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诗歌特点的分析 西川的诗歌

诗歌传承人生的真谛,照耀个性的充溢

——以西川的诗歌特点为例

马小鸿10级汉语言文学2班100140228

文章摘要:

西川用自己独特的视野看待诗歌的发展,边缘才是阐释世界的地方。诗歌的特点表现在语言的犀利与潇洒,意象的多样与统一并存,手法的陌生化,具有寓言式风格和箴言警句式的特征,即使没有走在世界的核心轨道,但是越轨何尝不是“个性化”的尝试,也许这也是一种新的开创。西川用自己的思考感悟,这句经典“我最大的感受还不是流亡,是尴尬”,传递出人生的另一道风采。

关键词:西川诗歌个性人生真谛

正文:

一、西川的介绍

(一)西川的生平简介

西川,诗人,散文家和随笔作家,本名刘军,1963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大学时代开始写诗,并投身当时全国性的诗歌运动,倡导诗歌写作中的知识分子精神。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西川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曾与友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倾向》(1988—1991),参与过民间诗歌刊物《现代汉诗》的编辑工作。曾获曾获《十月》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现代汉诗奖等许多奖项,被录入英国剑桥《杰出成就名人录》。其创作和诗歌理念在当代中国诗歌界影响广泛。西川还曾于2000年参加过贾樟柯导演的电影《站台》的拍摄,美国艾奥瓦大学2002年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二)主要的代表作

1、诗集《虚构的家谱》(1997)、《大意如此》(1997)、《西川的诗》(1999);

2、诗文集《深浅》(2006)

3、散文集《水渍》(2001)、《游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2004)

4、随笔集《让蒙面人说话》(1997)

5、评著《外国文学名作导读本.诗歌卷》(2001)《海子的诗》

(三)人物评价

西川的诗宽容、开放、有散文化倾向,诗中的尴尬、荒谬,且多是无名无姓的小人物或是妖怪、妖仙、幽灵,也是印证了这个节段进程的谱系和传承。西川的诗在内容上让平常生活成为陌生与不确定,而又细微地将时代裁剪。他的寓言故事形式及箴言经文的语句又形成了向纯粹古典的回归与审美自主的精神和写作原创的理念。  

二、诗歌的分析

(一)从形式上分析

1、诗歌的韵律(押韵)

西川的诗歌具有很明显的韵律美,赋予一种诗韵的感觉,比如这首诗歌《风》里面的第一句的门窗动荡的“dang”,第三句的“chang”,第二段的“灵魂动荡”的“dang”,第四句的“胸脯在风中闪光的“guang”第二段的最后一句的“在黑暗中回想”的“xiang”,整首诗里具有“ang”这个韵脚;然而对于作者的那首《世纪》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另一个世纪来的匆忙”的“mang”,还有第二段的“我们遇见的长者神色苍凉”的“liang”,第三段的最后一句的“黄昏落下太阳”的“yang”,第四段的“请暂停歌唱”的“chang”与最后一句的“正如我所期望”的“wang”,及最后一段的“我们走进最后的阳光”与“我是埃斯库罗斯的歌队队长”之中的“guang”和“zhang”也是蕴含着“ang”的韵脚,还有《把羊群赶下大海》里的韵脚为“an”,以及《上帝的村庄》里的韵脚为“i”等,从而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具有一种音乐的跳动感;让我们在这种律动的节奏下,感怀那诗歌传递的人生寄托,向别人诠释自己的思考,那是一种诉说。然而对于这种韵律,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与那些经文格调般别具一格。

2、诗歌的结构

西川先生的大多数的诗歌,普遍具有短小精悍,连连相接,诗句多以四句或四句的倍数为段,比如《风》、《把羊群赶下大海》与《世纪》都是四句的代表,还有《暮色》也是如此,而表现那短小的诗歌,就如《十二只天鹅》,就一段出现一两句,展示一种形象和画面,让我们脑海里凸显那些美丽的画面。

除了诗歌的画面感强烈之外,结构紧凑,点题迅速,一个中心的展开,就像孔雀开屏的瞬间,那所呈现的美得芬芳。比如《风》的这首诗歌,标题为《风》,紧接着,大风吹来的傍晚;又如《世纪》里,题目给予我们《世纪》,紧接着,另一个世纪来的匆忙;还有《午夜的钢琴曲》也是这般相似,题目的《午夜的钢琴曲》紧接着,第二句诗就这样写到:“一支午夜的钢琴曲复活一种精神”。

就标题而言,西川的诗歌善于运用物体来作为题目,标题直接的存在于诗歌的意象之中,看似简单而又不是那样的简单,比如《风》《十二只天鹅》《世纪》《午夜的钢琴曲》等。也许这样也印证那句名言: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了那就不简单,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那就不平凡”,有时候真理不需要丰功伟业的忖托,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思考。

诗歌的写法形式,就如两个人的对话般奇妙,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仿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更加的赋予诗歌的真实性,隐约的对话框里显现出诗歌的本质,传达着一种精神与欲望。比如《风》里的“我”望见的异样的灯塔,聆听着来自心灵深处的音乐,我要写下尽善尽美的诗篇,我要养育尽善尽美的孩子。而对于这内容,仿佛是在告诉你一种怎样的画面,一种怎样的故事情怀,我们感觉到了什么般奇妙而虚幻。

3、诗歌的手法

第一,西川的诗歌善于运用抒情的格调,并且情景并茂,情景交融,赋予人们一种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表面与本质的联系,忖托出我们社会的“本真”。比如,在《风》里,作者是在说因为风的吹拂,挑起了门窗在动,而灵魂也在动荡,让它只作为一种光线,但是穿透我们的历史,翻开属于我们的人生篇章。看似犀利,并且觉得不是那样的魑魅魍魉,但是竟是这样的独具篇章。又如《世纪》里,看山的人消失在山间,看海的人消逝在海上;就是大学的纷纷,让我这般凄凉,走进的竟然是世纪的尽头。

第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比皆是,比如排比的广泛运用,就诗歌本身而言,那《风》这首诗歌来讲,本诗的第一段:“偶然的人群跑过草地,偶然的心灵聆听一个盲人的,偶然的琴声。”“大风吹来的傍晚,门窗动荡;大风吹来的傍晚,灵魂动荡;”又如《世纪》里的“在冬天的尽头”的重复。象征,比喻,拟人的运用。就如《世纪》里的“看山的人消逝在山间,看海的人消逝在海上”,当我读到这句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人生就是这样的存在在山与海的渐渐地消逝间,向人民传达的是那种宽容的品格,

在描写环境的情况下,赋予我们时间的点缀,秋的叹息,冬的尽头,比如《世纪》里的大雪的飘飞,就这样的一个世纪走到了尽头,表明时间的匆匆,我们感叹时光的悄悄溜走,不留下一点痕迹,但是诗人却目睹了全过程,从而产生的那种苍凉的矍铄情怀。又如《风》里的秋的迎面而来,那样的突如其来,就如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士兵,必须上战场去大战那样的急迫,因风的吹拂,翻开历史的页码,在傍晚的漆黑下,转动人生的乐章。

然而,最后针对这种写作手法的分析,更加具有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的趋向,把生活的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化,增加感觉与理解的难度,增加时间的长度,使得人民对此感到陌生,但是最本质的仍然在谈论生活与社会的真实。赋予更多的寓言故事的形式,就如一个简单明了的人间故事,但是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的碰撞,即使不被人所接纳,但是这仍然是一种深刻的思考。

(二)诗歌内容的分析

1、从语言上分析

语言赋予犀利的,滑稽的,有着音乐般得韵律的,对话般得寓言式的,口语化地语言特征,并且具有第一人称的称呼,像是在讲故事,然后抒发一种内心的呐喊。比如说在《世纪》之中的“与老者的对话”他是埃斯库罗斯歌队队长;又如《风》里的我望见异样的灯塔和广场,聆听着音乐,服从她的指引,在黑暗中回想,养育尽善尽美的孩子。

2、从意象方面分析

就意象而言,西川的诗歌的意象,具有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的特点。其一,多样性表现在诗歌的全体情况下;其二,对于统一性来讲,是标题与诗歌内容的融合与平衡。以《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为代表的那种纯粹、精细的写作风格,被一种看似毫无逻辑的句章所替代。“既非话,也非诗,也非抒情散文。”西川说。表面上看似那般的杂乱无章,就像是大社会的凌乱,但是当我们走进这样的社会里,我们会发现其实又是这样的有章可循。

3、从传达的主题思想上分析

受中国“朦胧派”诗人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后现代主义的诗歌思潮正在蓬勃兴起,它在解放中国人个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核心是对社会和自我进行反省,从而对“正统”诗歌和“过分强调民间化”的写作路径提出了挑战。西川的诗歌最显著的是传递的是那种关于死亡、真理,及对于自己灵魂的思考。

4、从对待人生的态度与思考上分析

不仅探索了死亡、孤独、道德、真理和存在等命题,触及到了自己的“精神隐私”。并且西川曾经说:“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宣判诗歌的死亡,他们其实是不了解诗歌的生命力所在”。然而同时塞尚又说:“自然不是它表面的样子,而是寓其内部。表面的色彩展现的是内部的自然。它们展现世界之根。”那么,这是一种魔幻的现实,压抑着人类的不羁之谈。

针对现象与本质的问题,现实与现象,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区别,当我们处于社会的矛盾的浑浊之中的事实的时候,那么我们该怎样的面对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怎样解决原本的社会争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对待世界的角度,而不是宽度;我们理解的是挖掘的深度,而不是高度。即使别人都是给予不一样的眼光,而我们自己要坚持足下的位置,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独立思考,要具有敢于“异端”的勇气和决心!

(三)比较分析

1、与舒婷的诗歌的比较

(1)共同点

从历史背景而言,都具有朦胧派的气息,都受到了“五四”的影响,表现在我们的诗歌之中的特征,包含了那种宽容与伟大,都显现出了对人生的思考与人性的认识。他们的诗歌都凸显出那种需要独立,需要崭新的人生篇章。

西川诗歌特点的分析 西川的诗歌

从抒情性而言,他们两位的抒情都赋予了我们很大的影响;大多情况是借景抒情,赋予更多的意象空间。语言的华丽的修饰,淡淡的,但是不失风雅;比如舒婷的《致橡树》还有《神女峰》,运用象征的手法,传达着对生命本体的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与宣告,然而在追求自由与解放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伟大的爱情的歌颂与赞扬。而西川诗歌也是传达的一种死亡、孤独的真理。

从选择的意象而言,都表示的是那种我们对于物质及物体的寄托;比如西川的诗歌所选的“风”“天鹅”“暮色”“阳光”等,又如舒婷诗歌的“橡树”“木棉”“风雨雷电”“山峰”“黄昏”等,对这些意象所寄托的内心的倾诉。

从传达的思想感情而言,都显现出那种独特,独立的人生思考。

从个性上而言,二者都具有个性,独自的特点和传奇。在诗歌的诗坛世界里,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的品牌,拥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觉,看待独特的世界和人生。

(2)不同点

第一、表达的方式:然而针对他们的诗歌所表达内容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方式。虽然两位世人都存在在独特的世界,但是他们所承载的工具也是异样的。比如舒婷诗歌在意的是那种柔情风,而西川诗歌所传达的是一种简单而不失雅阁的风格,不尽是柔,还略带写刚劲的纽带。

第二、语言的风格也是不同的:表现在舒婷的淡雅,赋予的是女性世界的真谛,而西川诗歌透露的是整个世界的消亡,赋予的是人生的尴尬,急迫的情怀,让我们不断的挣扎。而针对诗歌的语言,西川更注重的是语言的犀利的方式,传承的是寓言式的,箴言警句的语言风格,不管文字语言所表达的意味,所以出现的是虚幻的,陌生化的风格的语言;而舒婷注重的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勾勒,对人生的真实的放映,而不是反应。

第三、从背景的影响而言:西川更受到先秦诸子百家和六朝笔记文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源泉。从尖锐的知识分子视角出发,审视世界和自己的灵魂,并为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提供一种思考的源泉。并且深受北京地区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而舒婷则是“五四”时期,针对女性的自由与解放的一大突破。

三、总结

诗歌评论家陈超曾介绍说:西川所说的“被圈内人质疑、谩骂”主要是以西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写作”者与以于坚为代表的“民间写作”者间的争论。“‘民间写作’认为西川的诗忽略本土历史情怀和当下关怀,专注于语言游戏,是对诗歌的彻底背叛。”陈超认为,语言是不是口语化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直达诗歌核心。

西川的写作当然吸取了东方古典文化内在精髓,如果说西川师承了卡尔卡、博尔赫斯等大师的现代文学传统的话,那西川比他们更加纯粹,更加现实化,而且这种纯粹是发生在一种朴素的心态之上的。西川在不经意之间,把生活的片断组成了寓言,让噩梦和游戏构成交会,沮丧与讽刺构成默认和融合,让诗句构成似是而非的表述,背后是黑暗的隐义。如果但丁追求的是不朽的话,那莎士比亚追求的是此生此世,而卡夫卡追求的是虚无,西川为人们写下的只是瞬间,并且是不真实的瞬间,尴尬,还有荒谬。

从西川的诗歌里,无论是韵律还是语音,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是一种“独特”,有着最悲剧的诗歌情怀,但是也上映着最犀利的,独具戏剧性的影视符号。

总而言之,西川的诗歌特点独具华章,有着最让人“郁闷”的笔调,有着最犀利的慨叹,有着“陌生”的语言,有着不是最沉默的思考,触及社会的尖端,看似这样的画与乐地结合,最本质的是揭露人生的残酷与死亡的真理。

参考文献:

1、《西川诗集》西川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2、1996年出版的国际诗选《明亮事物之书》

3、《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中的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索绪尔著作人民出版社

4、《舒婷的诗》之致橡树、神女峰舒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5、《诗论》朱光潜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6、《中国当代文学》增订本洪子诚、谢冕作北京大学出版社

7、凤凰网文学周刊新版200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9042.html

更多阅读

形容人品质、性格、特点的英语单词 形容性格特点的词语

形容人品质、性格、特点的英语单词一、【形容女人的词汇】elegant优雅的;eyeful 养眼的;foxy 古灵精怪的;attractive 迷人的;pretty 漂亮的;charming 魅力四射的;sexy 性感的;hot 火辣的;comely 清秀的;cute 可爱伶俐的;delicate 纤弱的;drea

济南几个有特点的鲁菜馆子 济南鲁菜馆排名

鲁菜呢现在有点儿不登大雅之堂了,济南有名儿的鲁菜馆子也越来越少了。有几个鲁菜馆子感觉还可以给大家推荐下,自己也备忘一下。雅士聚,一个很小很小的馆子,在山大南路上,科技市场往西方向,第二个小路口向北,进去就能够看到。只有五张桌子

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机组特点的比较 亚临界和超临界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亚临界机组河南华能沁北电厂工程处(454662) 刘发灿摘 要:通过对国产首台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从而体现出超临界机组的优越性。主题词:超临界 亚临界 特点1 概 述随着我国电力

福建鹤拳技术特点的对比研究 福建人的性格特点

我国南拳有鹤拳、福建少林拳、罗汉拳、五祖拳、梅花拳、龙拳等。这些拳种各有特点,都有其独特的技击方法和健身效果。而福建鹤拳是我国南派拳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拳种, 它广泛流传于福建及东南亚一带,鹤拳经过历代演变形成为: 宗

声明:《西川诗歌特点的分析 西川的诗歌》为网友生夏如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