抗病性(passive resistance):是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

闭囊壳(cleistothecium):包被是完全封闭、没有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闭囊壳。

避病性(avoidance):植物因不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的机会减少而不发病或发病减少的现象。植物可能因时间错开或空间隔离而躲避或减少了与病原物的接触,前者称为“时间避病”,后者称为“空间避病”。

并发症(complexsymptoms):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称为并发症。

病毒(Virus):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又称分子寄生物。

病害三角(diseasetriangle):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又称为“病害三要素”。

病害循环(diseasecycle):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病害严重度(diseaseseverity):表示植株或器官患病的轻重程度(例如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植株)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病因:使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

病原生物(pathogen):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病征(sign):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藏卵器(oogonium):是鞭毛菌的雌配子囊,通常含有一至多个卵球(孢子)。

层出现象(proliferation):是指新孢子囊从释放过游动孢子的空孢子囊里面长出来(内层出)或从成熟孢子囊基部的孢囊梗(或菌丝)侧面长出(外层出)。

长生活史型(long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除有双核的冬孢子外,还有一种双核孢子(锈孢子或夏孢子)的生活史类型称为长生活史型。

初次侵染(primaryinfection):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的病原物的侵染称作初次侵染。

初生菌丝体(primarymycelium):由担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称为初生菌丝体。菌丝初期无隔多核,以后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内有一个单倍体的细胞核。

次生菌丝体(secondarymycelium):是一种双核菌丝体。由两根初生菌丝间发生细胞融合形成单倍双核细胞,质配产生的双核细胞内的细胞核不立即核配,而是不断发生双核并裂,形成双核菌丝体。

单分体病毒:指整个遗传信息存在于一条核酸链上、包被在一种粒体中的病毒,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单游现象(monoplanetism):游动孢子自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后只游动一次即形成休止孢子,休止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的现象。

单主寄生(autoecism):指有的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

担孢子(basidiospore):担子菌的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作担子的结构上,每个担子上通常着生4个担孢子。是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细胞、单核、单倍体的孢子。锈菌的担孢子一般称作小孢子。

担子(basidium):担子菌进行核配和减数分裂并产生担孢子的场所。

担子果(basidiocarp):是高等担子菌的一种产生子实层的高度组织化的结构。

垫刃型食道(Tylenchoidoesophagi):线虫的食道可分为四部分,即靠近口孔是细狭的前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球,之后是峡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若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为垫刃型食道.

冬孢子(teliospore):是一种双核菌丝体产生的厚壁双核孢子,一般是在生长后期形成的休眠孢子。黑粉菌的冬孢子曾习惯上误称作厚垣孢子。许多冬孢子聚生在一起形成冬孢子堆(telium)。

毒素(toxin):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拢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短生活史型(shortlife-cycle):在锈菌生活史中只有冬孢子为唯一双核孢子的生活史类型为短生活史型。

多分体病毒:是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几种不同的粒体里。由于遗传信息分开了,单独一个粒体不能侵染,必须是一组几种粒体同时侵染寄主才能全部表达遗传特性。这种分段的基因组被称为多组分基因组,含多基因组的病毒称为多分体病毒;遗传信息为双组分基因组包被在两种粒体里的病毒称双分体病毒,核酸包被在三种粒体中的病毒称三分体病毒。

多型现象(polymorphism):有些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2种或2种以上有性孢子的现象。

多循环病害(po1ycyclic disease):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

发病率(incidence):是发病植株或植物器官(叶片、根、茎、果实、种子等)占调查植株总数或器官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发病期(symptomappearance):植物外表出现病害症状的时期称为发病期。

非寄主抗性(non-host-resistance):一种病原物只能侵害特定的寄主种类,而不能侵染其它种类的植物,不能与寄主以外的植物建立寄生关系,这些植物的抗性称为非寄主抗性。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non-specifictoxin):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非寄主专化性毒素,这类毒素没有严格的寄主专化性和选择性,不仅对寄主植物而且对一些非寄主植物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使之发生全部或部分症状。

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nonspecific resistance):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是由微效基因控制的,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

非循回型(noncirculative):病毒不需要在介体体内循环即可侵染寄主的病毒类型称为非循回型。

分生孢子(conidium):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的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和断裂方式产生,是一类外生无性孢子的统称。

分生孢子座(sporodochium):是一种由许多短的分生孢子梗聚集形成的、垫状的产孢结构,顶端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conidiophore):是由菌丝分化形成的一种分枝或不分枝的梗状物,在其顶端或侧面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盘(acervulus):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垫状或浅盘状的产孢结构,上面有成排的短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的四周或中央有时还有深褐色的刚毛。

分生孢子器(pycnidium):是由菌丝体组成的一种球形、近球形、瓶形或不规则形的结构,有孔口和拟薄壁组织的器壁,其内壁形成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也有的分生孢子直接从内壁细胞上产生。

腐生物(saprogen):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生物称腐生物。

附生植物:一些高等植物有自己的根、茎、叶,有足够的叶绿素制造养料,但它们常依附在一些木本植物上,从这些木本植物表面吸取一些无机盐或可溶性物质,它们对宿主无明显的损害或影响,也未建立寄生关系,这类植物称为附生植物。

附属丝(appendage):在闭囊壳的外壁上产生的一种厚壁的菌丝,由壳壁上的一些表层细胞发育而成。

附着胞(appressorium):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可以牢固地附着在寄主体表面,其下方产生侵入钉穿透寄主角质层和表层细胞壁。

复制增殖(multiplication):植物病毒作为一种分子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没有像真菌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在寄主细胞内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组分再组装成子代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复制增殖。

刚毛(seta):是炭疽菌或其它真菌子实层中的一种不孕性的菌丝结构。

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双方虽然共存于同一环境中,但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益、害关系。

共生(symbiosis):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过敏性坏死反应(necrotic hypersensitive reaction):是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此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

合子(zygote):是游动细胞配合后形成单核双倍体的接合子,简称合子。

核配(karyogamy):是指经质配进入同一细胞内的两个细胞核的融合。核配结果形成了二倍体细胞核。

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是由菌丝中的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而形成的一种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通常呈球形或近球形,单生或多个连接在一起。

滑刃型食道(Aphelenchoid oesophagi):与垫刃型食道相似,食道分为4部分,但其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的食道类型。

会阴花纹(perinealpattern):根结线虫雌虫阴门周围的角质膜形成的特征性花纹,具有分类价值。

活体营养型(biotrophe):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活体营养型。

获毒(取食)(acquisitionperiod):是指传毒介体获得病毒所需的取食时间。

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 theory):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反之,对应于病原物方面的每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寄主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

季节流行曲线(disease progress curve):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流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发病数量为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寄生物(parasite):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

寄生性(parasitism):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寄生性植物(parasitic plant):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即必须依赖另一种植物提供生活物质的植物。

寄生专化性(specializedparasitism):有些专性寄生菌,其寄生的寄主范围很窄,即或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也常表现不能交互寄生的现象,对寄主品种有严格选择性。

寄主(host):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或宿主(parasitifer)。

寄主专化性毒素(host specific toxin):寄主选择性毒素亦称寄主专化性毒素,是一类对寄主植物和感病品种有较高致病性的毒素。

假根(rhizoid):有些真菌菌体的某个部位长出有分枝、外表像根的根状菌丝,可以伸入基质内吸取养分并固着菌体。

假菌丝(pseudomycelium):有些酵母菌芽殖产生的芽孢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形似菌丝,称为假菌丝。

假囊壳(pseudoperithecium或pseudothecium):是指子囊座内只有一个子囊腔,子囊腔周围菌组织被压缩成子囊壳状。

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寄生物兼具寄生与腐生能力的,称为兼性寄生物。

减数分裂(meiosis):核配后的二倍体细胞发生分裂,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减半,恢复为单倍体状态。

检疫法规(quarantine regulations):是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动植物检疫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实施植物检疫的基本原则是在检疫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禁止和限制植物、植物产品或其它传播载体的输入(或输出),以达到防止传入(或传出)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的目的。

胶质(gum):胶质是由导管端壁、纹孔膜以及穿孔板的细胞壁和胞间层产生的,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半纤维素。

接合孢子(zygo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方式产生。接合孢子外有厚壁的接合孢子囊包被,接合孢子囊内包含一个接合孢子。

节孢子(arthrospore):是一种菌丝分生孢子,它是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

介体传播(vectortransmission):是指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其它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

经济阈值(economicthresho1d):指应该采取防治措施时的发病数量,此时防治可防止发病数量超过允许的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injury level),防治费用不高于因病害减轻所获得的收益。损失预测结果可用以确定发病数量是否已经接近或达到经济阈值。

菌核(sclerotium):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大多为黑褐色,其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特别是表层细胞的细胞壁很厚。菌核内贮存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能力都很强。

菌落(colony):是指真菌的菌丝段或孢子或细菌在基物上(中)从一点上放射状长出来的菌丝体或细菌的群落,通常在固体基物表面形成一个圆形的群体。

菌丝(hypha):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真菌的许多菌丝称作菌丝体(mycelium)

菌丝融合(anastomosis):是指有些真菌的两根菌丝相互靠近时可以从侧面分别产生突起或分枝,当两个突起或分枝接触后,接触点上的细胞壁消解,而将两个菌丝细胞连接起来,因此不同菌丝细胞间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就可以相互交流。

菌丝型分生孢子:又称节孢子(arthrospore),它是由营养菌丝的细胞以断裂的方式形成的,这类分生孢子的产孢细胞就是原来就已存在的营养菌丝细胞。

菌索(rhizomorph):是一些高等真菌的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形似高等植物的根,所以也称作根状菌索。既可以吸收营养也可抵抗不良的环境。

菌网(networksloops):捕食性真菌的一种菌丝的变态。是由菌丝形成的具小环形网眼结构的网状菌丝。

抗病性(resistance):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

抗逆性:植物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变化着的环境产生了很强的适应性,对一些不良条件产生了忍耐性和抵抗性,这种适应、忍耐和抵抗性可统称为抗逆性,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等等。

柯赫氏法则(Koch’sRule),又称柯赫氏假设(Koch'spostulates)或柯赫氏证病律,是确定某种微生物是侵染性病害病原物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柯赫氏法则通常表述为4步:

(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

(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出现症状相同的病害;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接种物相同。

类病毒(Viroid):侵染植物并具有复制能力的低分子RNA,一般为单链环状,具有246—399个核苷酸,没有蛋白质外壳。

两游现象(diplanetism):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的游动孢子经游动休止后,再次萌发释放游动孢子继续游动的现象称为两游现象。

卵孢子(oospore):卵菌的有性孢子,由雄器和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的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大多球形,具厚壁,包裹在藏卵器内。

卵囊(eggsac):根结线虫和异皮线虫雌虫的卵产于尾端体外的胶质的囊状物中,此胶质的囊状物称为卵囊。

卵球(oosphere):在藏卵器与雄器配合前,其中原生质收缩成一个或多个圆形的配子,即为卵球。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矛型食道(Dorylaimoid oesophagi):外寄生线虫的一种食道类型,口针粗大,食道分两部分,食道管的前部较细而薄,渐向后加宽加厚,呈瓶状。

木栓化(suberization):是一类常见的细胞壁保卫反应。病原菌侵染和伤害都能诱导木栓质(suberin)在细胞壁微原纤维间积累,木栓化常伴随植物细胞重新分裂和保护组织形成,以替代已受到损害的角质层和栓化周皮等原有的透性屏障。

内含体(inclusions):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称为内含体。可以分为细胞核内含体和细胞质内含体两类。

耐病性(tolerance):一些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侵染以后,虽然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甚至相当严重,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人称此为抗损害性或耐害性。

拟薄壁组织(pseudoparenchyma):是指菌组织的菌丝纠结十分紧密,组织中的菌丝细胞接近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细胞相似,称拟薄壁组织。

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management ofthe physical environment)或栽培防治(culturalcontro1),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配子(gamete):真菌在有性生殖时产生的性细胞称为配子。有的配子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配子。

配子囊配合(gametangialcopulatio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真菌的性器官称配子囊,两个配子囊相接触时胞壁消解,融合成一个新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如接合菌。

喷菌现象(bacteriaexudation,BE):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受害的,还是薄壁组织受害的,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的现象。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是区分细菌病害与真菌、病毒病害最简便的手段之一。

匍匐菌丝(stolon):连接两丛假根之间的菌丝。见于毛霉目真菌的一些种类。

潜育期(incubation period):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cess):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可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

侵染剂量(infectiondosage):病原物的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

侵入期(penetrationperiod):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建立起寄生关系的时期称为侵入期.

侵填体(tylose):侵填体是导管相邻的薄壁细胞通过纹孔膜在导管腔内形成的膨大球状体。

全锈型(eu-formrust):是指锈菌生活史中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5种孢子的生活史型。

缺素症(nutritiondeficiencies):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缺乏、或多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失调而诱使植物表现各种病态,一般均称为缺素症。

茸鞭(tinsel):游动孢子的鞭毛呈羽毛状结构,在鞭杆两侧生有短茸毛的鞭毛类型。

神经环(nervering):线虫的中枢神经节,由神经环向前、向后各由6股神经通向虫体其他部位。

生化变种(biovar):指原核生物一个种内的菌株,按生理生化性状的差异来划分的组群,不考虑致病性等其它特征的异同。

生活史(1ifecycle):是指真菌的有性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

授精作用(spermatization):指单核精子(性孢子)与受精丝或营养菌丝的配合。

疏丝组织(prosenchyma):菌丝体纠结比较疏松,还可以看出菌丝的长型细胞,菌丝细胞大致平行排列,这种菌组织称为疏丝组织。

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

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是指许多担子菌的双核菌丝细胞在分裂时,在靠近隔膜处形成的一种钩状分枝的结构。

同宗配合(homothallism):有些真菌单个菌株就可以完成有性生殖称为同宗配合.

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 gene resistance):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遗传表现为数量性状所控制。

尾鞭(whiplash):是游动孢子游动的鞭毛类型,具一根鼠尾状光滑细长的鞭杆。

卫星RNA(satellite RNA,sRNA):在某些多分体病毒中存在小分子量的RNA,其与病毒RNA没有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病毒的核酸才能侵染和增殖,这种核酸称为卫星RNA,其依赖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

无隔菌丝(aseptatehypha):也称无隔多核菌丝体(coenocyticmycelium),许多细胞核存在于细胞质中,没有横隔膜加以分开,整个菌丝是一个无隔多核的细胞。

无性孢子(asexualspore):由无性繁殖方式产生的新个体为无性孢子。如节孢子、厚垣孢子、芽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无性繁殖(asexualreproduction):是指真菌不经过两性细胞的配合和减数分裂,营养体直接以断裂、裂殖、芽殖和割裂的方式产生后代新个体。真菌无性繁殖的基本特征是营养繁殖。

无性阶段(imperfectstage):又称无性态(anamorph)。指真菌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的阶段。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吸器(haustorium):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系统侵染:病原物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

夏孢子(urediospore或urediniospore):是双核菌丝体产生的成堆的双核孢子,作用与分生孢子相似,但两者性质不同。夏孢子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多数胞壁上有微刺。

线虫(nematodes):又称蠕虫(helminths),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

小种(race):病原物“种”下的一个分类术语,通常指病原物不同菌株间在一组鉴别品种上的致病力有专化性分化的类群,它们在形态、生化性状都没有明显差异。

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specific resistance):对专性寄生物或部分兼性寄生物,寄主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小种,称为小种专化抗病性。

性孢子(pycniospore):是由性孢子器产生的一种单细胞、单核的性细胞,其作用是与受精丝进行交配。

性孢子器(pycnium):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体侵染寄主后形成的一种有孔口、近球形的结构,其中产生性孢子和受精丝。

性不亲和(sexualincompatible):雌、雄配子体不能进行交配的称为性不亲和。

性亲和(sexualcompatible):雌、雄配子体可以交配而完成有性生殖的称为性亲和。

雄器(antheridium):是真菌的雄性配子囊。

休眠孢子囊(resting sporangium):通常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所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具厚壁,萌发时发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根肿菌纲真菌产生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通常只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故它的休眠孢子囊有时也称为休眠孢子。

休止孢(cystospore):是指游动孢子游动片刻后,缩回鞭毛形成被膜而休止的孢子,休止孢萌发后再形成游动孢子或芽管。

锈孢子(aeciospore):是从双核菌丝形成的锈孢子器(aecium)中产生的成串孢子,单胞、双核、黄色、球形,表面有刺或疣。锈菌中的性孢子与受精丝结合或单核菌丝结合,产生双核菌丝体,在寄主表皮细胞的上部分化出包被细胞,其下部发育为链状的锈孢子。因此锈孢子器和锈孢子一般是与性孢子器和性孢子伴随产生。

循回期(circulative period):指介体从获得病毒到能传播病毒的时间。

循回型关系(circulative):病毒经介体生物的口针、前消化道、后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后到达唾液腺,再经口针传播的过程称为循回,这种病毒与介体的关系称为循回型关系,其中的病毒叫做循回型病毒,介体叫做循回型介体。

芽殖(blastic):是指单细胞营养体、孢子或丝状真菌的产孢细胞以芽生的方式产生无性孢子.

亚种(subspecies,简称subsp.):是指生物在“种”下类群中在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和遗传学某些性状有固定差异的群体.

异核体(heterokaryon):在同一营养体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称为异核体。

异宗配合(heterothallism):是指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生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生长在一起才能完成有性生殖的现象。

引诱植物(trapplant):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能诱发寄生植物种子萌发,但种子萌发后的芽管不能与该诱发植物的根部建立寄主关系,这类引诱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又不被寄生的非寄主植物称为诱发植物.

隐症现象(maskingof symptom):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暂时现象。

营养体(thallus或soma):是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游动孢子(zoospore):鞭毛菌的无性孢子,无细胞壁,呈球形、梨形或肾形,具鞭毛1根或2根,可以在水中游动。产生游动孢子的孢子囊称作游动孢子囊。

游动配子配合(planogameticcopulation):指两个具鞭毛的游动配子间的配合,或游动孢子(精子)与不动的雌配子囊结合,如低等鞭毛菌。

有隔菌丝(septatehypha):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

有性孢子(sexualspore):是指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常见的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

有性阶段(perfectstate或stage):又称有性态(teleomorph)。是指真菌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眠期或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的阶段。

有性生殖(sexualreproduction):是指真菌通过特殊的两性细胞(配子)或两性器官(配子囊)的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诱发抗病性(inducing resistance):是植物经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acquiredresistance)。

诱发植物(trapplant):有些植物在生长时根部的分泌物能诱发寄生植物的种子萌发,但萌发后的芽管不能与该诱发植物的根部建立寄主关系,这类引诱寄生植物种子萌发又不被寄生的非寄主植物称为诱发植物.

预测(prediction)和预报(forecasting):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由权威机构发布预测结果,称为预报,有时对两者并不作严格的区分,通称病害预测预报,简称病害测报。

原担子(probasidium):即担子菌的冬孢子,又称下担子(hypobasidium),是进行核配的部位。把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称为异担子(上担子),而把冬孢子叫原担子(下担子)。

原核生物(Procaryotes):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微生物。它的遗传物质(DNA)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核膜包围,没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核蛋白体(70S),但没有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原质团(plasmodium):真菌的营养体除典型的菌丝体外,有些真菌的营养体是一团多核的、没有细胞壁的原生质,称为原质团.

越冬和越夏:通常指寄主植物收获或休眠以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病原物渡过寄主休眠期而后引起下一季节的初次侵染。

再次侵染(secondaryinfection):在田间已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扩散后侵染同一生长季内的寄主植物,称作再次侵染。

粘菌(slimemolds):是一类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的能活动、又能产子实体和孢子的生物。

真菌(fungus):是具有细胞核的、能够产孢的、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或(和)无性繁殖,并常有分枝的丝状营养体,典型的具有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细胞壁。

整体产果式(holocarpic):是指少数低等真菌在进行繁殖时,整个营养体转变为繁殖体。

症状(symptom):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特征性的异常状态。

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是植物受到病原物侵染后或受到多种生理的、物理的刺激后所产生或积累的一类低分子量抗菌性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病害(plantdisease):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的状态。

植物病害流行:是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在植物病理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

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

植原体:软壁菌门的成员,与植物病害有关的、引起丛枝黄化类型的一类原核生物,俗称类菌原体(MLO),现称为植原体。

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质粒(plasmid):独立于细菌核质之外的遗传因子,呈环状结构,由双链的DNA分子组成.

质配(plasmogamy):是指两个可亲和性的细胞或性器官的细胞质(连同细胞核)结合在一个细胞中。质配的过程是将两个性亲和的细胞核引入同一个细胞的过程。

致病变种(pathovar,简称pv.):是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对细菌名称作统一整理核准后,在种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异划分的组群,以暂时容纳原先公布过的“种”名,

致病力(virulence):用于描述病原物的不同小种(株系)对寄主具有专化性致病力强弱的术语,可分为“毒力”和“侵袭力.”两个名称。

致病性(pathogenicity):病原物所具有的损害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特性。

致发根质粒(rhizogen inducing plasmid,俗称Ri质粒):能引起寄主产生不定根的质粒。

致瘤质粒(tumorinducing plasmid,俗称为Ti质粒):侵染寄主能引起肿瘤症状的质粒。

(species):生物分类学上最基础的单位,它具有遗传特征的稳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变异范围,是由一个模式个体为基础,连同一些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共同组成的群体。

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 gene resistance):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尔法则遗传的抗病性。

专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只能在活体寄主上生活的寄生物,称为专性寄生物.

转主寄生(heteroecism):真菌必需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这两种寄主植物均称为转主寄主。

准性生殖(parasexuality):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子囊(ascus):是子囊菌有性生殖产生在子囊果内的一种囊状结构,其内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大多呈圆筒形或棍棒形,少数为卵形或近球形,有的子囊有柄。一个典型的子囊通常含有8个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ascospore):子囊菌的有性孢子,产生在子囊内,每个子囊通常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着生在子囊果内。

子囊果(ascocarp):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包被有固定的孔口的子囊果,称作子囊壳(perithecium);没有固定孔口的称为闭囊壳(cleistothecium);呈盘状的子囊果称作子囊盘(apothecium);子囊产生在子座组织内,子囊周围不另外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壁,这种内生子囊的子座称作子囊座(ascostroma)。

子实层(hymenium):子囊菌的子囊或担子菌的担子整齐地排列成层状,称为子实层。

子实体(fruitbody):真菌的产孢机构,真菌的孢子产生在具一定分化的产孢机构上,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结构简单的或复杂的,通称作子实体。

子座(stroma):真菌组织形成的为产生孢子等繁殖器官的垫状或头状组织。也是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的,有的子座是菌组织和寄主植物组织结合而形成的(假子座)。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涵义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相仿

综合症(syndrome):一种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细菌分泌系统的概述

细菌分泌系统的发现,是近年来细菌致病机制研究的重要进展。致病菌为了在宿主体内生存、繁殖和扩散,必须分泌一些蛋白性质的毒力因子;而一些非致病菌为了适应其生活环境,也向外分泌一些蛋白质。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许多分泌蛋白和外露蛋白,虽然细菌分泌的这些蛋白功能各异,但系统发育和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细菌是通过相对较少的几种分泌机制将这些蛋白分泌出去的。

目前认为革兰氏阴性菌的分泌系统有5个类型,即Ι~ V型,均由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多肽组成。另外,第五种大分子分泌途径和质粒的接合转移有关。现已发现的Ⅲ型分泌系统主要存在于耶尔森氏菌( Yersinieae)、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ca)、志贺氏菌( Shigella)、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等;致病菌通过注射毒力因子到宿主细胞中,被注入的细菌毒力蛋白在宿主细胞中刺激或干扰宿主细胞的代谢过程,支配细菌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诸如鼠疫、伤寒、痢疾等许多疾病。病原菌为了生存和进入真核宿主细胞,经过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了入侵宿主细胞的特异性机制,其中最显著的机制是细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

T3SS可以将病原菌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中。最初T3SS只是在少数的致病菌中发现,后来在人类、动物甚至植物的共生菌或益生菌中都有发现。近几年在T3SS的结构、装配以及致病机理的研究上取得巨大的进展。研究T3SS的装配不仅有助于探索病原菌的致病机制,还对研究细胞器装配和蛋白分泌有很大的帮助。各种病原菌的T3SS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都很相似,其结构很像注射器,有人称之为针头复合物( needle complex,NC)或“注射器”,目前已有了较为规范的新名词:T3SS注射装置(injectisome)。

T3SS注射装置的核心是一个针头状的复合物,由一个多环型基座和一个针头状突起组成,T3SS由多环型基座固定在细菌表面,基座中贯穿有圆柱状的连接针头和基座的杆。不同分泌系统的基座环形级结构有所不同,但都是由12到14个亚基构成复合物,基座不仅可以帮助蛋白穿过细菌的内膜和外膜,而且和周质中的分泌结构有密切的联系。针头状突起是一个直的中空筒状结构,长约60nm,其内部有专门输送分泌蛋白狭窄的的中心孔道(约2~3nm),孔道从底部的环状结构一直延伸到针头的顶端。中心孔道非常小,折叠的蛋白要经过伸展后才能从中通过。针头结构可以将细菌的效应蛋白直接注入宿主细胞。Ⅲ型分泌系统通常由30~40kbp大小的基因编码,以毒力岛(Pathogenicityisland)的形式存在于细菌的质粒或染色体上。与基因组其他部分相比,该分泌系统基因的DNAG+C含量较低,编码Ⅲ型分泌系统的基因常常是成簇的。在致病菌中,Ⅲ型分泌系统基因簇通常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常通过进化而获得。而在相关的非致病菌株中大多缺乏这些致病区,但一般有相似或相同的相邻序列。动、植物致病菌的Ⅲ型分泌系统有许多高度保守的主要结构成分,由20种以上的蛋白质组成,是所有已知蛋白分泌系统中最复杂的;在分泌中,不同的蛋白发挥各自的功能。Ⅲ型分泌系统的组分包括:分泌蛋白质、伴侣蛋白、分泌器蛋白和调节蛋白。

三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system,TVSS)是革兰氏阴性菌特有的结构,它在植物致病菌(Xanthomonas spp.,Erwinia spp.,Pseudomonas syringae等)和动物致病菌(Salmonellaenterica,Shigella spp.,Yersinia spp.等)中广泛存在。ITSS能包装及运输一系列效应蛋白穿越宿主的防卫体系,进入膜内释放效应蛋白,产生毒性或者引起一系列过敏性反应。在植物致病菌中,TTSS主要命名为以下3种类型:(1)Hrp基因(hypersensitiveresponse and pathogenecitygene);(2)Hrc基因(hypersensitive response and conservedgene),这类基因在植物致病菌和动物致病菌中保守;(3)Hpa基因(hypersensitive response and pathogenecityassociatedgene),这类基因目前只存在于Xanthomonasspp.中。随着全基因组测序的进行,目前已有包括3个Pseudomonas syHngae、8个Xanthomonas spp.、2个Erwinia spp.以及1个Ralstonia solanacearum共14个利用Trss进行侵染活动的植物细菌基因组完成了测序工作,其中除梨火疫病病原菌(Erwiniaamylovora)之外,都基本完成了基因注释工作。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梨火疫病病原菌的TTSS分布区域、相关基因及Erwinia spp.的HrpA (hypersensitiveresponse and pathogenicity geneA)选择压水平,以期

对植物病原细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及其进化和分化提.

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植物有哪几种,所转基因有哪些,其功能是什么?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统计,2011年全球共有29个国家的1670万名农民种植了1.6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占全球耕地的10%。这面积相当于中国可耕地面积的1.3倍,约等于美国的可耕地面积。

美国是世界上可以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11年,美国有6900万公顷的农田上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占美国可耕地面积的43%,转基因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番木瓜和南瓜等,其中93%的大豆、93%的棉花、86%的玉米和90%油菜都是转基因品种。此外,80%的包装食品都使用转基因作物作为原料。而且美国和加拿大都没有强制要求食品公司在产品上注明“转基因”标识。

2008年,中国政府启动35亿美元的转基因重大项目,刺激商业化应用。2009年11月,我国农业部给“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 转cry1Ab/cry1Ac基因抗虫水稻Bt汕优63”以及“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发放了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植酸酶基因转入到玉米中,并在其中高效表达,从而使该玉米植株自身产生具有高活性的植酸酶。
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三
  玉米是我国重要饲料用作物,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玉米中大约80%用于饲料行业,玉米作为饲料原料在我国乃至全球饲料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玉米中植酸磷含量较高,但是植酸酶活性比较低,未添加植酸酶的饲用玉米中的植酸磷利用率是比较低的。一般情况,都是通过添加外源磷——磷酸氢钙或酶制剂——植酸酶来提高畜禽对饲料利用率。根据中国饲料工业标准要求:1公斤饲料中含0.5公斤玉米种子,需添加500U植酸酶添加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44927.html

更多阅读

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 植物大战僵尸白天无尽

植物大战僵尸是近期十分火爆的游戏,但刷钱比较难,怎么才能刷钱呢,现在就告诉大家在植物大战僵尸中无尽刷钱法的详细步骤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步骤/方法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 1、首先条件是把游戏玩到解密模式的破罐者,也

三款适合装扮新年的花卉 适合北方种植的花卉

冬日并不如春夏秋三季会有大量不同的鲜花盛开,严寒的冬季会成为家中花卉青黄不接的时期。难道只有购置鲜花才是唯一的选择么,非也,很多美丽的球根植物都可以在严寒里为我们带来丝丝的温暖,仿佛让我们感受到春天里百花开的气息,也印证了那

“植物大熊猫”红豆杉盆景的养护简述 红豆杉盆景养护

“植物大熊猫”制作成盆景放在家中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可以很好的净化空气,还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下面多肉花圃与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红豆杉盆景养护的方法介绍:1、【新购盆景】 新购的红豆杉盆景最好隔三四天左右对叶面喷施【800

三种蒺藜科植物:蒺藜、大花驼蹄瓣和骆驼蓬

这里是一组蒺藜科植物。蒺藜很常见,其他两种内地不见。1.蒺藜科/蒺藜属/蒺藜蒺藜是我们常见的植物,在沙地草路、河坝田垄,都很多。小时候,它和蒺藜狗子——苍耳结出的果实一样,都是我们恶作剧的有用工具。只是,蒺藜的果刺特别坚硬锐利,能

三尖杉的果实•植物景观随拍 植物的果实

▲9月3日拍摄...... 在大院里看到几株这种植物,这种叶条披针形的植物似乎常见,但在京城少见,去年认识了这种植物,称为“三尖杉”,由于其种子翌年8~10月成熟,最近只在一株上见到了它的果实,藏在枝叶底下,不走近看就滑过去了,还果实累累呢,掉在

声明:《植物病理学复习题三》为网友寄長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