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清
2015年4月26日凌晨,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不治于北京逝世,享年59岁。
不到60岁就与世长辞,汪国真的逝世令人惋惜。有媒体报道说,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APEC峰会上,曾吟诵过汪国真的诗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但实际上,汪国真的影响力不需要任何人来证明。1990年,他的诗集曾是全国十大畅销书。当年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也就是现在40多岁的那一代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他,或者没有读过他的诗。
在我看来,汪国真的人生之路画上句号,但这位曾风靡一时的知名诗人,作为留在一代年轻人记忆中的符号,其病逝不止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失,也隐喻和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上世纪90年代初,汪国真的诗何以能广为流传,掀起热潮?其实,他的作品从文学意义来讲,水平一般,基本上属于青春赠言式,在文学史上不会有多高地位。但是在他之前,中国社会却缺少这样的作品。建国之后的现代诗歌,要么是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激情却虚假空洞,要么是80年代兴起的朦胧诗,个体意识觉醒但语言晦涩。而汪国真的诗,题材多是日常生活话题,表现的是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这样的作品自然更易引起共鸣,被更多人接受。
而汪国真存在的更大意义,不仅仅在于他那些励志的诗歌作品,更在于他踩准了那个时代的音符,甚至于引领着那个时代的节拍。一方面,正如谭五昌先生所指出的,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给国人带来普遍的心理上的失落与迷惘,汪国真的诗歌恰好及时地充当了当时社会大众普遍急需的精神安抚剂。另一方面,上世纪90年代,整体上属于一个“白衣飘飘”的纯真年代,年轻人热衷追求精神世界,普遍热爱文学而非金钱。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那时候大学、中学里的文学社遍地开花,会写诗的“文学少年”是最受女孩子青睐的对象。
说汪国真逝世昭示着一个时代走向远方,并不是说今天诗歌已经没有读者和市场。事实上,今天的时代人们更加自由,阅读和生活选择也更多元化。但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很多年轻人需要背负巨大的房贷压力,让他们已经无法像汪国真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微笑着走向生活”。“一毕业就成了中年人”的精神状态,如何让今天的年轻人有闲情逸致去“忧愁时,就写一首诗,快乐时,就唱一首歌”?
再说关于诗歌,随着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人们对诗歌的阅读也越来越分化。有人说今天已经没人读诗了,这并不是现实。2011年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获诺奖,2015年湖北农妇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都曾引起公众关注。但时下社会价值观分化,写诗成为山头林立的游戏,“梨花体”“乌青体”各领风骚三五月。同时,今天的时代,锐利、有痛感的作品更能抵达人心。“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生命总是美丽的”作者可写不出来。
必须要说的是,当年汪国真的“冲刺诺奖”虽然是笑谈,但他的诗歌作品绝非一无是处。今天的我们,依然需要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书写,需要充满阳光、友爱和温暖的情感。只是,正如汪国真在诗中所说的“跨越自己”,我们也必然要跨越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当年的明星诗人“从星星走成了夕阳”,我们怀念着那个年代“挡不住的青春”,且目送它“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