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影评 帝国的毁灭178分钟版

我们就是主犯!

——《帝国的毁灭》影评

《帝国的毁灭》,的确是一部震撼的片子。这部片子的伟大,在于通过向人们展现了希特勒的人性,从而反衬出二战前德国人的“魔性”。这部影片是一条吊诡的公式:因为希特勒=普通德国人,所以普通德国人=希特勒。
是的,每个德国人都有“罪”,而不是被一头“怪兽”劫持了。在纳粹体系内,希特勒的形象是一位最具德国国民性的让人尊敬的长者,里芬斯塔尔就曾形容他是“一个没有缺点的男人”。德国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希特勒一体的,而不是奴隶与恶魔、小孩和骗子的关系。是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而不仅仅是希特勒劫持了德国人。片中希特勒的人性化表现,正好体现了他与德国人的同质性,这足以让很多德国人受不了。导演说希特勒看起来不像魔鬼,其实在暗示魔鬼站在魔鬼堆里,自然不像魔鬼。
戈培尔夫妇的自杀,在片中更像神圣的高尚的殉道,简直就是道德的典范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反人类罪犯,在当时却是道德的典范,这说明了什么。从当时如此之多的知识分子支持纳粹,可以看出纳粹主义与德国民族性的内在和谐。《通向奴役之路》明确指出,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只不过是沿着德国知识分子几百年的主流思想,一直走到顶点。德国的种族主义、国家主义、反犹主义、超人主义早在希特勒出世前就根深蒂固了。《第三帝国的兴亡》也分析了纳粹主义在德国兴旺的历史原因,与其是希特勒作怪,不如说是德国人一向如此。希特勒只是他们的“杰出代表”罢了,所以在当时德国人的眼中,希特勒当然是一个十分人性化的人(《意志的胜利》里希特勒笑得就十分腼腆,对妇女、小孩非常好),而不是头上长角,满嘴獠牙的恶魔。
《帝国的毁灭》影评 帝国的毁灭178分钟版
比起日本人死不认罪,德国人则更高明一点,他们把主要罪责推给“恶魔”希特勒,把自己放在微不足道的“协从犯”地位上。文豪君特格拉斯,隐瞒了他曾参加过党卫军身份足足60年,其实也是这种心理作怪。《帝国的毁灭》通过一种逆向的方式,向世人道出了皇帝新装的秘密。在影片最后,希特勒的秘书容格夫人就说,她一直以“少不经事”为自己开脱,直到了解到索菲·绍尔的故事,她才明白,年轻只是一个借口。
年轻是一个借口,“希魔”何尝不是一个借口?
赔款、道歉、下跪、建博物馆这些表面工作还不够,导演西斯贝格想让普通德国人从灵魂深处反省:“我们就是主犯!”

(同类电影推介:《我不是一个坏女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7552.html

更多阅读

《护送钱斯》影评--再一次经历灵魂的洗礼 护送钱斯 影评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偶然。因为迅雷的电影库把这部影片归为战争片。而我一向是比较喜欢看战争片的。我曾经深究过自己为什么喜欢比较喜欢看战争片,例如经典的《拯救大兵雷恩》《黑鹰坠落》等,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是只有在血

《午夜凶铃》影评:恐惧的总和

我不知道现在看电影的人还知不知道这部电影。写了这么多电影,恐怖片还没写过,既然要写恐怖片,我想,从这部开始,比较恰当。《午夜凶铃》绝对是恐怖片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蕴含的许多创作思路、手法和灵感,成了后世许多恐怖电影借鉴的

《爱有来生》影评——让时间风化爱情! 电影指尖上的爱情影评

《爱有来生》剧情简介:莫小玉和丈夫来到古镇,托朋友租个房子,于是,找到山顶一座古旧庭院,小玉看到银杏和石桌,亲切而熟悉,梦中似乎来过,便有意租下。老伯很欣喜,说这银杏很有灵气,是颗千年古树,有些不着边际的传说,50年前有一对兄弟在这里与

电影《七宗罪》影评 七宗罪影评知乎

《七宗罪》影评——那一抹希望之光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part。电影《七宗罪》的最后一句台词,除去引用语句的光明力量,在晦暗的影片结束之

声明:《《帝国的毁灭》影评 帝国的毁灭178分钟版》为网友死了的天堂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