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东北三宝及民俗风情
(共10篇)
1、东北三宝古今说
蒋玉清
很早以前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古时关内人称东北为关东山)。名闻中华大地的东北“三宝”,自诞生以来,已经成为东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这个文化载体在不同时代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朝时期,东北“三宝”指的是:人参、貂皮、靰鞡草;六十年代初期,东北“三宝”指的是:人参、貂皮、鹿茸角;八十年代后期,东北“三宝”指的是:人参、蛙油、鹿茸角。经过曲折的历史,东北“三宝”不管怎么变化,但人参始终坚守在东北“三宝”首位而未变。
当初的东北“三宝”在沧桑岁月,历史横流的冲击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你去长白山区所见到的已不是当年的那些自然物体野生的“三宝”了,而是人工培植和驯养的进化了的东北“三宝”。虽然文化载体有所变易,但文化底蕴却沒有改变。东北“三宝”通过它的不同载体和运行方式,进行世代相传和接续的传播,已成为生生不息的东北文化现象。东北“三宝”是由历史沿传而来,又在现实生活中繁衍生息,具有一定特色的乡土风情,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外延相当广泛,反映东北民间文化最一般规律性的概念。它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东北“三宝”文化的传承发展过程。应该是具有吉林特色最能代表吉林自然、民情和历史现象的文化载体;它作为一个精神符号来表现我们这块地域的民族精神和生存性格。
东北“三宝”是那朝那代提出来的,现已无法考证,但从它的发展历史来看,已是很久远了。早先的说法是“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当时,这三件宝都是野生的自然产物,沒有人工培植成分。其中人参、貂皮是极其稀少的、珍贵之物,当之无愧地成为东北之宝,可是,靰鞡草虽是不值钱之物,但它絮进靰鞡里在寒冷的冬天保护着穷苦人双脚温暖过冬,却起着重大作用。这也就成为广大贫民喜爱的一宝,而列为东北“三宝”之一,是理所应得。
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东北“三宝”的提法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实际分为老三宝和新三宝之说。老三宝是指“人参、貂皮、靰鞡草”;新三宝是指“人参、貂皮、鹿茸角”。因为靰鞡草现今已经不用了,退出历史舞台,用鹿茸角这个稀少的珍贵药材,来接替靰鞡草这-宝。现在,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新三宝”,其实,文化价值更深厚的,还应该是“旧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因为,“新三宝”把靰鞡草换成了鹿茸角只是单纯的从经济价值上的贵贱来加以认定的;而“旧三宝”则把所谓的穷人之宝靰鞡草放在里面,这就是从人性化考虑的,有人文精神在里面。其实那个年代,东北也有鹿茸角,但是却没有把它放在里面。当时还有更多的好东西可以称作宝,但也没把它们放在里面,而是单单选择靰鞡草。这是因为不被人们看得起的神奇小草,却能给那个年代的穷苦百姓带来很大的温暖,庇护了成千上万双穷苦人的双脚,从这个角度讲,靰鞡草的价值无论如何要在鹿茸角之上,是应得不愧的。
东北“三宝”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财富,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页。东北“新三宝”而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是无权享用的。只有在新社会物资丰富的今天,广大劳动人民才能享受到“新三宝”的福气。从历史记载来看,东北“三宝”在几百年前数量还是很庞大的,由于几百年来无限制地开采和利用,目前东北“三宝”的产量已大为减少,许多已被人工养殖所替代。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新三宝”的生产,使人参、鹿茸、蛙油等产品的市场销售基本趋于平稳状态,保证了药用和保健的各种需要。
东北“三宝”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一种警示。东北“三宝”不仅是东北人民的骄傲,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永不枯竭的宝贵资源,使东北“三宝”永远造福于人类。(1500)
2、东北三宝之一—人参
蒋玉清
古时,在中原大地流传着一句谚语:“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古时关内人称东北为关东山)。人参作为东北三宝之一,是因为它的药用价值较高。它属五加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根状如人形,故得此名。还有个别名,叫“棒槌”。自古以来,人参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更被东方医药界誉为“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如今,它已成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首,野生山参被中医名师称为“国药之宝”。
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记事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人参的应用又有独到的发展,《伤寒论》中共有113方,用人参者即达21方。相传明代医药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不仅是名医,还是对本草学深有研究、多有著述的学者,曾著有《月池人参传》等人参药物专著。
人参是提药中珍品,因有奇效,特称之为“百药之长”,又称“神草”。在我国医籍和本草著作中人参居于特殊地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人参味甘,补元气”。现代医学认为它还有舒筋活血、提神壮力、补脾健胃、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人参中含有人参皂甙、人参辛甙、人参酸、人参宁、维生素甲、乙、丙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正因如此,人参不但可以入药,还可用于烹饪、制糖、浸酒、制烟及制成营养性高级化妆品等。它还可以多方面地深加工生产许多医药和保健产品,赋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东北对人参进行深加工的系列产品很多,像人参茶、人参糖果、人参香烟、人参口服液、人参酒等等,很受海内外旅游者的喜爱。此外,人参在历史文学名著中的传说故事更是不可枚举,如《西游记》中猪八戒吃人参果;《红楼梦》中王夫人翻柜找人参等比比皆是。如今,到了东北人参之乡,导游员口中讲述的人参故事,更是令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混生的人际罕至的森林中,需疏散的阳光和深厚的腐殖质以及通气良好的土壤中。其生长缓慢,生长期较长,一两重的山参要长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人参的生长习性很特别,一年生的人参只长出一个三片掌状的复叶,俗称“三花”;二年生的人参长有一枚五片掌状复叶,俗称“巴掌”;三年生的人参有两枚掌状复叶,称“二甲子”;四年生的人参有三枚掌状复叶,称“灯台子”;五年生的人参有四枚掌状复叶,称“四品叶”;六年生的称“五品叶”;六品叶以上就称“棒槌王”。到了六品叶,叶数不再增加,返回去再从“二甲子”开始,叫“六品叶转胎”,这样的人参更是贵重少见的了。
人参每年6月份开花,花呈淡黄色,许多小花聚集在茎顶部,排成伞状,花落结果,果实由青变红,鲜红的人参果称“红榔头”,每个果中含二颗肾形的种子,呈血红色。在长白山里有一种很奇怪的小鸟最喜爱啄食人参果籽。这种鸟叫人参鸟,山里人叫它棒槌鸟。人参鸟是雄雌两种声音叫法:一种声调是“王干哥-——”;一种声调是“李五-——”。传说他们是一对山东来的干兄弟,进山挖参失散,死在山中变成的小鸟。由于它们喜食参籽,常在有人参的地方呼叫,成为挖参人的义务向导。但是“白露”过后参籽成熟时,它们吃了红熟的参籽之后,就不再呼叫了。
过去山里人把采挖山参叫着“放山”,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一般都是几个人一伙,自愿结伴,推选其中一个有经验的人当“把头”,大伙备齐干粮后就在“把头”的带领下进山。进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窝棚先安顿下来,然后,要在把头的带领下,焚香烧纸,跪祭采参人的祖师爷—“山神老把头”,祷告平安,万事如意。事毕,“把头”当众宣布采参的“山礼山规”。据说在山里是不许大声说话和互相呼唤的,只许用拨草棍,(也叫索拨棍)敲打树干,发岀清脆的联络响声。传说,因为一呼唤就有一种“鬼雀”答应着:“我在这哪!-----”结果渐渐会把你引入歧途,迷途在深山宻林里。
当发现人参时,那情形是有趣的。譬如说,一伙放山人拉成一条线,在-个山坡上寻找人参,忽然一个人看见了“山货”,这时他就要目不转睛地盯住它,並大喊一声:“棒槌”!别人马上就要问:“什么货?”于是那人就得根据参齡实报,或答“五品叶!”,或答“六品叶!”。但当看见的是“二甲子”或者是“巴掌”时,就不能直呼岀来,而要喊:“六品叶转胎!”或“落地托天掌!”以示吉利。这时,人们上前用一条两头拴铜钱的红线,将人参缠绕起来,不然据说,人参会遁走的。缠好后,再把周围的杂草拔掉,铺上雨布,跪下,用木器挖开土,再用竹签慢慢剔除根须间的土,把人参托将岀来。挖出后,为防备人参残破,要用松树皮,里边放上青苔包将起来。
在采参人中有一种说法“七两为参,八两为宝”。当然,这个七两、八两并不是现在人们所通用的计量单位,指的是过去十六两为一斤(500克)中的两。可以说,长成七、八两的人参,至少也得上百年的时间。1981年8月,抚松县曾挖出了一棵重五两七钱的老山参,总长度达79.5厘米,应说是当之无愧的古今罕见、稀世珍品。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里面,被当作镇厅之宝。
由于人们对人参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野生人参日趋减少,愈为罕见,当然寻采起来也就更加困难。这与社会的发展,森林的大量采伐,自然环境人为地破坏有直接关系。
很早以前就有栽培人参技术的岀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长白山区逐渐采取人工栽培人参的生产方式,发展园参生产(也称家参)。它与山参在颜色、形体等方面均很相似,但味苦并带有辣气,山参虽味亦苦却有清香之气味。园参栽培,一般是选择接近天然条件的山间林区坡地腐殖肥沃的地块开辟参园,播种参籽,培育参苗。夏天需搭设草帘式荫棚防止日晒,冬天要覆盖厚土,防止积雪落在上面,栽培期间还得进行排水、施肥、防病等科学管理,几年如一日,一般是5年以上的成长期,五、六年才能采收一次,药效不如山参。
园参的种植,在我省东南部山区已经非常普遍,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其中,以通化、集安、抚松、靖宇产量最多,面积也居全国的前列,通化市已被国家定为人参生产基地,“人参之乡”。
如今的“吉林人参”在国内外很有名气。“吉林人参”已经被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诸多国家药典收载。人参食品、保健品、新医药产品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人参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绿色、安全、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主流。国家有关部委也非常关注我省人参产业发展,给予我省积极的支持帮助。同时广大干部群众振兴人参产业的愿望十分强烈,发展人参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现有13个县(市)确定为人参主产区,有35万人从事人参栽培和加工。
我省的人参规范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制定了人参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在全省14个人参主产区示范推广,并先后组建了长白参隆集团等6个人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其中,长白参隆集团、集安新开河人参有限责任公司、抚松宏久参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公司建设的4个人参规范化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人参已成为我省单品种通过国家GAP基地认证数量最多的中药材。
2011年,我省人参产业总产值实现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0.4%;鲜参价格达到84元/公斤。人参产业已经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在省“十二五”规划中,设立人参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组织省内有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实施产学研联合攻关,不断增强人参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品牌,参与国际竞争,以科技的跃升推动产业的跨越发展。
古老的东北人参,在欣欣向荣的新时代,焕发青春,将会茁壮成长,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向更高层次的人参栽培、加工、研制新产品系列的方向努力前进,为人类的保健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3100)
3、东北三宝之二—貂皮
蒋玉清
数百年来,在东北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如今,东北三宝,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人参、貂皮、鹿茸角”是贵人、官家之宝,是富人之说;另一种说法是:“人参、貂皮、靰鞡草”,是穷人之说。因为东北天气寒冷,穷苦老百姓把草填在靰鞡里,能防寒保暖不会冻坏脚,所以靰鞡草是穷人的宝。不论怎样说法貂皮成为一宝没有改变。
貂皮为什么能成为东北三宝之一呢?貂皮是珍贵的裘料,御寒保暖佳品,素有“裘中之王”之称。貂尾是古代内廷高官冠饰之物,有“千金易得,一貂难求”的说法,貂皮成为东北之宝,不足为奇。
貂皮有紫貂皮和水貂皮两种,其中以紫貂皮较为名贵。紫貂皮产量极少,价格昂贵,因此就成为人们财富和权贵的象征。在国外,被称为“软黄金”。貂皮属于细毛裘皮,皮质坚韧,毛绒细软绵密,细柔而轻,富有光泽,轻柔结实,受压不会变形。特别是它那黑褐色毛中隐藏着均匀白色针毛,即行家所说的“墨里藏针”。貂皮具有“风吹皮毛毛更暖,雪落皮毛雪自消,雨落皮毛毛不湿”的三大特点。以其华丽美观、保暖性能极强而被列为裘皮之冠。
自古以来,貂皮就以它的名贵、珍稀而成为奢侈品,只有王室和贵族才能穿用。冬时朝供御用裘冠,王公大臣亦服之昭示神采。貂皮经常被用来装饰帽子、束腰、披肩等。道光帝御用貂皮褂,是清官服中的一种裘皮外褂,叫端罩。在冬季举行大典时,将端罩穿在龙袍、朝服、蟒袍外面以御寒冷。咸丰帝御用冬朝服披领及袖襟风沿为貂皮所制。在明清两代,貂皮与人参同为明清两朝禁品,明朝在山海关设关卡专门负责收取入关的人参、貂皮的课税。到清朝开始设定围场,宗室王公各按旗分地遣壮丁进行捕捉紫貂,按定制分配给王公贵族享用,其他人不能染指。
貂皮多产于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古时,貂皮成为各部落向朝廷进贡之物。每年“立冬”之后,江河封冻用爬犁将朝贡的貂皮送到宁古塔(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现黑龙江海林县)尔后转送朝廷。所贡的貂皮中,要选择最好的朝贡给皇上。清朝初期,在宁古塔的交易中可以用貂皮换来生活用品,如换来铁锅和农具等,甚至可用几张或十几张貂皮可换回一匹马。
紫貂是一种极其凶猛的动物,又叫黑貂、林貂、赤貂、青门貂等,老百姓叫它“大叶子。体形很像黄鼬(黄鼠狼),头扁又似猫形,体驱细长,四肢较短,两只三角形的大耳朵,鼻面部稍尖。尾巴粗而长,尾毛蓬松如帚,脚具五趾,有肉垫。爪尖利而弯曲,有伸缩性。体重约一至二公斤,体长约四五十厘米。紫貂因皮毛略呈粽褐色而得名。紫貂多栖息于寒冷地带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选择林间小溪,冲毁的河道或浅湖之畔等近水处,筑巢于树洞、石堆内和树根下,洞口一般开口于河岸边。水貂生活在林中溪水之间和大小河流中。毛皮质地稍逊于紫貂皮,但有的色泽鲜艳。有些紫貂的洞比较讲究,一般为两室,一为“卧室”、一为而所,个别三室的则多一食物库。紫貂善爬树、潜水和游泳,多过“独身生活”。当夜色笼罩森林时,紫貂便活跃起来,猎食松鼠、野兔等小型啮齿类动物。鸟卵、及山鸡、啄木鸟等较大型鸟类也是它喜食的佳肴。有时也下水捕鱼、上树摘松子或采野果调剂口味。冬季则以猎食野鼠为主。紫貂多营陆地生活,走起路来或小跑跳步、或慢走细步,一旦遇到意外惊害则为急驰的大跳步,行动特别机灵。紫貂性癖,除雌雄交配期和哺乳期外,一般不群居。同类一旦相遇,总有一场恶斗。
进贡的貂皮,得来不容易。捕捉野貂的办法也是很精巧的。每年的初冬开始到“立春”都是猎捕紫貂的最好时机。猎捕野貂要掌握它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要摸准貂活动的地域,貂是洞居。因此就要在捕获的洞穴中下功夫。捕猎者要带着猎犬先嗅出洞中是否有貂,如弄清洞内有貂,则用蒿草加辣椒点燃,用盖帘往洞里扇烟,貂在洞里被烟呛得呆不住了就跑出洞来,在洞口放个口袋,它一出洞口就钻进袋里,就这样将貂活捉了。有时洞外亦可发现貂,猎犬会穷追不舍,直至将其擒获。不管采取什么办法想要捕住貂,就得掌握貂的活动规律,在其经常往来的路线上下着夹子、套子或压拍子来捕捉。
目前,野生紫貂和水貂越来越少,国家已将紫貂、水貂列为野生保护动物之中,严禁猎捕。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从国外引进一些水貂的优良品种,采用人工饲养繁殖。许多地方都饲养了大量的水貂、彩貂和紫貂。家养的紫貂有黑、白、蓝、黄等颜色。人们采用科学饲养方法,进行人工养殖,成活率很高,数量多,皮毛质量也好于过去。市场价格十分看好。一件最普通廉价的貂皮大衣也得几千元,要说最贵的有上万元一件的。从古至今,能穿上貂皮大衣是富人的标志,是权贵的象征。貂皮服饰特别受到女土的青睐,显示出自已的地位和档次,所以,貂皮在北方很受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各地人工饲养貂的规模不断扩大,貂皮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人工饲养的貂,则有了一定发展。现在市场出售的水貂皮制品,制作工艺精良,不仅有黑褐色的,还有白色、蓝宝石色、珍珠色、咖啡色等。人工养貂主要采取笼养法,以糠麸、酵母、鱼、肉及畜禽下脚料为食。一般4—7月间交配,经9—10个月怀胎,可产1—4只仔。隆冬时节,紫貂绒毛丰厚,毛长1寸左右。其皮毛光滑柔软、轻便结实,其保暖性为其它任何毛皮所不及。前人曾称它“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千百年来紫貂皮一直是制裘的上等毛皮。它既美观又保暖,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2100字)
4、东北三宝之三—靰鞡草
蒋玉清
早先年东北有句民谣:“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人参是名贵药材,其药效和价值,已被人们所公认,堪称东北一宝;貂皮是珍贵的裘料,御寒佳品,貂尾是古代内廷高官冠饰之物,有“千金易得,一貂难求”的说法,成为东北之宝,不足为奇;那么,靰鞡草何以为宝呢?东北是全国最寒冷的地区,最冷时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左右。在这样严寒的冬季里,人们在野外活动,对不断运动接触地面的脚,做好防寒保暖十分重要。于是,劳动人民便创造出了用兽皮缝制靰鞡。靰鞡是满语,意为皮制的鞋靴,是古老的皮鞋。在不同的志书中也写作“乌拉”、“乌腊”、”兀刺”等。冬天,人们穿上靰鞡在冰天雪地里呆上成天成夜不会冻脚,其奥妙就在于靰鞡里絮进了靰鞡草。这种草具有很好地保暖功能。靰鞡草就成为东北人,冬天在野外劳动,保足暖脚的宝物,而被人们称为“一宝。
靰鞡草成为东北三宝之一,是同靰鞡紧密相联的。靰鞡,辞海解释:“东北地区捆绑于脚腿上的一种防寒鞋。”它是满族特殊风格的冬季鞋式。这种原始皮鞋制作工艺和样式都很奇特。它是以牛、马、猪等皮革制成,帮底相连,类似皮船,前圆后方。旧社会,东北大屯堡里都有一两家皮铺,以缝制靰鞡为主,利用边角余料生产车马挽具。皮匠将收购的毛皮放在大缸里用石灰侵泡后将毛去掉,刮去皮里子上的肥肉,晒成八分干,这叫白皮子。做靰鞡的皮子还得再熏制一次,就是在露天砌一个圆形灶,上边铺上木板,将皮子展平于板中,用谷草烟,熏烤成干。技术要求很高,稍不经心,不是过火,就是夹生,俗称“熟皮子”。
靰鞡缝制十分讲究,工艺要求比较精细。先说选料就很严格,一张牛皮只能选出四五双靰鞡料。上等靰鞡必须选用二排皮革。二排皮是取于牛屁股蛋和脊梁骨处的优质皮,做出的靰鞡叫“十字花骨”,耐穿、抗造,价格比头排和三四排贵二三倍。缝制靰鞡得先作个木楦,依据靰鞡大小规格,作出不同的木楦子。大号的一般长30厘米左右,宽约14厘米,帮高约9厘米。皮匠按照靰鞡尺寸,将皮板一块块裁好,放水中泡软后,拿褶上脸。前头面上要用粗线抽成10-20道褶子,有的抽30道褶子。抽完褶子,要上前脸,也有的叫靰鞡舌头的。然后套在木楦上,将后根缝好,两帮上沿用线绳绷紧,烘干后,起出楦子,不走形不变样。并在后根钉上两个铜钱大的铁掌,防滑、耐磨。
鞋是以双论价,而靰鞡是以重量论价。因为好皮子厚实坚韧,分重量,而次皮子薄而软,分量轻。靰鞡有大有小,用料有多有少,所以,用秤称论斤两卖是公平的。
穿靰鞡配有两根两米多长的麻绳作靰鞡带,两块二尺长一尺宽的厚布作靰鞡腰子,一副裹腿和两块方型包脚布。穿靰鞡能保暖,关键是絮好靰鞡草。先将靰鞡草均匀饱满地絮到靰鞡里,脚底要垫厚,前头、两帮都要絮得均匀,脚装进去,不挤不松。靰鞡帮上留着10多厘米高的靰鞡草缠在脚脖上,然后用裹腿,从围裤脚的靰鞡草上缠过腿肚,再将靰鞡腰子围包上,靰鞡带系着两个长条皮耳,勒在脚背上的靰鞡脖中。后部两帮也各有一个短皮耳,系绳捆绑在缠草的腿腕上。用靰鞡带一道道地缠绑在靰鞡腰子上,凸起的拳头大小靰鞡前脸,里头要塞进个小草团,既隐定靰鞡又防止往靰鞡里灌雪。穿靰鞡不分左右脚,可以来回换着穿。
靰鞡草所以有保温功能,主要是每根草是中空的,草丝柔软松散不赶毡,既保温,又防潮。靰鞡草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东北的沼泽地里,一墩墩,一片片,紧密丛生。三棱形秆直立,叶片线形,边缘外卷粗糙,呈绿褐色,高五六十厘米左右,小穗两或三个,聚生在茎的上部:顶生的为雄,圆柱形;侧生的为雄,卵形;苞片鳞片状。这种草,纤维坚韧耐久,除作靰鞡草外,还是作草鞋、草褥的良好材料。中秋时节,将草割下,晒干捆好,放在仓房棚上。到冬天用时,用木棒或木棰在石头或木墩上将草根和梗,捶打成柔软光滑的程度,絮到靰鞡里才能不磨脚又保温。靰鞡草可以自己采割,也可以到街上店铺里购买捶好的或生草。
靰鞡草多生长在沼泽地里,那些住在山沟里的人们,割不到甸子草就上山在阳坡割“羊胡草”替代。这种草细短、柔软不如甸中草耐用。也有很多人利用苞米窝子(苞米棒叶片)替代靰鞡草。在秋天扒苞米时,选些棒子大的包米窝子捆成捆,存放在仓房里,到冬天拿出来,用专制的包米梳子将包米窝子梳成一条条细丝絮在靰鞡里。包米窝子梳出的细丝干净洁白,柔软耐用。一般穿用一周左右,换上新草,保温性更强。
上世纪50年代末,靰鞡逐渐被棉胶鞋、棉大头鞋、毡鞋、棉皮鞋所替代,靰鞡彻底被淘汰。靰鞡作为历史产物已经销声匿迹,靰鞡草也就失去了它的宝贵价值。关东山“三宝”之一的靰鞡草也由“鹿茸角”所取代。靰鞡只能做为历史文物记载在早年东北人民生活和经历中,成为博物馆陈列之物。如今,长白山区的一些农民虽然改穿了棉胶鞋,但里面扔要絮上一些靰鞡草,称之为“棉胶皮靰鞡”。这是传统靰鞡的延续与发展。作为满族男子的重要穿着服饰之一的靰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它在东北寒冷的岁月中曾是农民理想的御寒之物,它是对人类生存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到靰鞡是什么样,更没有体验过穿靰鞡的趣味。回首穿靰鞡的历史,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2100字)
5、东北三宝之四—鹿茸角
蒋玉清
在很早以前,东北民间就流传着:″关东山三件宝:人参、貂皮、靰鞡草″的俗语,那是说的″旧三宝″。如今,己经改为″人参、貂皮、鹿茸角″的说法,是″新三宝″。″新三宝″只是把″旧三宝″的靰鞡草换成了鹿茸角。靰鞡草换成了鹿茸角只是单纯地从经济价值上的贵贱来认定的,而“旧三宝”则把所谓的穷人之宝靰鞡草放在里面,是从人性化考虑,含有人文精神。其实那个年代,东北也有鹿茸角,人们没有把它放进”三宝”里面,是因为靰鞡草给那个年代的穷苦百姓带来很大的“温暖”,庇护了成千上万穷苦人的双脚。从历史文化角度讲,靰鞡草的价值要在鹿茸角之上,其文化价值更深厚。靰鞡草成为东北“三宝”是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不再穿靰鞡了,靰鞡草,己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失去了历史价值。如今,鹿茸角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鹿茸产品己成为现代中药发展的支柱产业。将鹿茸角列为东北″三宝″是顺理成章。
鹿茸角,实际指的是鹿茸。鹿茸是雄鹿额部生长出来的尚未形成硬骨,带茸毛,含血液的嫩角,俗称鹿茸角。有人把茸和角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鹿茸是由雄鹿的双角主干和数个侧枝构成的,其外皮长着一层茸毛。皮内是结缔组织的软骨,布满血管输送营养,代谢旺盛,生长较快;而鹿角是鹿茸脱皮后经骨化过程形成的骨质硬角,是雄鹿争偶御敌斗争时的自卫武器。
自古以来,梅花鹿被世人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鹿茸是珍贵的药材,成为历代帝王所宠爱的超级保健强身滋养补品。历代帝王几乎都在猎舍中养鹿,而且经常闲暇外出猎鹿,以鹿补身,以鹿养颜。民间曾流传这样一段民谣″皇帝猎鹿喝鹿血,皇后寻鹿吃鹿胎″,可见鹿胎对健康和养颜美容作用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明清时代,皇后、皇太后和皇宫贵妃为了年轻美丽,视鹿胎为上等极品,他们除在猎舍养鹿取胎,还派人四处收集鹿胎,并由宫廷御医秘制成鹿胎膏供其长期享用。
鹿茸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传承推崇,起“益气壮志、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建骨,治一切虚损症”效果得到千年认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将鹿茸列为药物上品。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鹿茸的药用价值确实很高,治疗身体虚弱、耳聋目暗等症,对年老体弱的人是理想的稳效补品。此外,鹿角、鹿肾、鹿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贵的药材。可以说,鹿的全身都是宝,鹿皮可以制革、缝衣、制鞋。鹿肉细嫩,脂肪少,营养丰富,是较高级的食品。
鹿茸鹿是一种野生的哺乳动物,属反刍类,以牧草和树叶为食。鹿种分为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驼鹿、姑鹿等,都是雄性长茸角。它们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及东北的丘陵地带的树林中。鹿的形态非常漂亮而又机敏,雄鹿头上有一对美丽的角,一年一换,春季脱落,夏季再长。初生的嫩角叫“鹿茸”。梅花鹿身上带有斑点,身上有形如梅状的白色花纹,整个鹿看上去很漂亮。马鹿比梅花鹿更高大些,马鹿的肩高约是1.5米,体重在200公斤左右,臀部有一个三角形的斑块。鹿是一种善于奔跑跳跃,速度快,被称为草上飞。胆小易惊、性情温柔,喜欢群居的动物。鹿爱角如命,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雄鹿常常结伴来到僻静的河边,饮水、洗茸、照“镜子”,在清水倒影中欣赏自己心爱的鹿茸角。这时候的雄鹿显得最温顺,它绝不轻易打架,因为它最怕碰坏新嫩的茸角。即使为了逃避敌害在森林中狂奔,也要把头颈昂得高高的,茸角背在脑后,以防碰坏。
梅花鹿体态秀美,全身长着鲜艳的红褐色的短毛,身体两侧布满梅花似的白色斑点。雄鹿在出生的第13至第14个月间,开始长角,鹿茸每年生长一次,个别的鹿生有二茬茸,2、3月间脱落,4月份再长。鹿茸刚长出时又软又嫩,角外面包着一层皮,皮上长着茸毛,生长期一般从4月份到7月份,每天可长2—4毫米,80天内就可成茸。鹿茸分梅花鹿和马鹿茸两种,规格有二杠锯茸、三岔锯茸,二杠砍头茸、三岔砍头茸等。一只成年的雄鹿,一年可采一架鹿茸,其价值在千元以上,十分昂贵。现在,鹿茸加工处理方法一般都比较好:锯下的鹿茸立即加工,将锯口处用线绷紧,钉上小钉,缠上麻绳,防止煮烫时变形,使外表美观。然后固定于架上,置沸水锅中煮烫,使茸内血液排出而茸呈淡黄色。煮烫时间随鹿茸老嫩而定,一般3—5个小时,取出凉干之后再煮,连续几次直至将血完全排出为止。置于阴凉通风处使其自然风干,也可用微火烘烤。煮出后将热酒从锯口面小孔注入再凉更不易变质发味。
古时取鹿茸多为野生鹿,猎人将鹿捕捉后杀鹿砍下一架茸角。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对资源破坏十分严重。当前国内外都反对采取此方法。国家己将野鹿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野生鹿数量越来越少,已由野生变成家养为主。现今的鹿茸都是人工饲养的家鹿所产。随着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完善,养鹿场逐渐增多。改革开放后养鹿规摸进一步增加和扩大。东北各地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鹿场,驯养着成千上万头的梅花鹿和马鹿。人工饲养梅花鹿己成规摸,鹿茸生产连年丰收,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地方的一大特产。东北"三宝"的鹿茸角,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2000字)
6、东北靰鞡
蒋玉清
靰鞡是满族祖先发明的一种特殊风格的冬季防寒鞋式。满语,意为皮制的鞋靴。靰鞡是古老的土皮鞋,是皮鞋的“祖宗”。靰鞡也写作“乌拉”、“乌腊”、“兀刺”等。辞海对靰鞡解释:“中国东北地区捆绑于脚腿上的一种防寒鞋。以牛、马、猪、鱼等皮做帮底,纳褶抽脸,帮上贯皮耳,布作腰(革幼),内垫捶软的乌拉草,用绳系耳。”前圆后方,类式皮船。
东北是全国最寒冷的地区,最冷时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左右。在这样严寒的冬季里,人们在野外活动,对不断运动接触地面的脚,做好防寒保暖十分重要。于是,劳动人民便创造出了用兽皮缝制靰鞡。人们穿上靰鞡在冰天雪地里呆上成天成夜不会冻脚,其奥妙就在于靰鞡里絮进了靰鞡草。这种草具有很好地保暖功能。靰鞡草就成为东北人,冬天在野外劳动,保足暖脚的宝物,而被人们称为东北三宝中“一宝”。
旧社会,东北大屯堡里都有一两家皮铺,以缝制靰鞡为主,利用边角余料生产车马挽具。皮匠将收购的毛皮放在大缸里用石灰侵泡后将毛去掉,刮去皮里子上的肥肉,晒成八分干,这叫白皮子。做靰鞡的皮子还得再熏制一次,就是在露天砌一个圆形灶,上边铺上木板,将皮子展平于板中,用谷草烟,熏烤成干。技术要求很高,稍不经心,不是过火,就是夹生,俗称“熟皮子”。
靰鞡缝制十分讲究,工艺要求比较精细。先说选料就很严格,一张牛旧皮只能选出四五双靰鞡料。上等靰鞡必须选用二排皮革。二排皮是取于牛屁股蛋和脊梁骨处的优质皮,做出的靰鞡叫“十字花骨”,耐穿、抗造,价格比头排和三四排贵二三倍。缝制靰鞡得先作个木楦,依据靰鞡大小规格,作出不同的木楦子。大号的一般长30厘米左右,宽约14厘米,帮高约9厘米。皮匠按照靰鞡尺寸,将皮板一块块裁好,放水中泡软后,拿褶上脸。前头面上要用粗线抽成10-20道褶子,有的抽30道褶子。抽完褶子,要上前脸,也有的叫靰鞡舌头的。然后套在木楦上,将后根缝好,两帮上沿用线绳绷紧,烘干后,起出楦子,不走形不变样。并在后根上钉两个铜钱大的铁掌,防滑、耐磨。
鞋是以双论价,而靰鞡是以重量论价,以两为计算单位。旧社会,1斤为16两。因为好皮子厚实坚韧,分重量,而次皮子薄而软,分量轻。靰鞡有大有小,用料有多有少,所以,用秤称以两论斤卖是公平的。
穿靰鞡配有两根三四米长的麻绳作靰鞡带,两块二尺长一尺宽的厚布作靰鞡腰(革幼)子,一副裹腿和两块方型包脚布。穿靰鞡能保暖,关键是絮好靰鞡草。先将靰鞡草均匀饱满地絮到靰鞡里,脚底要垫厚,前头、两帮都要絮得均匀,脚装进去,不挤不松。靰鞡帮上留着10多厘米高的靰鞡草缠在脚脖上,然后用裹腿,从围裤脚的靰鞡草上缠过腿肚,再将靰鞡腰子围包上,靰鞡带系着两个长条皮耳,勒在脚背上的靰鞡脖中。后部两帮各有一个短皮耳,系绳捆绑在缠草的腿腕上。用靰鞡带一道道地缠绑在靰鞡腰子上,凸起的拳头大小靰鞡前脸,里头要塞进个小草团,既隐定靰鞡又防止往靰鞡里灌雪。穿靰鞡不分左右脚,可以来回换着穿。
靰鞡草所以有保温功能,主要是每根草是中空的,草丝柔软松散不赶毡,既保温,又防潮。靰鞡草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东北的沼泽地里,一墩墩,一片片,紧密丛生。这种草,纤维坚韧耐久,除作靰鞡草外,还是作草鞋、草褥的良好材料。中秋时节,将草割下,晒干捆好,放在仓房棚上。到冬天用时,用木棒或木棰在石头或木墩上将草根和梗,捶打成柔软光滑的程度,絮到靰鞡里才能不磨脚又保温。靰鞡草可以自己采割,也可以到街上店铺里购买捶好的或生草。
上世纪50年代末,靰鞡逐渐被棉胶鞋、棉大头鞋、毡鞋、棉皮鞋所替代,靰鞡彻底被淘汰。靰鞡作为历史产物已经销声匿迹,靰鞡草也就失去了它的宝贵价值。关东山“三宝”之一的靰鞡草也由“鹿茸角”所取代。靰鞡只能做为历史文物记载在早年东北人民生活和经历中,成为博物馆陈列之物。如今,长白山区的一些农民虽然改穿了棉胶鞋,但里面扔要絮上一些靰鞡草,称之为“棉胶皮靰鞡”。这是传统靰鞡的延续与发展。作为满族男子的重要穿着服饰之一的靰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它在东北寒冷的岁月中曾是农民理想的御寒之物,它是对人类生存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见到靰鞡是什么样,更没有体验过穿靰鞡的趣味。回首穿靰鞡的历史,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1700字)
7、农夫三件宝:
丑妻、近地、破棉袄
蒋玉清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靰鞡草,闻名遐迩。东北农夫三件宝:丑妻、近地、破棉袄,鲜为人知。东北是全国最寒冷的地区,一些民谚都同地域自然条件相关。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人生三件宝:丑妻、近地、旧棉袄。对农夫来说,那一件宝也缺不了。这是当时贫苦农民单簿家庭对自我现状的满足,安祥自得。
丑妻”是件宝:说的是在旧社会穷人能娶上个媳妇是不容易的。娶媳妇得花很多钱,穷人不易操办。那时的穷人受苦遭罪、受剥削,富人看不起穷人。富贵人家的姑娘不会给穷小子做媳妇,俊俏的姑娘眼光高,盯看富家子弟,也不会找个穷家过日子。穷小子找个媳妇也很难,只要有人愿意跟穷人成婚,丑俊不挑剔。穷小子只要能娶上个媳妇,哪怕丑点也没关系。只要家里有了媳妇,丑俊都是宝贝。丑妻就是宝,丑媳妇有自知之明,自鄙感强,嫁给穷人知足,孝敬公婆,相夫教子,能安分守己过日子。丑妻虽不能让男人觉得着眼,但是这样的女人往往温柔贤惠且善于持家,保证了男人居有安乐。这样的女人不会让男人后院起火,是男人最好的贤内助。男人娶了丑妻,心里踏实,绝对没有被炒的危险。用黄庭坚的话说这叫“薄酒可以忘忧,丑妻可以白头”,丑妻自古多贤德。娶个丑女做老婆,才是真正聪明的男人。反之说,有个漂亮老婆,反而不是宝了。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真有美娇妻金镶玉反而会坐立不安,担惊受怕唯恐失去,与其这样,还不如娶个丑老婆在家放着省心,家里穷就穷点,家有丑妻门前清净,没贼惦记。还有什么比平安重要呢,一个人如果能一辈子过太平日子,佛人可以说,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中国人一般相信,老婆丑的男人会比较长寿,正谓“老婆长得丑,活到九十九”。丑妻是宝,是男人对自家女人的爱称。找个脾气好、贤慧能干的丑妻,是一辈子的福气。家有丑妻,并不一定丑,而是自慰的谦虚的说法。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为那些俊秀靓女都被富贵人家娶去做媳妇,而穷人家的媳妇都是丑的。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女人的丑俊不能只从人的表面来确定,不同的女人穿着不同的服饰或化装将产生不同的丑俊形象。丑俊对女人来说没有一定标准。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对一个女人进行观察得出不同的丑俊标准。女人的美不能只注重于外观上美,女人的美更重要是内在心灵、内心感情的美。找媳妇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美,要注重人品。
近地家中宝,地近干活方便,省时省力,庄稼莳弄得好,打粮多。农夫以种地为生,土地是农民生计的根本。贫苦农民很少有地,都是租种地主的地。近地好地地租高,小户农家租不起。力量单薄的贫困户就得到边远的地方租地种。地离家远,来回走路就得占去很多时间。能在家附近有块地种,省时省力也算是福气。种地,春天往地里送粪、扛犁杖、背种子;秋天往家运粮食,都得运力。小家农户没有畜力运输就得靠人背、肩扛、挑担,若是地在家门口就省很多力气。在原始开荒种地时都将家安在地边地头上,出门就是地,干活十分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地窨子、泥草房等民居,农户分散在东北大地和各沟沟岔岔里。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实行归屯拼户将分散的农户都集中起来建新村。现在的村镇大部分是那时形成的屯堡。地离家远,给农民带来很多麻烦,吃饭、干活都不方便,没有运力更困难。由此可见近地确实是农民家中之宝。
“破棉袄”说的就是“衣食住行”的第一点“衣”,棉袄虽破,但是总可以挡风遮雨,在每一个寒冷的日子里给人温暖,这怎么不说是一件宝贝呢!“破棉袄”是件宝:棉袄虽破,但可以御寒。旧社会穷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能有件破棉袄已经不错了,家有破棉袄能解决温暧。棉袄不新却能保暖,严冬腊月御寒冷,寒日来临不担心,可以随意放置不操心。破棉祆是农民的宝,一点也不过分。东北是寒冷地带,从立秋到立夏,早晚和中午暖差很大,初秋和初春,农民下地早晚都得披着棉袄。立冬之后,就得天天穿着棉袄干活,直到开春,穿棉袄时间长达8个多月。农民除了夏天,是离不开棉袄的,棉袄成为农民身上防寒保暖之物。旧社会,贫苦农民能穿上件新棉祆不是经常的事。一件棉祆要穿上几年,破了补、补了破,补丁摞补丁,是件春秋冬都不离身的破棉袄。破棉袄真正成为农民身上之宝。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再也不会把丑妻、近地、破棉袄当成宝贝。家有″三宝″,人生″三好″。有“三宝”即可得“三好”,安居乐业无烦恼,也能长命百岁活到老!但这毕竟是古训,仔细想一想,确实是大有道理的。妻丑妻俊不重要,心底贤惠才是宝。一味地追求外表美好的东西,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土地是宝中之宝,有了近地更为宝,这道理无需多说。就是旧棉袄,虽然现在不流行了,但穿过的人总是不会忘记它的好处。它日挡风雨夜当被,有了它,什么风衣雨衣大衣,皆为多余,如此价廉物美,不能不说是穷人之一宝。人生″三件宝″,丑妻、近地、破棉袄。这句民谚讲的不无道理,适用了几千年,现在却突然显得不怎么合时宜了。这是时代的变迁,历史文化的发展。(2000)
8、东北老油坊
蒋玉清
东北盛产大豆全国知名,说起大豆人们首先说的是关东山大豆。关东山大豆质量好,出油多,榨油香,也是闻名遐迩。大豆多油坊多,旧时,关东山每个村里都有榨油作坊。油坊要比其它作坊投资大,设备多,房屋多,场地大,院落要能放开五、六台大车。榨油作坊需用300多平方米,存放大豆和豆油、豆饼的仓库需用五、六间,买豆、卖油算帐的帐房,工人休息睡觉的宿舍和食堂等都需用一些房子。
榨油作坊修建比较讲究又很费事。压豆坯的碾子很大,在盖房之前要将碾盘和碾砣定住位,安放好。榨油用的两根10多米长,大头直径约1米,小头直径约0.5米的油梁要搬运到屋地。这两件设备弄好了,才能支房架盖房子。否则那碾盘、碾砣和两根油梁,只有几十个棒小伙子才能挪动的“家伙”真的无法进入房内。所以,油坊是先安设备后盖房。
每年冬月,油坊老板带着伙计,赶着爬犁到周边村屯收大豆。秋天,割大豆成捆从地里运到场院垛成垛,等到上冻时,将场院泼上水冻成冰打冻场。打冻场豆子干净、没沙土。收豆子是用斗计算数量。斗是上大下小,木板制成的方型容器,大的叫斗,小的叫升。10升为1斗,10斗为1石。过斗是将大豆装在斗里鼓起来,用个40厘米长,10厘米宽的簿板在斗上沿一刮,将斗里大豆刮平,为半斗,两个半斗为1斗。1斗为20公斤。下乡收豆子方便群众,要换油、换豆饼、换钱的,都是当场算清,手续、账目办得利利索索。
榨油第一道工序是烘干豆子。新大豆有水份,榨油前要用火炕烘干。大豆上炕前,要过一次筛子将碎豆和沙土筛出去。烘豆子是用烧大木拌子的火炕烘。大豆铺在火炕上要摊平,在烧炕烘豆过程中,用木揪不断地翻弄,让豆子均匀受热,尽快散去潮气。炕的温度由烧炕人掌握,炕温度低了,往灶子里填大柴,温度高了,从灶洞里往外扒火炭。豆子烘的好坏,关系出油率的高低。火软了,将豆子烘皮了,潮气没全出来,榨不出油。火急了火硬了也不行,把豆子烘干崩了,也榨不出油来。所以,烧炕是个技术活,非有经验的师傅莫属。豆子在炕上经过10-12个小时的翻烘才能烘干。这时,有经验的油匠,用手抓把豆子握几把哗哗响了,叫“豆子说话了”,豆子就是烘干了。
榨油第二道工序是上碾子压豆坯子。压豆坯的碾盘同民间的碾盘大小相似,就是碾盘的平面不一样,民间用的碾盘都是平面,而油碾的碾盘平面周圆有两道30多厘米宽的浅沿沟槽,里槽是碾压豆坯,外槽是收装豆坯。碾砣周圆直径约2米,着面宽约30厘米,呈扁圆型。碾砣中心有个直径20厘米圆孔,圆孔边有5厘米高10厘米宽的开口,是用来插楔子固定碾砣横木的。碾砣中心孔里插着一根3米长的粗横木。横木里头固定在碾盘中心的立轴上,立轴上下都镶有轮毂。牲口套挂在粗横木上,用黄牛拉碾砣。压豆坯子由两人操作:一人负责将烘好的豆子装入碾框前头的漏斗里,漏斗底部像点种葫芦那样均匀地往外流出八九十粒豆子,流豆之间不能断条;另一人负责清理豆坯子,碾框后头安个斜形抢铲,将压扁的豆坯刮到外槽里,用小笤帚和小簸箕把压过的豆坯子收下来,装到大木槽子里。
榨油第三道工序是上锅蒸坯子。压好的豆坯子要上锅蒸,民间叫蒸坯子。上锅蒸坯子要计量,是用大撮子量,一大撮子装一锅。后来,是用秤称,每锅蒸坯子25公斤。称坯子的大秤是固定吊在那里,秤砣也固定在需要斤数的花上。秤钩上挂着个大柳罐斗,用大撮子在大木槽里撮一撮子豆坯子倒进柳罐斗里,一柳罐斗正好25公斤,一撮准、一秤准,是油匠练就的本领。豆坯子装进大锅里盖上盖,上边捂着棉被或麻袋,为的是不让蒸锅跑气,就是捂着棉被锅里的热气还是呼呼地往上冒。蒸锅时,屋里热气很大,使人对面看不见。烧蒸锅的全是大柴,一溜气蒸好,火要硬,要均匀。蒸锅油匠听着锅底的水声,看着锅上冒的气,掌握时间就知道豆坯子蒸好了。温度要达到100摄氏度才能起锅。
榨油第四道工序是装垛。装垛是先用油圈形成一块块豆饼型摞起来成垛。油圈(也叫铁箍)是由熟铁制作的,圈铁宽3厘米,厚1厘米,圈直径约70厘米。油圈是用来把豆坯子作成豆饼型的工具,一块豆饼用两道铁圈。作成豆饼型,先将铁圈放在垫板上,铁圈下放着两根十字型的干皮绳,用粗长的乌拉草(或稻草)作油草在铁圈里铺好,然后将豆坯子倒里。装1块豆饼用一大撮子豆坯,油匠穿着簿底鞋上到圈里一脚挨一脚地踩实后,将铁圈周边的草都向中心围,将草稍拧成一个卷,压在中间。两人提着皮绳将踩好的豆饼型抬到榨台上,将两根绳抽出。就用这种办法连续装上5块豆饼型为一榨。
榨油第五道工序是榨油,又叫打油。油榨是在一个高大的木架里,油榨上部是两根又粗又长的大油梁,靠它顶着木楔子挤压出油。每次装两个垛,每垛5块豆饼,每块豆饼25公斤。装好垛,放上铁制压盖,两个人抬着一块3米多长,30厘米厚,50厘米宽的大块木板放在油榨压盖上。这样的大板子是两块并列放在油榨盖上。这时,将油梁同两块大木板之间间隙调好,油匠抬着前低后高的大木楔子插在油梁下边,一面插一个。木楔子前头厚10多厘米,后头厚40厘米,宽50厘米的扁方型,并镶着一道铁箍,防止被石锤打裂。在油榨两面悬挂着两个好几百斤重的两头细中间粗的横型大石锤。石锤上有个长木把,油匠握着木把,悠起石锤往木楔子上打。打锤的时候,两个人抡起石锤对着打,一人一下,一打一紧榨,一打一出油,打到一定程度停放4小时左右,让油一滴滴地榨尽。这就是原始的手工方式榨油法。俗说“打油”,就是由此而起。这叫笨榨,出油率很低,5公斤大豆,能出0.5公斤油,出油不好时只出0.4公斤左右油。打油是最出力的活,再加上油坊屋内温度高,干活的油匠都穿着裤头,光着膀子,人人都汗流浃背。榨油是在保持一定的温度中操作。俗说“冷酒热油”。卸垛后,将每块豆饼的油草都清理下来,把草捋顺好以备下次再用,并将豆饼和豆油搬弄到库里。卖油是用油提篓儿计算数量。油提篓儿是用圆木刻制的长立把容器,大的为1斤,小的为1两,16两为1斤。装油容器是葫芦或扁圆型的大肚子陶瓷瓶。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榨油技艺和古老的榨油场坊、设备、工具、容器都己消失了。但豆油仍是现时生话中不可缺少的油脂,当我们吃着香喷喷豆油时,不要忘记先祖们为豆油生产所创造的知识财富,给后人留下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2500)
9、乡间药铺
蒋玉清
解放前,长白山区农村医疗条件很差,群众治病以乡间土方为主。大的村屯有一两家药铺,是民间中医,用的是自采、自制、自用的中草药。药铺成为农村平民百姓买药、治病、疗伤的惟一场所。
药铺都是临街而设,前房为店,后院为住宅和药材加工间。药铺门前挂着铺幌。幌是用3块正方形木板,白地中间画成圆形黑膏药,将其中一块木板斜角锯开,形成两瓣三角型木板,用铁环将一瓣尖向上的板拴在上头,中间是两块整板斜角挂着,下头是那瓣尖向下的板连成一串,底下是两条并在一起的木制鲫鱼,幌顶是一片荷花叶木盖,盖上有个铁勾挂在房檐上。民间俗称”高药幌”。
药铺房子一般都比较讲究,看上去很漂亮,窗明几净,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的感觉,让来到这里抓药的人感到坦然、安谧。药铺一般是两间式,里间是诊室,由坐堂先生(中医医生,古称郎中)诊脉,开药方。外间是药房,迎门背墙摆着一列用栗或黑色油漆漆着的一人多高药柜,那是由上百个小药抽屉组成,每个抽屉内又分成三四个小格。每个抽屉头上都写着三四味药名。药柜前摆着柜台,柜台里有一米多宽的活动空间,是营业员抓药、配药的地方。
那时的药铺,卖的都是中草药,以地产药材为主,有些稀少的贵重药材到城里进货。药铺大部份是世传的医家经营。乡间药铺规模不大,一般是两三人,一位坐堂先生诊脉、开药方,多为掌柜的。其余两位在药房抓药、配药、包药并作切药、捣药、碾药等活计。许多治疗疾病的秘方是很有疗效的。秘方只传男不传女,药铺里干话的都是男的。不是家人进药铺干活,首先要拜师学徒。先从打杂开始,一点点学习中药知识,逐步掌握用药技术,学习三年才能满徒,然后才能上柜台抓药、配方、包药。能上到柜台的,必须手艺练得不错的,手脚麻利,能边看单子,边拿药的,几百个药匣格里的药都得记的清楚,不能有半点差错。抓药按程序来,接到药方先看一眼,弄清几服药,几味药,然后将药方展平在柜台上,用镇尺压好,柜台上铺好大大小小的包装纸,依次用戥子按计量抓药。抓药先把秤砣固定在需要的重量刻度上,然后把药抓进秤盘里称。一服药少则五六味,多者十几味,一个药方可能要抓三四服(也称剂)药,这样,一味药一秤要分三四份。用戥子一份份称,一份份分好后,不能马上包包,要按药方一份份地核对,无误后才能包包。每一味药都要单独包成小包,要将每服药的小包合成大包,同一服药的大包尺寸和形状要完全一样。每个大包都要用麻绳捆好,药方中如有药引子需要先煎的,则应单独捆着,拴在大药包外,同时向顾客交代清楚,并将药方别在大药包上,将包好的药包交给顾客。
这些中草药属于生药,回家后,还得用砂泥制的专用药壶煎(也叫熬药),喝其汤水医治病痛。煎药必须用专用药壶,铜铁铝制品都不能煎药。还一种称为熟料的药,那就是由药铺制成的丸、散、膏、丹。这是成品药,价格贵,饮用方便。有的小药铺制不了的熟药,就到城里大药店里批发,在药铺里零售。药铺在旧社会时,也是特殊行业,凡是挂幌的药铺都得到警察署登记备案。
旧社会的药铺总以惜老怜贫、普济众生来作为开药铺的宗旨。于是铺内常摆着几张椅子供顾客休息或来药铺消闲,也常提供拔罐子、刮痧等服务。
在那经济落后,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乡村中药铺对当地平民百姓治病疗伤起了很大作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农村医疗条件大为改善,西医西药进入农村,古老的单一的中药铺逐步被淘汰了。改革开放的新农村,村村有卫生所、乡镇有医院,中西医并举,中西药结合,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打针、吃药治病都很方便,平民百姓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乡间药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1400)
10、东北粘豆包
蒋玉清
在东北农村每年进入″腊月″门,家家户户都忙乎着蒸粘豆包。粘豆包是源于满族人的一种传统食品,是沿袭女真人吃粘食的习俗,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金代就巳闻名大江南北。粘豆包实体小营养高、耐饥抗饿,被东北广大农民所接受,形成冬天做粘豆包的习惯。粘豆包具有东北农村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冬令食品,是东北风味名点之一。
满族是中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发祥于长白山区。祖先世居于纬度高,日照长,无霜期短的白山松水之间,长期过着渔猎和征战生活。满族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垦荒耕田。满族是从种植糜子和粘谷开始的。糜子状如谷子,但穗子是散的,种得晚收得早,生长期短,不足90天便成熟,最适宜于在新开垦的生荒地上生长。糜谷植物,耕作粗放,好莳弄,将种子撒播在生荒地上不须耕耘便可收获,省时又省力。对于当时农业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满族,耕耘这样的农作物,是最适宜的了。用糜谷粘黄米做出的粘豆包,香粘可口,结团粘固,便于携带,很适合满族先人的生活环境。因此,满族人就养成了吃粘豆包的生活习惯。把粘豆包作为冬令主食,世袭传承下来。
古时候有个传说:东北天气非常寒冷,到了腊月,是最冷的时候。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吃了粘食可以粘上。于是,民间流传着″腊八″这天要吃粘豆包的习俗。在东北吃粘豆包不仅是”腊八”这天,大多数农户入冬后,天天吃粘豆包,粘豆包成为农家冬令主食。
东北还有句现代俗语:粘豆包可是好东西,“别拿村长不当干部”!与之对应般匹的下联则是”别拿粘豆包不当干粮”。此话后来主要形容不要小看一些事物,多为形容不要小看某某人的意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成了东北人的流行语,有人把”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写成了歌来唱;还有人把”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编为电视剧片名上演。粘豆包是干粮,是好东西,是东北人喜欢的粘性食品。不能看不起粘豆包。
在东北农村中还有句俗语:"顺着地垄沟找豆包"。”顺着地垅沟找豆包,一辈子也看不到后脑勺”。这是乎意味着,在农村种地一辈子没有出息,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跳出地垅沟。
人们常用”天上不会掉馅饼的”,来警示人们不要贪便宜。东北人对粘豆包情有独钟,将粘豆包与馅饼比作同类。借用来”天上不会掉豆包的”来作警示。
粘豆包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其用料和制作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原料由原始的糜子、粘谷磨成的黄米,发展成现在的粘苞米、小黄米、大黄米、粘高粱、粘大米等用料。制作工艺由原始的自然发酵,手工操作,自做自用,变为化生发酵,机械化生产,成为新兴的美食商品。
包粘豆包是东北每个农家初冬时节的重要活计,包粘豆包时,几乎是全家人动手。粘豆包除选用专门的用料外,在制作方法上比较讲究。包粘豆包的头一道工序很重要,不可忽视,那就是对粘米的粘度进行勾兑。勾兑就是在推水磨之前,将”笨”苞米精楂(米查)子同粘米混在一起进行浸泡发酵。由于大黄米、小黄米、粘苞米、粘大米的粘度不一样,有的粘性小,有的粘性大。如糜子磨成的大黄米做豆包皮,就不能全是大黄米面来做,因为大黄米面粘性太大,一蒸就摊了,所以要加入一定量的”笨”苞米精楂。勾兑的比例要捏准,很见功夫。对多了,豆包皮就会“笨”,粘性小,粗糙难咽;对少了,豆包皮粘大,蒸熟成不了形,虽然好吃,但不好看。这道工序得有经验的成手来操作,这是关系着粘豆包的质量。
不论是用粘苞米、粘黄米、粘大米做粘豆包都得经过发酵,推水磨。如用粘苞米做粘豆包,先将脱粒的粘苞米上磨或碾子破成楂子,去掉皮和碎面筛成精楂子。再将粘楂子和”笨”楂子混合用缸浸泡3-5天,水中发出白泡散出酸味,捞出来上磨,推水磨,推出来的是很稀的水面子。将水面子装在大盆或缸里,上面铺上一层布或包袱皮,布上放一些柴草灶灰,约用10多个小时将面子的水拔干。用灰拔干的粘面子是上面干,下面稀,要将干稀面分份地起到盆里,用手在盆里搀和、揉均。搀和到干稀相应,才能包豆包。这是粗粮细作法。
粘豆包的馅多是用红小豆,少数用大芸豆粒烀熟成泥作馅。包粘豆包也有手艺,老练成手包得麻利又好看。从大盆里揪出一块小面团,双手将粘面揉成一个蛋拍成饼,加进豆馅将饼边围起捏严,双手倒弄几下,一个外皮光亮的粘豆包就包成了。技术娴熟的,包出的豆包大小一样,皮薄而均匀,馅大圆滑,小小玲珑则像一个个圆型黄塔,挤挤插插有序地摆在盖帘上,看上去散发着艺术品的气韵。
蒸粘豆包要用大锅,每个豆包都用块苞米窝叶垫底,防止粘帘,摆得满满一锅,要用旺火,蒸20分左右。蒸出的粘豆包,凉后都放在外边的大缸或木箱里,盖好封严,防止风干,随吃随拿,可以吃到开春。
过去,农家包粘豆包都是自家包自家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现今,粘豆包己发展成商品。在市场和超市里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包装精致的可口的粘豆包。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粘豆包成为东北的特产风味小吃之一。粘豆包己成为一种产业,东北松辽平原的广大农村己出现多家生产粘豆包的公司,打出东北正宗的独有特色的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品牌。粘豆包成为食品行业中新兴的保健食品。经中国农学会特长专业委员会认证确定:东北粘豆包为有机食品,香泽诱人,香粘可口,营养丰富,含有钙、铁、锌、钾等十几种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商家宣传东北粘豆包属直链淀粉,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最理想的特色礼品。东北粘豆包己成为速冻的特色食品,销售全国,打向国外。粘豆包已成为东北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正在作大作强。东北正宗粘豆包发迹了!
(2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