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歌中的民俗文化 七夕民俗活动

 七夕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其产生发展变迁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和积淀了许多丰富而深厚的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我国历代不少诗歌都记载和表现了古人在七夕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细细体味和解读,一方面能使我们了解古代多种多样的七夕民俗风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可以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探讨这些民俗事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进而发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创造和谐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这是曹松《七夕》诗中的两句。追求团圆是中国人民永恒的生活主题。在历代与七夕相关的大量诗词题咏中,最常见的题材是写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唐代权德舆的《七夕》:“今夕云軿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诗歌虽然没有直接点明这是写牛郎织女的相会,但诗中的“脉脉与迢迢”向我们透出了这一信息。早在东汉后期的《古诗十九首》里就有《迢迢牵牛星》一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用“迢迢”与“脉脉”写尽了牵牛织女的离愁别苦,充满了浓重的悲凉气氛。但权德舆此诗却一扫前诗的凄凉哀婉,不仅写出了天上夫妻的鹊桥相会,而且也写出了人间在这一刻的喜悦情景,“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一种普天同庆的浓郁节日气氛洋溢在字里行间。“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赵璜《七夕》)、“古来传织女,七夕渡明河”(梅尧臣《七夕》)等等,更是直接题咏牵牛织女相会的。“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王湾《闰月七日织女》)、“几年始得逢秋闰,两度填河莫劳苦”(李商隐《壬申闰秋题乌鹊》),诗人们对于牛女的闰秋可以两聚表达了由衷的庆幸和祝愿。如此众多的与团圆相关的七夕诗歌不正反映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渴望吗?然而,现实又往往是残酷的,因为生活,多少人抛妻别子,浪迹天涯,经年不得回家与亲人团聚,故此,“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常常在他们心头萦绕。曹植的《九咏》:“乘回风兮浮汉渚,目牵牛兮眺织女。交有际兮会有期,嗟痛吾子兮来不时。”可以说是较早的感叹人间男女不如天上牛女的诗篇。此后这类抒发不得团聚的诗词往往见诸笔端:“皎皎河汉匹,三秋会有期。嗟嗟琴瑟偶,一去无还时”(宋务先《七夕感逝》)、“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凉风初减热,新月始含秋。谁忍窥河汉,迢迢望牵牛”(孟浩然《他乡七夕》)。孤身在外的男子如此愁苦,身居宫中的不幸女子更是终身陷于绝望的深渊:“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夜深人静,正是天上牛郎织女相聚的幸福时刻,可身居宫中的寂寞宫女只有手中的秋扇作伴,就连一年一度的男女欢聚对于她来说也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遥想。实际上,牛女的短暂相聚并不能满足现实中人们长相厮守的愿望,而诗人们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通宵道忆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四首其一);“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四首其二》)。正因为相聚如此难得,所以宋代词人秦观在他的《鹊桥仙》中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貌似旷达之语来自我安慰。

  二、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是林杰《赋七巧》诗中的两句。七夕的活动很多,最常见的是乞巧,故七夕常见的另一个名称便是乞巧节。乞巧的具体做法就是妇女们在农历七月初七晚上于庭院内向织女星乞求穿针缝衣的技巧。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鑰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与之相应的诗歌如刘遵《七夕穿针》:“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花抽一缕,举袖弄双针。”由此可见,南北朝时妇女七夕乞巧已成风气,至唐更是普遍。“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清江《七夕》)、“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刘言史《七夕歌》),典型地道出了当时穿针乞巧的庞大规模。不仅普通妇女乞巧,就连未成年的孩子也加入此等行列,“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权德舆《七夕见诸儿孙题乞巧文》)便是透出了这一消息。“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祖咏《七夕》)更是流露出她们乞巧的执着和耐心。

  但月下乞巧实非易事,“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梁简文《七夕》)。乞巧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刘言史《七夕歌》)但不管怎样,古代妇女极为重视七夕的乞巧活动,这是非常普遍的现实。究其原因,是因为乞巧于古代妇女的家庭生活极为重要,甚至关系到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在古代作为一个女子,针线活的好坏是对其手艺及其才能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封建社会里对妇女的基本要求是“三从四德”,“四德”中的“妇工”主要指的就是这一项。也正基于此,她们才向心目中的纺织能手织女乞巧。除此,与乞巧相关的还有其他一些活动,如拜月,“香幛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罗隐《七巧》)。再如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从幼女的娇憨可爱中不难看出拜月的普遍性。除了拜月乞巧,还有浮针乞巧以及向蜘蛛乞巧的习俗,如《淮南子·道应训》云:“澧水之深千(十)仞,而不受尘垢,投金铁针焉,则形见于外。”可见汉代已有浮针乞巧的习俗。而向蜘蛛乞巧自然是与蜘蛛结网技艺的高超有关,现实生活中蜘蛛的结网之巧也是常令妇女们心向往之的,故此七夕乞巧诗词中多有写向蜘蛛乞巧的诗句。如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岂能无意酬乌鹊,唯与蜘蛛乞巧丝”,范祖禹《七夕》二首其二,“乞巧楼中成底事,平明只得玩蛛丝”,等等。

  三、晒腹曝衣传故俗,阮庭布犊若为标

  这是杨亿《七夕》诗中的两句。曝衣也是七夕的传统习俗,据记载,汉武帝时已有曝衣风俗。宋宋敏求《长安志》卷三《公室一·汉上·建章宫》引宋卜子阳《园苑疏》曰:“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衣,登楼曝。”《太平御览》卷三一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可见,曝衣已是当时的风俗。魏晋时广为众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有阮咸挂犊鼻裈和郝隆卧腹曝书的故事。上引杨亿诗歌即言其事。宋代梅尧臣《七夕咏怀》也有同样记载:“常闻阮家儿,犊鼻竹竿头。人生自有份,岂愧曝衣楼。”宋祁也有曝衣诗句:“素彩空浮承露掌,清香不散曝衣楼。”(宋祁《七夕》三首其一)最典型的当数唐代沈佺期的《曝衣篇》,诗前有小序,交代了作诗的背景,诗中有“次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衣提玉箱。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对于宫中曝衣的盛大繁华场面极尽铺陈描绘之能事。除了曝衣,还有曝书的活动,如崔国辅的《七夕》:“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综观曝衣的习俗,当是与织女的织布缝衣有关系,同时兼及文人的曝书等行为,这就扩大了民事习俗的范围,即七夕不仅与妇女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到读书人。实际上,从物理角度来讲,七月初七的曝衣曝书等行为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毕竟,衣服、书籍等的长久搁置于箱柜,难免发潮变霉而遭虫蠹,在秋高气爽之际,拿出来曝晒一下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四、槎来人泛海,桥度鹊填河

  这是李峤《七夕应制》诗中的两句。泛舟戏水也是七夕风俗的一个主要活动。究其根源,这应该还是与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有关。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为天河所阻隔,七夕相会,需借助鹊桥方可实现,由过桥自然而然又引出泛舟水面的户外活动等习俗。如任希古的《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泛泻分槎汉,仪星别构天。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惊鸿挂蒲弋,游鲤入庄筌。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不挹兰尊圣,空仰桂舟仙”。诗歌以细致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秋日湖面的美景,尽情抒发了诗人七夕泛舟的心旷神怡之感,读来令人心驰神往。再如卢照邻的《七夕泛舟(并序)》:“汀葭肃莫暑,江树起初凉。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同样以欣喜的心情抒写了七夕泛舟江面的独特感受:秋日的凉爽驱走了暑夏的闷热,划着小船在江面上荡漾,如同畅游于天河;黄昏时风,彩霞满天,菱歌四起,烟雾缭绕,置身其中真有飘飘欲仙之感。难怪诗人“乘流则逝,不觉忘归”。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民俗活动外,与七夕相关的还有沐浴求子、求财求寿、祓禊除疾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在这中间,文人中最普及的便是吟诗作赋。据程蔷、董乃斌统计,光《全唐诗》中以“七夕”直接命题的诗作就有54 位作家的 82首诗,与七夕内容相关的作品总数肯定要数倍于此,可见,七夕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南宋蒲积中编成的《古今岁时杂咏》一书收录从汉到宋的七夕诗歌共计有130首之多,这还是收集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作。再从上述诗作中细分,有相当一部分诗作是应制诗,这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如谢庄的《七夕咏牛女应诏》、许敬宗的《奉和七夕应制》、杜审言的《七夕侍宴应制》等等,而且好多是众人的群体应制或酒席宴会的众声同唱,集体应制的如唐代李峤、赵彦昭、刘宪、李乂等同日所作的《七夕应制》;酒宴酬唱诗作如《古今岁时杂咏》中所载的陈后主《七夕宴宣猷堂各赋一韵咏五物足为十并牛女一首五韵物次第用得帐屏风案壶履》,题下有“坐有陆琼、傅纬、陆瑜、姚察等四人”之语,可见是君臣酬唱诗;再有如《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咏》题下有“坐有刘轨、安远侯方华、张式、陆琼、顾野王、褚玠、谢伸、周燮、傅纬、陆瑜、柳庄等十三人”之语。实际上,节日诗词酒席赋咏是我国历代朝廷及其文人的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通过此类活动,既丰富了节日的娱乐气氛,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可谓是皇恩浩荡天地同庆。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七夕就在我国民间乃至朝廷都有着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这其中有一部分,以今人的眼光来看,不免带有迷信落后等色彩,但剔除其中的糟粕部分,我们仍然不是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吗?诸如利用鹊桥相会的古老传说举办一些聚会活动,来增进夫妻甚至朋友、同事等彼此间的友谊,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吗?其他的诸如乞巧、乞富、乞寿的美好心愿,曝衣曝书、登高沐浴等的健康生活,不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优秀传统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弘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宁波网·作者刘贵生)

【附录】

关于七夕节的诗词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七夕诗歌中的民俗文化 七夕民俗活动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897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秦时明月》--动漫中的传统文化 历史齐文化ppt转载

收藏原文地址:《秦时明月》--动漫中的传统文化作者:未消失的传统文化--古风在近来的十几年里,随着美国和日本技术的成熟,这两个国家在动漫界一崛而起,美国的先是以唐老鸭,米老鼠等动物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再而以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白雪

黄妍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网上资料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春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迎接春节,我们腊月二十四就会对房屋进行扫尘,其用意是指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

声明:《七夕诗歌中的民俗文化 七夕民俗活动》为网友双面女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