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贴吧

原文地址: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作者:xc19790516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

生物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20题每小题1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李斯特氏菌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2.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③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 ④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白化病B.炭疽病C.结核病D.狂犬病

4.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B.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C.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

D.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5.下列物质中,与物质出入细胞、物质在细胞内的合成与分解、细胞分裂都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苷酸

6.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成ATP、DNA、RNA、脂肪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根瘤菌的固氮酶中含有钼、铁,说明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成为一些复杂蛋白质的构成元素

C.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观察蛙的肠系膜中血液流动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65%,这说明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D.人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是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7.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q+1   B.p-1    C.q-2    D.p+1

8.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B.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D.蛔虫细胞与小狗细胞相比缺少线粒体

9.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决定动植物细胞分裂方向的是中心体B.液泡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密切相关

C.蛋白质中肽链形成的场所在核糖体D.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密切相关

10.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1.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DNA

甲基绿

红色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

A.使细胞中的DNA解旋成脱氧核苷酸单链

B.使细胞中蛋白质全部水解,DNA能游离出来

C.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

13.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胰岛细胞B.造血干细胞C.效应B细胞(浆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14.打预防针能预防某些传染病,与这种免疫作用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B.内质网C.染色体D.线粒体

15.右图所示为某细胞进行某种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在此变化过程中有可能合成()

A.呼吸酶

B.胃蛋白酶

C.性激素

D.ATP

16.某一植物细胞外C02要扩散到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内,至少要通过几层膜()

A.2层B.3层C.4层D.6层

17.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C.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18.右图甲、乙、丙三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或细胞的模式图,下列对有关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细菌

B.三种结构中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从结构上看,甲和乙的相同点是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从功能上看,甲和丙的相同点是都能进行有机物氧化分解

19.下列几种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

A.胰腺细胞B.肿瘤细胞C.神经细胞D.胚胎细胞

20.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箭头所示方向游走,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哪个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才能在视野中继续观察该生物?()

A.甲B.乙C.丙D.丁

21.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列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①—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22.下列关于生物膜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膜的囊泡成为具有膜结构的一部分要靠膜的融合

B.具有膜结构之间的膜的转化是不可逆的

C.一种膜结构的膜成为另一种膜结构的一部分与膜的流动性无关

D.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膜之间转化的前提

23.“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对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起抑制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

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24.如右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洋葱紫色鳞片叶的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25.下面关于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具有运输功能的载体蛋白和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都是位于生物膜上②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③细菌的有氧呼吸二、三阶段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的④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和数目有关⑤判断细胞膜的外侧和内侧可以根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⑥细胞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有利于细胞内同时进行多种生化反应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26.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27.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质量不变,说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接近于a点的浓度

B.蔗糖溶液浓度为b时,萝卜条质量减小是因为萝卜条失水,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变小

C.在萝卜条质量变化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也有变化,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变化,细胞液浓度先增加后减小

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

28.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等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下列有几项判断是正确的()

①含有水、DNA、RNA、糖元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只有小白鼠组织

②仅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生物是T2噬菌体

③仅含有蛋白质和RNA成分的生物是烟草花叶病毒

④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只有玉米组织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9.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细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如下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易伸展,判断30min后可能出现的形状是(  )
30.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  )

A.甘油

B.叶绿素

C.花青素

D.生长素

31.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器C、F都能产生水B.细胞器B、F的化学成分中不含磷脂

C.植物细胞都含有C、E、FD.A、D及植物细胞的液泡都是单层膜结构

32.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

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33.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掉后,不能再生第二个杯(d)。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A.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D.b能再生一杯是因为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进入到细胞质

34.下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X点代表Ta、Y点代表TbB.X点代表Ta、Z点代表Tc

C.Y点代表Tb、Z点代表TcD.X点代表Tb、Y点代表Tc

3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数是()

①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②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③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④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⑤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

A.2B.3C.4D.5

36.下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且MA>MB,Ma=Mb>MA。则一段时间后()

A.h1>h2Ma>Mb

B.h1<h2 Ma>Mb

C.h1<h2Ma<Mb

D.h1>h2 Ma<Mb

37.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是指细胞膜

B.图中9是指叶绿体内膜

C.图中12是指线粒体外膜

D.图中8是指内质网

38.如右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39.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图所示。其中甲、丙表示线粒体,乙、丁表示叶绿体;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A.甲和丁B.丁和甲C.丙和乙D.乙和丙

40.研究发现酵母菌中植酸酶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下列对植酸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酸酶Ⅰ和植酸酶Ⅱ都不属于分泌蛋白

B.植酸酶Ⅰ属于分泌蛋白,植酸酶Ⅱ不属于分泌蛋白

C.植酸酶Ⅱ属于分泌蛋白,植酸酶Ⅰ不属于分泌蛋白

D.植酸酶Ⅰ和植酸酶Ⅱ都属于分泌蛋白


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

41.(8分)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填细胞器)中,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

(2)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的面积都比较大,甲通过来增加其膜面积,乙通过来增加其膜面积。

(3)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4)若组成图乙中酶的单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n,通过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е的C,则C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42.(4分)下图中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操作的相关步骤,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从图中选择正确的操作步骤并正确排列相关序号(操作步骤可重复使用)________

(2)如果进行②步骤时,物像模糊时只能调节

(3)本实验选择的实验材料是

(4)如果进行操作⑤,在显微镜下能否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43.(14分)如果下图是胡萝卜叶的圆薄片吸收K+相对量的变化曲线。X、Y、Z为不同外界条件下测得的,Z为适宜的条件下所测得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胡萝卜叶细胞吸收K+的转运方式是,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BE、DG段的限制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X、Y、Z差异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它是通过影响_________(生理作用)而起作用的。

44.(14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和乙液(CuSO4)组成的,下面是某同学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应用的探究实验,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均为0.1g/mL,CuSO4的质量分数均为0.05g/ mL,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试管

第1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

第3次加入物

处理

颜色变化

1

2mL NaOH

2mL CuSO4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2

2mL NaOH

2mL苹果汁

2mL CuSO4

加热

砖红色

3

2mL苹果汁

2mL NaOH

2mL CuSO4

加热

砖红色

4

2mL CuSO4

2mL苹果汁

2mL NaOH

加热

砖红色

5

2mL CuSO4

2mL NaOH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6

2mL苹果汁

2mL NaOH

4滴CuSO4

加热

砖红色

7

2mL NaOH

4滴CuSO4

2mL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8

2mL苹果汁

2mLNaOH+2mL CuSO4

2mL HCl

加热

不变

(1)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0.1g/ mL NaOH 与 0.05g/mLCuSO4________混合,随用随配。斐林试剂的常规使用方法是:在待测样液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再将试管放入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设计1~5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7号试管的CuSO4稀释到0.01 g/mL,设计6~7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双缩脲试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号试管与其它试管的反应结果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参考答案

1—5:CDDAC; 6—10:ABAAB; 11—15:DCDAB;16—20:BDBCC

21—25:BABCC; 26—30:CADDD; 31—35:CBADB;36—40:BCADB

41.(1)叶绿体;线粒体;ATP(2)类囊体(或囊状结构)的堆叠;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3)光照强度;氧气浓度(4)e-mn/n-18

42.(1)③→①→③→④→③(2)细准焦螺旋(3)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4)能

43.(1)主动转运;被动转运与离子浓度、载体数量有关,与温度、O2浓度等外界条件无关,本图显示不同条件下K+的相对吸收量不同与外界条件有关。(2)离子浓度;O2浓度和温度;载体数量(3)温度或O2浓度;呼吸作用

44.(1)等量;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2)苹果汁、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乙液(CuSO4)加入试管顺序的变化是否影响实验结果;苹果汁、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乙液(CuSO4)加入试管顺序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3)能否替代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的存在;双缩脲试剂可以替代斐林试剂检测还原性糖的存在(4)斐林试剂作用的条件应是碱性环境(或在酸性条件下不能进行显色反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7/33748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转载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贴吧》为网友枯坐酒灯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