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达斡尔——我的“混血”民族。 达斡尔民族园

小时候,对于自己的一半达斡尔,一半蒙古的血统并没有清晰的概念,觉得回哪嘎奶奶家(Mongol)和回爷爷(dauer)家吃的东西都差不多,都是奶食品和肉。但是爷爷家总会煮苦么勒(柳蒿芽),大大的一锅绿色的野菜,含着芸豆和肥羊肉,味道特别香。大家吃完了饭,就会唱歌跳舞,唱得都是达斡尔的民歌,跳集体舞。我小时候也大声的跟着唱,却并不知道歌词的意思——我听不懂达语。回哪嘎奶奶家呢,大家又会唱蒙古歌,跳蒙古舞,我听得懂蒙语,只是说得不大好。

后来,我终于知道了我的源——蒙古的源和达斡尔的源。也看了一些关于蒙古和达斡尔音乐舞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我将他们整理出来,也算是对自己的“混血血统”做个整理吧,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谢谢朋友们批评指正。

(一)蒙古族的祖先与达斡尔的祖先。

(1)蒙古族

在1206年,铁木真成立大蒙古国,号称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的形成还经历过很多变化与融合。

蒙古达斡尔——我的“混血”民族。 达斡尔民族园

《蒙古秘史》中这样写: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族源的问题,现、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

4世纪中期,鲜卑人分出以兴安岭为界的两只部落,兴安岭以南的部落叫契丹,以北的叫室韦。室韦与周边的突厥部落联盟,被突厥部称为达怛。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达怛的强大,突厥各部也逐渐易名为达怛,在后来,又因蒙古部的强大,达怛易名为蒙古,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称作“蒙兀室韦”。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富裕者从氏族中分离出来,成为叫作“那颜”的游牧贵族,一些强有力的游牧贵族还在身边聚集一批称为“那可儿”的军事随从。一般牧民称为“哈剌出”,由原来有平等权利的氏族成员变为向贵族纳贡服役的依附者。还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沦为奴仆地位被叫作“孛斡勒”的人。

之后,就是铁木真统一各部,成立大蒙古国,开始征战欧洲的壮举。

(2)达斡尔族

对于达斡尔的族源,曾有过两种争论。一是土著说,二是契丹后裔说。持土著说者认为,达斡尔人最初分布的黑龙江及荆奇里江附近,那是隋、唐时期蒙古的室韦部落的分布地。辽、金、元各代人们又都在这些地区生活,明代又建立一些卫所,所以达斡尔族应是黑龙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后裔,与隋、唐时室韦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渊源。

持契丹遗裔说者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为达斡尔族。但是,现代科学解决了这一争论。专家们先在四川乐山取到了契丹女尸的腕骨,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和其他几个旗和县提取到了达斡尔人群的血样。在完成古标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硅法提取的线粒体DNA可变区比较后,他们终于得出了准确的结论: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达斡尔人是辽国契丹人的后裔。

(二)蒙古族和达斡尔族名称的含义

“蒙古”一词有多种解释:一说,即“蒙”氏族,依山傍河而居的人;二说,意为“永恒的部落”;三说,“淳朴”之意,四说,“勇敢,无谓,强悍”之意。五说,永恒的圣火。

“达斡尔”一词,一说是怀念曾经的长宫,二说是“故乡”的意思。

(三) 蒙古族姓氏与达斡尔族姓氏

(1)蒙古族的姓氏大体有四种:

1、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

  2、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东部区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音所致。

3、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如,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嗄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嗄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

4、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不是以父名为姓,而是出于历史上一种特殊称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家属便取姓“奥鲁”,后代改姓“奥”。元代时,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于是后人有了以“蒙”为姓的。

5、以汉族姓为姓。这主要指按蒙语意译成汉姓。如锡拉特蒙古语为黄,译成黄姓;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译成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成金姓等。还有以谐音取姓,与音近的汉字为姓,如其父名为伯颜,则子取“伯颜”首字的谐音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谐音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汉姓。

(2)达斡尔的姓氏

至20世纪初,达斡尔族中还保留着氏族组织残余。他们分敖拉、鄂嫩、孟尔登、郭贝勒、讷迪、沃热、吴然、乌力斯、德都勒、索多尔、金奇里、苏都尔、阿尔丹、胡尔拉斯、何音、毕力扬、陶木、何斯尔、鄂尔特、卜克图20个哈拉(即氏族)。上述各种哈拉分别汉译为敖、鄂、孟、莫、郭、讷、沃、吴、德、索、金、苏、安、胡、康、何、扬、陶、于、杜、卜、乔、单、张、王、李、赵、陈、刘、梁、白、徐、田等姓。每个哈拉分化为若干莫昆(即新氏族)。

(四)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音乐

(1)蒙古音乐分类

  按照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按照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流传于蒙古族的乐器有马头琴、四胡、胡毕斯、火不思及其他的打击乐器等。

长调和短调。蒙古族音乐最具特色的就是“乌尔吐”道(即长调)和“乌火尔”道(即短调)两种。长调节奏自由,气息悠长,速度缓慢,音域宽广;短调节奏鲜明规整,速度轻快。

潮尔是蒙古族多声部音乐概念的总称,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音音乐形式。

潮尔音乐中有:弹拔潮尔(突布秀尔);弓弦潮尔(在科尔沁直接称其为潮尔);喉音潮尔(又称为呼麦);潮尔哆(由多人用喉音伴奏,一人演唱的长调歌曲)等形式。潮尔哆是蒙古民歌的一种,由两部分组成,即几个人演唱低音,一个人唱高音长调歌曲。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蒙古喉音”。原义指“喉咙”,即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的泛音咏唱技法。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噶美两寺,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今已是蒙古国宝级的艺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说书",是一种曲艺形式,最初与西方中世纪的吟游诗人相似——艺人们身背四弦琴或者潮尔(蒙古马头琴),在大草原上漂泊流浪,追逐蒙古包和王爷贵族们的府邸,一人一琴,自拉自唱,成为草原上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是“联结”的意思。。蒙古族传统的说唱艺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成。多在节日、婚礼和喜庆场合演唱。有固定的曲调,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多人,但以单人演唱为主。内容一般有思乡、赞马、民间传说、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外,还有即景生情,随兴口编的。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

  猎歌。来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内容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们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有时是寓言性的动物叙事歌。

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生活,追求幸福与自由为主要内容。这一独特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蒙古族音乐的草原风格就是指牧歌风格。牧歌的曲调高亢、宽阔,节奏悠长。

赞歌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美家乡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

  思乡曲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武士思乡曲,即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念故乡的歌曲。另一种是妇女思乡曲,即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

礼俗歌在特定场合演唱,带有生活风俗性、实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礼歌、安魂曲,摔跤歌等。

(2)蒙古舞蹈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跳萨吾尔登。

  安代蒙古族传统民间歌舞。是古代"踏歌顿足"、"连臂而舞"、"绕树而舞"等集体舞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场院里几十、上百人不等,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顶碗舞。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

  筷子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盅子舞。流传于鄂尔多斯的一种舞蹈。每逢佳节、喜庆欢宴之际,人们在酒足食盛之时,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来,以表达喜悦之情。每一只手持两个盅子,击打出各种快、慢、碎、抖等声音,随着音乐舞动的双手用盅子击打出各种节奏。

角斗。流传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跋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跋姿式(抱腰状)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作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跃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圈舞蒙古族民间流传的舞蹈。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矿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围着圆圈跳舞,所以通常人们又称布里雅特民间舞蹈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3)达斡尔族的音乐

达斡尔族音乐, 按传统的表演形式可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 “乌春”、“雅德根伊若”4类。

扎恩达勒 类似山歌。通常在森林采伐、田间劳动、草地放牧、赶车骑马以及妇女在采黄花、韭菜花时唱。扎恩达勒分有词与无词的两种。无词的扎恩达勒多是歌唱者触景生情的即兴吟咏,全曲只用衬词。如:词的扎恩达勒在曲调上和无词的扎恩达勒基本相同,内容比较广泛,有歌颂猎手及英雄的,有表现思念情人、反抗封建婚姻的,等等。其中,长篇叙事题材的很多,如《绍郎与岱夫》、《德莫日根》、《雅里西翁》等。扎恩达勒的曲调高亢奔放,婉转悠扬,旋律性强,节奏鲜明,句式整齐。  哈库麦,达斡尔族的民间歌舞形式(莫力达瓦一带称“鲁日格勒”)是让火烧旺的意思。哈库麦表演时所唱的歌曲称“哈库麦呼苏姑”。哈库麦 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分为3段:第1段是以歌为主、以舞为 辅的赛歌段。歌曲徐缓悠扬,缠绵委婉,节奏鲜明,句式 规整。第2段是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的赛舞段。舞蹈随歌曲内容模拟井边汲水、双肩挑担和梳洗打扮等动作。歌曲一般都是两乐句构成的单乐段,情绪活泼,气氛热烈。例如: 第3段为呼号对应、挥拳相击的高潮段,这一段中没有歌 唱。双方用“阿罕白”“佳亏佳”、“格库”等词有节奏的呼号对应,挥拳相击,直至把对方击败,结束整个表演。达斡尔族民歌中扎恩达勒和哈库麦占绝大部分。

乌春,一种吟诵性的民间说唱 齐齐哈尔地区叫乌钦所演唱的内容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改编为唱词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等。乌春的 曲调质朴、流畅,叙事性强,同语言结合密切。

雅德根伊若 宗教歌曲。达斡尔人曾信奉萨满教 “雅德根”是萨满教的巫师,“伊若”是他在祭祀活动中所唱的歌。在宗教仪式活动中,雅德根领唱祷词,众人帮唱衬词,在音乐上别具一格。达斡尔族人民居处分散,因此各地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相同点远远超过不同,人们都以奶茶,蒙餐,肉食为主,高兴的时候都会载歌载舞,而歌曲也多半悠扬动听,曲调婉转,豪放。尽管达斡尔没有文字,但是语言和蒙古族语言同属阿拉泰语系,很多单词都很相近甚至一样,都热爱草原,崇拜狼,雄鹰,骏马图腾。同学们开玩笑的时候会说,达斡尔和蒙古族都一样能喝酒,爱唱歌,打起架来不要命,但是达斡尔脾气更倔,而且蒙古族里好看的女孩子比达斡尔好看的女孩子多。

总之,我从小受到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熏陶,给我的影响一点都不矛盾,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和一眼就能看出来血统的面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875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混血美女Maggie·Q十大惊艳瞬间 maggieq 乳环

我真的想看尼基塔啊~原文地址:混血美女Maggie·Q十大惊艳瞬间作者:taoxinxu释凡最近上映《狼灾记》,大家又看到了MaggieQ,那个美艳动人的混血女郎,此次再度演绎激情戏,并无淫秽色彩,但她那柔媚的双眸,那婀娜多姿的曲线,依旧性感迷人。笔者

混血洋妞独爱中国风任凭劝说不愿再回国 中国风图片

罗盈盈现场献唱《在梅边》罗盈盈秀古筝罗盈盈展示才艺  江苏卫视大型励志情感类节目《梦想成真》今晚迎来了一位疯狂爱上整容的六旬老太,两年内整容多达十几次,一心想要变成“赵雅芝”。但在这个疯狂梦想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

HT混血异形 异形母后幼虫sideshow

今天很开心!看完了一代宗师,居然还有意外收获,跟荣宝贝共同寻宝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HT的混血异形,垂涎已久的震撼作品!!是我第一款HT的手办!!家伙够大,分量十足,包装也比较有诚意!!总是若是给10分的话,打8.5没问题!!!关于这款玩具,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

国内五十余家网络媒体连载《我的律师梦》 余家洪

《我的律师梦》已写七万字,国内六十余家网络连载   我于6月16日在新浪网《律坛怪侠杨金柱的博客》发表《我的律师梦》引言,至7月4日断断续续写了第一章和第二章共七万字。从谷歌和百度中已搜索到国内60余家网络媒体在连载《我的律

承上启下的混血北京吉普:BJ2020VJ越野车

  我军汽车装备历史上,有一款比较独特的轻型越野车,那就是BJ2020VJ轻型越野指挥车。作为两代军车之间的过渡车型,装备年限很短暂,昙花一现,本善就来说说它:北京吉普车曾是我军轻型越野指挥乘用车辆的主导装备,此车脱胎于二战时期,设计巧

声明:《蒙古达斡尔——我的“混血”民族。 达斡尔民族园》为网友傻帽我恨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